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不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毒、有害物質

2021-01-18 北京刑事律師周垂坤

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不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毒、有害物質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筆者最近代理一起給生豬打水(注射腎上腺素和阿託品,達到生豬瘋狂喝水的目的),被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案件,根據刑法第144條的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違反我國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定性為刑事犯罪,首先需要證明,腎上腺素和阿託品到底是否有毒有害食品原料。

1、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並不是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所要求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指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是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所以,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參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給待屠生豬注射腎上腺素和阿託品,這兩種藥物都不是上述條文中所指「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材料」。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規定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1)法律、法規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添加、使用的物質;(2)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上的物質;(3)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告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4)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但是,腎上腺素和阿託品既不是我國任何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添加的物質,也不是上述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非食用物質、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以及禁止使用的藥物。而且,正如後文所述,當前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給生豬打入這兩種藥物危害了人體健康,當然也就無法證明其是「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所以,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並不是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所規定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2、生豬本身也會釋放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是一種激素和神經傳送體,由腎上腺釋放,當人經歷某些刺激(例如興奮,恐懼,緊張等)也能分泌出這種化學物質,能讓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氣),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瞳孔放大,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反應更加快速。豬在因溫度、混群、擁擠、捕捉等屠宰過程中容易產生神經和內分泌反應,血液中的腎上腺素濃度也會升高,鑑定人員僅對胴體進行檢測並不能說明偵查機關所提供的肉為注射腎上腺素的肉,應當對現場活豬體內藥物情況也進行檢測。

3、即使存在腎上腺素,也不具有危害性。

腎上腺素主要在注射的情況下有效,口服作用小,特別是間接口服作用更小。豬在微量注射後屠宰前,會有代謝過程,並且腎上腺素藥類代謝速度很快,不一定有殘留。因此人在食用此類豬肉,影響微弱甚至是無影響。因此不能推定為有毒有害的藥物。根據罪行法定的原則,本案定性本身就存在問題,認定/鑑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合法性都存在嚴重問題。

相關焦點

  • 權威案例解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食品健康安全#疫情期間,百姓對保健食品及減肥產品很感興趣,電商也大力推銷各類產品,個別產品含有禁止生產和銷售成分,本文從主觀明知的認定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認定論述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判案規則。一、銷售明知含有藥物成分的減肥保健食品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是如何規定的?又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也就是在食品加工中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 ...銷售者在生產、銷售食品時摻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構成生產...
    生產者、銷售者在生產、銷售食品時摻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丁某某生產
  • 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觸犯刑法
    部門說法: 甲醛是強致癌物質,國家明文規定,甲醛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禁止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添加、使用、摻入甲醛。當事人使用甲醛浸泡鴨腸,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一款「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的規定。因此,當事人涉嫌觸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通州法院案例:通過微信銷售含有他達拉非的果蔬粉,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上述事實,被告人劉某某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並有證人劉某的證言,被告人劉某某的供述,搜查筆錄、扣押筆錄、扣押清單,銷售話術文本、銷售記錄,檢測報告,接報案經過、到案經過,身份證明等證據予以證實,足以認定。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與他人共同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應予懲處。
  • 安吉公安破獲跨省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一舉摧毀以肖某、劉某為首的跨省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團夥。搗毀製售窩點3個,現場查扣簡易生產設施2套、西布曲明16公斤、酚酞3公斤、各類減肥膠囊50萬餘粒、銀行卡6張,凍結贓款50餘萬元。   竹鄉Police提醒:想要減肥瘦身,科學飲食和勤加鍛鍊是最好的方式。對於網絡爆紅的「減肥神藥」,應持謹慎、懷疑的態度對待,不要被虛假宣傳的「療效」吸引。
  • 南通中院案例:銷售含有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的性保健品516元,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另查明,「西地那非」、「他達拉非」均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中的非法添加物質。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蔣某某通過非正規渠道購進明知是有毒、有害的性保健品而銷售給被告人徐某某、黃某;被告人徐某某、黃某明知所購進的性保健品是有毒、有害的性保健品而各自對外進行零售,三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使用禁用農藥……6起典型案例被通報
    1、德州市夏津櫻花調味食品廠未經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及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食品添加劑案德州市市場監管局對夏津櫻花調味食品廠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未經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同時生產的食品添加劑的標籤不符合法律規定。
  • 無錫警方破獲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無錫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銷售有毒有害減肥產品的特大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查封藏假倉庫4處,查獲有毒有害成品1萬餘粒,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2020年1月22日,相關嫌疑人均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15消費者權益日,無錫警方公布了這起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的詳細情況。
  • 這種有毒有害的減肥食品,竟銷售過億!
    …… 而讓你想不到的是 這齣盛況的背後 竟然隱藏著一個生產、銷售 有毒有害減肥食品的巨大產業鏈
  • 食品生產添加有毒物質 商家獲刑半年並罰金
    沙縣一名商家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 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 沙檢君帶你一起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案件回放 2018年2月份以來,李某某在其家中製作米凍,在製作的米凍過程中摻入少量硼砂,並將製作的米凍在墟場的攤位上銷售給他人食用。經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李某某製作的米凍進行抽樣檢驗,米凍內的硼(以硼酸計)實測值為756mg/kg。
  • 鄂爾多斯破獲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查獲涉案原料3.16噸
    近日,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公安局通過縝密偵查,多方調查取證,歷時3個月,成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巨大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搗毀生產、存儲窩點4處,查扣制假生產設備4套,查獲生產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約3.16噸。
  • 湖南男子用有毒有害「無根水」生產豆芽菜被捕,判處拘役公開道歉
    豆芽菜是老百姓菜籃中的日常菜,然而湖南省衡東縣的男子吳某某卻用含有毒有害的「無根水」,生產出數百公斤的豆芽菜,不僅送到商貿公司銷售,還在自家攤位進行銷售,被衡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2020年12月法院判決,吳某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拘役罰款,並在衡東縣廣播電視臺向廣大市民公開道歉。
  • 吉林森林公安破獲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抓獲嫌疑人5人
    中新網長春8月11日電 (劉棟 張楠 張樹才)記者11日獲悉,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警方成功打掉2個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破獲刑事案件7起,依法查扣25種涉案「保健品」9萬餘盒,凍結涉案資金400餘萬元。
  • 青龍警方搗毀一生產、銷售有毒、有害...
    近日,青龍警方破獲一起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這起案件覆蓋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案件偵辦過程中,民警共查獲含有國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的「月瘦」「美萊」「土豪金膠囊」「糖果」「USA」等減肥產品20萬粒。
  • 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減肥藥 四名微商獲刑
    近日,定遠縣人民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被判處曹某敏等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至有期徒刑二年不等的刑期或宣告緩刑,並處相應罰金。名為「瘦身糖果」,實為「毒害食品」2018年,偶然的一次機會下,被告人曹某敏在微信朋友圈中接觸到「纖so強效壓片瘦身糖果」。
  • 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瘦身糖果」 4名「微商」獲刑
    近日,定遠縣人民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被判處曹某敏等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至有期徒刑二年不等的刑期或宣告緩刑,並處相應罰金。「瘦身糖果」層層銷售,賣家層層獲利2018年,偶然的一次機會下,被告人曹某敏在微信朋友圈中接觸到「纖so強效壓片瘦身糖果」。
  • 最高法:地溝油按「摻入有毒非食品原料」定罪
    原標題:最高法:「地溝油」將被列為「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定罪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 仝宗莉) 今日15時,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南豐公安快速破獲一起網絡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減肥藥)案件
    1月11日,南豐縣公安局接群眾舉報,有人通過網絡銷售有毒食品(減肥藥),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開展偵查,在琴城鎮學府小區內查獲這起網絡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減肥藥)案件,抓獲嫌疑人江某,現場繳獲假藥20餘盒,包裝盒、包裝袋等100多套作案工具。目前犯罪嫌疑人江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
  • 江蘇一銷售有毒有害減肥藥團夥被查,涉案金額超千萬元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今日(3月15日),江蘇無錫市公安局通報稱,一女子銷售有毒有害減肥產品,並發展多名跨省份下線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