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法院案例:通過微信銷售含有他達拉非的果蔬粉,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2021-01-21 刑事案例參考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摘錄)


(2019)京0112刑初668號


公訴機關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劉某某,男,29歲(1990年5月14日出生。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2018年10月,被告人劉某某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未查驗供貨者許可證和食品合格證明文件的情況下,從個人處購進來源不明的「某果蔬粉」,對外宣稱該食品具有提升性能力的保健功能,並僱傭郭某某、武某某、劉某等人(另案處理)在微信上予以銷售。2019年2月27日,執法人員在劉某某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某小區某室的暫住地內,當場查獲尚未銷售的「某果蔬粉」593盒,經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分析檢測中心檢測,上述食品含有他達拉非成分。


被告人劉某某於2019年2月27日被民警查獲,涉案物品已起獲並扣押。


上述事實,被告人劉某某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並有證人劉某的證言,被告人劉某某的供述,搜查筆錄、扣押筆錄、扣押清單,銷售話術文本、銷售記錄,檢測報告,接報案經過、到案經過,身份證明等證據予以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與他人共同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應予懲處。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劉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劉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依法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其到案後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綜上,根據被告人劉某某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四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一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劉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9年2月27日起至2019年10月26日止;罰金自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納)。


二、已扣押「某果蔬粉」五百九十三盒,予以沒收;帳本一本,作為證據保存。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他達拉非是2012年3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發布的《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中規定的非食品原料。



20110501 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2013050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2號)


第一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


(一)含有嚴重超出標準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二)屬於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獸、水產動物及其肉類、肉類製品的;


(三)屬於國家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


(四)嬰幼兒食品中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成分嚴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


(五)其他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嚴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


第二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一)造成輕傷以上傷害的;


(二)造成輕度殘疾或者中度殘疾的;


(三)造成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


(四)造成十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


(五)其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第四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後果特別嚴重」:


(一)致人死亡或者重度殘疾的;


(二)造成三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造成十人以上輕傷、五人以上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造成三十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後果。


第五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第六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


(一)生產、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


(二)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有毒、有害食品的數量較大或者生產、銷售持續時間較長的;


(三)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屬於嬰幼兒食品的;


(四)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一年內曾因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


(五)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毒害性強或者含量高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七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生產、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或者具有本解釋第四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第十七條 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般應當依法判處生產、銷售金額二倍以上的罰金。


第二十條 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一)法律、法規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添加、使用的物質;


(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上的物質;


(三)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告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四)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相關焦點

  • 南通中院案例:銷售含有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的性保健品516元,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經鑑定,上述性保健品中含有「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等成分。被告人徐某某的涉案金額共計人民幣960元。另查明,「西地那非」、「他達拉非」均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中的非法添加物質。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蔣某某通過非正規渠道購進明知是有毒、有害的性保健品而銷售給被告人徐某某、黃某;被告人徐某某、黃某明知所購進的性保健品是有毒、有害的性保健品而各自對外進行零售,三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權威案例解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食品健康安全#疫情期間,百姓對保健食品及減肥產品很感興趣,電商也大力推銷各類產品,個別產品含有禁止生產和銷售成分,本文從主觀明知的認定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認定論述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判案規則。一、銷售明知含有藥物成分的減肥保健食品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銷售者在生產、銷售食品時摻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構成生產...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裁判要點】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 吉林森林公安破獲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抓獲嫌疑人5人
    中新網長春8月11日電 (劉棟 張楠 張樹才)記者11日獲悉,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警方成功打掉2個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破獲刑事案件7起,依法查扣25種涉案「保健品」9萬餘盒,凍結涉案資金400餘萬元。
  •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使用禁用農藥……6起典型案例被通報
    德州市市場監管督管理局落實食品藥品「四個最嚴」要求,堅決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向全社會釋放市場監管部門有案必查、查案必嚴的強烈信號,現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例。2、德州市朱秀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當事人朱秀華在德州樂陵市農宅內,用工業松香加熱的方式對生豬頭、豬蹄進行脫毛,並將加工後的豬肉產品對外銷售。樂陵市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朱秀華有期徒刑六個月。
  • 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不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毒、有害物質
    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不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毒、有害物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 河南永城法院強力維護食品安全 判處黑心商人罰金兩千萬
    近日永城法院審結武某等17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一案,對主要犯罪人武某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700萬元,其他16人分別判處四年三個月到拘役三個月不等刑期,並處580萬元到2萬元不等罰金,累計判處罰金2100餘萬元,有效懲處了食品安全類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4人賣「減肥藥」被判刑,減肥產品裡含有這種成分有毒!
    他們賣的是一種名叫「曲馨果」的減肥產品,成分中含有「鹽酸西布曲明」這種非食品添加劑。 短短幾個月內,四人通過微信等方式在網上賣了不少「曲馨果」。其中吳某銷售1116餘瓶,銷售金額為48920餘元;尹某銷售550餘瓶,銷售金額為44200餘元;王某銷售200餘瓶,銷售金額為30000餘元;韓某銷售156餘瓶,銷售金額為12480餘元。
  • 湖南男子用有毒有害「無根水」生產豆芽菜被捕,判處拘役公開道歉
    豆芽菜是老百姓菜籃中的日常菜,然而湖南省衡東縣的男子吳某某卻用含有毒有害的「無根水」,生產出數百公斤的豆芽菜,不僅送到商貿公司銷售,還在自家攤位進行銷售,被衡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2020年12月法院判決,吳某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拘役罰款,並在衡東縣廣播電視臺向廣大市民公開道歉。
  • 微商銷售有毒「減肥藥」被判刑
    原來,這款網紅減肥藥有「毒」,產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日前,天台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徐某是個愛美的小姑娘,經朋友介紹,她在網上買了一些減肥藥。這些減肥藥雖然沒有生產準字號、生產批號,但吃了之後效果卻很好,身材變苗條了,人也變漂亮了。於是,她就把這個藥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問的人多了之後,她就產生了賣減肥藥賺錢的念頭。
  • 河北法院宣判11件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並公布案例
    河北法院宣判11件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並公布典型案例。資料圖  長城網1月6日訊(記者 宿馨元)1月6日上午,河北省部分基層法院集中宣判了11件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29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刑罰。同時,省法院公布3件典型案例。
  • 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減肥藥 四名微商獲刑
    吃了朋友圈減肥藥後,在明知產品中含有對人身健康有害的違禁成分情況下,仍搖身一變轉做代理,低價從上線購進該款減肥藥,並在二次包裝後通過微信朋友圈非法銷售牟利
  • 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是如何規定的?又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也就是在食品加工中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 無錫警方破獲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無錫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銷售有毒有害減肥產品的特大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查封藏假倉庫4處,查獲有毒有害成品1萬餘粒,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2020年1月22日,相關嫌疑人均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15消費者權益日,無錫警方公布了這起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的詳細情況。
  • 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瘦身糖果」 4名「微商」獲刑
    吃了減肥藥後,在明知產品中含有對人身健康有害的違禁成分情況下,仍搖身一變轉做代理,低價從上線購進該款減肥藥,並在二次包裝後通過微信朋友圈非法銷售牟利。
  • 朋友圈售價上千的減肥產品有毒!微商販賣減肥保健品被判5年
    符合食品藥品生產標準嗎?能不能減肥還另說,這些產品可能有毒!最近,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就開庭宣判了這樣一起案子,打開微信朋友圈搜一搜,一款名為顏值控BCD的減肥產品,宣稱是馬來西亞進口,純天然瘦身果蔬粉曾引起不少愛美女士的關注。
  • 在朋友圈售賣有毒減肥產品!判刑!@曲陽法院
    近日,曲陽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薛某某、陳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依法追繳違法所得,並禁止二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2019年初,被告人薛某某從他人手中購買「DLCOFEE」、「金咖」、「ASCOFE」、「香草冰激淋奶泡」等減肥產品,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宣傳銷售。
  • 連雲港東海:八名女子製售有毒減肥藥獲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連雲港東海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8位女子網購有毒原料在家中自行灌裝成減肥藥,再通過朋友圈銷售,致使多人使用後出現不良反應今年3月17日,家住連雲港東海縣的張某到當地派出所報警,稱她從微商好友購買了兩款減肥產品,服用後出現口渴、心慌等症狀,懷疑對方銷售的產品含有非法添加成分。
  • 她犯的事你的朋友圈也有人做!
    被判處有限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同時,本山傳媒有限公司演員郭靜也因生產、銷售假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人趙丹犯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五十萬元;被告人郭靜犯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十萬元。同時,對兩人的非法所得予以沒收。消息一出,很多網友也紛紛發表評論,認為其售賣假藥「坑粉絲」的行為實在不應該。
  • 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觸犯刑法
    而甲醛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同年3月1日,區、鎮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同公安機關開展收網行動,現場抓獲26名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並查封扣押了甲醛溶液87瓶和涉嫌添加了甲醛的鴨腸400多斤。 同時,大瀝鎮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檢驗機構對現場查獲的鴨腸半成品、成品、浸泡溶液等進行抽樣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