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校園暴力,年齡小不應成「護身符」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近日,一段浙江寧波學生被扇巴掌、棍打的視頻在網上流傳。12月19日,寧海縣教育局發布通報,對涉事學生以尋釁滋事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因兩人未滿16周歲,不執行行政拘留。另一名涉事學生不滿14周歲,依法不予以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通報一出,引發網友熱議。人們在譴責校園暴力的同時,也不禁提出質疑:我們該拿什麼去約束和懲罰未成年犯罪者?年齡小就是被原諒的理由嗎?

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事件屢見不鮮,小到偷竊拐騙,大到進行校園暴力、甚至強暴殺人都有發生,窮兇極惡程度比成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判決時卻往往因他們是未成年人而從輕處罰,甚至因未滿十四周歲而不予立案。其實這並不合理。我們需要保護的孩子,是那些生性純良的受害者,而不是打著未成年人旗號胡作非為的「魔鬼」,年齡小並不是可以犯罪的理由。更何況,在對他們「寬容」過後,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繼續作惡?

那些進行校園暴力的小孩,很多是因為父母過於溺愛或者父母在其成長過程中缺失,而學校老師又沒有進行合適的引導與幫助。孩子不知道什麼叫校園暴力行為,不知道欺負別人這種行為的惡劣程度以及後果。久而久之,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是錯的,或者可能在知道是錯的之後,也因為不會有嚴厲的懲罰而對此不屑一顧。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寬容與保護機制能真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真心悔過嗎?其實是很難的。所以說,年齡小,也不該被輕易原諒,也不能簡單放過。

真正應該做的,首先還是要重視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通過教育讓孩子們知道對與錯。其次,就是要重新考量對未成年的懲罰力度,加強懲處的落實,對一些未成年人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能再輕易放過。只有在嚴厲處罰之後才能真正讓孩子們意識到這是錯的,從而不再犯罪,並且敬畏法律。(劉娟)

來源:河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山師二附中小學部:杜絕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近日,歷城區公安分局唐冶派出所民警為山師二附中小學部2016級2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精彩別致的講座——杜絕校園暴力和欺凌。  本次講座民警以專業的角度介紹了校園欺凌的概念、形式及特點,並通過列舉一個個發生在校園內的經典欺凌案例,深入淺出地進行了分析,讓學生們明白哪些行為是同學之間的嬉戲打鬧,哪些行為是違反校規的校園欺凌,哪些行為是違反國家法律的校園暴力以及這些違法行為的後果。同時就如何預防自己對其他同學欺凌,如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等方面進行了講解。
  • 萊州中心小學開展「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文明校園」系列活動
    水母網06月25日訊(通訊員 原玫)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法治教育工作,優化校風校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構建平安友善、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萊州中心小學多措並舉開展了「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文明校園」系列活動。一是創設濃厚氛圍。
  • 杜絕「校園欺凌」 中小學安全教育賽道風頭漸起
    此外,校園欺凌事件的時有發生,讓中小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從法律法規層面來看,近些年來教育部等相關部門也加大了對安全教育的關注,並制定相應政策,儘可能杜絕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安全教育剛需存在「只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並不太擔憂自己家孩子會面臨校園欺凌的情況。」
  • 漣水縣南集中心小學 召開「預防校園暴力 防範校園欺凌」專題教育...
    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嚴重危害被欺凌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了杜絕校園暴力及欺凌事件的發生,12月22日下午,南集中心小學召開「預防校園暴力 防範校園欺凌」專題教育會議。校領導嚴從新,向學生普及校園反暴力反欺凌、防暴力防欺凌常識。對學生提出八個嚴禁:嚴禁大同學欺侮小同學;嚴禁向同學要錢要物;嚴禁同學間打架鬥毆;嚴禁任何同學帶危險物品或危險玩具進校園;嚴禁學生間拉幫結派;嚴禁學生在校賭博抽菸;嚴禁小學生與社會不三不四人員接觸;嚴禁同學間約架。
  • 延津法院開展「防範校園暴力事件 預防青少年犯罪」法治宣傳活動
    延津法院開展「防範校園暴力事件 預防青少年犯罪」法治宣傳活動 2020-05-08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軟、Sony、任天堂宣布:打造健全遊戲環境,杜絕仇恨、暴力
    微軟、Sony、任天堂宣布合作打造更健全的遊戲遊玩環境 杜絕仇恨、暴力、歧視等言論微軟、Sony與任天堂共同宣布將針對美國境內遊玩體驗,打造更健全的遊戲環境,藉此讓家用遊戲主機使用可以更加「安全」,同時也能以更一致原則杜絕影響不同年齡層玩家遊玩體驗的情況
  • 如何用AI遏制校園暴力?
    近幾年校園暴力、欺凌事件頻出,家長們除了擔心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擔心孩子在學校會不會受到欺負。在知乎上,「你有沒有遇到過校園暴力」的問題下面,有超過1500個回答。不少答案描述的經歷讓人看得觸目驚心。如今AI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有了許多落地應用場景,有些國家甚至嘗試用AI預測犯罪,那麼我們能否把AI用在解決校園暴力過程中,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校園時光呢?
  • 向校園暴力說「NO」 鹽湖區實驗小學開展法治教育系列活動
    11月26日,鹽湖區實驗小學特邀運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朱雙晶,為全體師生進行「向校園暴力說『不』」法治教育專題講座。朱雙晶結合一些典型的校園暴力具體案例,從什麼是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校園暴力的危害、遇到校園暴力怎麼辦以及如何避免校園暴力的發生等方面為學生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講座中,學生積極參與,紛紛表達自己對校園暴力的看法。當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不能一味軟弱、退讓和隱瞞,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老師、警察,杜絕校園暴力,遠離校園犯罪,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校園暴力的現狀、成因及預防對策
    雖然國家各級機關都在加大防控校園暴力的力度,但是校園暴力事件仍然屢有發生,不斷見諸各類媒體,刷新人們對校園安全的認知,讓人們驚呼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是什麼讓這些正處於花季的少年如此冷漠殘暴?是什麼讓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這些也是一直困擾我的疑問。為了找到答案,我進行了搜集大量資料與社會調查工作,併到某基層檢察院實地調研,對於校園暴力的現狀、成因及預防對策進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些觀點和看法。
  • 針對校園暴力的原因分析
    看完這則新聞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關於學生打架事宜,不能只是批評教育,國家應該加大對校園暴力的懲治力度。這種打架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團結,也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以至影響到家庭與社會,其危害性顯而易見。杜絕打架鬥毆事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通過查證資料和社會環境分析,出現這種校園暴力基本是一種普遍現象。
  • 煙臺護校開展「遠離校園暴力」主題教育講座
    學生收看直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任俊 煙臺報導  為預防青少年犯罪,杜絕校園暴力事件,增強學生的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9月18日,煙臺護校邀請煙臺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敏同志,以「遠離校園暴力,走向美好未來」為主題,為全校師生講授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 校園霸凌與年齡無關,還美麗校園一片藍天
    #蔚縣校園霸凌事件家屬發聲# 妹妹被掌摑30多次。近日,河北張家口蔚縣,某校園內發生校園暴力事件,三女生對坐在下鋪的同學推搡、掌摑。記者聯繫到被霸凌者哥哥:妹妹在校園裡被三名女生逼迫抽電子菸,妹妹不抽便被掌摑30餘次。當地教育局稱:目前該校校長已被停職,目前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校園,不應成為暴力的「溫床」
    「校園暴力」、「未成年人犯罪」成了近幾年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對待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以及校園暴力的處理方式,也一步步地進入大眾的眼球,因為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將來某天,會成為這些不堪視頻的主角。與此同時,目前刑法規定的刑事責任年齡為14歲,而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毆打他人和敲詐勒索並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 SKT呼籲減少校園暴力,親手手繪30個杯子,Faker的影響力還是大!
    根據"Dream Together"官方的調查,每5分鐘有1個孩子死於暴力,有10%的女孩遭遇過性暴力,有30%的學生遭遇校園暴力,可以說是怵目驚心的事情。因此他們希望藉助世界冠軍SKT戰隊的影響力,呼籲粉絲們關注青少年暴力問題,杜絕校園暴力事件。
  • 《一起努力 拒絕校園暴力》教育活動設計案例
    ;從心理上疏導,讓孩子在面對與別人衝突時能夠以理智的方法解決,學會寬容待人,處理問題講究方法; 4、通過情景參與讓同學們了解避免校園暴力的方法,學會保護之間,正確消除校園暴力行為;5、通過宣誓及籤名活動讓同學們堅定抵制校園暴力信念,從根源上消除.
  • 秋瓷炫產後開拍新劇,主演陣容強大,搭檔樸熙順揭露校園暴力!
    這一次秋瓷炫主演的這部電視劇也是圍繞現社會上備受關注的話題開展的,主要揭露了「校園暴力」的現象。 這部劇從一個飽受校園暴力而遊走在死亡邊緣的小男孩的故事作為引線,小男孩的父母(樸熙順、秋瓷炫飾)探尋事情真相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受害者的父母和暴力者的父母(吳萬石、趙茹珍飾)由於人生閱歷和家庭背景不同導致的完全不同的三觀相互碰撞,從校園暴力雙方展開對比敘述。
  • 小女孩因校園暴力死亡?校園暴力何時止!
    我很幸運,幸運的是在我的人生成長階段我並沒有經受過校園暴力,但我又是個不幸者,因為目睹校園暴力導致我心裡或多或少產生不可磨滅的陰影,陰影裡包含了冷漠,抗拒甚至抑鬱。在大眾感官世界裡,我既是旁觀者又是一名縱容者。我也從來也不相信人性本善,小孩子的作惡有時比大人更可怕。
  • 社區警務|防止校園欺凌,拒絕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它主要是指在校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其他人員之間、師生之間發生在校園內及校園周邊的具有敵意的欺凌、體罰、傷害等性質的暴力行為。由於校園暴力行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數是青少年在校學生,並且暴力行為發生在校園內或校園周邊,因此大家習慣稱其為校園暴力。對在校園裡悄然「滋長」的校園暴力,我們該如何抵制呢?
  • 社區警務防止校園欺凌,拒絕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它主要是指在校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其他人員之間、師生之間發生在校園內及校園周邊的具有敵意的欺凌、體罰、傷害等性質的暴力行為。由於校園暴力行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數是青少年在校學生,並且暴力行為發生在校園內或校園周邊,因此大家習慣稱其為校園暴力。對在校園裡悄然「滋長」的校園暴力,我們該如何抵制呢?
  •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 2020-05-24 15:23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