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倫敦大火」與火災保險的誕生

2020-12-23 瀟湘晨報

" 倫敦大火 " 油畫 (佚名畫家作於 1675 年)

對多數居民而言,房產是家庭的主要財產。隨著燃氣和各種家用電器的普及,家庭火災隱患劇增,由此,火災保險受到很多居民的青睞。可你知道,火災保險是怎麼來的嗎?

1、" 倫敦大火 " 期間用大炮開闢防火隔離帶

英國倫敦 1665 年遭 " 黑死病 " 疫情襲擊。1666 年,疫情尚未結束的倫敦又被一場大火吞噬,這場 " 倫敦大火 " 是倫敦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火災,卻也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幾乎所有老鼠被燒死了,阻止了疫情的傳播,結束了 " 黑死病 " 疫情。

1666 年 9 月 2 日午夜剛過,倫敦老城布丁巷託馬斯 · 法裡內先生的麵包店突然起火,一家人慌忙通過牆外的樓梯爬到鄰居家裡。女僕不敢爬樓梯,成為 " 倫敦大火 " 的第一個遇難者。

倫敦當時的消防工作主要靠城防民兵。每天晚上,1000 名城防民兵巡夜,發現火情及時發出警報,其他城防民兵便趕來滅火。

倫敦的城防民兵已積累了比較完善的消防經驗。首先是向燃燒的建築上澆水,熄滅火焰。如果澆水無法撲滅大火,便拆除起火建築,防止火災擴大;當時也有法律規定,在教堂等高大建築的容易接近的地方必須配備消防水桶和拆除建築的工具,如消防斧、消防鉤等。最後的手段就是開闢防火隔離帶,阻斷火情向臨近街區蔓延。

倫敦當時的自來水系統很發達,建在山坡上的水塔可以加大水壓,利用水管把水噴灑到著火建築上。再有,前面說的布丁巷麵包店火災,其起火點就在泰晤士河北岸的倫敦橋橋頭附近,汲取河水也非常便利。可火災發生後,居民不是積極參與滅火,而是逃離,商人們則忙著搬運自己的貨物,放任大火燃燒。

當城防民兵趕到法裡內先生的麵包店後,認為要拆掉麵包店周圍的房子開闢防火隔離帶,但只有倫敦市長有權決定拆除房屋,於是,便派人把託馬斯 · 布拉德沃思市長叫來。

布拉德沃思市長趕到後查看了一番,認為火勢不大,沒必要拆房子,丟下一句 " 撒泡尿就能把火澆滅 " 後便回家睡覺去了,因為這天是星期天。市長不想拆房子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 " 黑死病 " 疫情讓很多房主逃離了倫敦,找不到房主便無法商議財產損失免責等事項。

大火引燃了泰晤士河北岸的幾座倉庫,並藉助強勁的東風迅速向西蔓延。

9 月 3 日,大火向北部蔓延到了倫敦中心城區。9 月 4 日,整個倫敦老城都已起火燃燒,建於 1087 年的聖保羅大教堂也被大火吞噬。

布拉德沃思市長毫無滅火指揮經驗,局勢失控,查理二世國王(1630 年 -1685 年)便接過滅火指揮權。他派禁衛軍協助開闢防火隔離帶,並從軍事要塞倫敦塔上發射炮彈炸毀火場周邊建築,加速防火隔離帶的開闢。9 月 6 日最終把大火撲滅,保住了政治中心威斯敏斯特。

2、" 倫敦大火 " 燒毀全城 75% 的建築

中世紀設計風格的倫敦老城建築擁擠,街道彎曲狹窄。倫敦市民大多居住在六七層的木頭建築裡。為節省地皮成本,建築開發商把建築設計得 " 瘦高 ",並有凸出牆體的陽臺。這些 " 高挑 " 的建築一旦起火便猶如煙囪,有助燃作用,讓整棟建築瞬間燒個通透。查理二世國王在 1665 年曾經警告 " 倫敦老城建築存在巨大火災風險 ",但國王的警告並未引起行政當局的重視。

正是因為倫敦的上述建築風格,布丁巷麵包店引起的 " 倫敦大火 " 迅速蔓延,燒毀了倫敦 75% 的建築,大約有 14000 棟,包括 13500 棟住宅、87 座教堂、44 家商號,還燒毀了皇家交易所、海關等眾多市政建築。大火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1000 萬英鎊,其購買力相當於 2019 年的 17 億英鎊。

" 倫敦大火 " 導致 7 萬居民無家可歸,政府只有把他們安置在臨時搭建的棚屋裡。但倫敦重建工作相當迅速,到 1672 年,所有災民都搬回到重建後的新房子裡,並基本做到仍在原來的位置。

為紀念這場災難,倫敦重建時,在起火點西側 62 米處建了一座 " 倫敦大火紀念碑 ",由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克里斯多福 · 雷恩設計,紀念碑高 62 米,遊客可以從紀念碑內部攀登 311 級旋轉樓梯到觀光平臺。

有多少人在這場大火中遇難至今仍是個謎。按當時的統計,只有 6 人遇難。從倫敦博物館收藏的布丁巷大火融化的陶瓷可以判斷,大火溫度高達 1250 ℃至 1480 ℃,由此可以推斷,許多遇難者直接被焚化了,並沒有留下明顯可辨的遺骸,也就無法統計真實的遇難人數。

" 倫敦大火 " 發生後,有人散布謠言說,是法國人或荷蘭人縱火,因為當時英國與法荷兩國處於戰爭狀態。由此,許多法國移民和荷蘭移民成為不明真相的倫敦市民的攻擊對象,有的甚至被私刑殺害。

英國一直在研究 " 倫敦大火 " 的起因,直到 320 年後的 1986 年才有了定論,這場大火是麵包師託馬斯 · 法裡內疏於爐火管理失火造成的,並不存在什麼陰謀。由於法裡內當年是巴黎麵包師聯合會的會員,為此,巴黎麵包師聯合會正式聲明為 " 倫敦大火 " 負責,並向公眾道歉。

" 倫敦大火 " 紀念碑

3、" 倫敦大火 " 催生火災保險

" 倫敦大火 " 發生時,世界上還沒有火災保險,這場大火讓許多商人和普通市民財產損失慘重。

1667 年,英國經濟學家、外科醫生尼古拉斯 · 巴蓬在倫敦創建了房屋火災保險業務,出於對火災的恐懼,倫敦市民踴躍投保。1681 年,巴蓬與另外 11 個合伙人一起創建了 " 火災保險公司 ",並組建了自己的消防隊,投保的居民在其房屋上訂上 "Fire Office" 標牌,一旦投保人房屋失火,火災保險公司便派消防隊前去滅火,並賠償火災損失。

巴蓬創建的火災保險公司不但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災保險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向市民的專業保險公司。雖然說英國 1601 年頒布的《弗朗西斯 · 培根法案》拉開了現代保險業的序幕,但這個法案只是調節商人之間的保險與被保險關係,並沒有把普通居民的保險業務納入其中。巴蓬對火災保險實行差別費率,房子越大、房價越高保費費率越高,這也被認為是現代火災保險差別費率的起源。出於上述理由,尼古拉斯 · 巴蓬被稱作是 " 現代保險之父 "。

有了火災保險,一個家庭萬一發生火災,其財產損失便由火災保險公司賠償,把火災風險轉嫁給了火災保險公司。為了減少火災損失,火災保險公司便組建自己的專職消防隊,這樣,被保險人房屋起火後,專職消防員可迅速趕到火災現場滅火,減少財產損失,也就減少了火災保險公司的賠付額。

如果一個居民戶購買了火災保險,而鄰居沒有購買火災保險,鄰居的房子起火後火災保險公司也很有可能派消防員來滅火,因為如果不來滅火,就會 " 火燒連營 ",把自己客戶的房子燒掉。

巴蓬的火災保險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火災保險業在世界範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例如,1752 年,美國發明家、政治家班傑明 · 富蘭克林(1706 年 -1790 年)創建了美國第一家火災保險公司 " 費城房屋保險公司 ",其運營模式與巴蓬創建的火災保險公司相似。

時至今日,火災保險已成為各國居民非常熟悉的一種保險業務。雖然各國的消防服務主要由政府提供,但這種商業契約模式的私人消防服務仍然在一些國家存在。

【來源:金羊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1666年英國倫敦的大火催生了火災保險的發展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社會制度經濟基礎、保障範圍等發生很大變動,財產保險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火災保險起源於1118年冰島設立的Hrepps社,該社對火災及家畜死亡損失負賠償責任。到了十七世紀初,德國盛行互助性質的火災救災協會制度。1676年,第一家公營保險公司——漢堡火災保險局由幾個協會合併宣告成立。但真正意義上的火災保險,是在倫敦城大火災之後發展起來的。
  • 特大火災之倫敦大火:史無前例的大火災
    1666年9月2日~5日,一場大火燒掉了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在內的許多建築物,這場大火是英國倫敦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火災。 1666年9月2日凌晨1點左右,位於倫敦市普丁巷的一間麵包鋪失火。由於這些狹窄的街道全是由木屋組成的,所以稍刮一陣大風,火勢就很快地蔓延開來,大火竄入了泰晤士河北岸的一些倉庫裡,此後一發不可收,燃燒到整個城市,火勢持續了整整四天,燒毀了87間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000間民房,在這起火災中,號稱歐洲最大城市的倫敦,大約有六分之一的建築被燒毀。
  • 倫敦大火丨英國警方證實高樓火災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
    倫敦大火丨英國警方證實高樓火災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
  • 倫敦大火竟是人禍?致死人數或超80!高層建築火災應該如何自救?
    倫敦市民對政府的救援工作和火災原因調查滯後深表不滿,繼16日多處發生抗議活動後,大批倫敦市民17日再次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要求政府儘快查明真相,給當地居民一個令人信服的答覆。6月14日,英國首都倫敦西部一座20多層高的住宅樓14日凌晨突發大火。當日警方證實,火災已造成至少12人死亡。
  • 「倫敦大火」為什麼難滅?
    6月14日凌晨英國倫敦西部一棟24層的公寓樓突發大火,火災已經造成至少79人死亡,成為倫敦「29年來最慘重的火災」。
  • 1666年大火改變倫敦:一個古老破落的中世紀城市脫胎為現代都市
    倫敦大火災 繪畫談到倫敦的歷史,不可不提1666年9月的倫敦大火。火災肆虐4天,將古羅馬時代就開始興建的倫敦老城吞沒殆盡,災情規模空前絕後。火災的可怖景象,17世紀英國作家約翰·伊夫林和塞繆爾·佩皮斯的日記有詳盡記錄。它造成的慘重損失,令當時許多人深信,這是神對倫敦罪惡發出的譴責和懲罰。
  • 倫敦大火敲響警鐘
    現代化的形式與現代化人文內涵之間的落差,因為一場火災而現形。這種類型的悲劇,對正處於快速城鎮化和打造現代城市熱情中的中國社會而言,如同一聲來自域外的警鐘。  當地時間6月14日凌晨,英國首都倫敦西部一座名為「格倫費爾塔」的24層居民樓發生火災。
  • 倫敦大火350周年:為什麼英國人相信縱火者是天主教徒
    1666年9月2日星期天凌晨,英格蘭首都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倫敦橋不遠處的布丁巷(Pudding Lane)發生火災,火勢很快蔓延開來,在四天之內席捲了倫敦城內大部分地區以及城外西部的部分地區,共造成87間教堂、44所公會大廳和1萬3千多幢房屋被毀,倫敦地標聖保羅大教堂被燒得只剩下斷壁殘垣,逾10萬人無家可歸,這場大火也被作為倫敦乃至英國歷史上最重大的災難之一永載史冊
  • 世界九大詭異火災,「芝加哥大火」可怕程度堪比天啟大爆炸!
    倫敦大火:發生於公元1666年9月2日,持續4天。這場大火燒毀了倫敦城1/6的建築物,約13000間民房、87座教堂被毀。當時的倫敦是英國最大的城市,人口約50萬,但城市基礎建設極差,建築物以木結構為主。火災的起因是一家麵包店老闆烤完麵包後忘記熄滅燃燒的麵包爐,爐火引燃了民房並很快蔓延。
  • 「桌遊推薦」燃不盡的倫敦城——《倫敦大火1666》
    這樣一個無心之失卻最終導致了一場極為可怕的火災。事後想來,若是能應對得當,這樣的火災本不會帶來很大的損失。不過事實上這段時間的倫敦已經發生過好幾起小火災了,如此劫難也許也是無數偶爾堆砌而成的一個必然吧。也許是因為事發的布丁巷過於擁擠,也許是因為當時的消防員無法熟練使用水管,又或許是因為休假中的市長無心指揮撲救。這場大火最終熊熊燃燒了三天,燒盡了整個城市80%的場所。
  • 倫敦大火·特寫|你,看到傑西卡了嗎?
    在災難現場,首相特雷莎·梅下令對火災慘劇進行徹底調查。而警方也啟動了調查,這次災難是否跟犯罪有關。事發後,91歲的女王也趕到了災難現場。她也承認:倫敦和曼城接二連三發生恐怖襲擊,現在又發生火災。要讓整個英國人走出低落的狀態,並不容易。
  • 倫敦大火死傷重 美國企業遭起訴
    倫敦大火死傷重 美國企業遭起訴許蘇培英國倫敦格倫費爾大樓火災受害者和遇難者家屬11日在美國提起集體訴訟,控告包括家用電器和建築材料生產商在內的多家美國製造商使用易燃材料,加劇火勢,造成慘重傷亡。位於倫敦肯辛頓區的24層高樓格倫費爾大樓2017年6月14日凌晨燃起大火,72人喪生,是近年英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消防專家發現,火災起因是大樓4層一戶人家的冰箱塑料部分起火,火勢經由大樓外層和保溫層迅速蔓延,在半小時內從4層燒到頂層。訴訟材料中說,大樓外層採用一種特製鋁板,核心材料是聚乙烯塑料,高度易燃;大樓的保溫層同樣高度易燃。
  • 英劇《倫敦大火》效果逼真,揭示悲慘歷史
    微信號 bybooks如果你喜歡此文,請到底部點讚並分享到朋友圈來源:環球網ITV新劇《倫敦大火》將於每周四晚與英國觀眾見面
  • 英國為倫敦格倫費爾大樓火災遇難者舉行周年祭
    新華社倫敦6月15日電(記者張代蕾)6月14日零時54分,位於倫敦肯辛頓區的格倫費爾大樓籠罩在柔和的綠色燈光中。一年前的此時此刻,火警警報響起,這棟容納數百居民的高樓在一整夜的大火和濃煙中變為人間地獄。去年6月14日凌晨,位於大樓四層一間公寓廚房的冰箱起火。
  • 倫敦1666年大火:灰燼中升起了什麼景象?
    1倫敦在燃燒1666年倫敦發生大火時,火勢太大了,在牛津可以看到濃煙。它肆虐了四天,摧毀了80 %的城市。日記作者塞繆爾·佩皮斯寫道:「當一個人的臉在風中時,你幾乎被一股火球燙傷了。""但是當倫敦中世紀的心臟在燃燒的時候,一些人看到了一個與過去決裂的黃金機會,創造了一個現代化的、宏偉的城市。他們開始為一個革命性的新倫敦制定計劃。2圖中的火大火於九月二日在布丁裡開始,並迅速向西蔓延至艦隊街。它幾乎到達了東方的倫敦塔。3城市的新視野.這場火災發生在英國大動蕩時期,英國內戰動搖了過去的確定性。
  • 我的世界:倫敦大火真實還原後,小學生都表示玩火太危險
    在倫敦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嚴重的火災,而因為時間久遠的關係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所以我的世界這款遊戲做了一個關於倫敦大火的宣傳片,為的就是讓現在的觀眾了解當時大火的破壞力,讓觀眾們有對於火災的直接認識。在還原倫敦大火的場景時,這場大火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用其他的常規手段肯定不能讓觀眾看到當時火災時的驚人場面,但是遊戲做到了這一點,新體驗的高科技手段真實還原倫敦大火也讓很多小學生表示玩火太危險。
  • 荔枝說: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火災
    可是英國倫敦卻迎來了一場沖天的大火。   6月14日,英國凌晨將近一點時,倫敦西部的Latimer大街上格蘭菲(Grenfell Tower)的住宅樓從第4層起,有火焰開始燃燒。火勢蔓延迅速,到後來每個窗子都透著火光,整棟樓宛如地獄……
  • 消防動態:6月14日倫敦大火狂燒9小時
    媒體報導:央視:倫敦當地時間14日凌晨1點左右,位於倫敦西區肯辛頓附近的格倫費爾大廈(Grenfell Tower)的2層起火,火勢在數小時內蔓延到頂樓(27樓)。截至北京時間14日15點,熊熊大火已持續約7個小時,大樓仍被濃煙覆蓋。因火勢過大,已有數人遇難,具體傷亡數字仍在核實。另有約30人已被送往醫院救治。目擊者證實有居民從陽臺跳下逃生。
  • 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日本「明歷大火」,東京城幾乎被毀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發生大規模火災,那將是相當可怕的事情,世界上有三場規模巨大的火災並稱為「世界三大火災」,分別是:倫敦大火、羅馬大火和明歷大火。而這其中造成人員傷亡最慘重的便是這第三場——明歷大火。這場大火發生在日本明歷三年正月十八(公曆1657年3月2日),當時是江戶幕府時代,日本實際政治中心、幕府所在地江戶城(東京)突然爆發大火,當時江戶城內的本妙寺正在給一位少女辦葬禮,葬禮辦完後要火化了,屍體火化時身著紫色的振袖,此時恰好風勢太大,一支衣袖被颳走了。結果引起了大禍,火災爆發了。
  • ​ 【英國】歌手阿黛兒給倫敦大火災民送上愛的抱抱
    6月14日,英國倫敦1棟大樓發生重大火災,事發不到24小時後,在當地出身的鐵肺歌后阿黛兒低調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