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戰役——彈丸之地美軍足足打了三十六天才攻下

2020-12-23 騰訊網

1945年2月19日-1945年3月26日

1940年東北方向拍攝到的硫磺島全圖

硫磺島戰役( Battleoflwojima),是在第 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日本與美國之間的一場大型戰役,從1945年2月19日持續到3月26日,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美軍獲勝後將該島建設成供戰鬥機和轟炸機起飛降落的機場,得到了轟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

▲在硫磺島作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火焰噴射器射手

從1944年8月10日起,駐紮在塞班島的美軍航空兵就開始對小笠原群島進行空襲,重點是硫磺島的機場和為硫磺島進行物資補給的中轉地父島的港口設施。從8月至10月,共進行過48次轟炸,投彈約4000噸,但收效甚微。

硫磺島戰役中美軍作戰示意圖

1944年11月24日,塞班島的美軍首次出動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引起了日軍極大的恐懼,並隨即作出反應,三天後即1944年11月27日,硫磺島上的日軍出動了2架飛機空襲塞班島美軍B-29航空基地,擊毀B-29一架,擊傷十一架。

1945年2月9日起,由黑爾少將指揮的第七航空隊B-24轟炸機只要天氣允許,幾乎每天出動對硫磺島進行轟炸,塞班島的B-29也不時加入對硫磺島的轟炸,至1945年2月初,美軍共出動艦載機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軍艦64艘次,總共投擲炸彈6800餘噸發射大口徑艦炮炮彈2萬餘發,其中406毫米炮彈203發,203毫米炮彈6472發,127毫米炮彈15251發。

美軍作戰計劃及攤頭分布

1945年2月16日,美軍航母編隊出動艦載機1000餘架次,分成數個攻擊波對東京灣各機場進行攻擊,由於天空中陰雲低垂,攻擊效果並不理想。

91945年2月17日,美軍又出動兩個攻擊波艦載機500餘架次,對關東地區的機場、飛機製造廠、錨泊船舶等目標進行了轟炸。兩天裡,美軍在空戰中擊落日機332架,在地面上擊毀日機177架,給一些機場、飛機製造廠造成了定破壞,這次空襲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卻極大吸引了日軍注意力。當天下午,美軍航母編隊離開日本外海南下,參加硫磺島作戰。

由美國海軍第31建設營繪製的362a高地的草圖,虛線表示日軍隧道

1945年2月20日,從凌晨開始,美軍艦炮就根據登陸部隊的要求進行火力準備。

1945年2月21日,島上的激戰仍在繼續,進展十分有限。海灘勤務大隊經過不懈的努力,解決了灘頭的混亂局面,天氣卻愈加惡劣,海上風大浪高,嚴重影響了補給品的卸載。由於島上的部隊傷亡較大,作為預備隊的陸戰3師21團奉命登陸投入戰鬥。日軍32架飛機從千葉縣香取基地起飛對美軍展開敢死攻擊。擊傷美軍航母薩拉託加號,擊沉護航航母俾斯麥海號。

1945年3月7日,美軍發動總攻,擔負中央突破的陸戰三師勢如破竹,進展神速,遇到難以克服的日軍陣地就設法繞過去,繼續向前推進,儘管給後續的陸戰4師、5師留下不少「釘子」,但3師突破了日軍的防線,並於兩天後攻到了西海岸,佔據了一段約800米長的海岸,將日軍分割為北、東兩部分並切斷了聯繫1945年3月9日美軍佔領了尚未完工的三號機場。

1945年3月10日,陸戰3師將日軍防線截為兩段後,隨即開始向兩面擴張戰果,9團向東,21團向西,分別策應陸戰4師、5師的攻擊。

1945年3月16日,東北部的800餘日軍被殲滅,美軍於當日18:00時宣布佔領硫磺島,但戰鬥仍在繼續,粟林指揮殘部依然在抵抗有時戰鬥還相當激烈。

1945年3月24日,美軍正式宣布硫磺島戰役結束。至此,硫磺島戰役美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紀念雕像

陣營

同盟國;軸心國

參戰方兵力

美國:110000人;日本:23786人

戰爭發生地

硫磺島

主要指揮官

美國:霍蘭·史密斯;日本:慄林忠道

硫磺島戰役美軍指揮官霍蘭·史密斯

硫磺島日軍總指揮官慄林忠道

傷亡情況

美國:6821陣亡、21865人負傷;日本22703人陣亡、1083人投降

戰爭結果

美國勝,奪取硫磺島

相關焦點

  • 太平洋戰爭中的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什麼不採取圍困戰術?
    先來看看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與日軍展開了歷時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役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4萬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8萬人的代價,全殲日軍,最終慘勝,佔領硫磺島。對於美軍來說,兩萬多人的死傷,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數字。
  • 殘酷的硫磺島戰役,佔據優勢地位的美軍損失卻比日軍還要慘重
    硫磺島戰役是一場可以載入史冊的戰爭,使得自視甚高的美軍首次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傷亡高於日軍。日軍的頑強抵抗使得美國人膽寒,幾乎沒有勝算的日本人沒有打算投降而是寧可全體"玉碎"也要阻止美國人。甚至可以說正是硫磺島戰役讓美軍重新開始審視放棄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轉而思考是否要使用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
  •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之一,作戰雙方是美國與日本,這期間儘管日軍負隅抵抗但經過美國的不屈不撓最終還是將其攻破。
  • 上色老照片:直擊硫磺島戰役鏡頭下的美軍 擊斃日軍2.2萬人
    照片拍攝於1945年3月,在硫磺島戰役中,美軍士兵在攻擊線上等待預備役進行衝鋒。硫磺島戰役於1945年2月19日打響,美軍在該戰役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軍在該島的兵力則為2.3萬。照片拍攝於1945年3月,在硫磺島戰役中,正在一個壕洞中休息的美軍士兵,旁邊還有一條軍犬。此時已經進入到了硫磺島戰役的末期,攻下了硫磺島日軍便失去了南太平洋的空中航線。
  • 硫磺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有2萬8千傷亡?
    硫磺島面積不過21平方公裡,是地道的彈丸之地。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相信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會如它眾多孤懸海外的兄弟島嶼一樣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當日美之間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結束以後,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叫「硫磺島」的地方,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有人說是美軍的痛
    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進行的一次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裡,只有1083人生還;美軍則有6812人死亡,19,189人負傷。
  • 慘烈的硫磺島戰役對二戰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42年6月,隨著中途島戰役的勝利,美軍徹底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到了1944年,日軍已經完全處於了守勢,一步步眼見美軍從太平洋上逼近日本本土。硫磺島長約8公裡,面積不足30平方公裡,島上因火山噴發而常年瀰漫著硫磺味,所以得名「硫磺島」。 該島經過了日軍的長年駐守,已經成了固若金湯的軍事基地,不但可以向東京發出轟炸預警,而且還可以起降戰鬥機攔截美軍的B-29轟炸機。因此,美軍下定決心堅決攻取硫磺島,拔掉這顆釘子。
  • 二戰期間,硫磺島戰役,為什麼會成為美國軍人的夢魘?
    其中在美日硫磺島戰役中,美國遭遇到二戰以來最頑強的抵抗,而這次戰役也成為了二戰美國士兵的夢魘,甚至一些二戰老兵提起硫磺島戰役就依舊心驚膽寒;並且硫磺島戰役爆發期間,日本政府已經被美國原子彈嚇得投降,然而,硫磺島的日本駐軍卻沒有絲毫投降的意思,為此這場戰役被稱為最後的太平洋戰役,也是最劇烈的戰爭。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5(中)—硫磺島戰役
    慄林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兩棲登陸戰役。,但結果整整打了一個多月的硬仗。美軍為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在太平洋戰爭中是極其少見的,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沒有增援補給的情況下,以地面部隊憑藉堅固而隱蔽的工事,採取正確的戰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並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
  •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原標題: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
  • 7萬美軍登陸傷亡21000人,是什麼戰役讓美軍付出巨大代價?
    為進攻硫磺島,美軍進行了較周密的分析、偵察和準備。為確保登陸成功,美軍統帥部決定集中絕對優勢的陸、海、空軍力量,採取牛刀殺雞、巨石擊卵的戰法實施登陸作戰,為此,美軍任命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為戰役最高指揮官,並投入得到大量工程兵部隊和200輛水陸坦克加強的第5兩棲軍。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那麼慘?20平方公裡,10萬人爭奪,5萬人死傷
    硫磺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19日-1945年3月26日,前前後後打了一個多月,最後美國因為佔據絕對優勢而取得最終勝利,但是這場戰役是美國最不想回首的一場戰役,因為這場戰役是美軍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唯一一次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而且整個戰役的過程非常殘酷,導致很多美國士兵戰後幾十年仍然有心靈創傷。
  • 血戰硫磺島,美軍在優勢兵力和裝備的條件下,為何傷亡數量超過日軍?
    硫磺島戰役——太平洋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超過日軍的島嶼攻堅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一個月的血戰,最終拿下了硫磺島,但美國大兵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 那麼,到底是哪些因素,讓美軍攻打硫磺島付出了比日軍多6000人的巨大傷亡?
  • 上色老照片:直擊硫磺島戰役的真實鏡頭,戰敗被俘的日軍一臉狼狽
    1945年2月19日, 美軍對硫磺島實施進攻,儘管此時日本已經無法挽回敗局,但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面對進攻而來的美軍,硫磺島的日軍部隊依舊拼死負隅頑抗。不過,在兵力上和軍事武器的壓制下,美軍最終取得了硫磺島戰役的勝利,在這場戰役中,美軍有約6800名士兵陣亡,而日軍被擊斃的士兵人數則高達2.3萬人,最終存活的日軍俘虜只有1083人。
  • 血與灰燼之島,太平洋戰場絞肉機,被此戰役打怕的美軍決定向日本...
    由於參戰部隊中相當部分正在支援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只得等呂宋島戰役結束後的1945年1月才能開始,又因為呂宋島戰役進展緩慢,結束的日期從計劃的1944年12月20日推遲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茲再將硫磺島的作戰推遲到1945年2月中旬。
  • 日軍在硫磺島戰役修建連環地堡群,號稱可以抗百噸炸彈,結果如何
    而這樣極具戲劇性的歷史故事就出現在二戰末期的硫磺島戰役中。在二戰中美軍若要進攻日本本土,必然需要位於前沿的基地作為中轉站,加上一直以來美軍對東京的空襲始終成效不大,所以美軍對硫磺島是志在必得;而日軍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座島嶼,尤其是它關乎著能否阻擋美軍進攻本土,並且能夠對進行下一步的作戰甚至防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二戰結束前:美軍為何付出傷亡超過日軍總兵力代價,攻佔硫磺島
    【話說軍世】硫磺島戰役是在1945年2月19日,由美軍發起的一次對日軍佔據的島嶼的登陸作戰,此戰中美軍傷亡總數達到2萬8686人,而此時距離日本投降、二戰結束僅剩不到半年的時間,為何美軍要付出如此巨大傷亡代價奪島,而不是選擇跳島或者圍困島上已經被孤立的大量日軍,讓其斷糧呢?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1945年春,美軍佔領硫磺島後,為掌握琉球群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權,決定攻佔衝繩島。其實早在1944年10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太平洋戰區下達了攻佔衝繩島的指令,遵照這一指令,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就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籌劃這一作戰。
  • 【特別推薦】硫磺島家書
    今天中國時間9月18日,重新拿出來貼在這裡,Clint Eastwood的姐妹篇《硫磺島家書》(Letters from Iwo Jima)和《父輩的旗幟》(Flags of Our Fathers)是我看過的戰爭片中最好的一對,沒有第二對。戰爭當中,沒有人是勝利者。
  • 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一個師可以對付多少日本軍隊?要分為兩種情況
    還真別高估美軍的戰鬥力,為了攻擊區區彈丸之地的硫磺島,美國海軍陸戰隊整整出動了一個「第五兩棲軍」61000多人,這個兩棲軍下轄三個標準的海軍陸戰隊師,每個師轄三個步兵團、一個坦克團和一個炮兵營。所以雙方都是「三角師」的結構,由於美軍的火力支援單位和後勤單位較多,因此海軍陸戰隊師額定兵員為17500人左右,而日軍普通師團多為14000人左右,單位兵力對比為1:0.8。那麼在絕對的海空優勢下,美國人預計五天搞定的硫磺島作戰整整打了一個月,卻付出了26000餘人的傷亡(其中陣亡7000),也就是說,第五兩棲軍損失率高達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