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生前用明礬蘸水寫"白紙遺囑" 司法破譯(圖)

2021-01-08 網易新聞


經過鑑定顯現字跡的遺囑


經過鑑定顯現字跡的遺囑

都江堰一對叔嫂因鋪面繼承問題鬧上了法庭。嫂子以大哥唯一繼承人的身份起訴兄弟,稱自家臨街的兩間鋪面是丈夫生前修建並使用至今,但被兄弟登記在自己名下,一紙訴狀將兄弟告上法庭,請求確認兩間鋪面的產權屬自己所有。不料,兄弟拿出一份神秘的「白紙遺囑」,稱是大哥生前所寫,已明確將鋪面送給了他。

爭論焦點集中在這份「白紙遺囑」上。然而,這份遺囑乍一看就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字跡。兄弟道出其中秘密:原來,為了隱秘,大哥生前用明礬蘸水悄悄寫下這份「白紙遺書」。可遺書上究竟寫了什麼,他也說不清楚。

鑑定「白紙遺囑」的難題交給了司法鑑定機構。鑑定人員經過無數次試驗和請教專家,白紙上終於顯現字跡,並經筆跡鑑定確認了遺囑的真實性,案件最終得以解決……

最近,這起案件因成功破譯鑑定難題,入選「法治中國·走進四川」經典案例。

為了兩間鋪面 她將丈夫的弟弟告上法庭

2010年9月,陳婆婆的丈夫周某德去世。在清理財產時,陳婆婆發現位於場鎮繁華地段的兩間鋪面已被丈夫的弟弟周某富登記在了自己名下。經過多次溝通無果後,陳婆婆將兄弟周某富告上法庭。不料,周某富堅稱房屋是哥哥生前贈送給自己的,還拿出了神秘的「白紙遺囑」。

原來,這兩間鋪面是周某德在1993年修建的,整套房屋臨街一共有7間鋪面,分別屬於周某德、周某富等4兄弟共同所有,其中大哥周某德分得編號為145號和147號的鋪面。2007年,三弟周某富將自己的兩間鋪面和大哥周某德的兩間鋪面一併登記在了自己名下。陳婆婆訴稱,丈夫去世後,自己作為其唯一法定繼承人,應取得這兩間鋪面的所有權。

弟弟拿出「白紙遺囑」

稱系大哥生前所寫,贈其鋪面

叔嫂翻臉後,周某富拿出一份神秘「白紙遺囑」。周某富在訴訟中提出,哥哥周某德只生養了一個兒子,且先於哥哥去世,陳婆婆是周某德的再婚妻子,而且兩人沒有共同子女,為了隱秘,大哥生前用明礬蘸水悄悄寫下這份隱秘的「白紙遺書」。可遺書上究竟寫了什麼,他也說不清楚,只知道大哥交代的是將他名下的2間鋪面贈送給自己,至於是哪兩間,他認為就是和自己連著的145號和147號。

這份神秘的「白紙遺囑」究竟寫了什麼?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周某富申請法院進行司法鑑定。殊不知,這份看不出字跡的「白紙遺囑」也成了司法鑑定領域的一道難題,成為國內司法鑑定史上少有的一次特別鑑定。

「白紙遺書」輾轉送到了四川聯合司法鑑定中心。司法鑑定所召集所內所有筆跡鑑定專家進行會商討論,初步檢驗發現,該「遺囑」未檢見任何肉眼可辨識的字跡,只有一個指紋印,用顯微檢驗、光學檢驗等技術也未發現字跡,檢材遺囑的真實性處於不確定狀態。作為案件的核心證據,焦點集中在了司法鑑定人員手中……

鑑定 解密

從「無字」到有字「白紙遺囑」露真容

1

用樣本多次試驗找到破譯之道:用鋁試劑進行試驗

為尋找破解方法,鑑定人員首先進行了預試驗。購取明礬,加熱或常溫溶於水,分制不飽和和飽和兩種明礬水溶液,然後用毛筆、自來水筆等蘸取後,在與檢材遺囑用紙相近的多張列印紙上分別書寫,晾乾,製備明礬密寫文件試驗樣本若干。鑑定人員取部分試驗樣本分別浸入水中,發現紙張上的密寫字跡會有一定程度顯現,但因明礬遇水很快融化,明礬字跡幾分鐘後就消失了,無法拍照固定字跡內容。此外,水浸後的紙張再乾燥後出現了變皺、變形甚至有可能嚴重損壞無法再浸水試驗。

經過反覆試驗,鑑定人員認為,要完成鑑定,不僅要讓字跡充分顯現,還要能使字跡離水後也能看得清楚,以便進一步鑑定筆跡。鑑定人員根據明礬的化學成分分析認為,明礬溶於水後產生鋁離子,因此這份明礬水寫遺囑文件上應該含有鋁離子,鑑定可以利用鋁離子的顯色反應破解難題。據此,鑑定人員最終選定用鋁試劑進行試驗。

2

配製顯色溶液 樣本放入後不久,字跡清晰顯現

試驗前,首先按「白紙遺囑」形式,製備一批樣本,隨即購置試劑,配製不同濃度配方的顯色溶液,選取已製備用於試驗的密寫文件分別進行顯色試驗。一切準備就緒後,鑑定人員首先採用霧噴方式試驗,發現沒有明顯效果,根本看不清字跡。隨即採用全浸方式,將樣本檢材放入不同濃度的溶液中。數分鐘後,明礬密寫字跡顯現,再數分鐘,所有字跡全部清晰顯現,呈玫瑰紅色。

字跡顯現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解決乾燥和固定字跡問題。鑑定人員從顯色試劑溶液中取出已現字跡的樣本,分別用不同方式進行乾燥,發現不同方式處理均不影響紙張完整性和已現字跡顏色,字跡顯現、固定效果良好。至此,檢驗方法完全可以確定,經反覆實驗和論證,總算破譯了既能清晰顯現字跡又能固定字跡的訣竅。

3「白紙遺囑」露真容: 大哥贈弟鋪面,但非本案這兩間

通過嚴謹周密的試驗準備,終於進入正式鑑定試驗工作。鑑定人員先將這份密寫「遺囑」放入濃度適中的溶液中,幾分鐘後,玫瑰紅的字跡開始顯現,先是遺囑正文、落款、日期,一份完整的自書遺囑真面目呈現出來。

隨著字跡逐漸清晰,讓所有人瞠目的結果也顯現出來了:這份遺囑的落款的確是周某德,贈與對象也的確是其三弟周某富,出人意料的是,遺囑中所指的房產並非本案爭議的兩間鋪面房。

根據遺囑顯示,這兩間爭議的145號和147號鋪面並非周某德在遺囑中承諾贈與弟弟的房屋,因此這兩套房屋的權屬應當自其去世之日起,歸其法定繼承人也就是陳婆婆所有。

由於這兩套房屋此前已登記在三弟周某富名下,陳婆婆向房管部門提出異議並申請撤銷了這個登記,因此房屋屬於陳婆婆所有不再有爭議。

隨著遺囑真相水落石出,一場家庭糾紛得以平息。在法院主持下,叔嫂之間達成和解協議,妥善處理了這起房產糾紛。(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作者:周茂梅 責任編輯: 高夢鴿_NN4432

相關焦點

  • 生前遺囑:管用的「護身符」
    談及生前立遺囑,我們更多是在國外影視劇中看到,在國產影視劇中所見不多,這也許就是歐美與我們對待遺囑的認知和習慣上的差異。不過,我們對遺囑的認知也在改變,在長春,在我們身邊,就可感知這種改變。8月18日,和大多數的星期五一樣,律師黃磊便從上午9點開始了為他人「量身定製」生前遺囑的工作。
  • 想沒想過寫份生前遺囑?
    這一次既不是發表新作,也不是打侵權官司,而是寫了一份公開的遺囑。就連當地的晚報都花了一個版面刊登了這封寫給兒子的公開遺囑和瓊瑤的照片。也難怪,現在的五零後往後的幾代人,誰沒迷過瓊瑤那些纏綿悱惻的愛情小說啊,現在她突然寫了一封遺囑還真是挺抓眼球的。就連我這隻讀書不看報的人都忍不住把她的遺囑看了一遍。
  • 原創|精英律師:丈夫生前百億身家,王鷗卻零繼承?聊聊列印遺囑那些事
    作為專業的家事律師,我們今天帶大家一起看看引發這起「百億家產」爭奪的主角——列印遺囑。 列印遺囑,顧名思義,就是將主要內容通過電腦輸入印製而成的遺囑。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列印遺囑在實踐中越來越多。我們常見的列印遺囑是這樣的:遺囑正文內容為列印,落款處有遺囑人親筆籤名、寫日期。在我國現行的繼承法當中,共計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這五種遺囑形式。
  • 繼承編:寫對遺囑,未必那麼容易
    除了擴大遺產範圍,民法典新增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的形式,亦廣獲好評。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列印方式而不習慣用手書寫,越是正式的法律文件,越是要用列印的方式方顯正規。但列印遺囑不被繼承法所承認,讓實踐中它的效力發生很多爭議。現在規定明確了,大家也都踏實了。 再者,很多人注意到了,民法典取消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
  • 雜談|從「依然愛麗絲」談到生前遺囑
    ,這篇文章應該要算是影評,因為「依然愛麗絲」就是那部2014年轟動一時的獨立電影。但是,還是有許多像愛麗絲這樣的患者,在疾病初期,自己對自己的人生還有一定的掌控的時候,在未來「像嬰兒一樣活著」和死亡之間選擇後者。影片中,愛麗絲最後是生是死,我還想留給大家自己去得知。但是這裡我想借用一下愛麗絲的例子,談一談生前遺囑(advance directive)的話題。其實我並不是很知道advance directive的中文翻譯是什麼,所以就直接意譯了一下。
  • 遺產案中有六成被認定為無效,遺囑該怎麼寫?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財富增加,為防止子女因財產起糾紛,也為了減少子女將來繼承財產的繁瑣手續,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生前立下遺囑。然而,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在全國審理的遺產繼承案件當中,遺囑被確認無效的佔60%。要立一份有效的遺囑,似乎並不是件輕鬆的事情。不懂法律知識,容易導致遺囑無效!
  • 只因遺囑是兒子代寫,老人遺囑被宣布無效,正確的遺囑要如何寫?
    現在很多父母一輩的老人對法律的理解不如年輕人,他們想在生前立一份遺囑,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寫,往往會諮詢子女,或讓子女代自己寫遺囑,孰不知這樣的遺囑有可能是無效的。2013年10月6日,張某在居委會工作人員李某、王某的見證下,由兒子張某兒代寫遺囑一份,將其現居住的房子留給張某兒的孩子張某某。這份遺囑上有張某、張某兒和兩位見證人的籤名。2019年3月9日,張某去世,張某兒按照遺囑,請求繼承房產,而女兒卻說自己不知道遺囑的事,不知道遺囑內容,認為該遺囑無效,張某的房子應該有她一份,因此將張某兒起訴到法院。
  • 為什麼超過60%的遺囑無效?遺囑書寫注意點和範文!
    據北京市法院統計,在法院所受理的遺囑繼承糾紛案件中,有超過65%的遺囑被法院宣告無效。可見現在立遺囑極不規範。許多老人認為,訂立遺囑,無非是用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想要囑咐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遺囑,是指公民以法定形式處理自己的財產或者其他事物,並且於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是立遺囑人單方面的法律行為。
  • 法博士普法微課堂丨第四期:公證遺囑 VS 普通自書遺囑,誰更有法律...
    2020-12-26 07:20:14 來源: 綿陽司法 舉報   如今,大家的法律觀念、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在生前訂立遺囑,越來越得到公眾的接受和認可。遺囑在保障遺囑人生養死葬、防止繼承人矛盾激化、充分發揮財產的價值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 學法現場免費辦理遺囑公證(圖)
    ◎文/圖 首席記者方維芳  為切實加強民法典的學習宣傳教育,11月13日上午,由本報與省律師協會聯合舉辦的第620期「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攜手南昌縣司法局、南昌縣公證處走進南昌縣蓮塘鎮蓮墾社區,為社區居民送上民法典的法治宣傳課,並為社區居民開展免費公證遺囑宣傳活動。
  • 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應該怎麼寫
    許多老人為了避免身後兒女們不必要的財產糾紛,需要寫遺囑,但不知道該怎麼寫才具有效力,往往到我們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這不,86歲的拜景軒老人就找到張哥,請求給其寫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一、遺囑有哪幾種形式?
  • 用一張白紙一秒鐘教會孩子!
    在電視中,尤其武俠或諜戰中,經常會出現一封密信,而打開後卻僅僅是一張白紙,但是信息卻已經被他們閱讀了,那麼他們如何閱讀的「白紙」呢?究竟是為什麼密信只有一張白紙呢?今天院長就帶大家來探索,「無字天書」的奧秘~一張a4紙一秒鐘教會孩子,在家也可以寫「密信」啦!
  • 遺囑有五種法定形式,注意事項最重要!
    法律知識要點:遺囑是公民個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合法財產做出的處理,並在其去世之後生效的法律行為。但是,如果遺囑存在瑕疵的,遺囑就可能不會發生法律效力,轉為按法定繼續處理,這樣被繼承人生前願望就會落空。那麼,被繼承人立遺囑時可以採用哪些形式?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男子賣毒油條,往裡添加大量明礬,被判刑8個月
    華商報訊(記者 王娜 攝影 陳團結)小吃店開業不足百天,老闆就被抓了,因為所賣油條中添加了大量明礬。今年4月6日,53歲的安徽蕪湖市男子陶某租賃未央區新房社區某門店,經營一家小吃店,售賣油條、包子、稀飯、豆漿、米線等。
  • 自書遺囑被判無效頻發:多存形式瑕疵 表述隱晦等
    【原標題:白紙黑字惹來繼承糾紛 老人意願咋寫才好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審結的自書遺囑糾紛案中,20%被認定無效或部分無效】製圖/耿雷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再避諱談死亡,選擇在生前訂立遺囑安排自己的身後事。至於如何寫遺囑,他們認為只要用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想要囑咐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
  • 遺囑寫好了但沒公證,遺囑人就去世了,這份遺囑有法律效力嗎?
    導語:遺囑寫好了但沒公證,遺囑人就去世了,這樣的遺囑有法律效力嗎?現在很多的人都被稱為活得越來越明白了,也是越來越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有生有死的,所以在面對死亡好像也更加坦然了。那麼最好的方式也就是立下遺囑了。相信現在越來越多人對遺囑有了一些概念了,遺囑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去將自己的財產分配給我們想要給的人。而遺囑公證也就是公民在生前對自己財產進行分配,而經過了國家機關工作之後,便可以在這個立下遺囑的人死後立即生效的。那麼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注意到一點,那就是經過國際機關的公證,但如果一個人在立下了遺囑之後,沒有經過國家機關的公證便離世了,那麼這一份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呢?
  • 潁上:老人留下兩份不同的遺囑 兩個兒子對簿公堂
    2012年2月19日,張某去世,他的三個女兒和再婚妻子都放棄了繼承權,而兩個兒子卻各自拿著一份遺囑,都說房子是自己的。原來,2011年10月15日,張某考慮到大兒子沒有工作,又需要在房子裡做生意,於是立下遺囑,將房產給大兒子繼承。同年10月19日,張某改變了主意,又立了一份遺囑,說2011年10月15日立的遺囑無效,將房產交給二兒子繼承,存款及撫恤金由兩個兒子平分。
  • 遺囑應該怎麼寫才正確?網上的遺囑範本可不可以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報告中顯示,在所有繼承官司中,60%的遺囑都是無效遺囑,90%的遺囑都有瑕疵。遺囑嚴格意義上是一份法律文書,一定要採用嚴謹合規的方式進行書寫,以下我們總結了書寫遺囑時需要注意的十個重點——第一,標題寫上「遺囑」兩個字,確定這份文書的種類。第二,不要忌諱死亡這兩個字,「走後」、「沒了」、「老去以後」這樣的詞會產生歧義。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立下一紙遺囑了卻「生前身後事」  每日甘肅網5月12日訊(蘭州晨報首席記者邱瑾玉)一紙遺囑,談的是身後事,影響的卻是每個家庭成員。如何使一生辛苦奮鬥獲得的財產得以有效傳承,相信不少老人會暗自思忖。老先生想著趁自己還沒糊塗,找人寫個遺囑,把過去老倆口的心願了了。他找來了鄰居劉某某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兩院四間房子都留給兒子繼承。遺囑上有老先生的籤名和手印,有代書人、證明人的籤名。不成想,老先生去世一年後,妹妹的一紙訴狀將兄長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原、被告按份額繼承父母親所留遺產。
  • 北京4兄妹為房斷絕關係,幸虧父母生前立下的「遺囑」
    在很多繼承糾紛案中,由於父母沒有留下明確遺囑,兄弟姐妹又因為履行贍養義務的多少,各說各有理,都想多分些,相互之間爭執不下,往往會將最後的情誼都消磨掉。家住北京陳先生,就因為父母留下的房子,哥哥、妹妹與他斷絕了關係,好在他的父母在生前留下遺囑,遺囑內容堪稱範文,幫助他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