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兄妹為房斷絕關係,幸虧父母生前立下的「遺囑」

2020-12-24 通州國

在很多繼承糾紛案中,由於父母沒有留下明確遺囑,兄弟姐妹又因為履行贍養義務的多少,各說各有理,都想多分些,相互之間爭執不下,往往會將最後的情誼都消磨掉。

家住北京陳先生,就因為父母留下的房子,哥哥、妹妹與他斷絕了關係,好在他的父母在生前留下遺囑,遺囑內容堪稱範文,幫助他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陳先生兄弟姐妹四人,陳大姐遠嫁黑龍江,陳大哥、陳先生和陳小妹都居住在距離父母不遠的地方。

1998年10月,陳父與單位籤訂《房屋買賣契約》,購買位於北京市區的一套三居室,並於1998年11月取得房產證。

2000年4月,陳父與陳母立下一份公證遺囑,內容大意為:「我們夫妻是坐落在北京市區這套三居室的產權所有人,由於上述房屋是由我們的兒子陳先生出資購買,所以我們雙方共同立遺囑如下:一、上述房屋是我們夫妻共有財產,雙方如有一方先辭世,將上述房屋遺留給在世的一方;二、在我們雙方都辭世後,將上述房屋遺留給我們的次子陳先生。遺囑人陳父、陳母,二〇〇〇年四月二十五日」。

2002年1月,陳父因病去世;2012年2月,陳母也去世了。

父母去世後,陳先生希望將房屋產權變更至自己名下,可陳大姐、陳大哥、陳小妹一直不配合,並稱這套房子是父母的遺產,應按照法定繼承平分房產。

陳先生無奈之下,於2019年3月,將陳大姐、陳大哥、陳小妹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涉案房屋歸自己所有,三被告配合辦理過戶手續。

庭審中,陳大哥和陳小妹稱,他們與陳先生已經斷絕關係,沒什麼親情了,陳先生不應該再來打擾他們的生活。而雙方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涉案房屋是三居室,當初父親單位分房時,考慮了陳小妹作為大齡子女在家居住的因素,所以陳小妹要求與陳先生換房子,被拒絕後,陳小妹又要求給予補償,陳先生也不同意,於是,雙方鬧僵,就斷絕關係了。

同時,陳大哥和陳小妹都不認可遺囑和公證書。陳大哥稱自己曾要求看遺囑,陳先生不給看,直到開庭才看到,陳大哥感覺陳先生一直在防備自己。另外,遺囑上寫的涉案房屋是由陳先生出資購買,但購房契約上寫的是陳父購買的,二者矛盾。

陳大哥認為遺囑在做公證時,應該把房屋的相關人員都叫過來,而他們的父母並沒有告知他們遺囑的事情,也沒有讓他們籤字,所以,公證書是無效的。並且,陳父當時腦血栓、意識不清、語言不清,根本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也不可能蓋章,所以,他不認可公證書和遺囑。

陳大姐由於距離比較遠,沒有到庭參加訴訟,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法律知識小筆記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公民可以依法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在於陳父、陳母的遺囑是否合法有效。被繼承人陳父、陳母生前立有公證遺囑,明確表示涉訴房產在雙方辭世後由繼承人陳先生繼承。而被告主陳父立遺囑時意識不清,卻未能提交證據予以證實;被告主張公證遺囑沒有其他子女籤字、內容與購房契約不符故而不認可遺囑效力,缺乏法律依據,所以,法院認定陳父、陳母之遺囑合法有效。

另外,陳小妹主張涉案房屋分配時考慮了其作為大齡子女的因素,其可以在取得相關證據後,就其可能享有的使用權或其他權利另行提起訴訟。而陳大姐經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其相應權利,法院依法缺席判決。

最後,法院判決:涉案房屋歸陳先生所有,陳大姐、陳大哥和陳小妹於判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配合陳先生辦理不動產變更登記手續。

其實,無論父母想要將房子給誰,都是父母自己的權利,更何況這房子本就是陳先生出資購買。或許有人會認為不公平,但真當了父母的人,面對多個子女,怎樣才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呢?

相關焦點

  • 生前遺囑:管用的「護身符」
    談及生前立遺囑,我們更多是在國外影視劇中看到,在國產影視劇中所見不多,這也許就是歐美與我們對待遺囑的認知和習慣上的差異。不過,我們對遺囑的認知也在改變,在長春,在我們身邊,就可感知這種改變。8月18日,和大多數的星期五一樣,律師黃磊便從上午9點開始了為他人「量身定製」生前遺囑的工作。
  • 北京老人遺囑將房平分7個子女,法院卻判遺囑無效
    父母去世後,遺產怎樣分才合理?一般來說,子女們會選擇平均分配,如果誰盡了更多的贍養義務,多分一些,相信大家也都是認可的。家住北京的劉奶奶,去世前就曾立下遺囑,將自己居住多年的房產,留給七個子女平均繼承。可法院判決,這份遺囑是無效的!
  • 宋美齡不肯見宋慶齡最後一面,那為何與二姐立下相同的遺囑?
    宋美齡不肯見宋慶齡最後一面,那為何與二姐立下相同的遺囑? 內戰結束後,蔣介石退守臺灣,宋美齡也跟隨蔣介石離開大陸,從此和自己的姐姐宋美齡天各一方,斷絕了聯繫。
  • 女子新婚不久立遺囑:如有意外名下婚房歸父母
    她要立遺囑,如有意外,名下的婚房給父母繼承,老公沒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遺囑應該是老了或者臨終時的事。而現在,不少年輕人開始走進公證處,早早立下遺囑交待身後事。  他們的說法是:「沒什麼好忌諱的,早點做公證,以後少些糾紛。」
  • 丈夫生前給老人買房,老人也立下遺囑將房留給兒媳,為何最後她卻拿...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審理本案的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長寧法院)是否會支持她的訴訟請求?
  • 叔侄女4人因房產繼承糾紛鬧上法庭,叔叔:母親患老年痴呆遺囑無效...
    何某在去世前曾於2006年立下遺囑,將房產留給孫女陳某2一人所有。何某於2015年再次立下代書遺囑,並在遺囑中說明,其珠林路房產拆遷後,用拆遷補償款購買的大東區津橋路房產留給陳某2個人所有。一審法院認為,二份遺囑均合法有效,應該按照遺囑執行,瀋陽市大東區房產應該由陳某2繼承。
  • 生前斷絕父女關係死後不戴孝卻要繼承房產,女兒:法律規定有我份
    父母去世後小弟獨霸遺產,關係僵硬的姐弟倆該做出怎樣的決定?來自合肥的胡阿姨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居住在蕪湖,小弟弟居住在合肥,母親因病於2005年去世,父親也於兩年前去世了,父親生前名下有兩套房。1999年,父親曾立下遺囑說304的房子是他出資購買的,由於小兒子生的小女兒患有先天性愚性,自己去世後小兒子的女兒享有這套房的居住權。但是,關於這套房的產權歸屬並沒有明確說明。
  • 女星猝死留千億遺產,未立遺囑撲朔迷離
    此外,她在臺北東區也擁有一間房,另外還有過世時身處的八德路房產, 總共有5間房產,估計價值約4億元。生前來不及分配,如今會如何安排?另外,羅姐生前與前大嫂交好,她曾有意把上海某房產送給對方,但因為羅姐 沒有立遺囑,要完成她這項遺願,難度很高。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立下一紙遺囑了卻「生前身後事」  每日甘肅網5月12日訊(蘭州晨報首席記者邱瑾玉)一紙遺囑,談的是身後事,影響的卻是每個家庭成員。如何使一生辛苦奮鬥獲得的財產得以有效傳承,相信不少老人會暗自思忖。  法院經審理查明,該遺囑一是形式要件缺失,雖有老先生和代書人的籤名和時間,但證明人有籤名沒時間,且證明人庭審中自述其未見證遺囑書寫的全過程;二是不符合見證遺囑的法律程序,老先生要人代書的遺囑既沒有兩個以上與當事人無利害關係見證人在場見證,也沒有對該遺囑進行公證;三是該遺囑內容不合法,該房產雖然登記在老先生名下,但夫妻關係期間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老太太去世後,屬於老太太50%的份額
  • 【遺囑】口頭遺囑?99%的人不知道的法律規定!
    一個遺囑人出現多份遺囑的現象並不少見,如果多份遺囑內容存在衝突,那衡量遺囑效力高低的原則是公證遺囑優先於一般形式遺囑
  • 兩千多浙江老人早早立下遺囑,他們在焦慮什麼
    立遺囑時,老人特別關注一點,「如果有生之年未能得到良好的照顧和贍養,將隨時變更遺囑」。在謄寫遺囑時,張平極力克制握筆的右手少一點顫抖。幾百字的遺囑文書,張平整整寫了半個小時,他盡了最大努力完成這份遺囑。「以後有人來爭房,可怎麼辦?」「您確定遺產都給孫子嗎?」
  • 父母過世,房子可未必就歸你!這樣立遺囑才有效!
    因為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同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因此獨生子女本就不是父母財產的唯一繼承人。那麼,如果父母想要把房產全部留給子女,該怎麼做?其實,父母在世時可以通過立遺囑,指定由兒女一人繼承他們的房產;父母還可以辦理贈予公證,將房產贈予給兒女。
  • 可以和父母、子女斷絕親子關係嗎?
    ,因此發生分歧,收到母親寄來一份律師函,律師函內容如下:律師函至丁蘭女士,受王霞女士之拖,東旭律師事務所就您與丁遠徵、王霞女士斷絕親屬關係事宜致函給您:你執迷不悟,堅持拋棄雙親留在北京,實在難以溝通,長此以往,對父母的感情及精神都造成了極大傷害,受其委託本律師現鄭重通知您,請接到本函後於三日內立刻返回老家處理此事
  • 賣老房給兒子買婚房,兒媳卻接親家養老,父母笑著和兒子斷絕關係
    文|七夏老一輩的父母,總是想著養兒防老。在他們認為,只有兒子才能給自己傳宗接代,才值得自己晚年仰仗和依靠。殊不知,當父母辛苦養大的兒子,在結婚成家後,變為了妻管嚴,成為了別人家的孝順兒子。此情此景,讓含辛茹苦付出的父母,情何以堪?
  • 她是霍英東最愛的女人,幫扶霍英東,霍英東卻與她兒子斷絕關係
    至於霍英東在和馮堅妮結婚時為什麼沒有對外公布他們的婚姻關係?可能是為了顧及原配呂燕妮和母親劉三的情緒,畢竟呂燕妮是劉三為霍英東選的妻子。當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只是我們不得而知。婚後,馮堅妮為霍英東生下了兒子霍文斌、霍文遜。
  • 格式不合規表述不合法 遺囑繼承案中60%遺囑無效
    許多老人認為,訂立遺囑,無非是用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想要囑咐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在法院審理的遺囑繼承案件中,有近60%的遺囑被法院認定為無效。從上月起,北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市民政局主管的北京愛傳承為老服務中心享受免費到店自書遺囑訂立服務。
  • 雜談|從「依然愛麗絲」談到生前遺囑
    本來,看標題,這篇文章應該要算是影評,因為「依然愛麗絲」就是那部2014年轟動一時的獨立電影。但是,還是有許多像愛麗絲這樣的患者,在疾病初期,自己對自己的人生還有一定的掌控的時候,在未來「像嬰兒一樣活著」和死亡之間選擇後者。影片中,愛麗絲最後是生是死,我還想留給大家自己去得知。但是這裡我想借用一下愛麗絲的例子,談一談生前遺囑(advance directive)的話題。其實我並不是很知道advance directive的中文翻譯是什麼,所以就直接意譯了一下。
  • 北京一老人有20間房、6個子女,3次立遺囑,最終還得打官司
    經常關注我們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為了避免子女因遺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最好的方式,就是立遺囑,其中公證遺囑最佳。可家住北京的李大爺和李大媽,足足立了三次遺囑,還是沒能避免子女為遺產打官司,這是怎麼一回事?
  • 除賭王外,霍家也現「遺產爭奪戰」,大房二房爭鬥不斷?
    霍震霆去世多年,但遺產分配上仍存在問題,霍震霆在1978年立下好遺囑時,已在遺囑中非常明確地表示,霍震霆去世後,20年內不得分家,三房女子每月可領一筆錢,原妻子的三個兒子繼承家族企業,第二、三任妻子的子女不得幹涉家族企業,但可以選擇從事法律、醫療等相關業務。霍英東對原配的三個兒子也是大力培養,他體育產業留給長子霍震霆,商業帝國留給次子霍震寰,高科技產業和南沙項目留給三子霍震宇。
  • 老人去世後三兄妹上演房產爭奪戰,老大撬鎖佔房被弟妹告上法庭
    三個兄妹間為了這套房互「撕」起來。那麼,這套房究竟該怎麼分?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又是怎樣規定的?廣州市白雲區法院今天(10月26日)公布了該案審理結果。同胞兄妹因房產繼承對薄公堂老文和老李(均為化名)是一對知足常樂的夫妻,兩人經過奮鬥於1999年買下廣州市白雲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