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外科風雲》很不滿,覺得這部劇有歧視急診科的意思。
急診醫生怎麼了?急診醫生憑什麼低人一等啊?從我們急診科走出去的人,哪一個不是精兵強將?!
但是,我們急診科,卻在不斷地流失人才……
成長為 EICU 主任的阿文醫生
阿文長相清瘦,個子高高,有些像陸毅,但比陸毅瘦多了。我們最佩服阿文的動手能力,無論是院前,還是院內,護士們喊他過來幫忙,沒有不答應的時候。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喜歡琢磨急診科裡的急救器械。
急救器械是急診科裡的搶救利器。作為一個急救醫生,不把這些東東擺弄清楚,又怎能勝任急救工作?
醫院沒有專門的器械技師,科裡的搶救器械出了問題,護士們弄不好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去喊阿文,經過阿文的雙手那麼一擺弄,差不多都能搞定。
就在前幾天,救護車車載心電圖機壞了,出不來紙,直接影響到了急救使用。
報告給醫院藥械科,他們答應得倒很爽快,但就是不派人下來維修,既沒有廠家來人,也不見心電圖室的專家過來查看。
這個時候,護士們又開始懷念起阿文來。
可是,人家阿文跳槽到某醫院已經 10 多年了。
之後,又是到省裡又是到北京進修的,加上他的天分和自身的努力,現如今的阿文,進步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市裡的急診急救會議,都是阿文在主持、講課。
話說回來,如果阿文還是呆在這裡,進步肯定沒有這麼快。
二級醫院跟三級醫院的差距,接觸的病人,經手的診療和救治,從年輕醫生的成長,就可以看出一斑。
成為腦外科骨幹的「金泰勇」醫生
我們急診科有個個子不高,戴著眼鏡,長得像韓國影星「金泰勇」的醫生。
這位醫生最是小孩脾氣,都是醫生了,整天抱著手機看小說。表面上看他心不在焉,但他處理起事兒來,總是那麼不驚不乍,遊刃有餘。
比如說,出一趟車禍傷的 120 吧,車禍本身不大,除了車損,就是傷者的皮外傷,護士已經為傷者包紮了,可傷者和肇事車車主就是糾纏不清,拿不定主意,讓救護車和急救隊員在那陪著乾等,就是沒有結局。
「這要耗到什麼時候?」護士焦急地小聲對「金泰勇」醫生嘀咕。
「你們商量好了嗎?再不去醫院,我們就不等了!」不溫不燥的一句話,提醒了車禍的雙方,「我上醫院,我上醫院……」傷者這才同意,護士協助其上到救護車上,順順噹噹地把人接回了醫院。
要不是「金泰勇」醫生這一嗓子,別說急救隊員回站喝口水了,說不定還在事故現場的路上,被一大群人圍觀、議論,跟「看猴」似地眾目睽睽之下的煎熬吶。
但是,「金泰勇」醫生與急救護士們一起在急診科摸爬滾打了五年多,終是跳槽走了。後來到了一家三甲部隊醫院,進了腦外科,改行,現已經成長為腦外科的技術骨幹。
「金泰勇」醫生為什麼跳槽?
一言難盡。
在醫院的這幾年,雖說他是一個合格的醫生。但他卻沒有正式的編制,沒有醫保,尤為讓他生氣的是,他的主治醫生職稱考試。
前幾年,是不符合條件。後來,符合條件了,第一年,他跟人事科管事打過招呼後,挺放心的,一邊上班一邊複習,就等著人事科通知他報名參加考試了。可誰知,考試都過了,人家也沒通知他。最後問人事科的,人事科的驚訝地回答,看你不吭聲,以為你今年不想考了呢?
第二年,雖然記著了,網上報名了,可是卻錯過了繳費,還是沒考成。
第三年,總算是考過了,醫院卻總是一拖再拖的不聘。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直把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拖得沒脾氣。
還有醫保,醫院明明應該給醫務人員攆著催著辦理的,卻還要「通關費」打點,才能心想事成……總之,缺乏歸屬感,讓這個金泰勇下定決心,離開了這裡另謀高就。
真的是「高就」,現在的金泰勇,早已是那家醫院的腦外科「一把刀」,要還是待在這裡,進步?原地踏步!
熬夜班累成心律不齊的賀醫生
賀醫生心思縝密,思慮周全,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由於夜班頻頻,上班休息不成,回家還要幫著家裡帶孩子(正是孩子小的那幾年),根本休息不過來。
神經比較大的醫生,這邊處理完一個急診病人,那邊,倒頭大睡,再有事,護士喊起來就是。不管睡眠質量了,反正要比賀醫生的班上的輕鬆。
賀醫生操心。
他從接診、開處方、取藥……各個環節,都會負責,病人這邊去收費室、藥房或檢查科室,他不睡,會等著病人,會一直等到患者的診療過程都結束。
所以,他活得很累。直至後來熬夜多了,累出病了,動不動老是感到心跳加速、心悸,而且,這病說上來就是一通狂跳,直把人驚出一頭冷汗!「穩心顆粒」、美託樂爾吃了一盒又一盒。
他有心調到內科病區去,又想出去進修,可醫院就是不重視。
再這樣拖下去,連命都要「擱」在這兒了,職業規劃上也是一塌糊塗。專業無建樹,職業無規劃,小命還要玩完!
賀醫生硬撐了 5 年,撐到他升了主治後,毅然請假,在家休息了半年多,最後跳槽。
現在的賀醫生,離開了自己「東家」後,在市裡另一家三甲醫院,安安穩穩的做他的內分泌科大夫,這顆心已有歸屬,再不漂泊不定,夜班也沒這麼勤了,不再那麼焦慮,從此,過上了一個專科醫生的穩定生活。
不再做醫生的阿狸醫生
阿狸醫生之前並不在急診科,他在別的科室,儘管也有夜班,但那些夜班,還可以睡覺,對身體的影響和損害不算太明顯。
後來,急診科缺人了,醫院一紙調令,把阿狸醫生調到了搶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急診科。
剛開始他上的是一線,出 120,複雜多變的院前呼救現場,緊張激烈的救治環境,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不到半年,體質較弱,還有些暈車的阿狸醫生就體力不支,面色越來越差。
後來,他實在受不了了,跟主任提出調科。
急診科也是實在拉不開栓,主任極力挽留,他勉強留下來了,值二線班,接診門急診傷患,依舊是 3 天一個夜班。
之後,阿狸醫生的夜班最「火」,前來就診的門急診病人猶如「走馬燈」。
他的班,一折騰就是一夜,即使有短暫的間歇,也是不斷的做「仰臥起坐」。就連跟他搭班的護士,都「嫌棄」他,不願意跟阿狸對班。主任為安撫大家情緒,同意給她們加了點「績效」。
阿狸還沒有成家,也沒買房,是在醫院附近「城中村」租的房,離醫院不遠。醫院一有啥事,主任甩一個電話,他就乖乖的過來了,開證明、加班……長此以往,阿狸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心臟在敲警鐘,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了,他在默默地吃穩心顆粒、倍他樂克,照例地熬著夜班,但是,服藥效果似乎並不理想。
尤為惡性刺激的是,他的班上不斷接診到突發心梗的危重患者,很多跟他的症狀類似!
「我還沒結婚,還沒成家,還沒生娃吶?!自己專業不專業,還沒怎麼,身體就糟踐成這樣了!」邊說著,耳邊還不斷聽到外面醫院醫護人員過勞、猝死的負面信息。
最近,他「心疾」屢發。一次白班,他「心前區不適」再次發作,阿狸忍痛在這臺平素敲打醫囑的電腦上,敲擊出「辭職信」痛下決心,遞交辭呈!
至此,阿狸醫生從急救隊員的視線中消失,再也不肯回頭,聽說,他回老家做生意去了……
在阿狸之後,又陸陸續續的,從這家急診科「出走」的醫生還有 A、B、C……如果還是這樣繼續下去,醫院還會有人要走。
年輕醫生們心裡想的是什麼?追求的又是什麼?
有的醫院為什麼總是留不住醫生,淪為年輕醫生的「跳板」?
是什麼促使這些年輕醫生離開了的醫院?是身心健康?是福利待遇?職業規劃?
你說呢?來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吧!
(責任編輯:shamo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