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絕對是娛樂圈裡的話題人物,儘管憑藉一己之力挽救了傳統相聲,但也正是如此,樹大招風往往黑他的人也很多。
德雲社的各類新聞也是動不動就能上熱搜,而且大多數還都是負面新聞,感覺隱約之中總有一股力量,在不停的希望這老郭垮下去。
但這一次老郭的這個熱搜上的可是一點也不冤枉,起因其實很簡單,在一次節目中秦霄賢茶壺嘴對人被郭德綱狠狠的教育了一頓,說這是沒規矩的表現。
什麼時候都不能沒了規矩,此語一出,網友一下子炸了鍋,有認為老郭做的對的,也有認為這純粹就是封建欲孽早該廢除了。
作為一個標榜理性和傳統並存的法律人,今天一定要說一說這個事兒,而且是一次性把這事兒背後的原因給他掰碎了揉開了,好好說一說。
關於茶壺嘴為什麼不能對著人,大概有以下的幾種原因,第一是對著人不禮貌,第二是壺口有虎口的意思不吉利,第三大概是主人不歡迎客人的意思。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這些都是老規矩,所謂的老規矩就是世代相傳的規矩,尤其是郭德綱一直標榜自己是傳統相聲,因此郭德綱的意識裡,其實是大量包含了早年間相聲還處在跑江湖時代的很多老規矩。
古時候的跑江湖的,規矩特別多,因為經常飄忽不定,四處遊走說出唱戲等,所以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行業規範。
有些甚至說話為了故意讓別人聽不懂,人為的製造出很多暗語來,這也就是所謂的江湖切口的由來,而四處遊走也加劇了身份上的認同感和小團體聯繫的緊密性。
這樣的行業必然會留下來了各種奇奇怪怪的規矩,有些還特別迷信,諸如成員嚴禁說某個詞提到某件事之類的,可以想像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身為底層的藝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特別的小心謹慎,有時候還不得不相信一些怪力亂神,因為越是預期模糊的行業,越是會產生類似這樣的想法。
你說想茶壺嘴不能對著人,這種似乎還能找出來一些合理的理由,但是有些規矩,則完全是年久失修,你都不知道他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用處,但依然被堅守著,這樣的規矩可以稱之為殭屍規矩。
所有的殭屍規矩都是應該被打破的,有人動輒就說有些規矩都存在上千年了,這話放在清朝說是沒問題,但大清早都亡了。
現在社會與古代社會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底層邏輯不一樣了,不管之前的規矩看起來多麼合理,多麼符合人性,現在都必須要重新審視這種所謂的規矩到底合不合理。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儘管古代的禮和現在不是一個意思,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樣子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規矩特別多,不僅明面的規矩特別多,暗地裡的潛規則也特別多。
舉個例子,我們的孔老夫子聽說別人家裡開歌舞party,俗話說有錢人的快樂我們根本想像不到,但是貧困潦倒的孔子想到了,當孔子聽說了跳的居然是「八佾」這個華麗的舞蹈的時候,溫文爾雅的孔老夫子居然說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狠的話,「這件事要是忍了,以後還有什麼事是不能忍的」,一向寬厚的夫子,這一次為全中國的讀書人樹立了一個厚實讀書人表達憤怒到了極點的話語。
那麼孔子為什麼要生這麼大氣呀,因為欣賞舞蹈的人壞了規矩,在孔子的眼睛裡,只有國君才能欣賞這樣的舞蹈,你是絕對不行的。
這裡就引出了古代所有禮儀和規矩的目的,那就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並通過各種規矩來不斷強化這種不平等,這就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禮的根本作用,從來沒有例外。
古代社會的底層邏輯就是等級與不平等,所有的制度設計都是圍繞著如何強化這種不平等而來的,但現在這種底層邏輯變了,我們現在社會的基石是人人平等。
這個原則不僅被寫在了我們的憲法裡,而且還深深的植入我們的腦海裡,正是因為底層邏輯變了,所以我們才有底氣和勇氣說,之前所有的傳統規矩,都有必要拿出來重新審視一遍,並且我們有權提出質疑的反駁。
規矩太多,本身就是內捲化的一種標誌,我們太多人都會把經歷放在這種無趣的內耗上面,製造著一個比一個細小的規矩,但本身並沒有產生什麼必要的價值。
因為中國的傳統規矩,實在是太多了,我按照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的比例程度,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規矩。
第一種,只針對一方的規矩,另一方可以完全不用遵守,比如我可以坐著,但是你必須站著,典型的古代如婦女吃飯時候的狀態,這種完全只約束其中一方的規矩,是完完全全的封建欲孽,必須加以剷除和徹底消滅。
第二種,機會均等,但是只有上位者才有的規矩,比如領導可以坐八抬大轎,你只能坐兩人抬的大轎,這種規矩也是必須要反對的,之所以比第一種好一點,是因為這是個不特定的規矩,誰是領導誰就可以,這樣的規矩我們也是要極力反對的。
第三種,對雙方對一視同仁的規矩,就比如這個茶壺嘴不能對人,這個可沒有說是茶壺嘴不能對著長輩或者不能對著領導,是不管放茶壺的人是誰,哪怕是郭德綱,你也不能把茶壺嘴對著秦霄賢,這樣的對等規矩可以遵守,但是如果快要消失了,或者僅限於某一小眾群體之中,也沒有必要可以宣揚。
第四種,明顯能夠看出理由,儘管是單方義務,但也必須這麼做的規矩,比如說給人遞剪刀的時候,不要把剪刀頭對著別人,這裡不但有心裡上的意義,行動上更是如此,你把剪刀頭對著別人不但很容易被看成是一種傷害,而且真的一不留神就會造成傷害。
第五種,純粹是因為某種禁忌所產生的規矩,比如敲碗,把筷子插到飯裡,敲碗是叫花子的行為,把筷子插到飯碗裡是祭祀時候的做法,這些規矩都是單方約束,沒有受益對象,這類規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少,因為沒人獲益或者受到損害。
中國所有的規矩,無非就是這5種類型,最讓人討厭的就是前兩種,也是目前最被人詬病和唾棄的規矩,甚至可以說是陋習,也是和我們底層邏輯嚴重不匹配的規矩。
所有的飯局和喝酒規矩,都是屬於第一或者第二類規矩,這類歸於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封建欲孽,絕對糟粕應當被唾棄,但奇怪的是,貌似很多人還在極力宣揚各種酒場規矩。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現實中主子的確不多,但是想做主子的奴才太多了,靠近主子的奴才總是用主子的態度看待別人,用奴才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大清亡了,但辮子依然還在,一種規矩必須要看清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至於你遵不遵守那是你的個人選擇,但是你不能稀裡糊塗的被別人說成是不懂規矩,你就真的成了那個沒有規矩不懂規矩的人,很多規矩本來就是不應該存在的社會毒瘤而已。
儘管毒瘤不應該存在,但很顯然,毒瘤依然很多,至於說到底該如何去遵守或者反抗,這個就看你有多大能耐了。
普通人碰到紅線,人沒了,牛逼人碰到紅線,紅線沒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應然和實然的現實,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禪定時刻:中華文明五千年,規矩千千萬,連佛教傳入中國都變成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規矩多到你頭皮發麻,你生活中有什麼奇怪的規矩嗎,歡迎留言討論,這樣的規矩該不該被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