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賢茶壺嘴對人被郭德綱教育,是老輩封建,還是小年輕不懂規矩

2020-09-22 昭烈名臣


郭德綱絕對是娛樂圈裡的話題人物,儘管憑藉一己之力挽救了傳統相聲,但也正是如此,樹大招風往往黑他的人也很多。

德雲社的各類新聞也是動不動就能上熱搜,而且大多數還都是負面新聞,感覺隱約之中總有一股力量,在不停的希望這老郭垮下去。

但這一次老郭的這個熱搜上的可是一點也不冤枉,起因其實很簡單,在一次節目中秦霄賢茶壺嘴對人被郭德綱狠狠的教育了一頓,說這是沒規矩的表現。

什麼時候都不能沒了規矩,此語一出,網友一下子炸了鍋,有認為老郭做的對的,也有認為這純粹就是封建欲孽早該廢除了。

作為一個標榜理性和傳統並存的法律人,今天一定要說一說這個事兒,而且是一次性把這事兒背後的原因給他掰碎了揉開了,好好說一說。


(01)茶壺嘴為什麼不能對人

關於茶壺嘴為什麼不能對著人,大概有以下的幾種原因,第一是對著人不禮貌,第二是壺口有虎口的意思不吉利,第三大概是主人不歡迎客人的意思。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這些都是老規矩,所謂的老規矩就是世代相傳的規矩,尤其是郭德綱一直標榜自己是傳統相聲,因此郭德綱的意識裡,其實是大量包含了早年間相聲還處在跑江湖時代的很多老規矩。

古時候的跑江湖的,規矩特別多,因為經常飄忽不定,四處遊走說出唱戲等,所以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行業規範。

有些甚至說話為了故意讓別人聽不懂,人為的製造出很多暗語來,這也就是所謂的江湖切口的由來,而四處遊走也加劇了身份上的認同感和小團體聯繫的緊密性。


這樣的行業必然會留下來了各種奇奇怪怪的規矩,有些還特別迷信,諸如成員嚴禁說某個詞提到某件事之類的,可以想像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身為底層的藝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特別的小心謹慎,有時候還不得不相信一些怪力亂神,因為越是預期模糊的行業,越是會產生類似這樣的想法。

你說想茶壺嘴不能對著人,這種似乎還能找出來一些合理的理由,但是有些規矩,則完全是年久失修,你都不知道他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用處,但依然被堅守著,這樣的規矩可以稱之為殭屍規矩。

所有的殭屍規矩都是應該被打破的,有人動輒就說有些規矩都存在上千年了,這話放在清朝說是沒問題,但大清早都亡了。

現在社會與古代社會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底層邏輯不一樣了,不管之前的規矩看起來多麼合理,多麼符合人性,現在都必須要重新審視這種所謂的規矩到底合不合理。


(02)底層邏輯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儘管古代的禮和現在不是一個意思,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樣子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規矩特別多,不僅明面的規矩特別多,暗地裡的潛規則也特別多。

舉個例子,我們的孔老夫子聽說別人家裡開歌舞party,俗話說有錢人的快樂我們根本想像不到,但是貧困潦倒的孔子想到了,當孔子聽說了跳的居然是「八佾」這個華麗的舞蹈的時候,溫文爾雅的孔老夫子居然說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狠的話,「這件事要是忍了,以後還有什麼事是不能忍的」,一向寬厚的夫子,這一次為全中國的讀書人樹立了一個厚實讀書人表達憤怒到了極點的話語。

那麼孔子為什麼要生這麼大氣呀,因為欣賞舞蹈的人壞了規矩,在孔子的眼睛裡,只有國君才能欣賞這樣的舞蹈,你是絕對不行的。


這裡就引出了古代所有禮儀和規矩的目的,那就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並通過各種規矩來不斷強化這種不平等,這就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禮的根本作用,從來沒有例外。

古代社會的底層邏輯就是等級與不平等,所有的制度設計都是圍繞著如何強化這種不平等而來的,但現在這種底層邏輯變了,我們現在社會的基石是人人平等。

這個原則不僅被寫在了我們的憲法裡,而且還深深的植入我們的腦海裡,正是因為底層邏輯變了,所以我們才有底氣和勇氣說,之前所有的傳統規矩,都有必要拿出來重新審視一遍,並且我們有權提出質疑的反駁。

規矩太多,本身就是內捲化的一種標誌,我們太多人都會把經歷放在這種無趣的內耗上面,製造著一個比一個細小的規矩,但本身並沒有產生什麼必要的價值。


(03)規矩的分類

因為中國的傳統規矩,實在是太多了,我按照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的比例程度,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規矩。

第一種,只針對一方的規矩,另一方可以完全不用遵守,比如我可以坐著,但是你必須站著,典型的古代如婦女吃飯時候的狀態,這種完全只約束其中一方的規矩,是完完全全的封建欲孽,必須加以剷除和徹底消滅。

第二種,機會均等,但是只有上位者才有的規矩,比如領導可以坐八抬大轎,你只能坐兩人抬的大轎,這種規矩也是必須要反對的,之所以比第一種好一點,是因為這是個不特定的規矩,誰是領導誰就可以,這樣的規矩我們也是要極力反對的。

第三種,對雙方對一視同仁的規矩,就比如這個茶壺嘴不能對人,這個可沒有說是茶壺嘴不能對著長輩或者不能對著領導,是不管放茶壺的人是誰,哪怕是郭德綱,你也不能把茶壺嘴對著秦霄賢,這樣的對等規矩可以遵守,但是如果快要消失了,或者僅限於某一小眾群體之中,也沒有必要可以宣揚。


第四種,明顯能夠看出理由,儘管是單方義務,但也必須這麼做的規矩,比如說給人遞剪刀的時候,不要把剪刀頭對著別人,這裡不但有心裡上的意義,行動上更是如此,你把剪刀頭對著別人不但很容易被看成是一種傷害,而且真的一不留神就會造成傷害。

第五種,純粹是因為某種禁忌所產生的規矩,比如敲碗,把筷子插到飯裡,敲碗是叫花子的行為,把筷子插到飯碗裡是祭祀時候的做法,這些規矩都是單方約束,沒有受益對象,這類規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少,因為沒人獲益或者受到損害。

中國所有的規矩,無非就是這5種類型,最讓人討厭的就是前兩種,也是目前最被人詬病和唾棄的規矩,甚至可以說是陋習,也是和我們底層邏輯嚴重不匹配的規矩。

所有的飯局和喝酒規矩,都是屬於第一或者第二類規矩,這類歸於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封建欲孽,絕對糟粕應當被唾棄,但奇怪的是,貌似很多人還在極力宣揚各種酒場規矩。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現實中主子的確不多,但是想做主子的奴才太多了,靠近主子的奴才總是用主子的態度看待別人,用奴才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大清亡了,但辮子依然還在,一種規矩必須要看清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至於你遵不遵守那是你的個人選擇,但是你不能稀裡糊塗的被別人說成是不懂規矩,你就真的成了那個沒有規矩不懂規矩的人,很多規矩本來就是不應該存在的社會毒瘤而已。

儘管毒瘤不應該存在,但很顯然,毒瘤依然很多,至於說到底該如何去遵守或者反抗,這個就看你有多大能耐了。

普通人碰到紅線,人沒了,牛逼人碰到紅線,紅線沒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應然和實然的現實,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禪定時刻:中華文明五千年,規矩千千萬,連佛教傳入中國都變成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規矩多到你頭皮發麻,你生活中有什麼奇怪的規矩嗎,歡迎留言討論,這樣的規矩該不該被遵守。


相關焦點

  • 秦霄賢被師父指點倒茶規矩,是餐桌禮儀文化還是封建糟粕?
    文/杏花疏影在第二期《德雲鬥笑社》中,有一個秦霄賢陪於大爺和師父吃飯的場景。對於最近爆紅的秦霄賢來說,這是一個大好的學習機會,能夠近距離地得到師父郭德綱的提點,那是德雲社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得的。秦霄賢主動提起桌上的茶壺給師父倒茶,放下時師父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然後於老師親自示範,告訴他:「這是規矩,得懂。」
  • 郭德綱接受採訪大倒苦水因為教秦霄賢規矩,被網友罵是封建餘孽
    拋開郭德綱給秦霄賢做職業規劃不說,中間的一個小插曲反而上了熱搜,那就是郭德綱告訴秦霄賢,茶壺嘴不能衝著人,這代表不歡迎客人,這些規矩得懂。9月16號,郭德綱在接受知名媒體採訪的時候,就對著記者大倒苦水,說自己教秦霄賢茶壺嘴規矩這件事,在網上被人罵得都不行了,有些網友罵德雲社是封建餘孽,搞這些歪門邪道。
  • 郭德綱接受採訪大倒苦水:因為教秦霄賢規矩,被網友罵是封建餘孽
    拋開郭德綱給秦霄賢做職業規劃不說,中間的一個小插曲反而上了熱搜,那就是郭德綱告訴秦霄賢,茶壺嘴不能衝著人,這代表不歡迎客人,這些規矩得懂。9月16號,郭德綱在接受知名媒體採訪的時候,就對著記者大倒苦水,說自己教秦霄賢茶壺嘴規矩這件事,在網上被人罵得都不行了,有些網友罵德雲社是封建餘孽,搞這些歪門邪道。
  • 秦霄賢茶壺嘴對人,遭郭德綱教育,有人說這是封建不用學也行
    秦霄賢獲得金手指榮譽之後,被導演安排可以跟郭德綱和于謙兩人一起吃頓飯。 誰都知道,吃飯只是形式,給徒弟開小灶,傳授一些社會心得才是真。 飯桌上看得出來,德雲社擴大之後,後面兩期學員名義上是郭德綱的徒弟,實際上很少上郭德綱的課,秦霄賢一上桌也說這是頭一回,特別緊張,手不知道怎麼放,茶也不知道怎麼倒。 好不容易戰戰兢兢地給師傅倒完水,茶壺放下的時候,那個茶壺的嘴還對著師傅,結果被師傅說一句。
  • 年輕人不懂餐桌禮儀,秦霄賢不懂規矩倒茶被訓,茶壺嘴直衝郭德綱
    可能是因為從小太順利了,可能是因為年輕氣盛,可能是因為從小在國際學校讀書,所以他在待人處事方面有所欠缺,對老祖宗的一些基本的規矩和禮儀也不太懂。德雲社弟子秦霄賢主動為師父郭德綱倒茶,結果卻遭批評教育,原因是秦霄賢倒完茶之後,並將茶壺隨手擺放,而壺口正好正對著師父郭德綱,只見郭德綱一臉嚴肅地瞟了一眼,直接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
  • 秦霄賢飯桌上犯下大錯,被郭德綱于謙一起教育
    可是德雲社作為一個傳統藝術團體,班主郭德綱卻是一個極其看重這些傳統的人,而如今德雲社正當紅的秦霄賢,就撞到了槍口上。在飯桌上,秦霄賢犯下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迎來了郭德綱于謙的集體教育。在給郭德綱倒完水以後,秦霄賢隨手把茶壺放在了一邊,可是就是這個不經意的動作,讓郭德綱有些不滿意。郭德綱直接問秦霄賢:「你就這麼把茶壺嘴衝著我?」
  • 秦霄賢茶壺嘴對著師傅,被郭德綱訓斥:時代變再快,規矩還是要懂
    郭德綱現場教秦霄賢倒水,現場一度尷尬《德雲鬥笑社》熱播引起了很多人的熱切關注,很多人由此節目對相聲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德雲社一直以來就以傳統相聲為主導,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同時在生活中他們也偏向於傳統,更加注重規矩的教導。在節目中作為徒弟的秦霄賢第一次和師父一起吃飯,就弄錯了規矩。因為吃飯的地方是一個小飯店,偏傳統風味的小館,店內倒水的壺是普通的尖嘴金屬壺。
  • 郭德綱的「嚴肅教育」:從郭麒麟到秦霄賢,這種教育無法複製
    ,看一個徒弟在德雲社的地位高還是低,就看有沒有給師父遛過狗。于謙倒茶,當放下茶壺的時候,郭德綱非常嚴肅的問秦霄賢:茶壺嘴衝著誰呢?秦霄賢一愣神,他肯定也不知道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值得師父有點不太高興。經過郭德綱的耐心解釋才恍然大悟,茶壺嘴是不能衝著人的,尤其是衝著長輩相當的沒有禮貌。
  • 郭德綱的「嚴肅教育」:從郭麒麟到秦霄賢,這種教育無法複製
    郭德綱的相聲成功來自於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以傳統相聲作品為根基,結合最時尚的熱點和流行,因此他的作品贏得了年輕觀眾的追捧。
  • 郭德綱教育秦霄賢壺嘴不對人不算真規矩,相聲界還有不少老規矩
    關於老規矩,最近郭德綱在《德雲鬥笑社》中批評秦霄賢的話,引發了很大爭議。節目中秦霄賢給郭德綱、于謙倒完水,茶壺隨便往桌上一放。郭德綱說,你這壺嘴就這麼對著我呀?秦霄賢慌忙地挪開,于謙又在旁邊補刀:這叫規矩。
  • 秦霄賢錄綜藝,壺嘴對人被批不禮貌,是德雲社規矩多還是封建禮儀
    只不過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是不懂得這樣的規矩的。,所以茶壺嘴衝人不單單是沒禮貌這麼簡單。,郭德綱也是被這樣教育大的,所以他要按傳統禮數來教育下一代。在這件事情上,還是選擇支持郭德綱的做法。是認為德雲社的規矩多,還是應該遵從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
  • 郭德綱因飯桌規矩訓徒引熱議,網友:規矩多,太封建
    那是當秦霄賢和郭德綱于謙一起吃飯時發生的事,看完之後有一些網友認為郭德綱的飯桌規矩太繁瑣了,隔著屏幕都緊張。這時于謙於老師也接上了,說這是規矩,這得懂。郭德綱在後面繼續補充說,茶壺可以反過來放,在老規矩裡,飯桌的壺嘴對著誰,代表不歡迎誰。
  • 郭德綱批評秦霄賢沒規矩:我終於知道,郭麒麟為何如此優秀了
    這不,德雲社班主任郭德綱又上熱搜了!原因來自於一段視頻!視頻之中,郭德綱批評秦霄賢沒有規矩!原來啊,是郭德綱與于謙老師一起出去吃飯,帶著這個小弟子,從傳出來的視頻也可以看出來,秦霄賢這個弟子還是很合格的。
  • 壺嘴兒不能衝人,是規矩還是糟粕?
    節目的收視率如何咱不知道,風評如何也沒關注,倒是聽說節目中的一個小細節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什麼細節呢?在第二期節目裡,德雲班主郭德綱與搭檔于謙,帶著年輕的相聲演員秦霄賢一起吃飯;要在飯桌上給孩子指點指點業務的意思;當菜還沒上桌的時候,秦霄賢主動給師父倒茶,倒完水之後,順手就把茶壺放在了桌上,壺嘴不偏不倚的正對著郭德綱;結果郭德綱對徒弟說:「你這茶壺嘴兒就這麼對著我呀?」
  • 郭德綱批徒弟秦霄賢沒規矩引熱議:是教孩子禮貌,還是封建糟粕?
    飯桌上郭德綱批評徒弟秦霄賢沒規矩引熱議:這是禮儀還是封建糟粕我們國家從古至今都很講究禮儀,可以稱為禮儀之國,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沒那麼在意這些了,有些人的言行舉止確實看起來非常的沒有教養和規矩,但是講規矩太嚴格也會被質疑,比如最近大火的
  • 郭德綱餐桌上給徒弟講規矩引爭議,不講規矩哪有愛
    估計,很多人都像秦霄賢一樣懵:壺嘴為什麼不能衝人呢?按老規矩,放茶壺的時候,茶壺嘴應該朝外,不能對著人,若壺嘴對著誰,則表明誰是主人不歡迎的人,意思是趕你走呢,也算是一種委婉的暗示。這是老規矩,估計也沒有多少年輕人知道。
  • 秦霄賢茶壺嘴衝郭德綱被訓,德雲社餐桌上的規矩,顯露教養
    秦霄賢和師傅郭德綱以及謙兒大爺于謙吃飯,和德雲社這二位大佬坐在一張桌子上,老秦自然是緊張的不行,忙著給師傅們倒水卻出了差錯。老秦倒好水,水壺往邊上一放,郭德綱瞟了一眼說道:「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老秦愣住了,一臉茫然也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這時候于謙在旁邊提醒:「這規矩,這得懂!」
  • 郭德綱被罵傳播封建糟粕!冤不冤?
    節目裡郭德綱、于謙和弟子秦霄賢準備吃飯,秦霄賢給師傅倒完水後,放下茶壺,茶壺口正對著師傅郭德綱。郭德綱調笑的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這說白了其實就是師道尊嚴,這一點,在全中國範圍內的各行各業裡,可能也就傳統相聲界維持得比較好了)旁邊于謙接話了,說:這是規矩,這得懂。
  • 不讓茶壺嘴對著人,郭德綱做的對,但為什麼德雲社還是頻繁翻車?
    倒完水後將茶壺嘴對著郭德綱,被郭德綱立馬指出:&34;,郭德綱表示茶壺嘴不能對著人,坐在一邊的于謙也表示郭德綱說的對。,眾網友想起小的時候也被父母這麼教育過,立馬就很有參與感。、刀子剪刀刃不衝人遞、吃飯不敲碗、坐下不抖腿、夾菜不能瞎翻等等等等,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被長輩立過這些規矩,而圍繞這些&34;,網友展開爭論。
  • 德雲社弟子茶壺口衝人被訓沒規矩,網友:這是封建制度的「遺毒」
    important} 首先在這裡我承認我們在封建社會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陋習,你比如讓女人纏足,最後導致了女性的腳部嚴重變形,封建時代曾經過分自大,導致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文化和科學,這些的的確確不對,但是我們也有很多正面的良好的傳統,你比如說這個「禮」字,俗話說得好「禮多人不怪」,這句話到現在也沒有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