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老齡化程度加劇、421式家庭人口結構、新生兒出生率創新低等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導致養老危機「爆發」,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模式逐漸不能滿足老人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在這種局面下,我國的養老保障制度不斷調整,越來越多的家庭也逐漸意識到基礎養老保險的重要性與不可或缺性。
眾所周知,2020年養老金已經實現16連漲,按照人社部公布的前3個季度養老金的累計投資收益情況來看,2021年全國31餘省市的基礎養老金或迎來17連漲!不過,在養老金標準連漲的同時,部分地區養老金收支平衡恐面臨巨大壓力!而且,依照專業人士的預測,2030年我國的老年群體數量恐將達到3.6億,養老基金收不抵支的問題或將顯現。
因此,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及養老金支付所面臨的巨大壓力,有專家提出「延遲退休」的策略,希望通過延長退休時間來緩解養老金壓力,減小養老基金收支不平衡所導致的「缺口」。然而,對於這樣的提議,許多臨近退休的上班族並不贊同,因為在他們看來,延遲退休即等於延長几年上班時間,且少領幾年養老金,等於自己吃虧了!
不過,從人社部最新一系列的動作及回復網友的留言內容來看,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或已成必然趨勢!但是,考慮到就業形勢、就業壓力等等方面的因素,有關延遲退休遲遲沒有具體的方案!那麼,既然延遲退休有這麼多人反對,再加上一些限制性因素,何不考慮一下「按工齡退休」呢?
那麼,何為按「工齡退休」呢?簡單理解,無論多少歲開始工作,只要工作時長達到一定的年限比如30年,就可以申請退休。與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相比,有不少人認為「工齡退休」更公平,而且,誰的工齡越長,誰領的養老金金額也就會更多。不過,此方案如果執行,同樣也會困難重重,理由如下:
①如果按照工齡退休,那公務員的收益最大;
②社會職工尤其是在一些私營企業上班的工作人員,工齡難以計算;
③許多企業尚未給職工繳納社保,養老保險繳納滿15年這前提條件便不滿足。
由此來看,按照「工齡退休」尚且沒有「延遲退休」成熟,而且國家目前正在著手研究延遲退休的方案!儘管有不少人持有反對意見,但從長遠來看,「延遲退休」是最適合我國國情的一項養老制度!只不過,至於落實的細則,還並沒有成文的方案出臺!可是,在老齡化程度一天天加劇的趨勢下,「延遲退休」真的還會拖太久嗎?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