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孩子們看我的畫,堅持繪畫40多年,湖北「摩西奶奶」想辦畫展

2021-01-18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丁維 攝影記者劉中燦 視頻製作殷悅 賈淑瑞

「做你喜歡的事吧,哪怕你已經80歲了。」摩西奶奶的這句話曾鼓勵過無數人。

或許有人會問,摩西奶奶是誰?她居住在美國的小鄉村,像任何一個普通的主婦一樣操持家務,一生與土地和家務打交道,直到70多歲時才拿起畫筆,畫了1000多幅油畫,成為二戰前最令人尊敬的民間藝術家,也是同時代最知名的女性藝術家。

儘管時間橫跨了100多年,人生的際遇卻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和摩西奶奶一樣,孝感安陸市趙棚鎮的楊祖芬老人,也是一位地道的農民,66歲的她一生都未接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憑藉著對畫畫的熱愛,她十幾年如一日俯身於畫桌上,描繪了數百幅山間、田野、靜謐村莊的自然景象。而今身患癌症的她,想在鎮上的學校裡辦一次畫展,「想給孩子們看看我的畫,希望他們能懂:只要堅持自己的愛好走下去,人生會有很多種可能。」

從撿地下的煙盒子,開始畫畫夢想

1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楊祖芬老人的家。此時的安陸,在肆意的冬風裡透露著些許的蕭瑟,和老人畫裡的風景很像。

眼前這個花白短髮的老人,一身紅棉襖,站在路旁,和別的農村老人沒什麼兩樣。如果不是看過她的畫,很難想像,她的心中,還裝著這麼一個濃墨重彩的大千世界。

老人的家裡很是簡陋,擺放也很隨意。當我們提出要看她的畫時,老人的臉上會抑制不住地笑,是喜悅和滿足的樣子,沒有絲毫的害羞。

她從臥室裡翻出箱子,一卷卷畫紙被整齊地放置在裡面,她像寶貝似地,一張張打開,慢慢給我們講起她從煙盒子畫起的夢想。

「1976年,我才22歲,那時候正好在土橋小學當代課老師,學校的一面大黑板,我總會留一塊,畫點簡筆畫逗孩子們開心,有的時候是幾個小人,有的時候是神話故事。」楊祖芬老人說,自己是這樣和畫結緣的。

後來沒能留校任教,楊祖芬只能回家種地,照顧家人和孩子。「那時候家裡窮,根本沒有錢買畫紙,我就撿地上的別人抽完的煙盒子,把它撕開,就著小孩的鉛筆和煙盒裡的白紙來畫畫。」

楊祖芬的畫裡畫得最多的動物是牛,通體都是沉靜的墨黑色,拖著大大的肚子,或溫順或木訥。老人對水牛的喜歡,來源於骨子裡最簡單最樸素的情感,「我們農民祖祖輩輩都離不開牛,牛是最吃苦耐勞的。」

「我小時候放牛,總想著找一塊最好的草,讓我的牛吃飽。」老人回憶起小時候放牛的場景,忍不住笑了起來。直到現在,她畫牛也忍不住在牛腳邊多畫些青草。

攢了一年的錢,只為裝裱13副畫

堅持夢想有多難?一次遊戲、一次飯局、甚至一次懶覺,都能輕易打破夢想。可楊祖芬堅持在紙上畫畫,超過十五年了。

從煙盒子到紙,有多難?楊祖芬說,年輕的時候,他們家就他的丈夫有固定工作,但是作為一名鄉村教師,不僅要養活一家四口,負擔孩子的教育費用,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母親。

楊祖芬老人的女兒熊丹丹只記得,小時候過年家裡只能買上幾斤豬肉,親戚拜完年就走,為了照顧他們一家,根本不會留下來吃飯。

那時候,楊祖芬就上山砍柴、撿松針和菌菇挑了去賣。幹得多的錢,就買點畫紙,裁成四份,「為的就是能多畫3張畫。」

作為丈夫熊其發不能理解,家裡條件已經這麼困難了,為什麼妻子要執意畫畫。「畫畫需要花錢,我們這樣的家庭是支撐不了的。」熊其發告訴記者,直到前幾年,家裡才還完孩子讀書和結婚期間找親戚借的錢。

兩人曾經有過一次衝突,此前熊其發需要做一場小手術,準備了3000多元的手術費。他以為妻子用掉了手術費,去裝裱自己13副畫。氣得大發雷霆,燒了一大摞妻子的畫作。其實,裱畫的錢,是楊祖芬攢了一年的養老金。

為了買畫材,老人極少逛街,內裡穿的一件綠色的夾棉衣有20多年了,袖口破了,露出棉花,她也只是連忙塞進去。

「沒有什麼能像畫畫一樣,更讓我開心了,每當畫畫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像水一樣平靜。」老人質樸地說。

畫到生命的盡頭,也要堅持下去

楊祖芬老人的畫多是鄉野農趣、自然風光和生活中最平凡的畫面,但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恬靜溫暖。

她沒有學過畫,甚至不知道在哪裡落款,但作畫對她而言,沒有難處,「我畫畫的時候沒有委屈沒有難過,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不畫了。」

去年11月,老人在武漢市同濟醫院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發病的時候渾身疼痛,無法翻身,她也好些時候沒拿畫筆了。

沒有人告訴她,得了癌症後生命的期限是多長。「家人不提,我也不問,這次生病又讓家裡欠了債。」她躺在家裡的舊沙發裡,臉面對著窗外的太陽,「我也活了這麼長了,該經歷都經歷了,能在這把年紀找到自己的愛好,我已經覺得很幸福了。」有幾次,她突然來了興致,執意要再畫上一幅,但是手不禁地抖,很難控制,她也沒有放棄,隨意幾筆勾勒出她熟悉的老水牛和枯樹。「就是畫到生命的盡頭,我也要堅持下去。」

「如果說,還有什麼願望的話,那就是辦一次畫展,就在鎮上的學校裡,給我一間房間。」老人說,想給孩子們看看她的畫,希望他們能懂:只要堅持自己的愛好走下去,人生會有很多種可能。

【記者手記】

為夢想努力的人了不起

採訪楊祖芬老人後,有個問題一直在腦海縈繞:人活在這個世界三萬多天,求取的意義是什麼?人生那麼短促,世界那麼殘酷,我們這些平凡人,能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為自己做的最大努力是什麼?

也許就是儘量讓自己快樂,就像摩西奶奶說的那樣:「真正地愛自己,不是去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什麼輝煌的未來,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摩西奶奶是這樣,楊祖芬老人也是這樣。一個人努力執著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哪怕是60、70歲都是件很酷的事。真心希望老人的畫展夢早日實現。

相關焦點

  • 摩西奶奶: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大家縫活動》1950年 90歲作品  我的老伴已離去多年,自己的孩子也依次被我送走,我的同齡人也一個個離開了我。《等聖誕老人》1960 年 100歲作品  假如繪畫至今,我依舊默默無聞,我想現在的我依舊會過著繪畫的平靜日子。
  • 何雲偉辦畫展:繪畫達到大師級水平,他的天賦真有這麼高嗎?
    何雲偉辦畫展:繪畫達到大師級水平,他的天賦真有這麼高嗎?何雲偉近年來也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之中,不過更多的消息其實已經與相聲並沒有了太多的關係。近日何雲偉又聯合一些大師,一起在線下辦了一個畫展,看樣子何雲偉是有意往繪畫方面走,已經開始辦起了畫展。
  • 3位70歲奶奶的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後來,又相繼紅了摩西奶奶、梵谷奶奶,這些奶奶們雖然年逾古稀,仍然不放棄自己的文藝理想。比塔莎奶奶熱愛生活的奶奶,還一抓一大把,只是我們知道得太少,放棄得太多。她說:「花開了,我便畫花。花謝了,我便畫自己。你來了,我畫你。你走了,我便畫一幅回憶。 」看得出,畫了一世,她很開心。
  • 71歲的王薇薇和79歲的汪奶奶仍堅持跳舞,夢想和年輕的心態不可缺
    —— 汪國真 《我喜歡出發》2012年,時年63歲的王薇薇離婚了。她在離婚後追求新的戀情,與小自己36歲的花樣滑冰冠軍雷薩切克相戀,又在去年2019年與男友分手恢復單身。許多人覺得只要在年輕時才敢折騰,王薇薇用行動告訴你,你心態年輕,你就敢折騰,不管是追求夢想,還是追求戀愛。想戀愛就戀愛,想分手就分手,恣意瀟灑,單身也過得很好。
  • 她生了10個孩子,當了一輩子農婦,卻用一封信成就了渡邊淳一
    看過她畫作的人可能無法想像,這位奶奶一輩子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她只是個從未見過大世面的貧窮農夫的女兒、農場工人的妻子。摩西奶奶1860年出生在紐約州格林威治村的一個農場,作為家中第十個孩子,她從一出生就可以看到未來的生活:結婚生子,一輩子都在熟悉的農場度過。
  • 李湘女兒曾辦過畫展,其中一幅畫價格高達12萬
    李湘女兒曾辦過畫展,其中一幅畫價格高達12萬文/奶蓋我們都知道明星的經濟狀況都非常好,所以他們的孩子可以說都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比如說李湘和王嶽倫的女兒王詩齡。李湘女兒王詩齡很喜歡畫畫,她在繪畫上面也是比較有天賦的。
  • 想給兒子報繪畫班家人都反對
    「我兒子精細動作本來就有點差,穿衣服穿襪子都還不行,既然他有喜歡畫,並且這個階段本就是塗鴉期,我覺得報個繪畫班去嘗試著畫可以呀。」程敏說,自己也知道孩子這時候去畫可能也學不到專業繪畫知識,就是想讓孩子能盡情做自己喜歡事情。
  • 湖南一退休老人,自學繪畫20年後辦畫展,一筆一畫都很有靈氣!
    最近湖南長沙有一位退休老人名叫王建民,他就通過自學繪畫20年,結果不僅很好地消遣自己的退休生活,甚至還因此辦了一個畫展。說起繪畫這項愛好,王建民從小就對它很感興趣,只是苦於沒有什麼機會去深造,他在讀書期間也並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就是有空的時候會隨手畫上幾筆。即使他在參加工作之後,本職和繪畫一點干係都沒有,他也沒有放下這個興趣,平時也會利用業餘時間研究自己的畫工。
  • 李湘女兒9歲辦畫展,一幅孔雀畫賣12萬,書法作品眾人爭相收藏
    李湘女兒9歲辦畫展,一幅孔雀畫賣到12萬,書法作品眾人爭相收藏要知道娛樂圈可不是全是靠臉吃飯的,其中也包括明星的兒女們,很多星二代沒有像父母一樣,華麗光鮮的出現在舞臺前,而是選擇了過硬的才藝。但今天想說的是,王詩齡雖然年紀小,卻在9歲的時候辦了個人的繪畫展,看過她的畫作,不得不感嘆孩子的奇思妙想,和小小年紀就展露出的天賦。
  • 辦抗疫書畫展義賣捐款給紅十字會?湖北電影廠:假的,已報警
    【來源:澎湃新聞】近日,有人假冒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電影製片廠名義辦《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抗疫情書畫邀請展》,稱向書畫家徵集作品,進行義賣,所得款項捐給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電影製片廠闢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抗疫情書畫邀請展》文件 微信公號「湖北電影製片廠」 圖 同日,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辦公室工作人員稱,文旅廳近期並未舉行前述展覽,希望大家不要受騙。
  • 精神病人「廣州畢卡索」辦畫展 自稱畫風是理象派
    設計繪製書籤送給來畫室參觀的人之後廣州日報的跟蹤報導《精神病院「畢卡索」阿剛有望在「五層樓」辦畫展》,直接披露了阿剛埋在心底的願望。在精神病院住了近9年。阿剛除了吃飯、睡覺和接受治療,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繪畫中,繪畫也成為他康復治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 【趣聞】 2歲辦畫展 年齡最小的「波洛克」天才女孩艾莉塔
    在澳洲就有一位年僅七歲的小女孩艾莉塔(Aelita Andre),2歲就辦了畫展,這個記錄大概沒有能打破了。現在已經7歲的艾莉塔,在澳洲、美國、英國等地都已經有過畫展,最高售價一幅畫可以達到十萬人民幣,這個價錢還在不斷升值中。《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BBC和ABC都為她進行了報導。你會花上萬美元買一幅五歲小姑娘的畫嗎?
  • 7種兒童藝術牆:孩子的畫展,在家就可以辦!
    「杏子 4歲 課後作業」畫本裡,蓋在一起的手印;母親節時,那張貼滿花朵的賀卡;美術課上畫的「我的一家」;還有生日那天,全家牽手去了小公園,回來的時候每個孩子成長的片段都如此瑣碎,但親愛的孩子呀...再多瑣碎,都珍貴,都值得收藏。而高顏值的畫作收納,真的可以美成一場畫展。今天, 跟大家分享有這樣一面展示牆,孩子們就可以在家裡辦畫展~小朋友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將畫隨意拼貼在牆上,再加上字母和彩色絨球作裝飾。
  • 到社區看「星星孩子」想跟我們說什麼
    12月25日,一場特需人士繪畫作品展在京溪雲景花園中心廣場舉行,五彩斑斕的作品引發社區居民的圍觀和討論。這是「你我相繪」特需人士社區融入計劃中的一部分,在促進特需人士的自我表達、社交參與的同時,協助大眾進一步了解特需人士,共同尋求融合。
  • 丹青墨趣之樂——高放的繪畫人生
    一直畫到腿疼、肚子餓、心慌氣促,才猛然想起要給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做午飯。我急匆匆蹬車往家趕,滿頭大汗地回到家,只見桌上有張小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媽媽,我吃過飯了,我把tiáozhōu(笤帚)拿走了。」攥著那張紙條,我心裡七上八下的很不是滋味。大冬天的,我因為痴迷於學畫,讓這麼小的孩子只吃了半塊涼饅頭就去學校參加大掃除了。我這個當母親的,真是有愧於孩子!
  • 天馬行空 童真快樂 快看這些移動畫展!
    作品旁還貼有「兒童藝術移動畫展」的字樣,觀展地點:隨處可見。原來這是綿陽一家策展機構策劃的兒童藝術展覽。為了讓大家少聚集,讓孩子們的塗鴉作品有展示的空間,策展方萌生了兒童移動畫展的想法。於是眾多孩子和有車一族家長積極響應,孩子們在家長老師的指導下,發揮想像,創作出極富想像力的作品。畫展選取了部分孩子創作的藝術作品,製作成車貼,貼於私家車身及車輛右側門。
  • 素人畫展「凝視日常」 :76歲阿籽奶奶詮釋「生活的藝術」
    昨天下午,一場特別的畫展「凝視·日常——阿籽奶奶的畫」在徐匯藝術館開幕,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76歲的老人,拿起畫筆僅僅兩年,就把她記錄下的生活之美原原本本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看了忍不住心動。兩根胡蘿蔔,一盆銅錢草,一隻不起眼的斑駁的南瓜,一根再平常不過的萵苣,在阿籽奶奶尹玉鳳的筆下,彷佛經過時間的濾鏡,自有一種治癒人心的力量。
  • 孩子的世界有多美好?看看他們的畫就知道!|「愛·藝術空間」線上畫展
    一勾一畫裡,都蘊含著無盡的創意與想像。為了豐富孩子們的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培養學員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修養,恰逢六一兒童節,仟葉教育·美術中心舉辦了首屆「愛·藝術空間」線上兒童畫展。一起來感受「小畫家們」對繪畫的無比熱情吧!(此次畫展特別邀請了王治國老師進行點評。
  • 你想畫,畫就行了
    也許你從前認識的原始派女畫家,只有美國的摩西奶奶,現在,可以加上加拿大的茉迪·劉易斯(Maud Lewis)了。《茉迪的彩色小屋》,2016年,將她的傳奇人生搬上了銀幕。全部都佔一席的茉迪,殘疾跛腳,無家可歸,被哥哥和姨媽串通賣掉了父母留下的唯一住房和智力健全的孩子。她卻憑著一股逆天改運的勇氣,找到了工作、愛情,以藝術和販賣畫作為生,功成名就。時任副總統尼克森,都來信訂購她的畫。紐約來的知識女人很奇怪,問她旺盛的靈感來自哪裡,她說:世上一切,本都在畫框裡啊。欣賞她的女子追問:你能不能教我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