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丁維 攝影記者劉中燦 視頻製作殷悅 賈淑瑞
「做你喜歡的事吧,哪怕你已經80歲了。」摩西奶奶的這句話曾鼓勵過無數人。
或許有人會問,摩西奶奶是誰?她居住在美國的小鄉村,像任何一個普通的主婦一樣操持家務,一生與土地和家務打交道,直到70多歲時才拿起畫筆,畫了1000多幅油畫,成為二戰前最令人尊敬的民間藝術家,也是同時代最知名的女性藝術家。
儘管時間橫跨了100多年,人生的際遇卻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和摩西奶奶一樣,孝感安陸市趙棚鎮的楊祖芬老人,也是一位地道的農民,66歲的她一生都未接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憑藉著對畫畫的熱愛,她十幾年如一日俯身於畫桌上,描繪了數百幅山間、田野、靜謐村莊的自然景象。而今身患癌症的她,想在鎮上的學校裡辦一次畫展,「想給孩子們看看我的畫,希望他們能懂:只要堅持自己的愛好走下去,人生會有很多種可能。」
從撿地下的煙盒子,開始畫畫夢想
1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楊祖芬老人的家。此時的安陸,在肆意的冬風裡透露著些許的蕭瑟,和老人畫裡的風景很像。
眼前這個花白短髮的老人,一身紅棉襖,站在路旁,和別的農村老人沒什麼兩樣。如果不是看過她的畫,很難想像,她的心中,還裝著這麼一個濃墨重彩的大千世界。
老人的家裡很是簡陋,擺放也很隨意。當我們提出要看她的畫時,老人的臉上會抑制不住地笑,是喜悅和滿足的樣子,沒有絲毫的害羞。
她從臥室裡翻出箱子,一卷卷畫紙被整齊地放置在裡面,她像寶貝似地,一張張打開,慢慢給我們講起她從煙盒子畫起的夢想。
「1976年,我才22歲,那時候正好在土橋小學當代課老師,學校的一面大黑板,我總會留一塊,畫點簡筆畫逗孩子們開心,有的時候是幾個小人,有的時候是神話故事。」楊祖芬老人說,自己是這樣和畫結緣的。
後來沒能留校任教,楊祖芬只能回家種地,照顧家人和孩子。「那時候家裡窮,根本沒有錢買畫紙,我就撿地上的別人抽完的煙盒子,把它撕開,就著小孩的鉛筆和煙盒裡的白紙來畫畫。」
楊祖芬的畫裡畫得最多的動物是牛,通體都是沉靜的墨黑色,拖著大大的肚子,或溫順或木訥。老人對水牛的喜歡,來源於骨子裡最簡單最樸素的情感,「我們農民祖祖輩輩都離不開牛,牛是最吃苦耐勞的。」
「我小時候放牛,總想著找一塊最好的草,讓我的牛吃飽。」老人回憶起小時候放牛的場景,忍不住笑了起來。直到現在,她畫牛也忍不住在牛腳邊多畫些青草。
攢了一年的錢,只為裝裱13副畫
堅持夢想有多難?一次遊戲、一次飯局、甚至一次懶覺,都能輕易打破夢想。可楊祖芬堅持在紙上畫畫,超過十五年了。
從煙盒子到紙,有多難?楊祖芬說,年輕的時候,他們家就他的丈夫有固定工作,但是作為一名鄉村教師,不僅要養活一家四口,負擔孩子的教育費用,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母親。
楊祖芬老人的女兒熊丹丹只記得,小時候過年家裡只能買上幾斤豬肉,親戚拜完年就走,為了照顧他們一家,根本不會留下來吃飯。
那時候,楊祖芬就上山砍柴、撿松針和菌菇挑了去賣。幹得多的錢,就買點畫紙,裁成四份,「為的就是能多畫3張畫。」
作為丈夫熊其發不能理解,家裡條件已經這麼困難了,為什麼妻子要執意畫畫。「畫畫需要花錢,我們這樣的家庭是支撐不了的。」熊其發告訴記者,直到前幾年,家裡才還完孩子讀書和結婚期間找親戚借的錢。
兩人曾經有過一次衝突,此前熊其發需要做一場小手術,準備了3000多元的手術費。他以為妻子用掉了手術費,去裝裱自己13副畫。氣得大發雷霆,燒了一大摞妻子的畫作。其實,裱畫的錢,是楊祖芬攢了一年的養老金。
為了買畫材,老人極少逛街,內裡穿的一件綠色的夾棉衣有20多年了,袖口破了,露出棉花,她也只是連忙塞進去。
「沒有什麼能像畫畫一樣,更讓我開心了,每當畫畫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像水一樣平靜。」老人質樸地說。
畫到生命的盡頭,也要堅持下去
楊祖芬老人的畫多是鄉野農趣、自然風光和生活中最平凡的畫面,但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恬靜溫暖。
她沒有學過畫,甚至不知道在哪裡落款,但作畫對她而言,沒有難處,「我畫畫的時候沒有委屈沒有難過,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不畫了。」
去年11月,老人在武漢市同濟醫院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發病的時候渾身疼痛,無法翻身,她也好些時候沒拿畫筆了。
沒有人告訴她,得了癌症後生命的期限是多長。「家人不提,我也不問,這次生病又讓家裡欠了債。」她躺在家裡的舊沙發裡,臉面對著窗外的太陽,「我也活了這麼長了,該經歷都經歷了,能在這把年紀找到自己的愛好,我已經覺得很幸福了。」有幾次,她突然來了興致,執意要再畫上一幅,但是手不禁地抖,很難控制,她也沒有放棄,隨意幾筆勾勒出她熟悉的老水牛和枯樹。「就是畫到生命的盡頭,我也要堅持下去。」
「如果說,還有什麼願望的話,那就是辦一次畫展,就在鎮上的學校裡,給我一間房間。」老人說,想給孩子們看看她的畫,希望他們能懂:只要堅持自己的愛好走下去,人生會有很多種可能。
【記者手記】
為夢想努力的人了不起
採訪楊祖芬老人後,有個問題一直在腦海縈繞:人活在這個世界三萬多天,求取的意義是什麼?人生那麼短促,世界那麼殘酷,我們這些平凡人,能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為自己做的最大努力是什麼?
也許就是儘量讓自己快樂,就像摩西奶奶說的那樣:「真正地愛自己,不是去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什麼輝煌的未來,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摩西奶奶是這樣,楊祖芬老人也是這樣。一個人努力執著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哪怕是60、70歲都是件很酷的事。真心希望老人的畫展夢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