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孤獨症康復中心:兒童輕微自閉症的十七個症狀同時自閉症的早期...

2020-12-23 39健康網

首先自閉症(別名:孤獨症 英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

其病徵包括不完整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通過後天的特殊教育輔導,對自閉症患者進行早期幹預治療可以幫助其在後天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

<></>

輕微自閉症孩子的十七個症狀表現是什麼?

1、對聲音沒有反應

2、難於介入同齡人

3、拒絕接受變化

4、對環境冷漠

5、鸚鵡學舌

6、喜歡旋轉物品

7、莫名其妙地發笑

8、抵抗正常學習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動作發展不平

11、對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對視

13、特別依賴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鬧

15、特別好動或不動

16、拒絕擁抱

17、對真正的危險不懼怕

小米熊為您整理了,孤獨症在嬰兒不同時期的表現症狀,希望可以幫助您:

兒童孤獨症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表現,如孩子在3-4個月、6-7個月等階段都會表現出與正常兒童不一樣的地方。

  3-4個月:

  患有孤獨症的兒童在3-4個月的時分就表現出與正常嬰兒很不相同的表現,如不容易笑或對外界逗弄沒有笑的反應,不認識父母,這是正常孩子所不存在的現象。

  6-7個月:

  孤獨症患兒在6-7個月時,做舉高動作時身體生硬或鬆弛無力,患兒還表現為不喜歡將頭依偎在成人身上,沒有自言自語現象,同時患兒對玩具不感興趣,他人要抱他時,不伸出手臂。

  10-12個月:

  孤獨症患兒在10-12個月則表現為,拿著玩具不會玩,只是反覆某一固定動作。與母親缺乏眼光對視。對聲音刺激缺乏反應(像耳聾),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擬動作,言語發育緩慢。

  21-24個月:

  患兒在21-24個月時會呈現肌肉鬆弛的現象,常常會摔倒,缺乏眼光對視,看人時只是一掃而過即轉移別處。沒有好奇感,對環境的變化感到不安或懼怕。

父母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就怨天尤人,只要你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就一定可以幫助他們從自閉症中走出來。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

相關焦點

  • 孤獨症和自閉症的區別?
    孤獨症就是自閉症,孤獨症即為自閉症學名兒童發展性精神障礙。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同時,喬治雖然在和小夥伴做遊戲以及在家庭中能夠聽從爸爸媽媽和姐姐的話,也會遵守相對應的社會規範、理解別人的意思並且能夠配合完成。可是,喬治在動畫片裡雖然基本不說話,與別人交流時也很少有眼神的對視,這樣就判定喬治沒有社交意識,沒有語言,就是自閉症譜系。
  • 思圻國際聚焦自閉症兒童康復之路,深耕融合教育創新建設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性障礙,被歸類為一種因為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症包括不正常的社交水平、溝通水平、興趣和行為模式。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均逐年上升,在中國就有200萬的自閉症兒童。
  • 兒童孤獨症:沒有「神奇療法」,6歲前康復幹預可改善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介紹,2001年,中國0-6歲殘疾兒童抽樣調查顯示,0-6歲兒童精神殘疾前兩位的致殘原因為孤獨症和非典型孤獨症。2006年,中國0-6歲兒童孤獨症致殘率為0.36%。由於中國還缺乏普查數據,孤獨症兒童患者的數量只能通過推算得出大致數據。
  • 王波主任:寶寶自閉症早期表現是怎麼樣
    核心提示:王波主任醫師小兒神經內科擅長病種:兒童多動症、抽動症、遺尿症、性早熟、矮小、小兒腦性癱瘓、兒童語言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情緒障礙、逃學厭學、網絡成癮、考試症候群、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叛逆、青少年各種心理行為問題和診斷治療。專家簡介:主任醫師,現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內科主任,近30年診療經驗,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對兒科疑難雜症有獨到的見解。
  • 安我基因推出自閉症基因檢測 助力自閉症診斷及康復療愈行業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以來,孤獨症患病率就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估計全球患病率為1%以上,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孤獨症孩子誕生。在我國,自閉症患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近年來更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每年以近20萬的速度增長。目前的共識就是,孤獨症必須早診斷、早幹預。
  • 自閉症兒童的入學困境:拼盡全力,還是被勸退了
    胡曉花為自閉症兒子繪製的認知卡片圖 受訪者供圖「為了能融入,我們真的好努力」「孩子一歲時我期待他喊我一聲媽媽,孩子兩歲了,我期待他喊我一聲媽媽,孩子三歲了,我期待他喊我一聲媽媽,孩子四歲了…我帶著他去到合肥的醫院求醫,被確診為重度孤獨(自閉)症,表現為無語言症狀」,合肥市春雨心智障礙者家長支援中心副理事長胡曉花,同時也是一位自閉症兒童星星(化名)的母親
  • 自閉症兒童—星星的孩子
    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是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往往在3歲以前起病,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社會互動、溝通交流以及興趣行為等多方面的缺陷,在4到5歲時症狀最為明顯,男女發病比例約為5:1。大約3/4的患兒合併有精神發育遲滯,半數左右的患兒在青春期可能合併癲癇發作。
  • 關愛自閉症兒童,早發現早幹預「星寶行動」公益項目在順德愛博恩啟動
    民民的康復治療過程再次證明,及早開展有效的早期幹預工作對自閉症兒童和家庭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提升廣大家長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早發現早治療對自閉症兒童康得的關鍵性;更需要公益組織、專業機構、愛心人士以及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參與、支持與推動,為此,愛博恩婦產醫院特別攜手湧蓮兒童基金一起發起落地「星寶行動「自閉症兒童公益篩查及救助項目。自閉症早期篩查幹預,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孤獨症患兒需要早期幹預。
  • 自閉症丨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才是謎底
    據2019年4月2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400萬人,14歲以下兒童超200萬,每68個兒童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該障礙的表現依據孤獨症(自閉症)狀態的嚴重程度、發育水平和生理年齡也會差別很大,因而使用術語「譜系」。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包括早期嬰兒孤獨症、兒童孤獨症、卡納孤獨症(Kanner)、高功能孤獨症、非典型孤獨症、未特定的廣泛發育障礙、兒童期瓦解障礙和艾斯伯格症候群。
  • 我國自閉症人群超1000萬,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探索漸進式VR訓練治療
    自閉症(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兒童,又稱「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有社交障礙、言語發育遲緩、興趣愛好狹窄、行為動作單調刻板等問題,較難融入社會。「自閉症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 【轉載】關於【自閉症】的100個問題~
    自閉症很罕見嗎? « 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 »[7] 的數據顯示,自閉症的流行率已由 2009 年的 1/88 ,上升至現在的 54/1 。報告稱,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 0.7% ,目前已約有超 1000 萬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群,其中 12 歲以下的兒童約有 200 多萬。 9. 自閉症症狀會遺傳嗎?
  • 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攜援助計劃上映
    (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5月17日,是第三十個全國助殘日。當晚,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出品的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映,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一個特殊群體——自閉症兒童,影片「自帶」的「星援助」公益計劃也同步上線。
  • 哪些機構和活動可以幫到「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專題
    汕頭市學康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是汕頭市民政局註冊的第一家非營利性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機構,最初是由5位家長組建的「特殊兒童家長互助小組」。機構為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提供評估、訓練、諮詢、指導等服務。赤峰星之路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中心結合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特點,以激發興趣為基礎,為孩子量身制定訓練計劃。2009年被定為中殘聯「貧困孤獨症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服務定點機構。累計為57名家庭貧困自閉症兒童提供康復服務。2011年至2013年承接「中殘聯七彩夢計劃」和「自治區搶救性康復項目」共為120名符合救助條件的自閉症兒童提供免費康復服務。
  • 諾亞公益基金會「關愛自閉症兒童慈善音樂會」上海舉行
    據期刊《Molecular Autism》上的論文,首次大規模的中國孤獨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每100個孩子裡就有一個孤獨症。自閉症作為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醫學界至今沒有完全弄清它的成因,也無法斷言在社交、語言和刻板行為三方面都有本質缺損的自閉兒童眼中,究竟看到怎樣的世界。
  • 世界自閉症日: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免費發放「防走失」定位手錶
    言語障礙突出,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建立聯繫,就仿佛來自外星球,因此他們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這就是自閉症又叫孤獨症。今天是4月2日,是第十三個是「世界自閉症日」,儘管這個日子很容易讓人與傷感、無奈聯繫起來,但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下,越來越多的人向這個特殊群體伸出溫暖之手……今年的自閉症日主題是: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中美星星橋「TLS 語言·學習·社交」 —— 自閉症新康復體系發布
    由中美星星橋自閉症研究院、美國落基山自閉症培訓中心聯合籌辦的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論壇定於2020年7月4—5日隆重召開。  論壇盛邀15位國內外資深自閉症領域專家參與,論壇採用線上公益直播形式,宗旨是:探討如何將國際前沿自閉症康復模式和中國自閉症現狀充分結合,探索真正適合中國的自閉症診療康復體系。
  • 自閉症患兒何時能走出困境?
    一、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的學名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是一組發生於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神經、精神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與溝通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固定的行為方式。家長一般會在自閉症患兒兩到三歲的時候發現其會對限制性行為與重複性動非常感興趣。
  • 自閉症研究新進展:症狀嚴重性與腦部大小和白質發育相關
    原標題:自閉症研究新進展:症狀嚴重性與腦部大小和白質發育相關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具體症狀表現為
  • 【科普知識】自閉症你了解多少
    我國自閉症患兒約有60至180萬,並有上升趨勢。其中男女患病率大概是4:1,也就是說男性患病率較女性高。提問:有人把孤獨症的孩子比喻成來自遙遠星球的天使,他們不喜歡跟同伴玩,不喜歡交流,但是他們有特殊的一些才能,是嗎?張主任:是的,有人把孤獨症比喻為來自星星的孩子,這些孩子一般起病於出生後36個月以內;部分病例在2~3歲以內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