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辛丑條約》的錢還用賠麼?民國軟弱,新中國「霸氣」

2020-12-22 半山老人說歷史

1840年英國的大炮敲開了清朝的國門,一時間各方列強「紛至沓來」,中國開啟了有史以來最為黑暗的歷史。隨著改革失敗、變法失敗,清朝也即將成為歷史,而在其統治末期,因為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放八國聯軍入京,導致中國和西方列強籤訂了極為屈辱的《辛丑條約》,好在辛亥革命後,清朝的統治就此結束。那麼清朝對西方承諾的戰爭賠款還用賠麼?條約中的其他內容還需要執行麼?民國軟弱,新中國「霸氣」。

《辛丑條約》條約籤訂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強窺視中國這塊「肥肉」由來已久,隨意一點風吹草動就可以讓他們傾巢而出。早在《辛丑條約》籤訂之前西方國家就用各種各樣的藉口,逼迫清政府籤訂了大量的不平等的條約,清朝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這一次西方列強的藉口是,清政府抗擊義和團運動不利,八國列強齊聚天津塘沽,直逼清朝首都北京。慈禧太后看大事不妙,頭腦一熱宣布向八國同時宣戰,但是幾乎沒看見什麼抵抗,八國聯軍就殺到了北京。最後沒辦法,派人籤條約、議和。

《親醜條約》的籤訂對中國的影響甚遠,使得本就跌在低谷的中國,又戴上了一具厚重的枷鎖。令中國日後幾十年的發展受到了巨大的限制。民間資本嚴重流失,人民民族自信嚴重缺失,社會結構嚴重失調,整個國家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抗西方列強的決心。清政府在政治、經濟,乃至文化都已經失去對國家的主導地位,民間反封建主義的思想四處攢動。《辛丑條約》也在客觀上推進了民間組織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辛丑條約》條約在籤訂之前,西方列強各個都怕自己在中國分到的利益不夠多,於是在他們內部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以沙皇俄國、美國和日本、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為代表,三種勢力要求一個比一個過分,都怕自己吃了虧。俄羅斯想要的是中國東北的土地和旅順、大連的港口。日本人想要的是錢財,用於繼續完成自己的工業化。美國人看的就「遠」多了,他們要的是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的認同。「從今天來看美國人依舊在為此而做打算」。

清朝政府對待各國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李鴻章在籤訂條約之前,單獨會見各國代表的時候,就懷揣著這方勢力去的。就好比,慈禧太后明顯有親俄意向,其他國家就想廢了慈禧,抓了李鴻章(慈禧指派去籤訂條約的)。光緒皇帝有明顯的親美想法,其餘國家又想廢了皇帝。總而言之,此時的西方列強已經完全無視清政府了。清政府也是誰的條件可以接受就跟著誰走,李鴻章也為了保命和繼續談判,不得不口頭承諾沙皇俄國,會在協議中給俄國更多的利益,這樣才在俄國的保護和主持之下,李鴻章才可以做到談判桌子上面去。本就是去籤訂一條,必定是喪權辱國的條約,竟然連去籤訂條約的路上都是這樣坎坷。可見清政府完全淪為西方列強的玩物,已經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的代言人。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賠款9.8億兩白銀,拆除塘沽軍事設施,允許八國駐軍,放棄部分鐵路使用和經營權力,放棄海關稅收定價權力,並要求列強使館中國人不許進入,後來大家熟知的中國人和夠不得進入,就是從這裡來的。此時的清政府也幾乎就剩下剝削農民的「權力」了。直到清朝滅亡的10年間,清朝政府一直在履行條約中的內容。

自清朝覆滅之後,由於列強勢力一直對中國大地有所影響和控制,導致即使是民國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和各地愛國商人也要進行償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之後,情況有所好轉,中國由於以戰勝國身份參戰,最後可以免於德、奧兩國的賠償,但是也發生了一件更讓中國人惱火的事情,那就是把中國山東的主權讓給了日本,隨後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

在1920年的時候沙皇俄國被列寧所主導的蘇維埃政權所取代,蘇聯主動放棄《辛丑條約》賠款和大部分在華特權。

美國索要了一些賠款,他們幫助了中國建立了許多大學,但這不是美國人良心發現,而是想要控制人的思想,不得不說美國人的做法更讓人惱火。

中國民國政府對其餘國家的賠款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中國和英、美等國家分屬同一陣營,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全部放棄庚子賠款,只剩下義大利和日本。其中,日本不僅在此前就對中國賠款悉數接納,而且還藉機敲詐,收取大量利息。在進入第二次大戰之後,日本的野心豈止於《辛丑條約》的內容,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好在最後中國在二戰中取勝。之後建立的新中國也不接受清政府所籤下的條約。

細數整個《辛丑條約》,中國喪失商業、鐵路、資源的權力幾十載,賠償條約中款項百分之七十,其中只有日本人幾乎獲得所有在條約中約定的全部款項。新中國建立後,所有《辛丑條約》中的內容都被廢棄。

相關焦點

  • 《辛丑條約》賠款39年還清,而10年後清朝滅亡,剩餘錢財誰來還?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的談判代表奕劻、李鴻章二人在《辛丑條約》上簽了字。此後,中國百姓平白背負了4.5億兩白銀的債務。但4.5億兩僅僅是條約上寫明的,在39年的利滾利後,事實上最終需要賠款9.8億兩白銀。列強準備讓清王朝賠款賠到1940年,但清朝1912年便被推翻了。
  • 《辛丑條約》賠款要還39年,清朝還了10年就亡了,那剩下的債呢?
    歐洲列強稍微施加壓力,清政府就就在內部的變革浪潮中土崩瓦解,等到了民國時期,中國的統治者雖說也有如慈禧這樣籤訂賣國條約的,但都不及清政府被完全打斷脊梁,苟延殘喘籤下的辛丑條約來的震撼。
  • 清朝滅亡後的債務如何處理了
    清朝滅亡後,留下了天量賠款爛帳,最後都如何處理了清朝從道光帝開始,進入敗家模式。等到鴉片戰爭的時候,又進入了快速敗家模式。在70多年裡,大清與西方列強籤訂了30多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商埠。最打臉的就是《辛丑條約》。大清要向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俄皇俄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十一個國家,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之所以定這個數字,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口有四億五千萬,人均一兩。
  • 《辛丑條約》中國到底賠了多少錢?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
    《辛丑條約》中國到底賠了多少錢?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眾所周知,在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清末是一段比較昏暗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泱泱中華就像案板上的魚肉一樣,被列強隨意蹂躪踐踏。在晚清政府和列強籤訂多個不平等條約中,《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個條約。因為一起侵華的8個國家,每個國家都享有對清朝的索賠權利。我們都知道,《辛丑條約》中,清政府需要向世界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但是因為壓力太大,清政府選擇了分期付款,分39年還清,所以,本利一起再加上地方賠款,這個數字就達到了10億兩白銀!
  • 《辛丑條約》的賠款何去何從
    清朝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王朝,並且是恨意多於愛意。很多人都持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晚清誤我中華三百年!如果從清王朝前期來看,這個觀點還是有失公允的。但是從後面晚清向各國列強割地賠款,並且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還說出那句極其無恥的話。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 《辛丑條約》:萬劫不復的無底黑洞
    《辛丑條約》的全文很容易找到,這裡就不佔用篇幅了。 清朝廷謀求和議其實很早就開始了,此間打打停停不過是「以戰求和」。 民間盛傳,李鴻章在籤署《辛丑條約》時,羞於在這必定遺臭萬年的文件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用了一個形似「肅」字的「花押」。
  •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引言縱觀清朝歷史,雖然有過強盛,但最終還是落得一個被洋人欺辱的局面。1840年,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將閉關鎖國的清朝推到了懸崖上。在這之前,清朝根本沒有危機意識,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甲午戰爭慘敗後,各國對清朝都有了想法,都開始打自己的小算盤。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慈禧出逃,派出李鴻章和洋人談判,籤訂了《辛丑條約》。今天不詳細展開講述該條約,主要和大家講講條約中的第六款——庚子賠款。
  •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僅僅過了10年大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也便是這時籤訂。 《辛丑條約》—庚子賠款 《辛丑條約》之內容: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加上年息4釐,分39年付清,本利共達9.8億多兩,各省地方賠款2000多萬兩,總數超過了10億兩。各國在北京東交民巷單獨設立使館區,可在使館區內駐兵,中國人不準在此區域內居住。
  • 《辛丑條約》中,八國聯軍令清朝處斬174位大臣,慈禧執行了麼?
    辛丑條約的籤訂在歷史中,《辛丑條約》可謂是我國最屈辱,最不平等的條約。對此,清朝不僅需向各國賠償本息合計9.8萬兩白銀,更將國家大門毫不設防地向列強敞開。此不平等條案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清朝也不再是中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成為了帝國主義用來統治及鎮壓中國人民及謀取利益的工具。讓人不齒的內容縱觀《辛丑條約》,共列出12條款及19個附件。12款條目大致分為四項,道歉、修約、外交改制及懲戒。
  • 清朝滅亡後,那些漂亮的格格都嫁給了誰?有的後人還成了大明星
    清王朝退位後,人們最關注的,往往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事實上,除了溥儀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轉折之外,他後宮的女眷們也同樣命運悲慘。多年來享受著王室的富貴,一夜之間就化成煙雲。那麼,在清朝滅亡後,美女格格娶了誰呢?根據史籍記載,大部分格格已無蹤跡,成為一群普通百姓。
  • 歷史上的今天丨《辛丑條約》中的巨額戰爭賠款是什麼時候才停止...
    尤其是八國聯軍侵華,逼迫清政府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多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向八國聯軍賠償4.5億兩白銀,分39年償還,加上利息,本息和共計9.8億兩。不僅如此,各國還加上了外國教會、傳教士等在中國的損失2000萬兩白銀,也就是說《辛丑條約》的總賠款為10億兩白銀。
  • 《辛丑條約》洋人要求殺掉174名大臣,清朝真的都執行了嗎
    眾所皆知,《辛丑條約》是我國晚清政府籤訂的一款喪權辱國條約。這款條約,不僅讓清政府背負上了巨大的債務,還讓清朝為此付了高達10億兩的總利息。除此之外,清政府還籤訂了許多附加條約,其中有一條,便是嚴懲禍首。這個禍首,指的就是當年義和團事件中,對洋人衝擊較大的一群人物。
  • 李鴻章為何在《辛丑條約》上籤「肅」而不籤本名?看看條約寫的啥
    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去與列強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時,為何不寫自己的本名,而要寫一個「肅」字呢?在《辛丑條約》中的第十二款規定:「今將以上條款繕定同文十二分,均由諸國全權大臣畫押,諸國全權大臣各存一分,中國全權大臣收存一分。」這也就是說,籤約雙方代表的署名,都要用「畫押」的方式,而不是簡單的籤字。
  • 辛丑條約賠的9.8億兩白銀,大清沒還完就垮了,後來的錢怎麼算的?
    1901年9月7日,清廷談判代表,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使節,在北京籤訂《辛丑條約》,這也成為了晚清政府外交失敗的縮影。 從如今來看,《辛丑條約》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失權最為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無論是索要賠償費用之巨,又或者是餘下條款之苛刻,都可謂是近代史之最。
  • 重演辛丑條約一幕?日美法派軍艦赴東海施壓,俄:中方早不是清朝
    明年是辛丑年,西方很可能向重演辛丑條約一幕,可惜我們早不是清朝時期。1900年8個列強國家出動軍隊以清朝清剿義和團不利為藉口攻佔大沽炮臺,並向北京進軍。清政府被迫與11個列強國家籤署不平等條約,向列強國家賠償白銀加上利息共計9.8億兩,以關稅和鹽水作為抵押。給列強劃定使館區,允許各國的通商要求等。當年正是辛丑年。
  • 「庚子條約」帶利息要賠償9億,大清沒了,民國政府還要接著還嗎
    1901年,作為戰敗方,清政府在庚子年籤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清政府需賠償4.5億兩白銀,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清政府的主要任務都是在還債。 於是在《辛丑條約》上,白紙黑字下了這個獅子大開口的數額,並承諾往後幾十年的歷史。
  • 李鴻章籤訂《辛丑條約》,為何不籤全名僅籤1個字,專家:真是用心良苦!
    李鴻章籤訂《辛丑條約》,為何不籤全名僅籤1個字,專家:真是用心良苦!1885年,李鴻章與法國籤訂《中法越南條款》;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1896年,李鴻章與俄國籤訂《中俄禦敵互助條約》;1898年,李鴻章再次與俄國籤訂《中俄旅大條約》,同年又與英國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與德國籤訂《膠澳租界條約》除了《馬關條約》之外,還有一條約最喪權辱國,就是《辛丑條約》。
  • 百年前的辛丑條約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做抵押。
  • 辛丑條約約定賠償金額10億兩白銀,但實際賠了多少錢呢?
    1901年清廷與11國籤訂的《辛丑各國和約》,規定中國賠償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關平銀),分39年還清,本息總和10億兩,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筆賠款。那麼這筆賠款中國最終賠付了多少?中間經歷了怎樣的坎坷?最終又是如何被廢止的呢?
  • 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建立民國,為何很快陷入了軍閥混戰
    清朝時革命黨人的辛亥革命推翻的嗎?為什麼清朝滅亡後,中國會出現唐末五代時期軍閥混戰?誰該為軍閥混戰負責呢?而為了繼續激發革命鬥志,清末的革命黨人開始了對滿清官員的刺殺,很多高官被革命黨幹掉,甚至當時的汪精衛還帶著自己女友陳璧君直接到北京去刺殺溥儀的老爸,攝政王載灃,不過當時懷有著大無畏革命精神的汪精衛被清朝俘獲,刺殺也遭到失敗,不過清朝並沒有處死汪精衛,而他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也讓他名聲大噪,後來成為國民黨的二號人物。誰知道他後來居然成為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