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太難了,真的太難了。一般電影能講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就不錯了,喜劇片還得讓人笑。本來搞笑就夠難的了,現在喜劇還要搞笑裡帶淚,讓你感動,給你治癒。這令我不禁想起了《國產凌凌漆》裡面的各種多功能複合型裝備:「它看上去是一隻鞋,其實是一個吹風機」。
市場就是這麼一個市場,它提出了在藝術上不太合理的要求。《歡樂喜劇人》裡就有選手在節目裡吐槽,為啥每個節目最後都要把觀眾搞哭——後來這組選手應該是淘汰了。開心麻花作為國內最頂尖的喜劇團隊之一,當然不想被市場淘汰,但它的迎合似乎也越來越不得要領,自《西紅柿首富》以後麻花電影就乏善可陳。《溫暖的抱抱》是失敗的又一個例子。
《溫暖的抱抱》在麻花體系中接近《羞羞的鐵拳》:由嫡系配角擔綱主演,讓沈騰演一個出彩的配角——某種介乎於大師和騙子之間的江湖導師。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其實沈騰主演的麻花片之所以大獲成功,除了他本人的演技過人以外,還因為他總是演暴發戶——比如穿越時空的落魄歌手夏洛特和繼承十個億的王多魚。意淫爽片,自有大眾吸引力。
《溫暖的抱抱》改編自韓國電影《計劃人》。原版本身並不出彩,故事頗為寡淡。常遠的改編精心填了很多料,但偏偏在最關鍵的部分——鮑抱強迫症的根源——改岔了。韓國原版裡,主角的媽媽望子成龍,她嚴格規劃了兒子的時間和生活細節,甚至不惜以作假的方式讓兒子登上電視,表演神童的超強記憶力。你可以看到,是社會和母親的變態期待,把一個正常孩子訓練成了怪物。而在改編版裡,鮑抱的父母從來沒有嚴格要求小孩,要他「去美國成為優秀的人」,他們的過度潔癖純屬私人問題。
唯有如此,才能讓人物的治癒,變成觀眾的治癒。但既然《溫暖的抱抱》根本沒找對病,藥也只能亂開了,反正美女的愛能治癒一切。女主角宋溫暖(李沁飾)人如其名,可是讓她送溫暖的代價是弄亂了故事的重心。在韓國原版中,歌唱比賽並沒有濃墨重彩地展開,因為這本質上和主角鮑抱無關,這並不是他音樂追夢人的故事。參加音樂比賽本身並沒有治好他的強迫症,是一張父母遺在抱抱熊玩具裡的紙條改變了他。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2021全年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