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約評論員:聚焦合作 中美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聚焦合作 中美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鄭韜

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再次站到十字路口,既面臨許多風險挑戰,也面臨新的機遇。雙邊關係能否重回正軌,是全世界關心關注的焦點。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審視中美關係,需要對歷史和現實的全面觀察。明年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50周年。中美恢復接觸半個世紀以來,雙邊關係迅猛發展。貿易額從幾乎為零增長到2019年的5000多億美元,累計7.25萬家美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美企在華資產超過7000億美元,每年在華銷售收入約7000億美元。上個月,197家美企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出商品數和展覽總面積位列各國第一。從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到反恐、防擴散,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到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中美合作辦成了很多利於雙方、利於世界的大事。

過去幾年,中美關係經歷了建交以來最困難的時期。美國國內一部分極端反華勢力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個人政治私利,倒行逆施、挑起爭端,蓄意全盤否定中美關係歷史,惡意攻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在新冠肺炎疫情上向中國「甩鍋」推責,百般阻撓中美各領域的交往,竭力破壞中美合作大局。他們還挑動中美「脫鉤」,脅迫其他國家「圍堵」「對抗」中國,企圖搞「平行世界」「兩個體系」,把世界推向分裂與動蕩。他們的這些行徑悖潮流、逆大勢、違民意,受到美國有識之士反對和世界人民唾棄,是註定行不通的。

事實再次告訴我們,中美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中美合作好了,可以成為世界和平的壓艙石,世界發展的助推器。中美摩擦多了,對兩國和世界都是災難。「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這條中美關係的最核心經驗,需要雙方謹記在心。

當務之急是雙方坐下來,進行全面、坦誠、深入的對話,把各自的戰略意圖說清楚,重建互信。近50年前基辛格博士訪華時與中國領導人深談,現在我們再次需要這樣的精神和做法。

雙方要堅持一個基本原則。中美社會制度不同,但這是兩國人民各自做出的選擇,應當相互尊重。中國無意改變美國或取代美國;美國也不應一廂情願改變中國,更不可能阻擋中國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理應作為雙方發展關係的根本遵循。

雙方要明確一個根本底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在中國人民中的支持率高達95%,是中美關係的引領和推動力量。從建交之日起,美國就在和中國共產黨打交道。接受和尊重中國共產黨,是發展中美關係的基本前提。否定中國共產黨,就否定了中美交往的基礎。

雙方要談出一個合作框架。中美之間確實存在不少分歧,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合作空間。兩國應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儘可能照顧對方需求和關切,探索對話合作新路徑,找到和平共存、互利共贏的相處之道。

談出這個框架不是一日之功。雙方既要有歷史耐心,又要有隻爭朝夕的緊迫感,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需要合作和可以合作的事情很多,可以做到優勢互補。按照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提出的對話、合作、管控分歧「三個清單」,把能做的事情立即著手做起來,是探索建立上述框架的正確和可行路徑。

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是全球最緊迫的議題,也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切。過去中美曾共同抗擊SARS、伊波拉等疫情,積累了成功經驗,兩國醫療衛生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雙方可在隔離追蹤措施、藥物與疫苗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如美國重返世界衛生組織及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中美可通過多邊構架開展全球疫苗分配和防疫合作,聯手幫助衛生體系薄弱的國家,這對全世界都將是一大利好。

共同穩定經貿關係。這是兩國互利共贏的一個突出領域,應儘快打開合作新局面。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式上莊嚴宣告,「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很顯然,一個穩定發展而又堅持開放的中國,是世界的機遇,也是美國的機遇。對華「脫鉤」無異於將未來的發展機會拱手讓人。雙方應開展經濟政策協調,把中國新發展格局和美國疫後經濟復甦對接,加強信息通訊、人工智慧、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的合作,共同穩市場、保增長、護民生,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順暢,引領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中美兩國政府曾合作促成《巴黎協定》,共同引領世界各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莊嚴承諾,中國將力爭於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美兩國加強氣候領域的交流合作面臨機遇,也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共同恢復人文交流。中美之間曾每天平均1.4萬人往來,每17分鐘起降一個航班,建立了50對姐妹省州和231對姐妹城市關係,超過40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學習。這些交流拉緊了雙方心靈紐帶,增進了人民友誼。過去幾年,中美人文交流遭到嚴重破壞,今年4-9月中國留學生赴美籤證同比減少了99%。雙方應儘快就恢復正常人文交流,特別是智庫、民航、留學往來作出新規劃,夯實兩國關係民意基礎。

此外,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伊朗核、朝核、反恐、救災等問題上,中美都有良好的合作先例可循,是雙方可以重建對話、重啟合作的重要領域。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後疫情時代,中美都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務實精神和識變應變求變的創新思維。積極尋求利益匯合點、恢復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實現各自重要國內議程創造良好外部條件,這是雙方的明智選擇,也是世界的期望所在。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評論員:讓和平永駐人間,讓歷史燭照未來——寫在「8·15...
    新華社評論員:讓和平永駐人間,讓歷史燭照未來——寫在「8·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0周年之際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3 09:56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新華社評論員)70年滄桑變故,歷史的記憶依然鮮活如昨,不曾褪色。
  • 樂玉成:中美走向合作的大勢是擋不住的
    中美走向合作的大勢是擋不住的——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外交學會與美國亞洲協會共同舉辦的中美關係視頻對話上的致辭
  • 【時評】聚焦進博會 | 帶著恆心 體現決心 拿出匠心 增強信心
    【時評】聚焦進博會 | 帶著恆心 體現決心 拿出匠心 增強信心 2020-11-11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合作開啟丨2020北京市場特約活動邀您共話產業發展
    作為連結企業與市場的亮點活動板塊,特約活動著力凝聚產業資源,發揮市場平臺化效能,服務企業進行深度市場開發與合作。特約活動為電影產業鏈上下遊公司、機構,提供涵蓋新片發布、文化沙龍、品牌酒會等多元化的活動場地方案與宣傳推廣服務,企業活動將進入北影節官方活動日程,共享市場嘉賓流量,滿足各企業連結資源、拓展業務、宣傳品牌的市場化合作需求。
  • 雙語 | 樂玉成:中美走向合作的大勢是擋不住的
    中美關係也因此被推向十字路口,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性抉擇。中美關係下一步怎麼走?林肯總統曾經說過,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未來。中美關係的未來肇始於當下的每一個判斷和決定,在座的各位都肩負這樣的責任和使命。我有幾點思考和大家分享。
  • 新華社評論員: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這是共克時艱的中國方案,也是共創未來的科學謀劃。「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亞太合作指明方向路徑,宣示中國攜手各國向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不斷邁進的堅定決心。
  • 新華社評論員: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二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重要講話  新華社評論員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這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謀劃解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民生問題,就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期待的具體舉措,表明了黨中央「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的堅定決心。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發展是為了改善民生,解決好民生問題,發展才有更足的動力、更強的後勁。
  • 新華社評論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華社評論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
  • 王毅:中美關係來到新的十字路口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談及中美關係。王毅表示,近年來,中美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當政者對中國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視為所謂最大威脅,並由此採取了完全錯誤的對華政策。事實證明,美方全面打壓遏制中國、企圖挑起新「冷戰」的做法不僅嚴重損害兩國人民利益,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危害,註定不得人心,也註定會走向失敗。當前,中美關係已經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開新的希望之窗。
  • 新華社評論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新華社評論員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指引沿江各省市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從上遊重慶到中遊武漢,再到下遊南京,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次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中美選擇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樂玉成表示,新的一年已經開啟,美國新政府也剛剛就職,此時探討中美關係走向可謂適逢其時,也十分有意義。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中美關係也經歷了建交40多年來最嚴峻的局面。走進2021年,由衷希望世界「萬象更新」,中美關係也要「辭舊迎新」。
  • 中美青年倡議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網際網路未來
    與會中美大學生就攜手建設、發展和維護好共有的網絡空間,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網際網路未來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並向中美大學生發出共同倡議。  中英文雙語倡議書原文如下:  網際網路是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是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先導力量。
  • 陳冰:中美脫鉤論是政治操弄 註定走不通
    特約評論員 陳冰:中美經貿脫鉤的風險依然存在。在美國不斷推動科技脫鉤的背景下,經貿脫鉤的風險並沒有降低,只是暫時阻止住了。川普的第二任施政綱領中,十大政策中其中一項是中國,提出要「終止依賴中國」,其敵意是顯而易見的。
  • 直說快評丨劉和平:韓國瑜被罷免 國民黨面臨更惡劣環境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知道,很多人都認為,這次韓國瑜被罷免,主要是因為他太貪心得隴望蜀的結果,他不應該在高雄市市長的位置還沒有坐熱的情況下,就去參加去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我認為,韓國瑜個人的因素確實是重要原因,但並不是唯一原因。他這次被罷免,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島內的政治氣候已經在短時間內出現了急劇變化,綠色政治勢力的崛起正處於興頭上。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評論員文章,團團讀給您聽!(第五期)
    為了幫助各位團青們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全會的精神實質和重大部署,大同共青團特開闢評論員文章誦讀專欄,通過團幹帶頭誦讀《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的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評論員文章,帶你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杜文華 團市委組織部掛職副部長01.
  • 新華社評論員:胸懷凌雲志 共築航天夢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題:胸懷凌雲志 共築航天夢新華社評論員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組建於199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就是一個伴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英雄群體。
  • 新華社評論員: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  新華社評論員  「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將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實現全面小康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描繪出億萬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圖景。讓我們迎難而上、不懈奮鬥,以脫貧攻堅的紮實業績造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新華社評論員: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新華網
  • 簡訊|聚焦理性合作——鳳凰衛視2020太平洋未來論壇在京召開,李強...
    12月16日,由鳳凰衛視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合作論壇2020」在鳳凰衛視北京演播室舉行,來自國內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政要受邀參加了此次論壇峰會。論壇聚焦中美外交及其對國際社會的多方面影響,期望通過對話和討論,碰撞出大國相處的新範式。
  • 新華社評論員:淨化網絡空間 共建精神家園
    2018-04-19 13:34 | 新華社「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行得正,才能走得遠。事實告訴我們,網際網路企業唯有堅持正確價值觀,方能打造百年基業;唯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才會富有競爭力和生命力。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切實擔起責任,不斷造福社會和人民,是網際網路企業得以蓬勃興旺的發展正道。淨化網絡空間,必須堅持依法辦事,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延伸到哪裡,法治就要覆蓋到哪裡。
  • 新華社評論員:團圓就是幸福,團結就是力量
    原標題:新華社評論員:團圓就是幸福,團結就是力量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家國情懷永遠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底色。「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辭舊迎新、萬家歡聚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家庭和國家的密切關係,強調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激蕩起同建幸福家、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