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秒懂!8個問題+1個動畫→讓你讀懂衛星「懷柔一號」
今天凌晨4點14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發射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A一箭雙星是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或先後將兩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的技術。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搭「順風箭」的這兩顆衛星,就是「懷柔一號」。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極目」衛星上天,全天候「追捕」引力波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簡稱GECAM)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剛又發射了啥神秘衛星?來看專業解讀吧!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 Monitor,簡稱GECAM)衛星於12月10日4時14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蔣興偉院士:我國海洋衛星的規劃、發展現狀以及衛星在海洋遙感監測...
去年,從 9月到 10 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國密集發射了三顆海洋衛星,這在我國是前所未有的,在國際上也是不多見的。其中,前兩顆是準備進行組網的海洋系列衛星,9 月份發射了第一顆海洋業務衛星海洋一號 C 衛星,10 月發射的海洋 2 號 B衛星則是動力環境衛星系列的首顆業務衛星。
-
尋找引力波之光 全天候無死角監測宇宙中的爆發現象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發射的首顆科學衛星,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將這顆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火星的兩顆衛星太陽系中剩下的四顆行星都擁有數量較多的衛星,比如木星,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木星擁有69顆衛星,是太陽系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土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62顆衛星;天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14顆衛星。
-
太陽系「最孤獨」的兩顆行星,居然沒有1顆衛星,真實原因是這樣
眾所周知,我們目前太陽系內已知的衛星數量總共為205顆,其中地球有1顆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有2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天王星有27顆衛星,木星擁有79顆衛星,土星擁有82顆衛星。然而,在美麗的太陽系內的8大行星中,竟然有兩顆行星是沒有衛星的,它們被稱為太陽系內「最孤獨」的行星。那麼,究竟是哪兩顆呢?當然就是我們熟知的水星和金星了。
-
SpaceX發射星際連結衛星 還發射小型衛星用於觀測地球
[PConline 資訊] 據外媒報導稱,當地時間6月13日星期六,SpaceX又發射了一批星際鏈路衛星,使其總數達到540顆。這次發射是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使用「獵鷹9號」火箭進行的,發射後不久成功在海上降落。除了星際鏈路衛星外,SpaceX還發射了三顆名為skysat的小型衛星,用於觀測地球。
-
引力是力,為什麼可以產生波?我們對外用力是在釋放「衝擊波」?
如果把引力認為是牛頓說的力,就很難理解波了。只要能先忘掉引力是一種力,寧可想成「衝擊波」都行,讓我重新給你灌輸一遍為什麼東西會落地。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論中提出的更精確的引力描述,引力波的概念就是從他那來的,但他說的還是會很抽象,所以多上點動圖。
-
美歐將發射兩顆新衛星 為沿海氣候觀測...
現在,工程師和科學家正在準備兩顆一模一樣的衛星來增加這一方面的探究,將數據集再延長10年。這兩個太空飛行器都是Sentinel-6/Jason-CS(服務連續性)任務的一部分。這項合作的目標是對世界各地的海平面進行最精確的測量。第一顆發射的衛星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將於11月發射升空。它的孿生設備Sentinel-6B將於2025年發射。
-
長徵八號搭載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來源:鈦媒體APP北京時間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和「元光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進入預定軌道,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成立百餘天就發射AI衛星 成都這家航天創新企業把黑科技送上天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10月9日報導 2018全國雙創周今天正式啟動,在成都這個萬眾矚目的主會場,舉行了主題展示、黑科技每日秀等重點活動,每一項都飽含黑科技元素。其中最亮眼的要數眾多亮相展會的黑科技產品。為此,成都全搜索新聞網特推出了系列報導「嘿!
-
福建發射第一顆衛星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衛星由廈門大學、省招標採購集團、 三明投資集團、天儀研究院 和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策劃研製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
義大利政府再訂購兩顆第二代「地中海天宇」雷達衛星
義大利政府已根據12月15日宣布的一項合同從泰雷茲·阿萊尼亞空間公司新訂購了兩顆「地中海天宇」(Cosmo-SkyMed)雷達成像衛星,並選定由空間電信公司(Telespazio)來對該星座地面段進行升級改造。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海上也早已成功發射,期待空中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多次成功發射火箭自2015年9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首飛以來,長徵十一號火箭已連續十次成功發射順利將48顆衛星送入太空。2020年5月30日凌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兩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西昌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火箭助推器為何落在南方?西雙版納慌了
火箭是如何發射的?一般來說都是先直線上升,然後迅速來個向東的弧度斜著飛行。2020年12月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基地成功發射了長徵三號乙改五火箭,而雲南的西雙版納卻發出警告,讓市民隨時注意頭頂落下的火箭助推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天儀研究院再添兩顆上天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高新區企業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和「元光號」兩顆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入軌,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黑色天空公司將利用「星鏈」拼單發射兩顆遙感星
太空飛行工業公司主管空間業務的副總裁默斯基稱,黑色天空公司 (BlackSky) 將利用SpaceX定於6月24日進行的一次「星鏈」組網任務拼單發射其兩顆遙感衛星。他說,太空飛行公司專門從事拼單發射業務的子公司太空飛行有限公司正在為黑色天空公司安排發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