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2021-02-24 媽媽手冊

放假期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爸爸)我想玩手機。」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所以,很多孩子會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裡,上癮而不能自拔。

近來,有數據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長此以往,視力將急劇下降。

數據一出來,令不少家長感到詫異並且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沒有家長的陪伴,手機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託。而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變乖了,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機,孩子仿佛就不用怎麼管教,也會乖乖的坐著。孩子不再調皮搗蛋,不會在家長耳邊胡鬧,儼然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孩子。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機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時間,刷起微博抖音也會停不下來。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機,如果家長不加以管控的話,孩子便會不知疲倦地玩下去。大家都知道,手機等電子產品有輻射,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眼睛。所以,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就會加重近視的風險。如今,隨處可見小孩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這跟玩手機脫不了干係。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養成玩手機的習慣,那麼就難以將心思放在學習上。一天不玩手機,心裡就不舒服,其實,這已經跟網癮沒有區別了。所以,面對孩子想要玩手機的請求,如果家長心軟,一時答應但又不加以約束的話,不僅容易導致孩子患上近視,還會導致孩子成績下滑,影響未來。小孩看見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玩手機,於是也纏著身旁的媽媽說想玩手機;這位媽媽俯下身子認真地對孩子說:「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孩子很爽快的答應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牽著這位媽媽往門外走去。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孤獨、無聊。或者說看周圍的人都在玩,會產生一種跟風的心理,孩子會覺得,自己不玩手機呆立在那裡,會顯得格格不入。如果此時,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不再孤獨。如此一來,注意力便會從「想要玩手機」轉回到「有人陪自己」這件事上來。家長適時的回應,讓孩子遠離手機,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對玩手機上癮,還能讓孩子見識更廣。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比手機更加有趣,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會得到更好的滿足。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眼界才會更加的開闊,而不只會手捧手機,上網、打遊戲。

所以說,面對孩子想要玩手機的請求,家長兩種不同的回覆,會成就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

既然孩子已經對玩手機上癮了,作為家長就要有相應的手段給予制止。此時,如果讓孩子繼續玩下去,顯然是錯誤的,這樣只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但是如果強行制止,也不可取,因為孩子必然會激烈的反抗。當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時候,家長不妨提出帶孩子外出走走,逛逛公園、打打球,跑跑步等。做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欲望,讓孩子明白,除了手機以外,其實還有更多好玩的事情。當孩子提出要玩手機時,家長不要立馬嚴詞拒絕,可以先跟孩子講講玩手機的害處。讓孩子明白,其實手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也有許多的壞處。比如會造成近視,戴眼鏡,眼睛不舒服等,讓孩子感受到「害怕」。假期,孩子有很多的空餘時間,如果過於無聊,孩子自然會想要玩手機。有時間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出門,多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對大自然保持一份熱愛、好奇。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家長,可以為孩子買一些益智又好玩的玩具,比如說拼圖、積木等。或者通過一些有趣的圖書,來培養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總之,家長要學會利用各種的玩具、遊戲,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沒有空餘的時間想要玩手機。*來源:教師E家(ID:jiaoshiEjia),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裡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覆問著。媽媽被問的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小靜捧著手機,盯著屏幕裡的動畫片,連忙點頭應著,看都沒看媽媽一眼。同樣是假期,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請求,媽媽們的回答也不盡相同。當笑笑也和小靜一樣,追著媽媽要手機玩的時候。
  • 「媽媽,寒假了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歲的孩子能為一部手機做出怎樣出格的事情呢?一個本該被父愛包圍的孩子,需要用卑微的祈求才能換來關愛。太可悲了!這讓我想起《少年說》中,有個叫葉子健的男孩。子健說,小時候的他一直認為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每次他需要父母的時候,他們都是在看手機。
  • 「媽媽,寒假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怕神獸回家,怕的是神獸回家玩手機。放寒假以前,萌媽就挺擔心小虎沉迷遊戲的,還好現在大部分遊戲都有童鎖了。近幾年,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無人車、無人便利店、無人酒店、全自動化工廠都已經成為現實。手機、平板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了。所以,萌媽覺得,一刀切禁止玩手機,對孩子實在不公平。
  • 「媽媽,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因為在假期,我們最常聽到這句話:「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態度:放任派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消停一點,覺得與其不停闖禍,不如讓他安靜地玩遊戲吧,自己也輕鬆一點。這種做法,後果也很直接,大多數孩子分不清好遊戲和壞遊戲,沉迷其中,學習生活都受影響。
  • 「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家長不同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上周末,在遊樂場裡遇到這樣一幕: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正玩得開心,等在一旁的媽媽接到一個電話後,衝孩子喊:「寶貝,我們得走了。」孩子依然捨不得放下手裡的玩具,只是抬起頭,央求到:「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哪知孩子的倔脾氣上來了,一邊扯著嗓子尖叫,一邊雙手死死抱住遊樂場裡頭的一根柱子。
  • 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為什麼媽媽可以玩手機,而我卻不能玩遊戲?
    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一個孩子寫了一篇作文:上周末,媽媽陪我在家裡複習功課,那天媽媽已經刷了一天的抖音了,晚上我有一點累,想玩一下手機遊戲,才剛玩一會兒就被媽媽搶走手機,還痛罵了一頓,說我成績不好,還玩手機!
  • 劉畊宏:我陪孩子的時候,從不玩手機!
    靠譜爸爸:像你們平時那麼忙,還會有時間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嗎?現在只偶爾用投影儀給孩子放動畫片,我們自己都不看電視了,平時至多手機上了解一些新聞訊息之類的,平常在家也都不用手機。所以這個問題,他不算一個對或者不對的問題,你不可能讓孩子不玩手機,自己卻抓著手機,這樣他背著你還是會玩手機。想要孩子少玩手機,你就必須自己不玩,並且陪他們玩比手機更好玩的東西。
  • 媽媽的高度,決定孩子的未來:這四種媽媽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雙11主播摺疊:頭部主播帶貨百億,有人顆粒無收遊戲新網遊新手卡有獎活動手遊原神全球同步公測PS5主機將於11月12日正式發售特洛伊上線一小時下載量破百萬最終幻想14國服六周年慶典公布《生化危機》系列總銷量破億份數碼眾測湖北蘋果匯識趣手機圖集選機指南評測解析小屏市場存在嗎?今晚iPhone 12 mini/Pro Max開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定製手機」?手機混用快閃記憶體到底是真是假?
  • 「我好無聊,媽媽能不能陪我玩?」 | 假期別慌,除了給他手機還能這麼「甩」掉他
    這時,就有爸爸耐不住了,他默默拿出手機,這家孩子馬上安靜下來,於是別的孩子也跑來要手機,所有的吵鬧立刻平息,天下太平。可是,我當然不希望每次都用電子產品來解決孩子「無聊」的問題,不僅對孩子眼睛不好,還容易造成她被動接受信息,弱化主動思考、探索的能力,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等等……幾位媽媽各種心塞,大家都說孩子在家,有好玩的玩具,好看的書,他要抱怨無聊;你說他可能是沒有玩伴吧,可帶出來玩和小夥伴一起玩呢,他們還是要抱怨無聊。
  • 【婦聯講堂】第七講: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
    來源:成縣婦幼保健院心理諮詢室提供 錄製:趙菲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 成縣婦幼保健院 陳瑩親愛的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成縣婦幼保健院的陳瑩,副主任醫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的學習者、踐行者、傳播者。
  • 「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兩種父母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孩子是每個家長心中希望的寄託。因此,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所注重的問題。「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兩種父母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因此,很多孩子都會玩起來就停不下來。但是,對於一些有原則的父母而言,總是會選擇讓孩子做完手頭的事再去玩。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因為,孩子既然愛玩遊戲,那麼,如果一直縱容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把時間越拖越長,所以,就不如利用好孩子對遊戲的狂熱度,讓孩子做完手頭的事再去玩。 這樣一來,孩子反而會為了玩遊戲把手頭的活抓緊做完。
  • 「媽媽,我撿到100塊錢」,兩位媽媽不同處理方式,影響孩子未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首童謠是這樣唱的,「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叔叔接到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的說了聲:叔叔再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時候,卻有很多孩子都沒有把錢直接交給警察,而是先把錢給媽媽,問媽媽該怎麼辦,而媽媽的處理直接決定孩子的三觀。當孩子撿到100塊錢,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第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交給了老師小樂樂放學回家在路上撿到了100塊錢。小樂樂開心的跟媽媽說:「我們能去買好吃的了!」媽媽卻搖搖頭:「我們不能用這個買好吃的。」
  • 「媽媽,我也想玩手機」:榜樣才是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者:董若晗(爸媽進化論主筆)今天有位好友在群裡抱怨孩子越來越難管,怎麼說都不聽。最近許多父母都多了一個「老師」的角色,每天要陪娃上課寫作業,好友的抱怨也是因為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唉聲嘆氣的。我問好友:「孩子做題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她回答:「我當然是坐旁邊看著她啊,有時候也會看看手機。」
  • 孩子玩電腦或手機遊戲,原來影響這樣大!
    1~3歲的孩子需要鍛鍊大動作技能、精細動作技能以及社交技能(和別人一起玩)。玩電腦或手機遊戲,與這些技能的提高沒有絲毫關係。儘管有些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觀點,但我真的不認為,在屏幕上點來點去能鍛鍊精細動作技能。 (本話題選自【星寶寶-媽媽家】,已有28315人次家長參與,您也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並參與討論吧!)不是嗎?
  • 當孩子問「為什麼我不能玩手機」, 你的回答很重要
    ,朋友的兒子剛上小學,一見到我,他就熱心起來,接著讓我說服他媽給他玩手機。朋友兒子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同學一天玩手機7個小時,他成績也很好,我也不差,但我爸媽就是不讓我玩手機,我媽說了,只要您覺得可以玩,她就無話可說了。我微微一笑,孩子,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呀,我也是嚴格限制Percy和Lucy玩手機的。
  • 你的一個小決定,可能左右孩子的未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的感覺是既可笑又惋惜,緊接著就是陣陣恐慌——生怕自己的孩子未來也走上腦殘粉的不歸路。特別像最近幾天,家長復工,孩子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把握?怎麼讓孩子度過一個既充實又快樂的假期?
  • 5歲女兒塗指甲油,兩個媽媽不同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不同性格
    文|糖小糖女孩愛美是不移至理的工作,可有的媽媽卻不大稀飯孩子分外愛美。那天在小區的石凳上,看到兩個小女孩趴在石凳上偷偷地高興笑著,走進一看,這兩個小女士正在用水彩筆給對方畫指甲油,十個短短白白嫩嫩的手指甲五光十色,在我看來是很心愛的。
  •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放下手機不玩遊戲
    此篇文章有點長,家長如果能耐心看完,將有效防止孩子掉入「沉迷手機」的深淵。有一次去餐廳吃飯,鄰桌孩子一直在鬧,她媽媽正在和朋友聊天,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不打擾她們談話,她把手機扔給了孩子。這個小朋友立馬笑嘻嘻,他熟練的打開遊戲,餐廳裡都是遊戲音樂的聲音。手機讓家長順利解放,很多父母開始把手機當成了哄孩子神器。
  •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未來
    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長大後更堅強、更勇敢,早點與孩子「分床睡」、「分房睡」,就成了每一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與孩子分床睡、分房睡,並沒那麼簡單。父母的不同做法,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心狠媽媽vs心軟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吉吉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有點膽小,媽媽就想培養兒子獨立睡覺,希望他可以堅強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甚至,有些父母在聽到這個問題後,會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進而開始吼孩子:「我不上班,錢從哪裡來,你的零食玩具從天上掉下來啊!」「我不上班,你吃什麼?喝什麼?你讀的書、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玩的玩具,都是花錢買的!我不上班,哪來的錢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