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巖間聖母》中發現新草圖,作品將以沉浸式方式展出

2021-01-18 騰訊網

最近,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從達·文西的畫作《巖間聖母》中發現了一幅初步的構圖,和如今人們看到的油畫不同,在新發現的初步草圖中,天使和聖嬰的位置相對更高,天使低垂著頭看向聖嬰。達·文西改變構圖的原因依然成謎,但是對於這位大師而言,任何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發現對於後世的研究都至關重要。與此同時,英國國家美術館宣布將在今年11月展出該作品,展覽將以沉浸式的方式進行,通過構建繪畫原本所在的教堂式環境等方式,給讓觀眾有機會探索萊奧納多·達·文西在創作這幅作品的創造歷程。

近日,研究人員從備受討論的達·文西畫作《巖間聖母》中發現了一幅「被放棄的構圖」,這件作品本身將作為重要展品出現在11月倫敦國家美術館的沉浸式展覽「萊奧納多:體驗一幅傑作」中。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將舉行達·文西的作品《巖間聖母》的沉浸式展覽,通過重塑畫中的景觀、投影模擬達·文西工作室場景等方式邀請人們探索畫中的秘密。《巖間聖母》將呈現在一間「想像出的教堂」中,讓觀眾置身於作品最初所在的教堂環境中。

《巖間聖母》中新發現的草圖

經過科學研究,國家美術館的研究員們發現畫中藏有一幅未完成的早期構圖,其中可以看出達·文西對於天使和聖嬰的初步構想,這個最終的成稿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為什麼達·文西放棄了之前的構圖,這依然是個謎題,」一位發言人說道,「因為手掌按到畫板上的底漆而導致的手印也能夠被看見,這可能是助理所做,也可能是達·文西本人。」

今年1月,由6名專家組成的團隊開始在畫作上使用最新的成像技術,由於草稿的創作運用了材料鋅,因此可以通過「宏觀X射線螢光光譜法」(macro x-ray fluorescence)和紅外線成像和高光譜成像看見。

「相較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畫面,在草稿中,兩個人物都位於構圖的更上方,天使低頭看著聖嬰,似乎正緊緊地擁抱著他,」國家美術館的發言人補充道。

草圖中天使低頭看著聖嬰

這項發現與美術館宣布達·文西新展共同發布,該展覽專門聚焦《巖間聖母》,作品最初作為祭壇畫而位於一座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教堂中。美術館的底層展廳將轉變成一個探究作品的空間,四間展廳將帶來「多重感官的體驗」,其中就包括根據原來的場景重建的教堂式環境。

倫敦國家美術館館長加布裡埃爾·費納爾迪(Gabriele Finaldi)表示,展覽將「讓觀眾有機會探索萊奧納多·達·文西在創作這幅作品的創造歷程」。美術館的作品保護部主任拉裡·凱思(Larry Keith)則表示,隨著團隊工作的繼續展開,未來或將有更多的發現。

展覽由國家美術館和59 Productions公司共同策劃,該公司曾參與策劃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2013年的大衛·鮑伊(David Bowie)展覽。「這是介於展覽和體驗之間的某種東西,」公司的運營總監理察·斯萊尼(Richard Slaney)說道。

「達·文西的世界觀意味著他著迷於深入地觀察任何他所感興趣的東西,通過讓人們有機會重新專注於一幅繪畫上,我們期望讓他們做同樣的事。」斯萊尼補充道。

斯萊尼表示,展覽將在各個展廳中分別揭曉繪畫的不同層面,作品《巖間聖母》將在最後被揭曉。「我們將學術性研究轉變成了一種戲劇性的體驗,」他說道,「你將通過觀看而不是閱讀資料來了解一幅作品。」

《巖間聖母》局部

2010年,《衛報》的藝術評論員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在一篇文章中探究了作品的來源。「國家美術館在1880年時購入這件作品,它一直被當作是一幅達·文西原作進行展示,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術館都認為作品主要由助理完成,而達·文西可能只是完成了基礎的構思。」

2005年,研究人員發現畫中聖母的姿勢改變過;2008年,畫作的修復工作開始,其中包括將1949年時加上的油漆清除,並且將畫作放入運用16世紀時原作的畫框碎片而做的新畫框。

達·文西的肖像草圖

今年五月,在英國皇室收藏館的達·文西手稿中發現了一張有鬍子的男人的草稿,作品被鑑定為達·文西本人的肖像,研究人員推測可能由他的助理所畫。「這是達·文西的一幅肖像速寫,作為一幅作品,它或許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作為對於達·文西個人的記錄,它無比重要。」

展覽「萊奧納多:體驗一幅傑作」將從2019年11月9日展出至2020年1月12日。

(本文編譯自《衛報》《The Art Newspaper》相關報導)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畫|達·文西《巖間聖母》
    達·文西《巖間聖母》1483年,達文西接到來自米蘭的一個宗教團體的請求,讓他為一間禮拜堂作祭壇畫,於是就有了《巖間聖母》。作品完成後,達文西非常滿意,他提出增加酬勞,但是遭到了這個宗教團體的拒絕,便一怒之下把畫賣到了別處,也就是這幅收藏在巴黎羅浮宮的《巖間聖母》。幾年之後,這個宗教團體要求達文西歸還這幅作品,達文西本來想重新創作一幅新的,但是又受到了宗教機構反對,他們堅持要一幅與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於是就有了現在收藏於英國國立美術館的另一幅《巖間聖母》。
  • 達·文西名畫《巖間聖母》珍貴草稿重見天日
    達·文西名畫《巖間聖母》珍貴草稿重見天日 ,是名畫《巖間聖母》的草稿。盧克斯與已故萊比錫大學藝術史教授恩斯特烏爾曼經過長期考證,採用了現代科學鑑定手段,通過藝術史方面的印證,確定這幅畫確實出自達文西之手,而不是此前認為的由他人創作的《巖間聖母》複製品。  據悉,這幅畫於18世紀從義大利佛羅倫斯被帶到奧地利後就被世人遺忘了。上世紀20年代,它在奧地利格拉茨的一個展覽上現身,被認為是他人臨摹的作品。
  • 第一期 《巖間聖母》賞析
    優越之處編輯一般題材的《巖間聖母》都按照教會意願把聖母畫在先知環繞之中,這是聖方救濟會贊助者用來提升聖母瑪利亞清白信念的一般性宗教構圖方式。而達文西的創作完全是一幅在佛羅倫斯正悄然興起的世俗性作品,畫面上的一切無不體現著新意:情節的藝術化處理;不尋常的難以捉摸的風景;人物與環境的有機融合;光的巧妙利用;高尚的美所輝照出的人物形象。
  • 我們在英國看到的那副《巖間聖母》
    ,達文西的《巖間聖母》,這是他畫的第二幅《巖間聖母》。Musée du Louvre, Paris 法國羅浮宮展出的第一幅《巖間聖母》視頻演示了祭壇在歷史中造型的變化達文西在1483年受委託開始創作《巖間聖母》,大約在1485年完成了現收藏於羅浮宮的第一幅,由於金錢的原因,他將這幅畫賣了。兄弟會對這種違背契約的行為當然很氣憤,但是最終還是同意讓他再畫一幅作為補償。大約25年之後,聖佛朗切斯科教堂終於迎來了令他們滿意的《巖間聖母》,也就是現在收藏在英國國家畫廊的第二幅。
  • 達文西的《巖間聖母》被紅外掃描後出現另外一幅作品!
    這兩日,英國國家美術館再次揭示了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巨作《巖間聖母》中的許多細節,這些細節充分地說明了該作品下方確實存在另一幅底稿,有人稱其為「畫中畫」,但是底稿作品與成品有著非常大的出入,可以說是根本不是同一主題。
  • 淺談達文西——《巖間聖母》、《最後的晚餐》
    《巖間聖母》是為米蘭一教堂的禮拜堂所作的祭臺畫,聖母馬利亞居於畫面中央,右手扶嬰孩約翰,左手下面是嬰孩耶穌,約翰正向耶穌致敬,而耶穌身後一位天使則以手指向約翰和聖母。4位人物構成了一個完美而穩定和諧的三角形,奠定了全畫豐富而均衡的主調。
  • 達·文西的一幅傑作——《巖間聖母》
    《巖間聖母》從構思到完成,歷時較長,是達·文西的一幅傑作。這一題材,過往已有不少畫家畫過,如何超越他們,達·文西很費了一番心思:一是人物安排上按金字塔結構處理,頂部是聖母美麗的頭,側面是她伸向聖子頭上的手,底角則是嬰兒和天使;二是以往的畫家只是把風景作為一種附屬的東西或者一組人物的簡單陪襯,這次他要改變這種做法,讓風景擔當起從來沒有擔當過的重要角色,讓風景環繞在人物的周圍,與人物融為一體,賦予畫面一種別具一格的詩情畫意。
  • 巖間聖母
    作  者:達文西 - Leonardo da Vinci作品名稱:巖間聖母- The Virgin of the Rocks作品尺寸:189.5x129cm作品年代:1503-1506作品材質:板面油畫        一般題材的《巖間聖母》都按照教會意願把聖母畫在先知環繞之中,這是聖方救濟會贊助者用來提升聖母瑪利亞清白信念的一般性宗教構圖方式。
  • 《最後的晚餐》中的達·文西密碼
    達·文西設計的直升飛機達·文西設計的巨型弩機達·文西的涉獵實在太過廣泛,很多時間精力分散在了科學研究和工藝革新上,因此他只能算是一位「低產」畫家,然而他的傳世之作,從《蒙娜麗莎》、《巖間聖母》,到《拈花聖母》、《抱銀鼠的女子》等等,
  • 世界名畫《巖間聖母》內有畫中畫,達文西後來為何放棄仍是一個謎
    趣味探索訊 如果說愛因斯坦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那麼達文西將是這個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據說達文西在繪畫、天文學、物理學、幾何學、音樂、解剖、生物學、地球學、光學、力學、建築學、工程學、醫學、氣象學等20多個重要領域都有顯著成就。可以用一句古話來形容他。
  • 嚴肅八卦丨通過達·文西、米卡朗基羅等藝術家的作品分析他們的理想型
    事實上,這就是達·文西偏愛的類型:雌雄莫辯,俊美秀挺。就憑一幅畫當然不能說明什麼,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其他作品 ↓《巖間聖母》關於這個學徒,《美術館裡聊怪咖》裡是這麼介紹的:他的壞毛病可不少,比如小偷小摸,曾偷了達·文西的財物,而且還愛撒謊。最關鍵的是,他繪畫方面的才能也馬馬虎虎。但這個聽上去一無是處的學徒達·文西卻愛得要命,覺得他萌得不得了!沒辦法,人家長得帥啊!才華、智慧達·文西自己有的是。(雖然據說達·文西自己也長得很好看!但作為藝術家,對美的渴望總是很強烈的!)
  • 達文西畫作《巖間聖母》發現隱藏素描:包括天使和嬰兒基督
    近日發現,倫納德·達·文西(Leonard Da Vinci)創作的《巖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畫作下覆蓋著這位藝術家的原始素描。儘管已經被學者和傾慕者研究了500多年,但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和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科學家和藝術學者還是發現了更多內容。
  • 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在倫敦展出
    2月25日,在英國倫敦南岸,參觀者在觀看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 作為極具互動性和多重感官體驗的巡迴展覽,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於2月7日至5月21日在英國倫敦展出。荷蘭梵谷博物館通過虛擬實境技術重現他作品中的場景,讓來訪者「走進」梵谷畫中的世界。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他的到來,打破了當時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近乎白熱化的對壘。不過最終成就拉斐爾的,還是羅馬——拉斐爾25歲直至去世幾乎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他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也幾乎都是在這裡誕生的。拉斐爾以表現肖像畫和聖母像中無人可及的優雅姿態而聞名。
  • 達文西傳世作品全集欣賞【值得收藏】
    達·文西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愛因斯坦、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闢了新的道路。1482年,達·文西來到米蘭,應聖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請繪製祭壇畫《巖間聖母》。這幅畫現藏於羅浮宮。《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
  • ...真的發生了:在上海能欣賞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作品真跡
    展覽首次將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真跡同時帶到中國,從三傑及其追隨者的作品、到巴洛克早期代表人物魯本斯的作品,再到現當代藝術大家安迪·沃霍爾、博伊斯、達利、杜尚等向文藝復興致敬的作品,以橫跨6個世紀的459件藝術真跡回望文藝復興的輝煌歷史。
  • 《巖間聖母》:達文西連續創作了兩幅相同主題的作品
    《巖間聖母》是達文西連續創作了兩次的作品。很多人都認為,要解讀達文西密碼,這幅作品是最好的突破口。現存的《巖間聖母》總共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如今留下法國巴黎的羅浮宮,這幅作品完成於1483到1490年,算是達文西早期在佛羅倫斯創作的作品。
  • 走進畫中世界——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在倫敦展出
    作為極具互動性和多重感官體驗的巡迴展覽,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於2月7日至5月21日在英國倫敦展出。荷蘭梵谷博物館通過虛擬實境技術重現他作品中的場景,讓來訪者「走進」梵谷畫中的世界。↑ 2月25日,在英國倫敦南岸,參觀者在觀看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2月25日,在英國倫敦南岸,參觀者在觀看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2月25日,在英國倫敦南岸,參觀者在觀看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
  • 它可能是最後一件達·文西真跡,從 45 英磅逆襲到 1 億美元
    一副此前疑點重重的《救世主》畫作,被確認為達·文西所做。目前世界上確認的達·文西作品不超過15幅,且都分布在世界各大博物館。這或許是私人收藏的最後一件達·文西真跡。當時由英國收藏家弗朗西斯·庫克(Francis Cook)買下,但被認為是 達·文西的學生貝爾納迪諾·盧尼(Bernardino Luini)所繪。在1958年蘇富比的庫克收藏機構專拍中,僅以45 英鎊售出 。
  • 《巖間聖母》為什麼會有兩幅?天才的心思你別猜
    《巖間聖母》是達文西為米蘭教會創作的一幅宗教題材的作品,但在完成之後卻遲遲沒有交給教會,在多次交涉過後才叫出了一幅名為「巖間聖母」的畫作。該畫輾轉了幾百年最後在英國國家畫廊安家,但很有一幅《巖間聖母》在法國展出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