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到了拍賣季,往年這時候各拍場雲集,好不熱鬧,今年只能轉戰網絡,少了很多樂趣。近些年唐卡在拍場中頻現,僅去年國內外的主要拍場上就出現了約一千多幅唐卡,其中不乏精品,價格最高的是紐約蘇富比春拍上出現的一副14世紀壇城唐卡,成交價達242萬美元。唐卡成為了繼佛像收藏後的又一大熱點,這大概一是源於其獨特的藝術性、宗教性和稀缺性;二是因為大部分藏家對於唐卡認識還遠不如傳統收藏品類那樣充分,唐卡目前還相對處於價值窪地,有漏可撿,具有比較好的收藏潛力吧。
綠度母唐卡 14世紀 衛藏 棉布礦物膠彩 20×19 cm
北京中鴻信拍賣公司 2018年秋拍 成交價:160,000RMB
這幅綠度母唐卡也是一幅14世紀的早期唐卡,從其藝術風格來看,應該是出自衛藏地區。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唐卡其實是17世紀以後的作品,11-16世紀的早期唐卡存世非常稀少,並且與17世紀後的大一統風格相比具有很鮮明的時代藝術特色,十分珍貴。早期衛藏地區的藝術風格主要是受到印度波羅王朝的影響,還有一些敦煌風格的滲入。11世紀,阿底峽大師由仲敦巴迎入衛藏後,在振興佛法、撥亂反正之時,見到藏地佛教藝術較為粗陋,便派遣弟子攜親筆書信前往印度著名的超戒寺,請印度畫師繪製了三幅「布畫」帶了回來,作為衛藏地區壁畫和唐卡的藍本,以此便奠定了衛藏地區的11-13世紀的「波羅藝術風格」,也可以稱為「帕拉風格」。14世紀,能工巧匠的尼瓦爾人將尼泊爾藝術帶入了衛藏地區,衛藏的畫師在帕拉風格的基礎上選擇性的接受了尼泊爾的藝術元素,並進一步融合了本土的藝術風格,開創出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藝術體系,通常稱為「尼藏風格」。在西藏,人們常將衛藏地區「帕拉風格」和「尼藏風格」的早期唐卡統稱為「噶當巴唐卡」,國外也有很多藏家這樣稱呼,大概是因為阿底峽大師對衛藏地區早期唐卡風格起源的深厚影響,其建立的噶當派又是此類風格的最早傳承者,人們就延續了這樣的稱呼,儘管現代一些學者認為這樣的風格歸類並不太嚴謹,因為後來噶舉、薩迦等其他教派也都遵從此類藝術風格。這幅綠度母唐卡便是一幅尼藏風格的「噶當巴唐卡」。
綠度母唐卡 14世紀 衛藏 棉布礦物膠彩 20×19 cm
北京中鴻信拍賣公司 2018年秋拍 成交價:160,000RMB
公元12世紀以後,隨著西北和東北印度佛教的消亡,來自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佛教藝術,逐漸成為西藏佛教藝術最為盛行的藝術風格,其作品也被西藏藝術大師爭相模仿,這幅綠度母唐卡就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早期尼藏風格唐卡精品。綠度母頭束高髮髻,頂置牟尼寶珠。戴有五葉花冠。面相豐圓,額部高廣,眉眼上挑,鼻梁挺直,雙唇緊抿,帶有一絲微笑,令人感受到度母救度世人之時的慈悲和關愛。上身軀體勁健,四肢壯碩,所佩戴的項鍊、釧鐲奢華絢美。左手輕拈花莖,花莖循循而上,於肩部盛放蓮花。右手自然擱於右腿之上,結與願法印。下身著五彩緊身長裙,左腿平放於座上,右腿外展,踩在蓮花之上,以遊戲姿態安坐於蓮花座上。畫面上方有兩位佛尊端坐於蓮座上,皆為佛陀形象,手印也都為觸地印,只是身體膚色有所差別。主尊臺座兩側有兩位脅侍菩薩侍立,左側菩薩身呈青色,手中持有寶劍;右側菩薩身呈黃色,手持蓮花。兩位菩薩上方為兩位教法傳承祖師,相對而坐,現僧人形象。整幅唐卡形制傳統,技法古拙,突出了早期西藏唐卡藝術對美學的獨特詮釋,精神內蘊和藝術氣息極為豐富;其藝術特點鮮明,造型特徵突出,彰顯出14世紀尼藏風格唐卡繪畫的藝術神韻,具備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這幅綠度母唐卡具有很多早期唐卡的典型特點:
1、大面積濃鬱純淨的用色,深藍、朱紅、綠色、黃色是早期唐卡中主要的顏色,將深邃、熱烈、幽靜而華麗奇妙的組合在一個畫面裡;
2、背龕式的布局,主尊佔據畫面的正中大部分的位置,莊嚴偉岸,並和其他人物處於同一較大的背龕中,這種弧形階梯狀的背龕和將多個人物置於期內的表現形式在早期唐卡藝術風格中時有出現,彩虹型的背龕外沿在13世紀唐卡中更為常見;
蓮花生大師唐卡 13世紀 西藏 魯賓藝術館
3、深藍色背景中飄散的花狀紋飾、馬蹄型背光和頭光、卷草紋飾,還有主尊和菩薩上師的背光兩邊都有伸出來的「小翅膀」等在早期唐卡中也都是常見的表現方式;
左:無量壽佛唐卡 14世紀西藏 魯賓藝術館
右:綠度母唐卡(局部)14世紀
4、主尊頭戴五葉冠,臉型方正略短、上寬下窄,五官較集中,眉額部較寬,仿似年幼孩童的面部比例,四肢修長、手腳較小,還有彩色條紋的緊身褲,都表現出了尼泊爾的風格元素。
綠度母唐卡 14世紀 衛藏 棉布礦物膠彩 20×19 cm
北京中鴻信拍賣公司 2018年秋拍 成交價:160,000RMB
綠度母是藏地最溫柔的一種信仰,就像漢地的觀音,以母親般的博大與包容愛著世人,人們相信這一身碧綠的女神能夠救助世人渡過各種苦難,時刻關照著芸芸眾生。度母的信仰由來已久,最早或許是來源於一些女神崇拜,據《布頓佛教史》記載,尺尊公主入藏時攜帶的佛像中有一尊旃檀度母像,這是目前所知的度母信仰傳入西藏的開端。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更是被奉為觀世音菩薩、綠度母、白度母的化身。據傳11世紀阿底峽大師也是在度母的指引下前來西藏地區弘法的,他的本尊正是度母。在佛教世界裡,度母是觀音的化身,從八難、十六難中救度一切有情。直至今日,綠度母依舊受到廣泛的信仰與崇奉。最早的一副綠度母唐卡是11世紀著名的「熱振寺女神」。
綠度母唐卡(背後藏文題記 「熱振(寺)的(女)神」 )
11世紀 噶當派
這幅14世紀的綠度母唐卡同樣是稀有而珍貴的早期尼藏風格唐卡,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與藝術價值。不太了解宗教的人感受到的或許是重彩工筆的方寸分毫和繁複畫面裡的神秘意境,而對於佛教徒來說,繪畫本身這就是一場修行。
綠度母唐卡 14世紀 衛藏 棉布礦物膠彩 20×19 cm
北京中鴻信拍賣公司 2018年秋拍 成交價:160,000RMB
想進一步了解度母唐卡的朋友可參閱:
說明:本文不做商業用途,僅供學習交流。個人所知有限,如不當之處敬請諒解,學無止境,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