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和最佳原創劇本兩枚小金人後,《海邊的曼徹斯特》終於在國內上映了。
卡西·阿弗萊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
相信你去電影院看完,都會覺得這絕對是你看過的最喪的電影top 3.
「喪」這個詞兒流行了好一陣子了。
比如動畫片《馬男波傑克》,一匹年過50的過氣明星馬,每天從500平方米的位於比弗利山莊的別墅中醒來,參加各式盛趴體,喝酒嗑藥泡妞,卻一次又一次說出傷人的話,做出傷人的事。看似光鮮的他卻飽受心中的孤獨和抑鬱。
其中馬男喪喪的語錄更成為經典:
再比如堪稱喪片之神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小飽受原生家庭成長陰影的松子一生掙扎向上,不斷付出愛甚至到取悅的程度,卻是一次次被打倒、被命運狠狠凌虐,結局在最後一次準備掙扎重新做人之時卻諷刺的被一個砸過來的球結束生命。
「小時候誰都希望自己的將來閃閃發光,但是長大以後,自己的夢想,卻沒有一個能夠變為現實,既痛苦,又對不起自己,而且還反過來埋怨...」
「生而為人,對不起。」
還有那部《百元之戀》。外人看來一事無成的大齡女loser人生down到谷底,當然最後算是小小的逆襲了,但是仍然全片籠罩著喪得不行的氣息。
《海邊的曼徹斯特》某種程度上比這些電影都喪。
沒有那些大喪片的誇張的人設,也沒有多麼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什麼經典金句、不會讓人看得又喪又drama又哭又笑好過癮,這部電影就是真實入骨髓的喪,喪得渾圓喪得密不透風,把你整個包裹在那種壓抑的情緒中,難怪有人說看完「致鬱」。然而,如果你將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和人物共情,反而能喚出內心許多隱藏的情緒,看完有一種被治癒的感覺。
電影的情節很簡單。Lee是一個生活在波士頓,做著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還要飽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藍領。他的工作內容就是給人通下水道、通馬桶。住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冬天要給積雪很厚的路面鏟雪。
他看起來很憂鬱很麻木很遲緩還有點窩囊,有時候讓我想起了身邊這樣做著類似工作的人們,他們看起來沒有什麼存在感,有點憂傷,但也沒有人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仿佛他們生來如此。
下了班Lee有時候會去酒吧借酒消愁,被女人搭訕了也是冷冷淡淡,被陌生人稍微的眼神言語挑釁就會大打出手。寥寥幾個鏡頭,一個孤獨古怪、自卑卻易怒的loser形象已經被刻畫出來了。
突然有一天他接到電話,親生哥哥因病去世了,他於是趕回自己的家鄉,也就是本片的片名——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這是一個美國真實存在的海邊小鎮,人口一共就五千多。
哥哥病了很久,去世也是意料之中,只是遲早的事情。Lee進天平間短暫地抱了抱哥哥的屍體,輕輕一吻向他道別。而麻煩的事情是哥哥遺囑裡交代Lee作為自己兒子的監護人。而這一職責是Lee非常抗拒的。
為何抗拒這一職責?影片的雙線敘事在人物腦海不斷閃回的鏡頭中交代了原因。
原來以前的Lee不是這樣。他曾經住在這裡,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如膠似漆的妻子,三個可愛的孩子。有時候出海,有時候呼朋引伴到家裡打撞球,日子平凡卻也快樂。
但一次他失誤引起的大火使得自己的孩子喪命火海,這場事故後,生存下來的妻子和他離婚,他一人遠走他鄉生活。
這就是他無法重新回到這座小城的原因。他無法走出悲傷,無法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想和解。警察局叫他去審問,後來安慰他說,忘記加防火板也不算多大的過錯,那天晚上很多人都可能犯了同樣的錯誤。
表現災難悲劇的方式很多,導演卻用了克制平靜的手法,在看似無聲無息間將虐心過往一點點抖落。
即使所有人都原諒了他,他卻無法原諒自己。然而活著是一項必須又殘酷的事業,Lee的扮演者卡西·阿弗萊克用出色的表演詮釋了什麼叫活得如行屍走肉。
當全片的人都在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向前看——侄子在失去了父親後仍然過著精彩放浪的美式青少年生活,曾有酗酒情緒問題的嫂子和一位基督徒結婚,開始信教變得平和;甚至前妻也從喪子之痛中走出,和另一個男人組建家庭生了孩子...只有他,選擇活在過去。
最後和前妻的相遇是壓垮Lee的最後一根稻草。前妻聊著聊著崩潰泣不成聲,她還愛Lee,她希望Lee能原諒她曾說過的惡毒的話,她希望Lee走出陰影。
然而,Lee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他只指著自己的心說了:「You don't understand. There's nothing there.」
他安排了侄子生活在另一個人有愛的大家庭裡,而自己將回到自己一個人的孤寂生活。他說了那句:
" I can't beat it. I can't beat it. I'm sorry."
是啊,I can't beat it. 我們說著「忍住淚,前路漫漫,不要向後看」「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但誰不是帶著傷痛活著,總有一些痛無法釋懷,總有一些恨想起來咬牙切齒。
錯過了一個人,就是永遠的錯過了,在渾然不知中你們已經見了最後一面;永失所愛,生老病死,失去了就是永遠的失去;命運有時候充滿深深惡意,也許你什麼也沒得到,但是不失去,已經算是足夠幸運。
人生苦短,悲欣交集,那些摧毀過我們的事情細小卻強烈,時光究竟是怎樣爬過你的皮膚,你又為何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過去開心的Lee和後來憂傷的他,一切都變了,海還是那片海,終不似,少年遊。
為什麼現在抑鬱的人這樣多,為何大家都喜歡關起門來看大喪片?大概是時代催促我們的步履加快加快再加快,社交媒體等等不斷給你吹著泡泡,我們的思維生活在虛幻的世界中,你在社交媒體上說喪氣的話是「垃圾人」,你暴露自己的脆弱會被說「負能量」,慢慢的,你連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什麼都聽不清楚了。
如果滿世界都在負責贏,到底還有誰在輸?
《海邊的曼徹斯特》裡面卡西·阿弗萊克扮演的Lee的痛感如此真實,沒有哀嚎大哭,他看似生活在現實中,卻放逐自己,把全世界關在門外。從他虛無迷離的眼神、從他虛弱麻木的走姿、從他遲緩無力的動作,我們仿佛能摸到自己曾經痛感的質地,那些心碎的時刻,你的身體也會蜷縮在一起,世界仿佛都不能再接納黑白灰以外的色彩。
可以看出來Lee還是在慢慢好起來的,在和侄子相愛相殺相處的這段時間裡,他已經感受了親人帶來的溫暖。從徹骨的冬天到了萬物復甦的春天,冰冷的心在慢慢癒合。影片最後一幕,他說自己會搬到一個大一點的住所,侄子可以隨時來玩兒,他也會時不時回來陪伴侄子。
必須說演侄子Patrick的演員盧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演的也非常好,仿佛看到一枚新星在冉冉升起
人生充滿了「喪」,就像伍迪·艾倫在《安妮霍爾》開頭講的那個笑話:「生活充滿了悲慘、孤獨和苦難,而且這一切都結束得太快了。」
活著是一種本能,生活就是充滿了遺憾和悔恨的歷程,正面面對殘缺的過往,還會痛,但,還會向前走——這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給我們的雖然喪但卻踏實的答案。
和解不了的痛,就不和解了吧,我們都有權利不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人活著不是都是為了趕路,感受自己的痛和絕望,它也是組成我們「人」的一部分。那一點點溫暖和希望因為從痛中破土而出,才顯出生命的質地和厚重,我們的生命,或許就是開在苦痛頂上的一朵花。
讓這部電影如此耐看,你願意放在電腦裡面回味的,除了渾然一體的敘事,動人的配樂,最主要的是幾個演員出色的表演。主角卡西·阿弗萊克(Caleb Casey Affileck)的演繹,他給悲傷賦予了具體的形態的氣場,讓整個觀影歷程像一場交互式體驗,我們和他一起觸摸悲傷,經歷它。
過去讓這個男人眼中有了無法抹去的傷痛、猶疑
偶遇前妻那一場戲,面對前妻的情緒崩潰、不斷的懺悔,他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或許這樣的表情就叫悲從中來。這樣讓人心疼,你想俯下身去抱抱他
這一段精彩演出的視頻,看了就明白,真實才是力量,所謂的演技,就是完完全全進入那個人:
紐約《Time Out》看後這樣評價卡西在片中的表演,「加入了巨人的行列」。
本片的導演肯尼思·洛納根也是該片的編劇,導演要求演員一遍遍排練,卡西從這位戲劇掛的導演身上獲益良多。「有些並不演戲劇的演員也會樂意去排練,但畢竟不多。按照他要求的,不斷地去討論這個角色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不那麼做,我覺得還挺有趣的,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探討久了會發現這是種讓自己相信劇本的方式。」
《海邊的曼徹斯特》不同於很多大片,它關注的就是一個最普通的人的心路歷程。卡西也談到演員的社會職責問題:「作為社會的一員,一個演員需要促進人們彼此的溝通,更加公平地為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發聲,避免娛樂界只為一小撥人發聲。」「要實現這一變化很難。」
這位獅子座的男演員相當帥氣,周身滿滿的荷爾蒙氣息。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因為愛表演的哥哥本·阿弗萊克開始演電影。
曾出演哥哥和馬特·達蒙的《心靈捕手》:
都是獅子座的哥兩好:
起點很高的哥哥現在倒是被吐糟演戲「面癱」:
人們談起他,總冠之以「本·阿弗萊克的弟弟」,但其實卡西的表演經歷其實和哥哥沒什麼相似之處。他不在乎成為一個偶像演員,目睹過太多成名的不堪,他已經完全摒棄了成名的渴望,他說:「我們痴迷名人,在他們身邊構建神話,然後獵殺並摧毀他們。」
非常非常的....帥!
卡西演出並導演了一系列小眾電影,比如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走個不停的《蓋瑞》、講述孤獨作家的《孤獨的吉姆》、表現內心陰鬱小警察的《心中的殺手》.這些電影中他都扮演處於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但這些社會邊緣的小人物時常才是我們本我的一些折射,畢竟生活不都是《肖申克的救贖》《當幸福來敲門》《託斯卡納豔陽下》這種偉光正吧。
和馬特·達蒙主演的《蓋瑞》
這位獅子座的男演員,也讓我想起了《計程車司機》裡同為獅子座的扮演者羅伯特·德羅尼,或者是《搏擊俱樂部》的獅子座演員愛德華·諾頓,雖然他們扮演的是看似社會邊緣的小人物,卻有著主流角色沒有的勇氣、真實的反叛和銳利。
《計程車司機》:
《搏擊俱樂部》:
就在這些看似鮮有人關注的小眾電影中,卡西磨鍊著自己的觀察力和演技,《紐約時報》評論說:
「不知道什麼時候卡西·阿弗萊克成了這樣一個好演員.大多數人希望你愛他們,但卡西·阿弗萊克似乎並不這樣,或者他真的不在乎。」
卡西拿下了今年的奧斯卡小金人。我現在期待的是,卡西還將為我們帶來什麼其他好電影,在電影界充斥著面癱腦殘、浮於表面的垃圾演技的如今,這樣滿足的觀影體驗已經是很久沒有的了。
提前恭喜卡西,雖然大器晚成,但他的時代終究是到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贊那度旅行人生】
授權轉載,合作,投稿 wechat@zanadu.cn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精彩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