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金錢是很抽象是很抽象的概念。尤其當家長們碎念著:這個好貴錢不夠,等我們存夠錢再來..…,說這些孩子聽得懂嗎?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甚至會認為較重的硬幣,比紙鈔還要值錢呢。如何藉由以下簡單又受用的經典招數,讓孩子認識金錢,是所有父母必學的技巧~
依大小分類
把所有的大小零錢拿出,一塊錢、五塊錢、十塊錢與五十塊錢的大小都不同,一邊分類,你可一邊教導孩子,臺灣硬幣的大小是越大越值錢,讓他們藉由大小來認識幣值大小的抽象概念。
顏色與造型分類
這些硬幣的顏色與造型都不相同,依這個方式分類的同時,則可練習五個一塊變成五塊的概念,十個一塊或是兩個五塊,就變成十塊錢。記住,每個孩子的數學能力發展不同,不要急不要逼,當成遊戲輕鬆玩就可以。
角色扮演
有空帶孩子去銀行或郵局走走,然後回家再找機會玩角色扮演,一人當做顧客,一人當做銀行人員,然後練習之前所做過的活動。當然要更輕鬆一點的話,就扮演玩具店老闆和客人會更好玩,你也可以幫孩子買一個兒童專用收銀臺,讓概念更實際化。
擅用消費機會
生活中我們時常用到錢,當我們帶孩子出門時,不管是去加油站、大賣場或是餐廳,都是讓孩子理解,要擁有東西,就是得付出代價。此外,例如像去超商買東西,發票留下來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對對樂的遊戲,增加他們理解商品價值的機會。
小豬撲滿是否持續變胖
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讓他有錢時就把錢放到小豬撲滿,然後不定期問問孩子,究竟小豬撲滿裡有多少錢?如果還不會數數的孩子,就陪伴他們一起數錢。你也可以有一個小存錢本,紀錄數錢的時間與總額,讓孩子知道存錢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去銀行秤小豬重量
當小豬撲滿已經放滿硬幣後,你可以要求孩子將零錢分類好,先算過數量,再帶他一起去銀行算錢,別錯過讓孩子看銀行點幣機如何使用的有趣過程。接著,你有兩種方式可嘗試,一是讓孩子了解紙幣,二是了解帳戶的概念。
在孩子還小時,他們眼裡較重的紙幣,可能比紙鈔還要值錢的許多,讓他們把重重的撲滿帶去換成紙鈔,可藉此讓他們理解紙鈔的價值。另外,你也可以為孩子開帳戶,然後把他小豬撲滿的錢放入,並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存摺。
實現願望
孩子有了存摺後,鼓勵他邁向下一步:許一個需要金錢才能實現的計劃,例如:買芭比娃娃的家,接著,陪伴他繼續存錢,再多存起個胖小豬,多走幾次銀行,夢想應該就可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