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賴真榮,今年72歲,是匯川區董公寺街道五星社區洞埡組農民。我家有3口人,都是精準扶貧對象。
年輕時候,我曾外出務過工,每日挑擔賣貨,雖早出晚歸,卻收不抵支,常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2008年,村委會和街道辦事處多次到我家走訪,了解到我家情況,便按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給我家辦理了低保。也正是這份低保,幫助我們一家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2014年,迎著精準扶貧政策的春風,我家3口人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大病保險、就業扶貧等政策。
2017年,匯川區實施健身步道沿線黔北民居住房精品打造,我家又被列入精品點集中打造,並通過「三改三化」扶貧政策,我家的房子煥然一新。
看到眼前的這一切,我感覺像做夢一樣,打心底裡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幫扶幹部用心用情的幫扶。
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我明白,想要過上幸福生活,不能「等靠要」,還是要靠自己,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因此,儘管我患有慢性疾病,但我堅持在家種植蔬菜、養殖家禽來貼補家用。同時,妻子在家附近做臨工,兒子在外地有工作,全家每月都有不錯的收入,吃穿不愁,生活過得真不賴。
從一貧如洗到摘掉貧困帽,黨和政府幫助了我太多太多。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這麼多年來,黨和政府給予我家的遠不止「滴水之恩」,2017年8月,我將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3000元錢捐獻給了匯川區紅十字會,希望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以實際行動感謝黨和國家的恩情。
今後,我也會更加努力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講述人:賴真榮 整理:周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