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丨陳光榮「花樣種養」脫貧記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巴中日報 巴中日報

「脫貧故事·說說我家的大變化」

房前有花,

屋後有樹,

地裡有瓜果蔬菜……

這樣的「田園生活」令無數人

羨慕和嚮往。

在恩陽區茶壩鎮新寺梁村,

67歲的陳光榮就過上了這樣的

「詩意田園生活」。

記者見到陳光榮時,他正在柑橘樹下種蒜,頭頂樹上,一個個綠色的橘子壓彎了枝頭。看到記者,陳光榮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笑著請我們參觀他的新居。「幹活的時候弄髒了,回到家就要換身乾淨衣服,免得把屋裡整髒了。」正式介紹之前,他還讓老伴先招呼著,簡單清洗後回屋換了衣服和鞋。

「我家種耙耙柑有4年了,今年正式批量掛果,產量還可以,年底就可以賣錢了。」陳光榮是村裡出名的「雜家」,因為他不僅養有豬、雞、鴨,還種有耙耙柑、桃子、生薑、包菜、蓮藕等。雖然種類繁多,但他對待每一個種養項目都很用心。

看到他現在精力充沛的樣子,老伴鍾銀華感慨曾經的不容易。2014年以前,陳光榮和老伴一直在西安務工,每年能掙6萬多元。經過8年省吃儉用,他們存了不少錢,打算回家修新房,但這一切隨著兒子患肺癌化為泡影。2013年底,即使家裡的錢全部用於治療,年僅23歲的兒子還是去世了。這一年,老兩口在悲痛欲絕中度過,青絲變白髮,身體也每況愈下,家裡一窮二白還欠了6萬元的債。

在村兩委幹部的鼓勵下,陳光榮振作起來。因為再沒體力打工,老伴也不能幹重活,陳光榮便改換了家裡的傳統種養模式,開始種植生薑、養殖生豬等。當年,生薑和生豬的銷售就讓他掙了不少錢。嘗到種養甜頭後,陳光榮逐步擴大生薑種植規模,還購進了600棵柑橘樹苗。

脫貧後的陳光榮變得更加「花心」。在原有柑橘種植的基礎上,他不斷尋找可以一起種植的其他經濟作物,把樹下的空間利用好。他開始種植桃子、花生,大量餵養雞鴨,還把魚塘重新利用,養起了魚種起了蓮藕。

更讓老兩口感到高興的是,2017年,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陳光榮家從山下搬到公路旁,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新房。「做夢都沒有想到這輩子還能住進新房子。」介紹自己的新家時,陳光榮樂開了花。他告訴記者,以前的房子在山下灣裡,打工回家的時候已經又破又爛,牆體開裂,屋裡還漏雨。現在的房子敞亮通透,乾淨舒適。住進新居後,他還購置了洗衣機、冰箱等家電,買了電動三輪車拉貨,今年還用上了空調。

「今年生薑長得好,耙耙柑也掛滿了,收成還可以。」還未到年底,陳光榮算起了帳:玉米2000元、油菜600元、花生1000元、蓮藕3000元……一筆一筆算下來,即使今年沒有養豬,家裡收入預計也能達到5萬元左右。

人勤日子美。這些年,陳光榮不僅脫貧致了富,精氣神也跟以前不一樣了。穿戴整潔,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條,老兩口日子過得美滋滋。如今,過著幸福生活的陳光榮逢人就說:「現在國家有這麼好的政策,幫扶幹部又這麼支持、幫助我,我更要勤快點,靠勤勞雙手過上幸福生活。」

原標題:《脫貧故事丨陳光榮「花樣種養」脫貧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脫貧故事丨謝周生:積極抓好產業種植,引領群眾脫貧增收
    脫貧故事丨謝周生:積極抓好產業種植,引領群眾脫貧增收 2020-04-23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脫貧記|破除「等靠要」 激活「內勢能」
    12月5日起,紅網時刻推出《湖南脫貧記》系列報導,全面展示湖南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典型經驗做法。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於激活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胡美蓉:脫貧戰場「芙蓉花」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胡美蓉:脫貧戰場「芙蓉花」 2020-12-25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斌:脫貧勇擔當,退伍不退色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專欄我叫王斌,2017年12月,我被選派到五峰街道紅光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此之前,我曾投身軍營,並且擔任過三個村黨支部書記。在軍旅生涯中,我敢於拼搏奉獻,在脫貧攻堅的一線戰場上,我也要做優秀士兵。王斌檢查樹枝生長情況我所在的紫雲自治縣五峰街道辦紅光村,距紫雲縣城12公裡,是五峰街道辦事處唯一的深度貧困村。曾經,紅光村基礎設施薄弱,村民飲水難問題突出,道路交通落後,土地資源匱乏。同時,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突出。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紀錄片《脫貧在行動丨阿媽的...
    「決戰脫貧攻堅
  •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2020-12-1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梅州梅縣區探索立體種養脫貧新路
    近年來,梅縣區聚焦產業扶貧,因地制宜探索「一地多用、一地多產」的立體種養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打造生態循環產業鏈,實現效益最大化,走出了一條新時期精準扶貧的新路子。經過前幾輪的幫扶,2019年三臺村的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效,鎮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根據三臺村原有恆富公司油茶基地的情況,制定發展林下養雞的產業規劃。「村裡地形大部分為丘陵山地,其中耕地面積601畝,林地面積6768畝,根據這一實際,我們依託油茶基地發展林下養雞項目,實現生態循環種養。」
  • 展扶貧成效 | 牛心溫村脫貧記
    展扶貧成效 | 牛心溫村脫貧記 2021-01-1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苗山脫貧影像志——春到苗寨 脫貧提速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推進,烏英苗寨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貧困戶已從2016年的92戶減少到目前的4戶,即將實現整體脫貧摘帽。今年,當地黨委政府在繼續改善烏英苗寨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大對產業發展扶持力度,引導群眾發展木耳、水果、禾花魚、土豬等種養產業,增加收入,順利實現脫貧。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張家界脫貧故事】今日「花園」
    邵穎 攝 2017年,市委辦、市檔案館成為該村精準扶貧後盾單位,市委書記虢正貴多次深入花園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單鑄飛也多次到花園村調研並召開現場辦公會議。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和多次調研指示精神,駐村幫扶工作隊緊緊圍繞「保基本、能退出」總體思路,對照戶脫貧「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村出列「1+10」標準,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 【身邊的榜樣】捨身忘我助脫貧丨弋肖俊
    【身邊的榜樣】捨身忘我助脫貧丨弋肖俊 2020-12-17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丨(15)脫貧攻堅結碩果 全面小康成色足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丨(15)脫貧攻堅結碩果 全面小康成色足 2020-12-25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脫貧故事丨湯吉倫:只要精神不殘疾,美好生活不是夢
    我的脫貧故事丨湯吉倫:只要精神不殘疾,美好生活不是夢 2020-11-2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土地——湖南宜章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故事
    肖志勇是五嶺鎮人,他的故事發生在瑤崗仙鎮。2018年10月21日19時許,瑤崗仙鎮籠罩著迷離的夜色,雨點兒肆意飄落。 剛結束白天的入戶走訪,略感疲憊的肖志勇冒雨趕往新屋村參加扶貧工作會。皮鞋成了「水鞋」,踩得「咯吱咯吱」響。 顧不得換鞋,肖志勇坐上會議桌。「大家再辛苦,扶貧工作都要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 展扶貧成效|牛心溫村脫貧記
    大山深處有人家欣逢盛世展芳華今天【展扶貧成效】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牛心溫村脫貧記在陽城縣橫河鎮牛心溫村石頭鋪成的小路松木做成的柵欄古樸典雅的院子別有一番韻味古樸整潔的院子雅致的內景這是村裡開發建設的民宿牛心溫村的很多村民都依靠村裡開發建設民俗村實現了脫貧橫河鎮牛心溫村村民王香梅以前沒有地方掙錢。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花椒姐」盧雲:帶領村民種好「搖錢樹」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花椒姐」盧云:帶領村民種好「搖錢樹」 2020-12-2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藝苑】脫貧攻堅原創歌曲丨一家人
    【藝苑】脫貧攻堅原創歌曲丨一家人 2020-07-08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極地江源脫貧「三問」
    到戶產業扶持、產業園區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技能培訓等扶貧政策一一得到落實,貧困村集體經濟「破零」提升,不斷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天地未變,山水依舊。當我們再次走進極地江源,鱗次櫛比的城區樓房,多功能布局的集貿市場,高挑的路燈,筆直的馬路,忙得熱火朝天的產業園,以及近乎個個都帶有傳奇色彩的脫貧故事,不斷傳導出草原發展的新活力、新動力。
  • 【決戰脫貧攻堅】新華鄉巖蜂村:「採菊人」的脫貧夢
    【決戰脫貧攻堅】新華鄉巖蜂村:「採菊人」的脫貧夢 2020-08-13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2020-12-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