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我無法完成那些事。」
這是我無意間點開的一個電影,故事的背景是19世紀50年代的倫敦。
整部片子都有著濃濃的復古感和英式的高冷感。這部電影是影帝戴·劉易斯息影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影迷們無限感嘆與惋惜,男主人公在影片中英俊的身姿,迷人的眼神,絲毫不會讓人覺得這位年近60的演員無法勝任這部作品的主人公。即使影片中在與年輕演員對戲時,劉易斯蒼白的頭髮,稀疏的髮際線,臉上的皺紋都一覽無餘,但依然能讓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體會和理解,為什麼年輕女主人公面對其他男性時都無動於衷,卻獨獨深陷於男主角的魅力無法自拔。
電影講述的是一位追求極致的著名裁縫雷諾茲和一個鄉下女服務生阿爾瑪之間一段詭異且畸形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在開始時並沒有很吸引我,開頭也僅僅是塑造了一個自信、對亡母無限思念、才華橫溢、又頗具魅力的裁縫形象,直到後來他與阿爾瑪相遇,才開始讓我對這部影片的表達有了興趣。
▲《魅影縫匠》
在第一次約會時雷諾茲為她擦去口紅,要求她把母親的照片隨時攜帶,全都透露出這個男人身上想要掌控一切,讓世界和他人都按照自己方式運作的強迫性和控制欲。
那一刻開始觀眾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對這個人物情緒的波動和不滿,然而女主角答應了他所有的要求,就像她說的:「在他手中,自己一切的不足似乎都變為了完美。」在這種相互驚喜般的催化作用下,兩個人走到了一起,但彼此間似乎又總有著看不見距離。
第一次早飯的爭吵,是一個讓人心頭一動的張力場面。對於雷諾茲來說,我愛你,你讓我心頭為之一顫,於是我為你穿上了我珍藏的所有珍品,我把你當做了我最好的作品小心擺放,可似乎,日子一旦穩定下來,你與我之前所有的女伴也沒有什麼不同。
於是在雷諾茲指責阿爾瑪吃飯動靜過大影響到他工作時,前面那些為之心動的言語和神情都化作了可笑的場景,這種可笑感在當事人阿爾瑪眼裡也許更是放大了百倍,這也是故事的妙處,灰姑娘與王子的典型開頭,卻不是童話的典型結局,而是更真實,更符合人性的走勢:
我愛上過你,那份愛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可是你不是全部,你不如事業,甚至連你也只是實現我事業完美化的一部分,所以你的庸俗,你的沒有品位,甚至你的生活習慣都讓我難以忍受。
▲《魅影縫匠》
其實這才是不對等愛情的真實模樣,也是整部影片前半程一直在塑造的「男性主導,女性服從」的大方向。
阿爾瑪和前面所有人一樣,她們的存在對雷諾茲來說只是自己事業的附屬品,她們不願意,於是有人選擇離開,雷諾茲的身邊一直流動更換著女伴。而阿爾瑪的選擇更加瘋狂也更加畸形,她要改變自己被動的地位,她要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主導權:你要這裡所有的節奏都按你的規矩運行,那我就徹底打亂你的節奏,我讓你虛弱,讓你服從我的主導。
於是她選擇在雷諾茨的食物中加入無意間發現的毒蘑菇。
她從不曾想害他,她只是想獨自佔有他,而結果也是她想要的。雷諾茲痊癒後鄭重向她求婚:「沒有你,我無法完成那些事。」她成功了,她不再是這個房子裡可有可無的人,也不再是隨時都等著,面臨他隨時都有可能讓自己離開的一個女人,她成了他的妻子,成了他無法離開的人。
▲《魅影縫匠》
看到這,我們就不難猜到,這種強化為日後埋下的伏筆。阿爾瑪今後還會用這種方式來實現對自己對愛人的掌控與佔有,直到第二次下毒,她坦白地對他說:「我想你放慢步伐,而我是你唯一的救世主。」
關於結局,小編認為在第二次下毒時雷諾茲就去世了,她想像的孩子與未來都只是想像而已,因為在對著醫生訴說這些事情時的表情,以及雷諾茲主動尋找醫生的要求都表現出這次病情的嚴重性,但她並不後悔,就像她最後所說:「如果他沒有醒來,沒有明天,也沒關係,或許來生,或許在天上,在某個地方等我。這一世,下一世,以及生生世世,我都會耐心等著他,再次回到我身邊。」那種不悔與自信的堅定氣勢,不禁讓觀眾後脊發涼。
最後的反轉出乎意料的是雷諾茲親眼看到了阿爾瑪下毒,卻又無比深情地看著她,心甘情願地吃下了食物,在阿爾瑪坦白後兩人相視一笑深情接吻。
影片帶來的那種心酸和無力感撲面而來,對於雷諾茲這樣一生都按照軌跡嚴苛運作的人來說,他已經停不下來了,他內心對愛的渴望全都壓抑在了機器般冷血的生活模式之下。
他想休息,但他無法主動停下,就像期望自己生病的孩子和戀人一樣,因為只有那樣才能名正言順,光明正大的休息,才能得到愛與關懷,也只有病倒,他才能像依偎在媽媽身邊一樣休息在阿爾瑪身旁,才能體會到被自己壓抑和習慣性封閉的愛意。而對於阿爾瑪來說,也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他的繆斯,而不只是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