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靈魂不過簡·莫裡斯,在耄耋之年依舊用獨特聲音寫著心靈密卷

2020-12-24 澎湃新聞

文學報 

「簡·莫裡斯於2020年11月20日在她長居的威爾斯老宅附近醫院去世,享年94歲。」詩人、音樂家特沃姆·莫裡斯簡短而直接地發布了母親去世的訃告,沒有使用任何修飾語和形容詞。但熟悉簡·莫裡斯的人都不勝悲哀,因為一個有趣的靈魂離我們遠去了。

莫裡斯曾被《經濟學人》譽為「我們這一代的首席記者」,1926年出生於威爾斯,二戰期間曾入伍,戰後擔任《泰晤士報》《衛報》記者多年。她遊歷世界,見證了眾多歷史性的時刻:報導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諾爾蓋登頂珠穆朗瑪峰;曾與以色列軍隊一起穿過西奈沙漠,1961年,在以色列旁聽並報導了對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審判……然而她的冒險旅程遠不止在地域上,也在心靈上——46歲時,他選擇從異性戀典範的婚姻中走出,成為了「她」。《衛報》的訃告這樣寫道,「簡·莫裡斯所走過的最長旅程不是穿越地球表面,而是跨越不同的身份。」

1953年,26歲的詹姆斯·莫裡斯(左)作為唯一的隨行記者,跟隨紐西蘭探險家埃德蒙 · 希拉蕊爵和尼泊爾嚮導丹增 · 諾爾蓋率領的探險隊攀登珠峰,登上了這座世界最高峰的四分之三

在記者生涯裡,她報導過戰爭、饑荒、地震,足跡遍布歐洲、美國、中東、非洲、中國和日本......她報導各種突發新聞,也熱衷於旅行探索城市的角落,描繪街頭巷尾的平常風景。她的後半生筆耕不輟,寫下三十餘部著作,有遊記、回憶錄,也有歷史著作和小說,同時還整理出版了維吉尼亞·伍爾夫的旅行隨筆。

她始終拒絕被定義為「旅行作家」,她說:「這些關於各個地方的書,與旅行的動作無關,更多的是關於人和歷史。城市超越了我。我不是在描述我對這個城市的感受,而是在描述關於這個城市本身非常強大的那個東西。」

1988年,旅行中的莫裡斯

近日,莫裡斯生前首部思想日記《心之眼》由東方出版中心引進出版。這是她的第49本書,以188天每日一章的日記形式,記錄了這位傳奇作家在北威爾斯家中閒適度日的思考偶得和快樂的暮年生活。時間對簡·莫裡斯格外仁慈,耄耋之年的她用特有的私密聲音——幽默、敏銳、睿智、感人,最重要的是親切,寫下對世界的看法。從貓到車,從旅行到家庭,從音樂到寫作,這是一個獨特的文學人物帶來的無窮樂趣——下午茶、小汽車、新聞閱讀,私人生活中種種值得付諸情感的瑣事,都成為書寫對象。與此前讀者熟悉的莫裡斯的「列國列城志」有所不同,它是歡快的、輕盈的。簡·莫裡斯獨特的思想和有趣的靈魂跳躍於字裡行間。

心之眼

作品選讀

第1天

終我一生,從未以日記記下我的思緒。但如今我已年屆九旬,垂垂老矣,又無一事可消磨時光,因而不妨一試,興許能得到上天垂憐也說不定!這天我駕駛著開了九年的心愛的老破車本田R型上波特馬多克,聽著車內電臺的鋼琴協奏曲,第一縷可堪記載的思緒湧上了我的心頭: 這曲調在我聽來似曾相識,又記不真切,也許還和別的協奏曲混淆了;世上已有萬萬千千的音樂,卻依舊有萬萬千千的音符組合,可供人們譜成新的協奏曲,這是多麼奇妙!音符的組合,難道是用不完的嗎?

依舊有那麼熟悉的旋律與和弦,在我聽了無數遍之後仍讓我迸出熱淚,尤其是在我獨自駕車的軟弱時刻——這又是多麼奇妙!駕車時我全副心思都在方向盤上,沒有人來打破這一刻的沉靜,只有音樂悄悄潛入心靈,仿佛一位老朋友對我說,緬懷那埋藏在心底的情感吧。

今年2月,簡·莫裡斯在威爾斯北部Llyn半島家中

第33天

好幾年前,我在英格蘭的一個鄉下小鎮上看見街對面有一個我很早以前在非洲認識的老鰥夫。他提著一個購物袋,正心急慌忙地翻檢什麼東西(我想多半是他的購物單),然後跌跌撞撞仿佛看不清道,進了旁邊的一個超市。這景象讓我感觸頗深,因為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正值盛年,擔任大英帝國一個殖民省份的總督,掌管著十萬人的命運。

在他身上,我看見了歷史的寓言——這寓言象徵著一種意識形態的終結,一種悠久信念的衰落;然而我所感觸的還不是這一點。當時當地,我想到的是,我預見了億萬人的悲劇: 我們所有這些人都被迫像莎士比亞筆下的奧賽羅一樣,承認我們生命的意義已然喪失。對奧賽羅來說,生命的意義是徵戰,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生命的意義遠遠不限於通過儘量做好工作來獲得一點滿足感。我以前寫到了的裡雅斯特,我很愛這座義大利城市,但是很不幸,它已失去了它的意義;一位讀者來信說,他曾是一位忙忙碌碌的商人,但已退休,我正寫出了他的現狀。

我們難道不認識這樣的人嗎?兢兢業業的老師沒有了學生,建築工人沒有了訂單,律師沒有了辯護狀,店主沒有了商店,醫生沒有了病人……當然,他們很多人的確也享受退休時光,從此可以履行家庭責任或追求創造樂趣,可是在我看來,似乎在宗教信仰之外只有一樣無形之物能夠讓我們快樂地度過晚年,那就是藝術。藝術本身是無限的,它能創造新物也能撫慰人心,它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它來自空無,卻產生了大千世界;藝術無所不知,它是歡笑,是憐憫,是謎,也是美;不管我們是創造藝術還是欣賞藝術,我們都能平等地擁有它;只要舉措得當,藝術就能滿足我們所有的感官。

對於我那天碰見的前帝國主義者,我倒是希望,等他回了家,做了家務,完成了生命的意義後,能寫一篇回憶錄,或者至少用留聲機聽一曲莫扎特。

莫裡斯一家

第56天

「第一次」的經歷是多麼頑強地留駐在我們的記憶裡啊!我說的不是第一次相愛、第一次死亡或第一次看見上帝顯靈這樣的重大開端,而是生活中第一次發生的瑣碎小事。其中一些也許早已被遺忘,但是大多數仍留在潛意識中——當然,經過了那麼多年,可能部分受到了記憶的加工。下面就是我這個九旬老人想起來的一個事例:

那時候我年輕魯莽,手邊沒有錢,認為高級烹飪及所有奢侈品都是炫耀矯飾。我和我的愛人去法國度假,在上薩瓦省山區的一個小酒店住了一星期。那裡有健康的食物、廉價的葡萄酒,氣氛舒適,人也和藹可親,而且費用幾乎為零。「瞧,」我們互相打趣說,「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在那兒盤桓的最後一天,快要出山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個通知,宣傳一個著名的湖邊餐廳——很多美食家都曾向我誇耀過。我們必須承認,那個餐廳看上去確實很吸引人。「好吧,」我們商量,「那就去一次吧。」

我們吃了一盤由湖中剛捕撈的小魚做成的美食,喝了一瓶桑塞爾白葡萄酒,最後是脆卷和咖啡。這頓飯花的錢比我們在小酒店的所有食宿費用加起來還要高。

這就是我第一次在一家真正上檔次的法國餐廳用餐的經歷。我的上帝!我從沒後悔過。

心之眼:簡·莫裡斯思想日記

作者:〔英〕簡·莫裡斯

譯者:梁瀚傑

東方出版中心

原標題:《有趣的靈魂不過簡·莫裡斯,在耄耋之年依舊用獨特聲音寫著心靈密卷 | 此刻夜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英國作家簡·莫裡斯逝世,她以男人和女人的身份遊歷了整個世界
    當地時間11月20日上午,英國著名記者、旅行作家和歷史學家簡·莫裡斯(Jan Morris)離世了,享年94歲。作為詩人和音樂家的兒子 Twm Morus 將她的離世比作一個新的旅程,他說:「作家兼旅行家簡·莫裡斯在 Ysbyty Bryn Beryl(註:位於威爾斯的一家醫院)開啟了她最偉大的旅程,將她的終身伴侶伊莉莎白留在了岸上。」
  • 錯生性別的莫裡斯的一生丨單讀
    1974 年,莫裡斯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部自傳《她他》;如果換一位作者,《她他》很有可能淪為街頭小報或地攤文學那種貨色。不過在莫裡斯筆下,這部聽起來不怎麼嚴肅的私密自白,成為了一部獨一無二的精神自傳。▲1974 年,變性後的簡·莫裡斯接受迪克·卡維特秀(Dick Cavett Show)的採訪。
  • 旅行作家簡·莫裡斯逝世,享年94歲
    根據衛報消息,英國著名記者、遊記文學作家、小說家、歷史學家簡·莫裡斯,於當地時間11月20日上午在英國威爾斯北部家中去世,享年94歲。簡·莫裡斯在威爾斯家中莫裡斯1926年出生於威爾斯,二戰期間曾入伍,戰後擔任《泰晤士報》、《衛報》記者多年。
  • 錯生性別的莫裡斯的一生
    然而,最廣為人知的,還是莫裡斯曾經經歷的公眾形象大顛覆——倒不是因為什麼為醜聞,而是因為時年46歲,已經結婚23年、育有多名子女的紳士詹姆斯·莫裡斯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性別,從此以後世間再無詹姆斯·莫裡斯,簡·莫裡斯橫空出世。在50多年前的英國,這齣大變活人的戲碼引起知識界和社交界多麼大的震動,自不必說。就是今天看來,也顯得太離奇。
  • 英國變性作家簡·莫裡斯逝世:他報導過珠峰登頂,她留下了遊記佳作
    當地時間11月20日上午,她們的兒子Twm宣布,94歲的莫裡斯永遠地離開了伊莉莎白——她的畢生所愛,獨自「開始了另一段偉大的旅程」。詹姆斯·莫裡斯、簡·莫裡斯1926年,簡·莫裡斯出生於一個威爾斯家庭,據她回憶,自己的童年沐浴於慈愛之中,家人從不強求順從的品性,他們不要求莫裡斯表現得和別的孩子一樣。
  • 《莫裡斯》莫裡斯
    莫裡斯好多細節與情感流露二刷再來寫附他人影評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2034915二刷 來補充開頭的啟蒙教育有什麼含義?人的行為重於言論彈琴 吃蘋果-情感加深念文的聲音好聽人們總是要保留適當的得體每次假期回來都思念成疾前期clive那麼主動貴族 階級 地位 教育 宗教 家庭 前途 名譽 要和這麼多抗爭!! 但是 後面莫裡斯爬窗一吻!!確定了草坪上 纏綿的握手!
  • 名著導讀 |《簡·愛》​一部女性獨立的啟蒙書(下)
    「我不當愛德華·羅切斯特先生的新娘,是我痛苦中最小的一部分,」我斷言,「我從一場美夢中醒來,發現全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種恐懼我既能忍受,也能克服。不過要我義無反顧地馬上離他而去卻讓我受不了,我不能這麼做(如果聽憑感情的呼喚,簡是不願意離開羅切斯特的,她深深地愛著他)。」但是,我內心的另一個聲音卻認為我能這樣做,而且預言我應當這麼做。
  • 給簡·方達的一封情書,《夜晚的靈魂》人生暮年最後的溫暖
    去年年底的時候,《夜晚的靈魂》放出劇照,簡·方達和羅伯特·雷德福在1979年的《電光騎士》之後,時隔近40年後,再度攜手。羅伯特·雷德福也在不久前宣布,就此息影,不再主演電影,導演應該還是會繼續的。《夜晚的靈魂》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鄰居了一輩子的兩個老人,決定彼此相依,找到人生暮年最後的溫暖。
  • 《莫裡斯》翻窗表白
    有趣的是學生時代的莫裡斯翻窗表白克萊夫,而步入社會之後的莫裡斯被斯卡德翻窗表白。兩段愛情都是從窗戶開始的,就像是於夜深人靜,無人知曉時,偷偷進入你的心。我不覺得克萊夫對莫裡斯是真正的同性之愛,他愛的只是「愛情」本身,無論這愛情是異性還是同性。
  • 靈魂互換,身體變小,心靈感應,這部動漫的腦洞太大!
    有靈魂互換,欲望解放,身體變小,還有心靈感應。在通過這些奇妙的事件中,訴說了誰都有的青春煩惱和戀情。這部動漫的名字叫做《戀愛隨意連結》,也有一個《心靈鏈環》名稱。作為一部校園漫,本作的五位主角三女兩年,是一個社團的夥伴。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不錯,可即使很好的朋友,也有不了解的時候,也會有爭吵的時候。這部動漫通過風船葛這一神秘人物,引發出各種神秘的事件。
  • 王小波寫了大半輩子「黃色小說」,有趣的靈魂把欲望寫得淋漓盡致
    有趣的靈魂浪漫至極,卻還是擁有和常人一樣的苦痛王小波這人長得不咋地,骨子裡卻很有趣。都說有趣的靈魂太少,王小波用他的文字證明了自己。現在被很多作家奉為神作的《黃金時代》,歷經20年才定稿,曾經卻被出版社當做「黃色小說」,甚至直接被定名為《王二風流史》,鋪天蓋地的性愛描寫是《黃金時代》最獨特的地方之一,這些文字肆意猖狂,讓飲食男女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殊不知在王小波的世界裡,他是和王二相背離的。
  • 直達靈魂深處的共鳴,洗滌心靈的聲音
    有時候,我們喜歡一首歌,不是因為歌唱的有多好聽,而是因為歌詞寫的像自己。音樂這東西,開心時入耳,傷心時入心,快樂的時候,你聽的是音樂,難過的時候,你開始懂得了歌詞!那划過天際的身影,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越過謊言去擁抱你。你是純潔的,你是否在意,那黑夜覆蓋你?每當太陽升起是意外還是驚喜?那眼淚越過天際墜落,只為讓我們迷離,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喜歡一首歌,不是因為歌唱的有多好聽,而是因為歌詞寫的像自己。音樂這東西,開心時入耳,傷心時入心,快樂的時候,你聽的是音樂,難過的時候,你開始懂得了歌詞!
  • 氣場、戀愛、心靈感應——揭開「靈魂」神秘的面紗
    答案是靈魂的重量。人的體重會不會在最後一刻降低,科學上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關於靈魂重量這樣的問題存在,就說明有人認為①靈魂是物質,②靈魂可以脫離肉體獨立存在。那麼,靈魂是什麼?靈魂可以離開身體長期存在嗎?今天我帶大家走進靈魂,走進思想最神秘的地方。關於靈魂的話題很多,那麼我們先從心靈感應說起,心靈感應有幾種情況,一是不約而同的異口同聲。
  • 「圖案設計」莫裡斯圖案,誰說有了事業後才能有愛情
    莫裡斯就是這場運動的代表人物,他優秀的設計作品被譽為「古典時代的最後一抹餘暉」,因棉印織物品極具代表性,常被用在家具紡織品中,因此形成了莫裡斯圖案。莫裡斯出身於富裕家庭,1852年至1855年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一生創作了600多款牆紙、紡織品和刺繡圖案,150多種彩繪玻璃窗,650多種邊框和裝飾物,以及眾多的家具。可事實上,莫裡斯的好友但丁·羅塞蒂(拉斐爾前派三大創始人之一)也與簡互相愛慕,他們都為簡畫了多張肖像。
  • 極簡禪意攝影,少則是多的藝術,正所謂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中國的道家有一句經典的詞語叫:大道至簡。大的道理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表達,才是最好的。簡單不是膚淺,而是在博大精深精神基礎上的一種提煉和濃縮,只有深刻的理解了那些大道理的人,才能用通俗的表達方式說清楚。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諾曼·凱爾文︱威廉·莫裡斯和奎文齋創始人的故事
    這些插圖所配的文字將由莫裡斯先生和埃利斯先生從喬叟作品的幾種最佳手稿中整理編輯。此書所用的字體也將出類拔萃,形式將為莊重的四開本。」【注4】在莫裡斯的信中,有些句子用紅色鉛筆劃了線,大概是誇瑞奇所為,在此用斜體字表示。1892年12月初,莫裡斯與誇瑞奇之間的業務關係變得非常緊張。
  • 《莫裡斯》兩段愛情
    莫裡斯留起鬍子。不久,克萊夫在劍橋曾經的同學以「不道德罪」被逮捕,事情登報,仕途盡毀。面對同學這樣的結局,克萊夫開始畏懼,退縮。大病以後,他開始能夠欣賞女性的美,誇耀莫裡斯的妹妹「你的聲音很像莫裡斯,很好聽。」就這樣,選擇保全地位、前途與名譽,同時也不再喜歡著莫裡斯的克萊夫不久後娶妻,只留下莫裡斯依舊。
  • 耄耋之年,誨人不倦 晉州青年幹部夜校邀請劉庭玉老先生授課
    耄耋之年,誨人不倦 晉州青年幹部夜校邀請劉庭玉老先生授課 2020-12-16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趣的靈魂相互照亮
    如題,有趣的靈魂相互照亮。2. 生活,值得記錄。(文末附有路徑和方法)這是鄰居寶珠姐自己拍攝、剪輯的一個10分鐘的紀錄片。素材橫跨了8個月,記錄了我們五六個同校娃的鄰居家庭,歌唱、畫畫、放鬆、歡愉、和在一起的故事。那時候娃們還因疫情被關在小區裡不能上學,大家都穿著短袖。
  • 莫裡斯的情人:英倫腐劇三十年
    最能代表英國文學腔的莫過於簡奧斯丁,無傷大雅但也著實讓人難堪的小玩笑,一絲不苟地盡紳士和淑女該盡的責任,緘默時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必須保持緘默, 「我知道但我就不告訴你」的「找抽」行為讓他們有極大的滿足感,但並不妨礙他們私底下散播些流言蜚語並聲稱是在確信不會傷害到當事人的情況下才透露的。總之,都像是在說別人的事,透著事不關己的冷靜,或是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