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九
上海百樂門為何成為大陸諜戰片中舞廳的首選地(附,汪偽76號特工總部舊址與愚園路749弄三大特工頭子老巢尋訪記)
引 子
在上海灘,寫過百樂門舞廳的寫手太多,網上起碼有幾千篇文章。為此,我只能另僻捷徑,從另一個角度去寫百樂門。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採訪百樂門池國榮總經理後,沒有馬上動筆,泡在上圖的文獻資料室查找上海百樂門的傳奇故事,從張學良到潘漢年,從76號到上海紅舞女,並實地去探訪拍攝汪偽76號總部與愚園路749弄三大特工頭子老巢舊址,寫就了這篇《上海百樂門舞廳背後的傳奇故事》。
再接下去的一篇,是寫《百樂門的前世今生》了,不日後也將發於網上。
百樂門為何成為大陸諜戰片中舞廳的首選地
舊上海十裡洋場,百樂門舞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然而,在波詭雲譎的舊時代,百樂門舞廳還是遠東各路情報網的信息源,各路諜戰人員不時出入舞廳,而在百樂門的繁華之下隱藏著無數的鮮血、陰謀與暗殺。
因此很多大陸諜戰劇中的情報活動都放在舞廳這個場所,百樂門也成為諜戰片拍攝的首選地。
1979年上映的電影《保密局的槍聲》,是一部諜戰題材的經典之作。影片從1978年9月開始到1979年春節拍攝結束。在影片《保密局的槍聲》中,我黨地下工作者劉嘯塵的聯繫人周甫祥,不幸被叛徒出賣而犧牲。於是黨組織又派女黨員史秀英作為劉嘯塵的聯繫人。為了查出幕後的叛徒,兩人決定在百樂門舞廳搞一次假接頭作為誘餌。為了儘可能地還原舊上海的風貌,劇組在場景布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街道、弄堂等場景的搭建,都力求真實。尤其是電影裡的重頭戲的場景——百樂門舞廳。劉嘯塵和史秀英決定在這裡聯手除掉了叛徒,但在接頭中,叛徒黃顯才認出了劉嘯塵。百樂門裡劉嘯塵打死叛徒,開槍自傷以獲取敵人的信任,這場在百樂門的戲,也成了全片最緊張刺激的地方。
1979年,《保密局的槍聲》在全國一共賣出了1000多個拷貝,據數據統計,《保密局的槍聲》觀影人數為6億人次,按當時每張票價3角計算,票房達1.8億元,不僅在當時絕對是「天文數字」,就算放在今天,也是非常驕人的成績。
而自《保密局的槍聲》開始,大陸內凡拍諜戰片時,舞廳的首選地必為百樂門,如不到實地拍攝,就是人工搭景的舞廳,門上必有百樂門三字,可見百樂門舞廳影響之廣大。
那麼為何百樂門成為大陸諜戰片中舞廳的首選地?前幾天我在百樂門採訪並現場實拍時,從百樂門舞廳三個到位服務的細節中,也讓我找到了可以在拍諜戰片中大量運用的場景。
首先是百樂門二樓的衣帽間,當舞客進入百樂門後,大門口的小僕歐(侍者)會拉門迎送賓客進門。進門後,由舞廳侍者領他乘上電梯到二樓舞場。電梯邊有一個衣帽間,供客人存放衣服、帽子、袋子等。當客人儲存衣服和帽子時,僕歐要給客人一個有數字的牌子,這和客人的衣服和帽子上的牌子是一樣的。客人取回東西時,取貨的號碼必須相付。在舞會結束後,客人收到衣帽時通常會付小費給衣帽間的侍者。
在這一系列的寄存衣帽與付小費等行動中,可以讓各路情報人員完成槍枝、情報等交接活動,可這一切都順利成章,外人一點看不出破綻。
其次是百樂門的洗手間,其豪華就如白先勇(白祟禧將軍之子)小說《金大班的一夜》中寫道,金大班走進化妝室把手皮包豁啷一聲摔到了化妝檯上,一屁股便坐在一面大化妝鏡前,狠狠的啐了一口。好個沒見過世面的赤佬!左一個夜巴黎,右一個夜巴黎。說起來不好聽,百樂門裡那間廁所只怕比夜巴黎的舞池還寬敞些呢!」
為此,我還真的去拍了一下百樂門的洗手間,在二樓舞廳邊有一條長達30多米的有10多間洗手間的走廊,而每一間洗手間裡的裝飾都是富麗輝煌,潔具潔白如玉。
而在諜戰片中,舞廳中洗手間已成為最為詭異的地方,男槍手在裡邊或暗藏槍枝,巳備暗殺之用,女情報則在裡邊邊整妝,邊交換情報。在《鐵血玫瑰》(2013 年中國大陸諜戰片)中,五個身懷絕技的年輕女特工來到了上海,對鬼子漢奸進行了一系列的行動,在行動中多次得中共地下黨的保護和幫助。而裡邊這五個女特工很多景頭則是在舞廳的洗手間裡完成的。
最後說一下百樂門的燈塔吧。
百樂門的樓頂設計為逐級上升的梯形結構,周圍裝飾有霓虹燈,左右兩翼又置有通貫上下的燈柱。每當夜幕降臨,繁星閃爍,人在遠處,也一眼可看到百樂門頂層上那個巨大的圓筒形玻璃鋼塔上熠熠閃亮的燈光。這鋼塔,這光亮,也成了被稱為「東方第一樂府」的百樂門的一個搶眼標誌。
那時的上海,汽車已經漸漸多起來,百樂門舞廳還有一樣獨一無二的絕招,那就是光芒可以射出一裡之外、與汽車有關的燈塔。
當年百樂門沒有停車場,車子只能停在遠處小馬路等候。百樂門生意極盛的時候,客人的汽車有時要從靜安寺一直停到膠州路乃至膠州路後面的常德路,路程大概有一兩公裡。客人的汽車會按順序停。
為方便舞客,百樂門在頂上的玻璃銀光塔裝了許多燈泡,串成一個個數字。客人跳完舞出來,只要告訴服務生車牌號碼,服務生便會打電話給管理燈塔的工作人員,通過燈塔把客人的汽車牌子。當司機看到自己的車號在燈塔上亮起來時,便知道主人要離開了。
但萬事有利也有弊端,由於百樂門是黑幫、漢奸、中統、軍統、地下黨情報人員必爭之地。只要埋伏之處暗殺的人只要見了這信號,就會在舞廳門口對目標實施槍殺後,揚長而去。
今日百樂門舞廳巳成為上海的影視拍攝基地。
張學良在少帥廳邁開「西安事變」的第一步
只是誰也不會想到,當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這歷史上這重大歷史事件的最初一步,居然跟上海百樂門舞廳有關。
先說百樂門當年舉行開張典禮時,國民黨政府上海市長吳鐵城親自出席發表祝詞。到百樂門跳舞一時成上流社會時尚,百樂門成為豪門名流主要娛樂場所,許多名人留下蹤跡:張學良時常光顧;陳香梅與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的訂婚儀式在此舉行;卓別林夫婦訪問上海時也慕名到此跳舞。現在的百樂門就有三個舞廳以此命名(少帥廳、香梅廳、卓別林廳)。
介紹一下少帥廳吧。在百樂門的二樓夾層有個少帥圓廳,是個以「君子之風,豪傑之氣」為設計理念的舞廳,裡面有再現當年聞名上海灘的玻璃舞池,仿效當年名流、豪客跳舞的專用舞池。
這個百樂門的玻璃舞池僅燈頭就有5萬多個,有紅、紫、藍、黃、白5種顏色。放節奏快的音樂時,就開紅色的燈;放舒緩的音樂時,就開藍色或者綠色的燈。音樂奏響,燈光閃動,穿越玻璃地板的燈光看上去不再那麼刺目,反倒是多了一些朦朧。客人們在這流光溢彩的世界之中翩翩起舞,舞者與觀者如痴如醉,竟不知身處何鄉。
在這間以軍綠色為主色調的少帥廳中,同樣配備了弧形平板電視機和KTV功能,可以承辦小型的私人聚會,還可以同步看到二樓演藝大廳中的現場live house演出,是絕對的VIP位置(圖2~4)。
當年張學良將軍是百樂門舞廳的常客,他最喜歡帶著趙四小姐在這裡著名的玻璃舞池跳舞,而位於二樓夾層的少帥圓廳,就是對這段故事的紀念。
1934年,張學良從義大利回國後,住在上海莫裡哀路(今香山路)2號。聽說有個叫百樂門的舞廳剛開張,喜歡跳舞的他興致勃勃地去了百樂門。此後每次來滬,如1935年12月、1936年初,他都要到百樂門來跳舞。
不僅如此,張學良利用跳舞的間隙,還在百樂門的旅館開了一個僻靜的房間,在此會見了一個重要的客人——抗日名將李杜將軍(張學良過去的部下,九一八事變後毅然奮起抗敵的東北抗日名將,同中共聯繫緊密) 。通過李杜,張學良與中共代表劉鼎取得聯繫,走出了「聯共抗日」、發動西安事變的第一步。
誰也不會想到,這最關鍵的「舞步」居然是在百樂門少帥廳邁出的。
而這位中共代表就是中共地下情報人員劉鼎。
劉鼎1924年在德國經孫炳文、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又從蘇聯奉調回國,任中共中央特科第二科副科長,長期從事地下情報工作,曾在西安事變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他曾參加了周恩來與張學良的膚施(即延安) 會談作了準備,隨後被任命為中共駐東北軍代表(名義上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代表, 張學良的隨從副官)。12 月「西安事變」 爆發後, 中共中央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劉鼎的報告, 劉鼎的信息對於黨中央掌握「西安事變」 和國民黨內部的情況, 以及以後「西安事變」 的和平解決有著重要價值。
毛澤東主席曾多次指出: 「西安事變, 劉鼎同志是有功的。」
(注,在全國政協文史委出的《我所知道的張學良》一書中,有一個「張將軍與共產黨秘密聯絡」的章節中證實了這一點。)
大陸「情報王」潘漢年在此與76號共享上海情報網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在上海淪陷期間,百樂門與76號汪偽特工總部76號相隔很近,原來一些舞客都裹足不往,而座上客多漢奸、特務流氓,在此尋歡作樂,買賣情報,為能夠替日本人賣命疏通關係,而製造事端,甚至綁架暗殺之事,也屢屢發生,這對百樂門舞廳的聲譽影響很大。
而膽大心細的潘漢年,深知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百樂門在76號邊上,就是一個燈下黑的最好藏身處。1939年,潘漢年拎包入住百樂門旅館。
先說一下百樂門舞廳為何有旅館。
因為當年的百樂門大舞廳,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它的建築共分三層,底層為廚房和店面,二層為舞池和宴會廳,三樓為旅館,總共有25個西式房間可供租用;不過布置倒也精緻考究,間間裝有分機電話及浴室,有新式壁燈與檯燈,還有名貴地毯。
1939年,潘漢年被中央任命為社會部副部長,主持第一線情報工作。他組建了華南情報局,統一領導滬、港,澳等地的情報工作。他經常來往於滬、港兩地,指揮華南局及上海情報網的工作。
情報系統主要任務是搜集戰略情報,即了解敵方以及影響日本和國民黨的國際勢力的戰略意圖和動向,供中央決策參考。這就必須在敵區長期埋伏,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力量和機會,接近或打入敵方的決策部門和情報機關。
此時上海「孤島」的形勢錯綜複雜。這裡的百樂門舞廳(兼飯店)既是敵我友三方互相角逐的主要場所,又是攝取各種戰略情報的重要窗口。 當時,日偽警憲特務也經常出入這家頗有名氣的豪華飯店。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職業、特殊的工作環境,1939年9月下旬的一天, 打扮成「小開」的潘漢年當時也化名「蕭叔安」,來到上海,住在愚園路218號百樂門舞廳的高級客房裡,作為掩護其活動的地點。
潘漢年抵滬入住百樂門後,立即通過劇藝社的地下黨員藍蘭和於伶與上海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繫,很快編織成一個頗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情報網絡。同時,潘漢年還始終保持著同延安、重慶、香港三地的聯繫電臺。
在1939年秋天,76號特務頭子、曾是共產黨叛徒的李士群此時也通過一個非常秘密的渠道,向中共有關方面表達建立聯繫的願望,為保密起見,希望中共能安排他熟悉的朋友胡繡楓來擔任他和中共方面的聯絡。
潘漢年詳細研究了李士群的情況,並經中央及社會部的同意,和廖承志隨即決定派胡繡楓的姐姐、中共地下黨員、詩人關露到李士群家裡,和李士群建立了聯繫。
1941年12月至1942年4月期間,潘漢年與李士群在愚園路李士群家多次秘密會面。李士群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向潘漢年透露了敵偽即將對蘇北根據地進行「掃蕩」的軍事計劃。而「德蘇戰爭一觸即發」的情報,也是通過潘漢年情報網傳遞給延安中社部,後周恩來當即用俄文發往莫斯科史達林。
1945年黨的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口頭表揚了潘漢年的情報工作。毛澤東在講到敵佔區大城市工作時,表揚了劉少奇,同時也表揚了劉曉和潘漢年。1982年8月中共中央為潘漢年平反通知中也說他在這個時期「為黨獲取了不少重要戰略情報,多次得到中央的表揚」。
而最後沒想到,這位大陸「情報王」潘漢年,成也百樂門,敗也百樂門。
潘漢年與汪精衛會面,是導致潘漢年後來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當年作為共產黨代表的潘漢年,為何去見大漢奸汪精衛呢?
1943年4月,日偽計劃對新四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當時擔任新四軍政委兼中共華中局書記的饒漱石要潘漢年到上海去一次,加強與李士群的聯繫,尤其要搞清楚日偽這次大 「掃蕩」的準確情況。
潘漢年向胡均鶴(曾為中共人士,後投靠汪偽)提出:希望能立即見到李士群。胡均鶴陪同潘漢年來到南京李士群家,李士群又不在家,說是去看汪精衛了。當天晚上,潘漢年便由胡均鶴安排住進了南京的一家高級旅館。
第二天一早,李士群由胡均鶴陪同,來到旅館會見了潘漢年,李士群當即提出要帶潘漢年去見汪精衛。這是潘漢年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事,他既無法向上級請示,又無法拉下臉面一口回絕,只得隨同李士群與胡均鶴一同驅車到汪公館會見了汪精衛……
這次會見時間並不長,據尹騏撰寫的 《潘漢年的情報生涯》一書中披露:汪精衛與潘漢年握了下手,坐下後汪精衛講:「我認識你們的毛澤東先生,過去我是主張聯共的,以後發生誤會了。你們和蔣介石聯合是沒有什麼搞頭的。蔣是獨裁的,我是要搞民主的,我要搞議會政治,成立聯合政府,吸取各黨派參加,也請共產黨參加。」潘漢年回答說:「共產黨是不會來參加你的議會政治的,來的也是假的。上海的共產黨是不會代表延安來參加的,但我可以把汪先生的話轉告給延安,我認為延安方面是不會退出重慶參議會來南京參加你們的議會的。」汪精衛又說:「現在是個好機會。我們合作起來可以異途同歸。希望共產黨不要和蔣介石搞在一起。只有同我們合作才能解救中國。」
會面結束後,潘漢年依然由胡均鶴陪同回到上海,後來,潘漢年回到淮南根據地,向饒漱石匯報了有關日軍近期不會舉行大「掃蕩」的情報,但對和汪精衛見面一事,隻字未提。潘漢年與汪精衛見面,形式大於內容。但作為我黨的高級幹部,這麼重要的事件不向上級匯報,終於釀成了大禍。直到1955年時才向陳毅匯報,此時已來不及了。
當時中央委託李克農對潘會見汪精衛事件的調查報告,李克農的結論是:這件事的確是潘事前不知情,潘的錯誤在於沒有及時報告,有所隱瞞。這種錯誤可大可小,可還是把潘漢年弄得夠嗆。
百樂門紅舞女陳曼麗之死的三種說法
可能一提到過去的百樂門,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歌女、舞女,她們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百樂門出賣青春,賣笑陪舞。
百樂門歷史上還曾發生過一起驚心動魄的槍殺案。抗戰時期百樂門最負豔名的舞女叫陳曼麗,人長得婷婷玉立,秀氣大方,又擅長京劇,曾與葉盛蘭、馬富祿合演過《紅鸞禧》,名氣不在電影明星之下。 1941年,抗日戰爭期間她因拒絕為日本軍官陪舞,被日本人暗殺於舞池。上海人為這有氣節的紅舞女舉行了隆重追悼會。
關於百樂門紅舞女陳曼麗的死因有很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陳曼麗為軍統潛伏人員,汪偽特工總部蓄意報復,而陳曼麗成了替死鬼;第二種說法是陳曼麗不拘形跡,與汪偽要員時相過從,軍統地下特工以「鋤奸」為民,於是除掉了她;第三種說法,陳曼麗是因為拒絕日本軍官伴舞而被日本軍方派出的槍手暗殺。
先介紹一下百樂門舞廳的陪舞制度。百樂門出現之前,上海的舞女沒有固定陪舞舞廳,可隨意到各舞廳伴舞。百樂門訂立制度,規定舞女須進行考核,持有百樂門籤發的陪舞證方能進入陪舞,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舞女、舞客的安全和利益。因此百樂門湧現了不少紅舞女,陣容之強冠絕上海。其中不少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甚至還有個女博士舞女。
舞女的來源有小職員、公務員、逃妾和侍女等等,她們多為生活所迫而淪為舞女。除大牌紅舞女外,普通舞女不拿固定薪水,全賴舞票收入。舞票須與舞場老闆拆帳,紅舞女可得七八成,一般舞女僅得四五成。
而舞場中最大的看點和賣點還是紅舞女。每天晚上,舞廳裡圍坐著一大圈舞女,但舞女大班總要為紅舞女留出最好的位置,而這些「皇后」照例是姍姍來遲,方才顯示出其身份之尊貴。紅舞女的行頭最為時髦,特別容易識別,而且每天必換,一星期內不會重複。「掛頭牌」的走紅舞女,以風姿綽約、纖穠合度令那些墮鞭公子、走馬王孫銷魂蕩魄,一擲千金。
在日本人侵佔以後,上海的的舞廳不減反增,所以像陳曼麗這樣的舞女在當時是大出風頭,也得以大顯身手,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在她進入百樂門跳舞以後就身價倍增,經常有客人想要一睹她的芳顏或是與她共舞一曲,想和陳曼麗吃飯的人已經開始在百樂門排起長隊來了,需要提前預約,約會的酒店必須是高檔的酒店,她才能「賞光」前往,可見當時她多麼炙手可熱。陳曼麗每次進入舞廳前總是要到衛生間略施粉黛,而舞廳裡已經有她的「粉絲」在等候她了,舞女大班會告訴陳曼麗哪位客人先來,應該陪哪位客人跳舞,有的客人只為了能和她聊聊天就很滿足,臨走還會塞給她許多錢,有些客人也會介紹她到其它舞廳去跳舞,那時陳曼麗可以說是賺錢賺到手軟,也像其她高級舞女一樣,住起了高級公寓
目擊者孫曜東在《浮世萬象的十裡洋場》中回憶百樂門紅舞女陳曼麗遇害的當晚:
一個深夜,兩位劉姓與彭姓的舞客在百樂門舞廳裡召喚陳曼麗去「坐檯子」,凌晨時分,陳曼麗正與客人談笑,突然音樂臺左側躍出一西裝青年,抽出手槍對準陳曼麗連發三槍,一彈中頭,一彈中臂,另一槍擊中彭某。陳曼麗當即倒地,舞廳頓時大亂。孫曜東當時正和一個客人在二樓,
見樓下人們四處逃竄,也跟著趕緊離開。後來他在報紙上了解到,陳曼麗被送到紅十字醫院(現華山醫院)時已經斷氣,彭某重傷,經搶救無效身亡。
至於陳曼麗被殺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因為她拒絕為日本人陪舞,也有情殺一說。
據孫曜東回憶,陳曼麗與國民黨軍統系統的一位軍人要好,抗戰爆發後那人去了重慶,陳又轉跟別人要好。開槍者就是她舊情人中的一個。
而王春生在《舊上海百樂門舞廳見聞》中又給了一種說法:距百樂門舞廳槍殺案發生前兩小時,在仙樂舞宮也發生了一起重慶方面的地下工作人員槍殺「76號」機要文書錢雲龍的事件。據說陳曼麗是重慶方面的派遣人員,她之所以被槍殺,可能是汪偽特工總部出於對重慶方面的報復。
不過,陳曼麗被害案的謎底至今一直沒有揭曉,成為百樂門無數傳說中的一個。
而她的故事卻在今天小說家的筆下,成了又一個《色戒》的故事。
陳曼麗和徐子文是一對戀人,他們從學生時代就在一起,那時或許是他們最歡樂、最開心的時光。然而,青年總是熱血的,看到國家處於危難當中,他們不僅毅然拿起革命的旗幟,和一大幫年輕學生一起,喊標語、發傳單,更是加入了組織,執行種種危險任務。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夕的上海,他們在組織的安排下,在百樂門舞廳開展了一次特殊的行動。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附一、,再探汪偽特工總部76號舊址)
昔日殺人魔窟 今日書聲朗朗
汪偽特工總部76號是汪偽政府的特務組織,全稱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它位於上海的極斯菲爾路76號(現在的萬航渡路435號),俗稱"極斯菲爾路76號"。
76號與萬航渡路愚園路口的百樂門舞廳處於一條萬航渡路上。這次為寫《百樂門背後的傳奇故事》,我在上圖文獻室查找資料時,發現原來的殺人魔窟76號的原址現已建成一座書聲朗朗的上海逸夫職業技術學校。於是就去實地探訪了一下。
先說一下76號的由來。1938年,抗日戰爭已經持續了將近1年,處處愁雲慘澹。唯獨上海的英租界和法租界依靠外國人的勢力依舊超然於戰禍之外。而且國民黨的兩大特務機構(中統和軍統)在上海大量潛伏特工,刺殺漢奸和日本人,給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但是日本間諜(特高課)在上海根本無用武之地,所以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才會想到創建和中統、軍統一樣的特務組織--汪偽76號。
1939年9月5日,在汪偽「國民黨召開的六屆一中全會」上,正式決定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務會下設「特工總部」,以丁默邨為主任,李士群、唐惠民為副主任。總部設於上海極斯菲爾路76號(萬航渡路435號),俗稱「76號」。
汪偽76號暗殺和策反的人有四類,第一是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第二是國民黨中統、軍統的特務,第三類是租界裡的行政人員,比如巡捕房裡的探長;第四類是國民政府在租界的金融從業人員。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76號」也隨之徹底覆滅。曾在「76號」作惡多端的漢奸特務頭子丁默邨,於1947年被槍決。特工頭子李士群與吳四寶在任職期間均被日本上司毒殺。其餘中層頭目蘇成德、楊傑等人也未逃脫懲罰,均被判處死刑。
我在現場實拍時看到,在萬航渡路435號原汪偽「76號」特工總部舊址的位置上巳建成一座書聲朗朗的逸夫職業學校。
據了解,上海解放後,原汪偽「76號」特工總部舊址成為中共靜安區委黨校、建東中學、靜安區職業學校等,現為上海逸夫職業技術學校。
門口的保安告訴我,「76號」原主要建築於1994年學校改建時拆除,原建築的模型及天牢、水牢、地牢等資料存於校內的「76號」舊址史料陳列室。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附二,探訪汪偽三大特工頭子居住地-~愚園路749弄)
一條曲徑通幽處的「特務迷宮」老弄堂
在愚園路上一條749弄的老弄堂裡,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裡,有三處聲名顯赫的特務住宅(63、65、67號),是特殊時期為了隱藏和逃逸而建在這條迷宮般的弄堂裡。
749弄就是位於原來的老同仁醫院對面那條幽深曲折的小弄堂裡,而這條弄堂,便是大名鼎鼎的749弄。
我順著749弄的主弄堂,走了近300多米路,從1號找到主弄堂底的36號,仍沒尋到63、65、67號的門牌號。
可穿過36號邊上的小支弄,卻別有洞天。原來真正的三大特務老巢,從主弄堂進來,還需要拐兩個彎,走進一個更為開闊的支弄,才能見到連續的三幢建築:63號,65號和67號。
這裡曾經的主人,都是汪偽時期大名鼎鼎的漢奸頭子:63號住著汪偽特工總部(因為位於極司菲爾路76號,故俗稱「76號」)的頭號人物李士群;
65號住著偽上海市長周佛海(漢奸政權中僅次於汪精衛的二號人物);
67號住著前黑社會老大,後來的76號的警務大隊長、打手頭目吳四寶。
可以說愚園路749弄的主要構造非常詭異,大小弄堂的排列存在著一定的規律。那就是主弄堂——側弄堂——小側弄堂,然後在小側弄堂最末端近乎無法想像的地方有一個暗道,通過暗道後,你會大大驚訝眼前柳暗花明竟又是一個新的主弄堂。這樣的迷宮構造,讓在749弄的潛逃和藏匿成為一門藝術,因此也成為三大特工頭子首選的藏身之地。
不過這三大特工頭子最後都沒有好下場。住63號的「76號」頭號人物李士群與住67號的「76號」的打手頭目吳四寶相繼被上司日本特工頭子毒殺。
住在65號的偽上海市長周佛海(漢奸政權中僅次於汪精衛的二號人物)1946年11月7日被判處死刑,但最終因周的妻子不斷奔走高民黨高層,顧祝同、陳果夫、陳立夫和毛人鳳等人也不斷向蔣介石說情,老蔣饒過了周佛海,1947年3月26日特赦令頒布改為無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突發心臟病暴斃於南京老虎橋監獄。
(圖為63、65、67號三座緊貼相臨在一起的三大特工頭子老巢,位於易守難攻的749弄堂底部,便於76號特工警衛人員守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有關參考書目。
《上海靜安區政協文史資料選》
全國政協文史委《我所知道的張學良》。
武在平《潘漢年全傳》。
尹騏《潘漢年的情報生涯》。
宋路霞《上海百樂門傳奇》。
電影《保密局的槍聲》。
電影《鐵血玫瑰》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目錄
1,《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一
~~哥侖比亞俱樂部裡有個全球「失戀戰線聯盟」之家
2,《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二
昔日小珍子們賣身進火坑的棉紗廠,今日搖身成亞洲第一秀場
3,《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三
夜裡廂到愛琴海購物公園,去看比西湖還靈的七彩音樂噴泉
4,《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四
讓穿旗袍「阿姨姆媽」們過把演員癮的「夜上海」影視街
5,《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五
山寨版上海威尼斯小鎮看圖說話記
6,《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六
在民國風的小故宮(楊浦區圖書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魅力
7,《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七
阿姨媽媽們最愛的新去處~~以假亂真的北歐小鎮
8,《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八
上海有個狗狗收門票,遊客免費的長興島郊野公園
9,《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九
春天裡,到青浦米樂農莊去做一次練塘焋糕
10,《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
上海出現一大波讓文青們「喝茶讀書不問朝夕」的網紅精品書店
11,《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一
在巨鹿路愛神花園作家書店裡與文學大咖們來一次零距離的親密接觸
12,《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二
人間四月天 阿姨媽媽們快去看浦江郊野公園美輪美奐的春季花展
13,《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三
讓上海文藝青年趨之若鶩的網紅新地標~~莫幹山路50號新「塗鴉城」
14,《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四
放暑假的小朋友們快到東方明珠腳下大自然野生昆蟲館去看螢光蟲展
15,《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五
剛剛 聽第四任守鍾人魏師傅講海關大鐘鮮為人知的故事
16,《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六
上海社會主義新農村~~金山廊下郊野公園走馬觀花記
17,《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七
《「愛玲愛玲」年,我在百樂門的回馬廊上欣賞「尋、張愛玲的藝術之夜」》(附,張愛玲與百樂門的故事)
18,,《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八
剛剛,我走在1933老場坊殺牛的坡道上
19,《上海網紅新地標》系列報導之十九
上海百樂門為何成為大陸諜戰片中舞廳的首選地(附,汪偽76號特工總部舊址與愚園路三大特工頭子老巢尋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