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依之地》英文Nomadland直譯是遊牧之地,中文翻譯成「無依之地」非常傳神。該片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獲得第4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特別貢獻獎-年度導演獎,獲得第4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
導演趙婷從《騎士》到《無依之地》的成功與她離異家庭,年少離家,獨自在異國學習,自立生活的經歷是分不開的,她把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感悟通過自己編劇、導演、剪輯電影的方式呈現出來。讓看似平淡的故事抓住人心,讓有所經歷的觀眾感同身受,未曾經歷的觀眾有所共鳴。
無依之地,說的不是土地,講的是人心。
當一片土地,一處居所沒有人的依戀,沒有人心的駐足,那就是無依之地。
故事很簡單,女主顛沛流離的生活,不被人理解的流浪,導演讓觀眾跟著鏡頭,從冬到夏再到冬,走過季節,走過山丘湖海,跟著畫面了解人物過往的生活,失去了什麼,懷念著什麼,逐漸走入人物的內心。
路途中遇到的人,相互的幫助與開解,也許就是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點悟他們,為迷失的人找到方向與歸途。
《麥克白》
威廉. 莎士比亞
明天,又一個明天,又一個明天,
一天天偷搬著這種瑣碎的腳步,
直到有紀錄時間的末一個音節;
我們的昨天全部給傻子們照明了
入土的道路。熄了吧,熄了吧,短蠟燭!
人生只是個走影,可憐的演員
在臺上搖擺了,暴跳了一陣子以後
就沒有下落了;這是篇荒唐故事,
是白痴講的,充滿了喧囂的吵鬧,
沒有一點兒意義。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第18號十四行詩
威廉. 莎士比亞
我怎麼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呢?
你比它可愛也比它溫婉:
狂風把五月的花蕾搖撼,
夏天的足跡匆匆而去:
天上的眼睛有時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顏又常遭掩蔽:
被機緣或無常的天道所摧折,
沒有芳豔不凋殘或不銷毀。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歇,
你的美豔亦不會遭到損失,
死神也力所不及,
當你在不朽的詩裡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存,並賜予你生命。
Sonnet 18
William Shakespeare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不要放棄人生路上與他人的交流,也許你就在不經意間幫助他度過了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刻。也許你就在某一瞬間放下了過去不再迷茫。
《無依之地》將生活中吃喝拉撒睡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將生活的拮据,如何面對先活下去的問題,通過生活的現實細節體現身心的糾纏與心靈的困頓。
《無依之地》也將一副老年人的生活圖景展現給我們,老了在哪,老了去哪,老了為何而活著,如何活著。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想起另外一部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如果說《無依之地》講述的是放不下過去的人重新尋找心靈歸依之地能夠再次上路的希望,那《海邊的曼徹斯特》講的就是人心困於自我的絕境,令人沮喪而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