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不孝」悄然發生,傷透父母的心,中招的子女還不以為然

2020-12-23 王曉瑩育兒記

很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聽話。家長們還會教育孩子,讓他們好好讀書,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以後也要學會感恩,知道孝順長輩。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孝順自己的父母。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被自己的父母驕養長大的,他們的性格已經被養壞了;整天都想著「啃老」,自己不知道去努力,總是想著家長能夠掙錢,自己在家裡享福。除此之外,現在社會上還出現了這幾種「不孝子」,你們看看自己身邊有沒有呢?

1)首先,就是第一種不孝表現:常年不回家,父母變成留守老人。

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出去外面打工掙錢;也不知道他們是真的忙,還是不想給家裡的老人打電話,他們經常在外地工作,不常回家看看,父母辛辛苦苦照顧孩子長大,臨到老了卻很難見孩子一面,其實,父母內心是很難過的。

2)其次,就是工作壓力大,家裡老人幫忙帶娃。

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己身邊出現了很多老人帶孩子的現象。如今的年輕人,要忙著掙錢,如果在家帶娃,就會少一分收入;而且,他們還要買房買車,所以,他們生完孩子之後都是將孩子交給父母帶的。可是,父母都退休了,本來應該擁有自己的生活,在家安享晚年的;他們其實並沒有義務幫忙在家帶孫子的。可是,父母為了孩子,一般都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帶娃。

3)還有就是,年輕人開始成為「啃老」一族。

什麼是「啃老族」呢?其實就是講那些明明已經成年的男生女生,自己不願意努力工作,出去打拼掙錢,天天想著在家玩遊戲,等父母養著。可是,父母的年紀已經大了,需要孩子來照顧自己了,他們也應該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了。其實,我覺得每位父母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成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嬰」吧,父母生下了這樣的孩子,真的有苦難言!

4)最後一種不孝表現,那就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了。

有些家庭的孩子,被養得太自私了,太沒有禮貌了。他們總是擺出一副自己最厲害,全世界都要圍著他轉的架子;其實,他們身邊的同學朋友,都不願意和這種人交朋友的,而且,這樣的人也學不會尊重他人和父母,總是嫌棄和看不起沒本事的父母;遇到這樣不孝的孩子,可以說是父母一生的遺憾和噩夢了。

相關焦點

  • 「新型不孝」快速蔓延,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年輕子女還沒意識到
    啃老的現象還未得到改善,另一種「新型不孝」已經慢慢滋生,有些人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心理上卻並沒有成熟起來,再加上現實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更多地只關注自己的內心,還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生活壓力轉嫁給父母。這種新型不孝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很多年輕子女卻不自知,我們都應該了解一下。「新型不孝」的一種表現是需要父母的接濟。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就算父母已經年邁體弱,依然不知道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養著他,這就是典型的不孝順行為。面對兒女的不孝,父母必然會很傷心,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悄然形成,這種行為甚至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傷透了老人心,很多子女卻渾然不覺!
    所謂的「啃老」,多指物質和經濟方面,說的是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或者具備生存能力之後,還要依靠父母生活。現在又有「新型啃老」逐步蔓延到生活中,指的是子女已經成家後,還靠老人的老本兒過日子。不但沒有盡到養老的義務,反倒給年邁的父母增添了很多負擔。
  • 新的「不孝有三」正在遍布當代年輕人,父母:不怪兒女,他們都忙
    百善孝為先,每一個父母教育自己孩子都要懂得孝順。雖然說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將來懂得感恩有出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作為後代如果沒有盡子女的責任就是不孝。而新的「不孝有三」正在遍布當代年輕人,不少子女卻不以為然渾然不知。令人心酸的是,父母卻說:不怪兒女,他們都忙。
  • 不孝子女又出新「套路」,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蒙在鼓裡還不知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孝順自己,不希望自己養出不孝子女。但不孝子女的新套路很多,這些不孝子女的行為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被蒙在鼓裡卻猶然不知。不孝子女又出新"套路",比啃老還無恥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不孝子女的定義都是:不懂自力更生,在家啃老、不懂得感恩父母。但如今,不孝子女又出了新的套路,他們的行為比啃老還無恥,很多老人都蒙在鼓裡還不知。
  • 比啃老更傷父母的「新型不孝」,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
    父母大半輩子都圍繞著孩子,幾乎是為孩子奉獻了一切。雖然他們不圖什麼回報,但沒有幾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孝順自己的。然而天意弄人,生活中有些孩子享受著父母帶來的舒適,卻從不懂得感恩,甚至啃老。啃老是令人不齒的行為,不過,還有一種"新型不孝"正在侵襲現代家庭,比啃老還要傷父母心,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
  • 新式「不孝」的流行,讓許多父母心碎,遺憾的是年輕人並不贊成
    兒童生來就像一張白紙,在父母的教導下,兒童逐漸有了自己的樣子。但是,如果父母只懂得愛,而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出現跑偏。隨著「啃老」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家長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育水平。將孩子培養成"小白眼狼",顯然並非父母之愛的本意。老年人放棄了旅遊計劃,幫幫娃卻被兒媳嫌棄,新的「不孝」正在悄然發生。
  • 「新型不孝 」,讓子女潸然淚下,長輩天經地義
    網絡上突然火起來個梗:一類「新型不孝」已經在擴散,父母一點都不清楚,子女卻早已潸然淚下。很簡單幾句話,並沒說明其它原因。起初看見,我很吃驚:有新型病毒,也有新型不孝?「許多父母老以為孩子在大城市挖金礦。」「農村老人以為子女在城市,錢全都是大颳風刮來的。」
  • 這三種常見的行為,是新型的不孝表現,很多年輕人都不以為然!
    我們中國是上千年的文明古國,尤其是禮儀之邦,對於一些傳統的道德文化是非常重視的,而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從古至今一直被我們中國人所重視,但是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對於笑這個字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如果說要孝順老人,那麼並不單單是指贍養以及尊敬,像是以下這幾個常見的行為,其實就是新型的不孝
  • 當子女不孝,老年人如何度過晚年
    兒子不但不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還與老婆合起夥來與老兩口對著幹。害得陳姨那些年整天以淚洗面、傷心至極。無獨有偶,女兒5年後結婚生子,與哥哥相比,對父母的態度雖然沒有表面上惡劣,但她那種冷漠卻更傷老人的心。女兒找了個幹部,他打骨子裡就瞧不起陳姨家,結婚以來很少聽到他叫過陳姨兩口子「爸媽」,到他家裡去,見面點個頭「哼哼」兩聲就算不錯了。
  • 治理子女不孝「剛柔並濟」是上策
    近日,陝西省旬陽縣發布《關於依法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的通告》,對「子女對父母老人進行歧視、侮辱、打罵、傷害甚至虐待、遺棄等嚴重失德違法情形的」等6種情形進行治理。(法制日報7月25日)公開信息顯示,現實生活中,不孝順父母、不尊重老人,甚至虐待、遺棄老人的忤逆不孝事件連連發生。
  • 你習以為常的這3件事,其實是「不孝」的表現,而你卻不自知!
    孝順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孝順,而且做子女的,也不喜歡被別人說自己不孝。而且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子女直接被指責不孝順,但這並不是說明你就孝順。因為有些不孝是公開的,比如說不贍養父母,而新型「不孝」正在形成,這3條最為明顯,很多年輕人都中招了!
  • 不給父母錢就是不孝?知道父母的真實意圖後,女兒的心崩潰了
    子女想孝敬老人,奈何老人早已經不在了。這句話運用比興的手法,說明個體生命的短暫,也告誡子女一定要及時地孝敬父母,不要到時候追悔莫及。幾千年來,這種觀念一直深入人心。在我們的印象中,子女孝敬老人是一種責任和本分,卻從未想過老人的行為對子女產生的影響。
  • 農村「孝道式微」,3種不孝方式讓老人寒心,年輕人卻不以為然!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孝道式微」,3種不孝方式讓老人寒心,年輕人卻不以為然!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這些年在國家的扶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對於農村成長起來的70、80後,如今也都成家立業了。筆者記得小時候,每年爺爺奶奶過生日的時候,家裡的親戚全都會來一起祝賀,一家幾代人聚在一起吃頓家常便飯,也算是給爺爺奶奶祝壽。
  • 「新型啃老」來襲,老人周周被「啃」,年輕子女卻還不自知
    父母老了,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帶著孫子回家看望自己,家人熱熱鬧鬧,這自然是一家團團圓圓的幸福時刻。但是如果孩子頻繁回家看望成了老人的一種負擔,孩子還理所當然,那麼這就是一種變相"啃老",不僅啃父母的錢、時間精力,還啃得理所當然。"新型啃老"問世,老人周周被"啃",呼籲子女別回家探望了。
  • 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真的可行嗎?合伙人婚姻呢?
    01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從小孩的撫養方面來說,因為生育的小孩,一個隨父姓,另一個隨母姓,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因子女隨誰性而引發的糾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利於家庭團結、婚姻幸福的。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都遵守契約精神,如果孩子出生後有一方反悔的,那麼可能會引發糾紛。
  • 農村新式「不孝」問題頻現,外人覺得很不理解,子女們卻顯得無奈
    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新式「不孝」問題頻現,外人覺得很不理解,子女們卻顯得無奈。留在農村的老年人既要幫忙照顧小孩還要幹農活,過的蠻艱辛的,這也是子女們對父母的一種不孝,不過這是當今農村的普遍現象,而近兩年農村又出現了兩種新式「不孝」的問題,外人覺得很不理解,但子女們卻顯得無奈。是哪兩種新式「不孝」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
    微博熱搜有這樣一個關於家庭與孝的話題: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話題內容圍繞《忘不了餐廳》的一期節目展開,主要關注阿爾茨海默症老人。@Quorra_babe :從不覺得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這都是幾十年代的陳舊思想了,我以後還想住養老公寓呢!孩子那麼忙哪有空照顧好我,去專業的地方讓專業的人照顧我不好嗎?@Brute殿下 :為什麼會有這個話題,就是有些人把父母送到敬老院後,就真的不聞不問,再加上國內敬老院水平參差不齊,才導致大眾把敬老院和不孝劃等號,但是未來敬老院一定會是大多數老人選擇的地方。
  • 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
    1、今天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一條視頻:「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子女們已淚流滿面,父母卻還一無所知。」27548條評論裡,至少有一半是在勸博主「不要給」,也有不少網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論證事實。其中一個姑娘自稱13歲就打工幹到23歲,月薪從1200到6000多,基本都上交給了父母。父母說著是幫她存嫁妝,結果等她結婚的時候,爸媽只陪嫁了兩床被子。雖然是極端例子,但不否認,很多年輕人被父母的謊言哄怕了。我相信,視頻裡那個要求女兒每月往家打3000的母親是擔心女兒貪圖享樂,將來急用錢的時候後悔。
  • 這種新型不孝方式在興起,比「啃老族」更可怕,但很多人沒意識到
    孝順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衡量標準,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約幾年前,「啃老」這一個詞悄然出現在大家身邊。多數人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已經到了該獨立的年齡的子女卻仍然需要依靠自己的父母養活自己,自己也不工作,這種行為也被大家視為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