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俊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曹嬰,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來源於《三國之見龍卸甲》,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擔任大都督,抵擋蜀漢的進攻,從電影中張苞、關興擔任先鋒,結合《三國演義》來看,應該是諸葛亮的二次北伐時期!
關於曹嬰
影片中介紹是曹操的親孫女,從小待在身邊,悉心的教導,甚至在長坂坡一戰中,都親自待在身邊,而曹嬰從小就臨危不懼,頗有大將之風,看見趙子龍殺到陣前都毫無懼色,或許看到曹嬰如此出色,曹操更加喜歡,甚至念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句。
而後期,曹嬰更是擔任大都督,從各個方面來展示曹嬰的能力,從羅平安歸還青釭劍時的雲淡風輕,到送還蜀軍士兵屍體時的削弱蜀軍士氣,尤其是拜韓德為義父,徹底收買韓德之心,到後期犧牲韓德全殲蜀軍,可以說將曹操的奸詐收買人心又薄情的能力學的十成十。
而戰力方面可以和老年的受傷的趙子龍大戰數個回合才跌落下風,可以說文武全才,就是這個麼曹魏頂梁柱的人物,卻被趙子龍放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不殺曹嬰
1、趙子龍臨行前的任務是拖延魏軍,因此趙子龍堅決執行孔明的拖延任務,而不是硬抗!
2、蜀漢軍隊無法與曹魏精銳軍隊直接抗衡,雖然曹嬰只是主帥,但肯定還有其他將領,曹嬰死後,其他將領為了洩憤,肯定會大舉進攻,留有曹嬰,有迴旋的餘地!
3、趙子龍知道諸葛亮的計策後,又看到張苞關興的戰死,自知無力回天,殺了曹魏一方的主帥曹嬰,而且是曹操的親孫女,曹魏在以後的進攻,肯定會復仇,參考曹操的因喪父而屠城的舉動,因此為了蜀漢百姓,而放過曹嬰!
4、導演就這麼要求的,我說不讓殺就不讓殺,趙子龍再厲害也得聽導演的!
既然電影中沒有殺了曹嬰,那麼我們腦洞打開一下,如果殺了曹嬰會如何?首先,曹軍可能會先亂了陣腳,畢竟自家主帥被殺,肯定士氣低落,如果此時蜀漢正好進攻,說不定聞風而逃,但曹魏不可能只有曹嬰一人,其他將領肯定會繼續穩定軍心,另外,因為是拖延曹魏,趙子龍一方的軍備有所薄弱,反觀曹魏軍隊,甚至連火藥都搞出來了,保不齊依舊是團滅的下場,所以無論殺不死曹嬰,子龍的結局都是註定的,戰死沙場!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精彩推薦:
他是東漢名將,十天之內破二十萬齊軍,劉秀認為他比韓信還厲害
中國的歷史:一部分裂到統一如此循環往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