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郁不得志的李白如何求師?

2021-02-23 木頭看我的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懷著愁悶的心情往返於宣城、南陵、歙縣(在安徽省)、採石等地,寫詩飲酒、漫遊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樣,在歙縣城街頭的一家酒店買酒,忽聽隔壁的柴草行裡有人在問話:「老人家,你這麼一大把年紀,怎麼能挑這麼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接著,便聽見有人在高聲吟詩:「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

李白聽了,不覺一驚。這是誰?竟隨口吟出這樣動人的詩句!他問酒保,酒保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隱居深山,但誰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裡。最近,他常到這一帶來遊歷,每天天一亮,就見他挑柴進鎮,柴擔上掛著花瓢和曲竹杖。賣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詩,一路走一路吟,過路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哩。

李白暗想:這不是和自己一樣的「詩狂」嗎?他馬上轉身出門,只見那老翁上了街頭的小橋,雖然步履艱難,但李白無論怎麼趕也趕不上。

追上小橋,穿過竹林,繞過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氣喘籲籲,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無影無蹤了。李白頓足長嘆,「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他撩起袍子又趕了一程,還是不見老翁,只好失望地回來。

那天夜裡,李白怎麼也睡不著,回想起自己大半輩子除了杜甫之外,還沒結識到幾個真正的詩友。沒想到今天竟遇上這樣一個詩仙,可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門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見老翁蹤跡。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壺,帶著乾糧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決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兒的山林裡。

翻過座座開滿野花的山岡,趟過道道湍急的溪流,撥開叢叢荊棘,整整一個多月,還是沒見老翁的影子。李白有點洩氣了。正在這時候,他回想起少年時碰到的那位用鐵杵磨針的婆婆,婆婆說得好:「只要有決心,鐵杵磨成針。」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沒有毅力啦。想到這裡,李白緊緊腰帶,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巖石上睡一會;餓了,摘一把野果充飢;酒癮上來,就捧著酒壺美美地喝上一口。

這天黃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紅通紅,清泉與翠竹互為襯託,顯得分外秀麗。李白一心惦念著老翁,哪顧得欣賞景色。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一瘸一拐地來到黃山附近的紫陽山下。轉過山口,只見前面立著一塊巨石,上面似乎還刻著字。李白忘記了疲勞,一頭撲上去,仔細辨認起來,哦,原來是一首詩:

「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靜夜玩明月,閒朝飲碧泉。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巖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連讀三遍,李白失聲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聲哪!」心想:見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請教請教。雖說自己也跟詩打了幾十年交道,但這散發著野花香味的詩還真是頭回領略哩。

他迴轉身,看見崖石邊的平地上攤著一堆稻穀,看來,準是許宣平老翁曬的。李白索性往邊上一蹲,一邊欣賞山中的景致,一邊等老翁來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聽到山下傳來陣陣擊水聲,循聲望去,只見山下的小河對岸劃來一隻小船,一位鬚髮飄飄的老人立在船頭弄槳。李白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請問,許宣平老翁家在何處?」

原來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許宣平老翁,上次他見李白身穿御賜錦袍,以為又是官家派來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願去歙縣城了。沒料到,此人竟跟蹤而來。這時,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隨手指指船籬,漫不經心地答道:「門口一桿竹,便是許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鬱鬱蔥蔥的山巒,又問:「處處皆青竹,何處去找尋?」老人重新打量著這位風塵僕僕、滿臉汗水的客人,反問道:「你是……」「我是李白。」說著,深深地一揖。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李白連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一聽,雙手一拱:「哎呀,你是當今的詩仙!我算什麼,不過是詩海裡的一滴水罷了。你這大海怎麼來向一滴水求教,實在不敢當,不敢當!」說完,撐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摯的話語打動了老人的心。兩人對視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從此,無論在漫天的朝霞裡,還是在落日的餘輝中,人們經常看到李白和這位老人,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那朗朗的笑聲,和飛瀑的喧譁聲匯成一片,隨溪水一起送到百裡千裡之外……

至今,許多遊人一到黃山,總愛順著淙淙的溪水,去追尋李白的遊蹤。看見了嗎?過虎頭巖,在鳴弦泉下,有一塊刻著「醉石」二字的巨石,傳說,當年李白和老人就在這裡欣賞山景,飲酒吟詩。他們經常用旁邊的泉水來洗酒杯,所以這泉就叫「洗杯泉」。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

李白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繫起來。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於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鬱郁不得志?試試這3種工作,雖不體面,但錢途很可觀
    人到中年鬱郁不得志?試試這3種工作,雖不體面,但錢途很可觀在這個社會上,很多公司或者企業對於35歲以上的求職者並沒有太多的包容度。因為35歲以上年齡段的人也就是步入了中年階段的人群,首先他們的精力就沒有年輕人那麼充沛,其次是對於事業的進取心也沒有那麼強烈。
  • 短歌行--李白
    李白寫下這首詩時,已經36歲了,還無官無爵,在多方引薦下,才有幸去朝廷領命,這首詩寫於他進京前,注意是別人引薦,別人引薦,並不是科舉及第,是的,他也是找了關係才有的機會,當然,他的文採是確實很好的,所以在他26歲的時候娶了武后時的宰相的孫女,現代相當什麼,相當於一個鬱郁不得志的青年,揮霍著家底到處旅遊,到哪裡都留下到此一遊,併到當地貴人名家裡喝點小酒,在2018年,被胡時代的溫總看上了
  • 李春江鬱郁不得志,朱芳雨酒桌捨命陪君子
    近日李春江遭遇到他職業生涯最大的打擊,鬱郁不得志,所以身為徒弟的朱芳雨前來安慰在酒桌上更是捨命陪君子。想必球迷應該都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廣廈男籃遭遇低谷期,球隊在賽場上的戰績相當不理想,而李春江在賽場上更是被裁判多次針對,在多方面的影響下,導致球隊接連輸掉多場比賽,甚至排名下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主動辭去了球隊主帥一職隨後在球隊極力挽留之下選擇擔任指導。
  • 蘇軾的這篇詞,滲透著作者仕途失意而鬱郁不得志的心情
    作者跟著就用簡短的文字,從他一生的經歷來說明這問題:他少年時傾慕朱家、郭解這類遊俠之人,從事俠義活動;壯年時卻奮發讀書,想以此來為世所用,可是始終不得志,所以,到了晚年就歸隱於岐亭了。寥寥幾筆,就把方山子少、壯、晚年一生的志向,活動和遭遇等的不同變化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使讀者對方山子的為人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其精煉之筆,無以復加。那麼,他隱居後情況如何?
  • 鬱郁不得志的精品日系越野,配8個安全氣囊加四驅,油耗僅6.1L
    導讀:鬱郁不得志的精品日系越野,配8個安全氣囊加四驅,油耗僅6.1L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 唐朝建立後,開國老將大部分混得很好,為何秦叔寶長期鬱郁不得志
    此後十幾年間,眼看同輩武將幾乎個個青雲直上,秦叔寶卻長期鬱郁不得志,官職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內,一直原地踏步,沒有任何起色。這在開國武將中非常罕見。
  • 大概就是杜甫對李白的感覺…
    不過那時候李白是特別瀟灑仗劍天涯的那種,但杜甫又不太出名,鬱郁不得志,他特別喜歡李白,可他們好像也就一面之緣,記不住也實屬正常唉~@多啦沒有口袋:他倆一共見過三次,公元744年第一次在洛陽相見,同飲同醉,攜手共遊。
  • 從摯友到陌路,一場政治風波,何以改變李白、杜甫和高適的命運?
    這一次失敗對高適的打擊非常之大,鬱郁不得志的他只好離開長安來到河南隱居,此後近十年時間,他都躬耕於野,當官已然成為他心中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三個落魄的中年油膩大叔,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相遇了。或許,因為三人都有著非凡的才華,卻又都鬱郁不得志,所以三人相遇後不僅遊玩得非常愉快,而且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對此,史書上還特意用了這樣一段話來描述他們:「三人攜手暢遊梁宋之地,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毫不掩飾的追捧楊貴妃,唐玄宗一旁看著寫完
    「謫仙人」,不過根據《新唐書》記載,李白是興聖皇帝的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那麼李白和唐朝的皇帝都是同宗一脈呢。,眼看百姓受災的千千萬萬百姓,逐生出治國安邦之志。 於是李白在開元十六年(728年)踏上了遠去長安的路途,找尋為官的契機。不過可惜的是李白並未得志,甚至在31歲之後,甚至一度潦倒於長安街頭於市井之徒交往。而鬱郁不得志的李白,常寫詩聊以自慰,最後也正是他的詩讓他有了進駐宮廷的機會。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細說李白最「狂」的詩句
    一說到詩詞,你肯定一下就能想到"詩仙"李白。詩詞,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的珍寶之一,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詩為代表的漢族傳統詩歌,是一種可以闡述感情的表達工具。不同的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相同。今天就讓咱們一起走進李白老師的詩歌裡去,來探究探究關於"李白式狂妄"的詩句。
  • 史上最傳神的李白:《妖貓傳》裡出場4分鐘,卻提名金雞最佳男配
    李白,一個幾百年前的古代詩人,靠一首首錦繡詩篇活在上億人的腦海裡,有人覺得他狷狂,有人覺得他灑脫,有人覺得他鬱郁不得志。陳建斌演過俠客李白,濮存昕演過仕客李白,劉松仁演過文人李白,但《妖貓傳》裡辛柏青的李白似乎更加富有層次感。
  • 《妖貓傳》裡出場4分鐘,就提名金雞最佳男配,他演活了「李白」
    」一角,演活了一個不受束縛的李白,他猖狂,他灑脫,他鬱郁不得志。僅僅四分鐘,由辛柏青演的李白,就在頒布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時,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位活「李白」怎麼做到的吧!在《妖貓傳》裡李白只有4分鐘的戲,包括兩個小故事,一是在極樂宴上「戲弄高力士」,二是為楊玉環寫詩。
  •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居東魯,之後與道士吳筠一同隱居新昌。
  • 不得志的人該怎麼做?如何處理教育問題?《易經》給你最好答案
    一,《易經》中的潛龍勿用該如何理解?《易經》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被譽為「群經之首」。易經共六十四卦,分三百八十四爻,第一爻就是乾卦初九,爻辭是「潛龍勿用」。《易經》的解讀,歷來分義理和象數兩部分。僅從義理而言,這四個字就能給我們以極其重要的人生啟迪,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得志的、身處逆境的人而言,深入理解「潛龍勿用」尤為關鍵。何謂「潛龍」?孔子在乾卦《文言傳》中有一段精彩描述: 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 都是唐朝大詩人,為什麼杜甫窮困潦倒,李白卻一擲千金,從不缺錢?
    杜甫也曾想通過科舉步入仕途,曾客居在長安十多年,只為尋求到表現自己的機會,然而卻始終鬱郁不得志,史料記載了杜甫的這段生活:「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其實不難理解,從出生上李白和杜甫其實差不多,都不是窮人家的孩子,早年都曾在外遊歷過,李白也和杜甫一樣
  • 李白一首很孤獨的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也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膾炙人口,每一首都是精品。要論才華的話,即使是杜甫都望塵莫及,所以杜甫對他很是仰慕,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李白典型的粉絲。雖然李白詩名很大,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始終是鬱郁不得志,儘管他也去過長安,還見到了當時的唐玄宗,不過沒有受到重用,這件事情對於李白也是深受打擊。
  • 李白最富殺氣的一首詩,金庸將其用作書名,絕世武功就在詩中
    當然,李白的這幾句詩並不是孤句,是整詩《俠客行》其中的句子,如果有幸能夠讀一讀整首詩,其實不難發現,李白本身就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俠客。李白不僅僅文採斐然,其實武功尚且還不錯。根據史料記載,李白喜愛劍術,常常仗劍行走江湖,李白的劍術師傅是大唐第一劍客裴旻,所以說李白是名俠客也不過分,故而李白能夠寫出這種飽含俠客氣息的詩句來也不足為奇。
  • 大戲來襲||北京人藝攜經典大劇《李白》正式登陸杭城!
    2007年,《李白》更是與《茶館》等32部話劇入選中國「百年經典」話劇之列,經過20多年的沉澱,《李白》已成為人藝無可爭議的經典之作。《李白》能夠吸引大眾,擁著這麼多的忠實粉絲,除了李白本身,也與「李白」的扮演者濮存昕老師有關。
  • 《資治通鑑》智慧精髓,讓李白消失無影,卻讓杜甫金句出名
    唯一問題就是,《資治通鑑》唐朝81卷中,卻少有詩人出現,詩仙李白壓根沒提過,至於杜甫也僅有一句入列。這個問題無疑值得研究,而研究的起點,就從杜甫入列的那句金句入手吧。在深切謳歌諸葛亮愛國精神同時,也通過描述諸葛亮表現了自己的赤誠之心,和鬱郁不得志之意。當時的杜甫,恰好定居於成都草堂附近,離武侯祠不遠,想想不得志的仕途,再看看文人榜樣的諸葛亮,自怨自艾也就是難免之事!因此《蜀相》開篇就用一問一答:」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