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甄士隱家失火何意?香菱為何偏偏是三歲被拐?內藏玄機

2021-03-01 一起追電視

《紅樓夢》中的甄士隱與賈雨村,分別給出了整部書的兩條線索:把「真相隱藏起來」,用「虛構的人物和故事」作為為載體,明示出暗伏的真相,這就是所謂的「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甄士隱的家庭遭遇,恰是用縮影式的投射,反應出賈府敗落的過程和步驟。當然了,這個「賈府」也是不存在的,因為是「假府」。就像賈雨村的名字一樣,是虛構的一個府邸,包括他們的家庭成員。

劇中人物都「化名」的,而賈雨村又名「賈化」(假話),雙關暗和,也包含了「化名」的意思。有人說這部書寫的是作者本人的家史,這倒極有可能,也就是曹家的家史。

太抽象的臆測暫時不再贅述,我們就先把筆墨聚焦到書中具體人物上來。先說說甄士隱家的獨生女「甄英蓮」,甄士隱為何就只有一個女兒?他們家失火代表了什麼?甄英蓮為何偏偏在三歲那年被拐,而且是「元宵佳節後?」

1、香菱不僅僅是整部書的總結,更是林黛玉的「靈魂」

香菱名叫甄英蓮,在《紅樓夢》中,甄英蓮是最先出場的人物之一,她出現的時候,還沒有金陵十二釵以及副冊又副冊等人物。是她的出現,拉開了故事的序幕。

《紅樓夢》本身就是一部悲劇小說:「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亦如賈寶玉後來的那句話:「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書中那些美麗的生命,幾乎無一倖免,或死或散,大都悽涼悲慘。她們的歸宿也印證了她們的入世檔案——薄命司。

香菱雖然不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中,卻是覆蓋了全部紅樓女子的命運——「真應憐」。

而且,香菱還是另一個「林黛玉」,也是絳珠仙草的生魂「化身之一」。香菱的眉心有一顆胭脂「痣」,這就是「絳珠」標記,「絳珠」便是紅色的花瓣。猶如一顆紅色的珠子,那顆紅色的珠子就鑲嵌在了香菱的眉心。

香菱的身世與黛玉相同,家鄉也與黛玉一處。他們兩家的父輩都於賈雨村有提拔資助之恩,也同樣被賈雨村恩將仇報、視為路人。

黛玉是家中的獨生女,雖然也曾有個弟弟,但卻在三歲那年夭亡了。黛玉便成了林家唯一的「指望」。這一點與香菱何其相似?而且,林如海也是在送出黛玉後,家破人亡的。這與香菱被拐賣後、甄士隱家突遭變故、家破人亡同出一轍。

香菱被拐子騙去,受盡欺凌虐待,黛玉卻是被「親情欺騙的」,感情上受盡摧殘,也無異於被「欺騙拐賣了」。

黛玉帶著林家遺產來到賈府棲身,實指望能有個溫暖的家和堅實的依靠,不料,最終卻是落得個「花落人亡兩不知」。香菱是「血竭而死」,與淚盡而亡的黛玉更是「異曲同工」。

所以說,香菱就是黛玉的一個化身,一個縮影,人有三魂七魄,而她就是黛玉的三魂之一。

2、更可怕的是:香菱的命運不僅暗示了賈府的敗落,並直接列出了「時間表」

原文是這樣介紹甄士隱和香菱的。

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英蓮,年方三歲。

香菱三歲那年,父親甄士隱抱著她上街玩耍,偶遇一僧一道,那僧則癩頭跣腳,那道則跛足蓬頭,瘋瘋癲顛,揮霍談笑而至。及到了他門前,看見士隱抱著英蓮,那僧便大哭起來,又向士隱道:「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懷內作甚!」

士隱聽了,知是瘋話,也不去睬他。那僧還說:「舍我罷,舍我罷!」士隱不耐煩,便抱女兒撤身要進去,那僧乃指著他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言詞道:「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而黛玉也曾在三歲那年,要被癩頭和尚度化出家,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世間有幾個女孩子會被和尚主動度化出家的?

該段原文的關鍵詞:「年方三歲、元宵佳節、累及爹娘、煙消火滅。」

看到這幾句關鍵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聯想到秦可卿死後給王熙鳳託夢的那幾句話:「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三春」,既代表了賈府的三姐妹,又代表了時間點。

也就是說:三年後、或三個姐妹出嫁、出家後,賈府即會大廈坍塌、樹倒猢猻散。這與「三歲的香菱」被拐賣後,甄士隱家既遭遇大火、家破人亡、何其巧合?

而且,香菱是在元宵佳節被拐賣的,可謂是「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看到這裡,有沒有想起賈元春的省親之日?

也是元宵節,元春還曾在元宵佳節做過一個燈謎:「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元春在元宵節做的這首燈謎詩,像不像癩頭和尚那首詩的「姊妹篇?」

3、甄士隱家的「起火」,竟直接預示了賈府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更巧的是:甄士隱家起火的原因竟是因葫蘆廟炸供,油溫太高,並濺了出來,因此引發起火。因為甄士隱家與葫蘆廟毗鄰,因而被牽連其中,成為了「牽三掛四」中的受害人之一。

也就是說,甄士隱家起火,並非因為甄士隱本身行為失當、咎由自取;而是被這條街的「聯盟鄰居」給「株連」了。罪魁禍首是「葫蘆廟」,那才是「災中」。

這像不像賈府敗落的根由?賈府也是被牽連獲罪的,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因宮中兩股勢力對決,最終賈府的盟友失勢,才導致了賈府遭殃。

而元春就是死於宮鬥失敗:「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

可見元春死得很突兀無辜,是突然地禍從天降,自己毫無防備,生前甚至連給母家報信的機會都沒有,只能死後託夢。

甄家遭遇的火災,也是這般突兀,令人猝不及防。亦像秦可卿死後給鳳姐託夢的那幾句話:「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對於甄士隱來說,這場火也是禍從天降,自己何其無辜?事先一點防備都沒有。

4、香菱亦代表了甄士隱家的「賈元春」

香菱之所以是甄家的獨生女,還代表了賈家唯一的指望是「賈元春」。雖然偌大個賈府子孫眾多,但卻均都如同虛設。這些紈絝子弟,沒有一個可以頂門立戶、建功立業的人。他們都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吃老本兒,竟沒有一個人肯發憤圖強、報效朝廷的。

就連那賈寶玉也是一個不堪重用、「無材補天」的蠢物,原本就系「無中生有之」,似有若無之物。

而賈府唯一能依靠、指望的頂梁柱不就只剩下賈元春這一個人麼?這跟甄家的「獨生女」英蓮有何區別?至於賈府的那些不肖子弟,不給賈府惹麻煩、招罪孽已經是萬幸了。

然而,凡事都有利弊,正因為全家人的指望和頂梁柱僅系元春一人,這才導致了「成也元春,敗也元春。」元春失勢,便會累及爹娘、大廈坍塌。

儘管元春也曾託夢,讓父母「儘早抽身撤步」卻已經晚了。災難降臨時,防不勝防,賈府根本無力支撐起「沒有元春力挺」的家族局面,頹勢已成型,難以再回天。

元春沒了,賈府的指望和依靠也就沒了。正如甄士隱家的甄英蓮:獨生女沒了,甄家的指望和依靠也就沒了。原本欣欣向榮的局面變成了甄士隱出家後的:「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這諸多的巧合,並非巧合,而是作者的良苦用心,用甄家的「遭遇」勾勒出賈府的落敗過程,拋磚引玉一般。甄家的遭遇就是一個粗略的輪廓和構架,賈府遭遇的事,都囊括在這個「大架構之內」。

無論過程多麼曲折複雜,亦或美好繁榮,結局都是已註定的了。就如甄家給賈府列出的敗落時間表和關鍵詞:「三春去後、元宵佳節、烈火烹油、煙消火滅。」

「三春去後」便是樹倒猢猻散的時候了。而「元宵佳節」,則代表盛極必衰、月滿則虧——更是寓意著「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甄家的火災就象徵著賈府的「烈火烹油,盛筵必散。」

英蓮是獨生女,代表著賈府就只有這一個「指望的上的女兒。」而賈府的遭遇也同樣用香菱的名字做了最後的梳理總結和感慨:「真應憐!」

相關焦點

  • 香菱被拐走時,為何偏偏是三歲?仔細品味後,頓覺陰森刺骨!
    香菱作為《紅樓夢》中第一個登場經典女性人物,曹雪芹對其可謂是十分喜愛的。雖然香菱這個人物總體的命運可悲可嘆。但曹雪芹仍然賦予了它一些獨特的氣質,使人們對她印象深刻。而香菱最經典的情節,除了學詩以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她悲慘的身世了。香菱被拐走時,為何偏偏是三歲?仔細品味後,頓覺陰森刺骨!
  • 曹雪芹為何安排一個薄命的小丫頭去陷害香菱?原來大有深意
    紅樓夢裡,曹雪芹安排一個薄命的小丫頭陷害香菱的用意是什麼?紅樓夢第八十回中,空降到薛家的夏金桂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是降服薛蟠,第二把火就是解決香菱的問題,大有宋太祖滅南唐之意。這段話中,脂硯齋對這個小丫頭小舍兒用了薄命二字,而且還與痴丫頭香菱遙遙作對。曹雪芹這樣安排的用意是為了更好的襯託香菱的薄命。香菱原名甄英蓮,原本是鄉紳甄士隱家的小姐,也是甄士隱的獨生女,卻因為家人霍啟的不負責任,被拐子拐去,落入薛蟠之手,成了薛蟠的侍妾。
  • 香菱幼年被拐為何仍能識字?她身上一衣物暴露真實原因,太不堪了
    而在故事之中,香菱便是經典的女子之一,此人也是個可憐之人,原本出生於富貴家庭,但是卻被他人拐走,最終成為別人的小妾。有趣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四歲之時便被人拐走了,沒有受到多少的教育,但是卻識字,令人感到非常神奇。在《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中,薛蟠被柳湘蓮打了一頓,他感到非常丟人,於是出遠門去做買賣了。
  • 香菱幼年被拐,為何會讀書作詩?她身上一件衣物暴露她的不堪往事
    香菱,是《紅樓夢》中最早出場的金釵,在薄命司的副冊中,香菱位列第一釵,細究起來,香菱是眾釵中最為薄命的,為正冊的釵黛所不及。
  • 說說紅樓夢裡,香菱為何要學詩
    香菱在紅樓夢裡命運比較悲慘,其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三次改名,另一個與寶釵黛玉有關。香菱香菱原名甄英蓮,其經歷「真應憐」,本小康之家獨生女,卻在四歲元宵節時,被僕人霍啟(「禍起」)丟失,拐子對其非打即罵。
  • 《紅樓夢》的神奇結構,香菱為何好人無好報?人只有美好無法存活
    香菱《紅樓夢》作者也解不開的心結,香菱為何好人無好報?這是作者所想不通,問不明的,為何香菱這樣的女子也沒有一個稍微好一點的下場呢?所以作者將「甄英蓮」的名字給了她,取「真應憐」的諧音。香菱香菱為何是第一位出場的女性?
  • 香菱,靈魂裡都散發著香氣的女兒,結局真應憐
    甄英蓮,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副冊女兒,賈府通稱香菱。她是整部小說最先出場、最後退場的女子。《紅樓夢》中的香菱,自幼被拐子拐賣,受盡折磨。後嫁給薛蟠做妾,過了幾年平淡安穩的日子。香菱進入大觀園,就像進入了一個詩歌的世界,這裡本就該屬於她,這是一個青春少女的集結地。她仿佛與生俱來就應該屬於這裡,所以她像小鳥歸林一般,向黛玉請教寫詩的訣竅。
  • 阿呆爸讀書記:那個4歲就被拐賣的小姑娘,是《紅樓夢》裡最苦命的女人
    一個三口小康之家,自此就算是家破人亡了。 3 再說「天資聰穎,淪為下人」。 香菱被拐走之後,被拐子養大。 養到十二三歲的時候,有了幾分姿色。 偏偏這時候薛蟠又來了,橫生一腳。這個有名的呆霸王、紈絝子弟,硬生生打死了馮公子,搶了她。 然後從「英蓮」改名「香菱」。 香菱是很聰明的,從她學詩這件事就能看出來。 有一天大觀園裡的貴族小姐們搞起了詩社。這本是貴族小姐們的情趣,偏偏香菱也想學起來了,晚上看書到半夜。
  • 紅樓夢:香菱消失的七八年時間裡,發生了什麼?真相令人痛心
    從香菱三四歲的時候,被拐子拐去,到她十二三歲的時候,再次出現在《紅樓夢》中,過去了七八年的時間。那麼,在香菱消失的這七八年時間裡,她自己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拐子沒有立刻將香菱賣了,反而養了七八年,才準備賣了她?應天府衙的門子,是這樣和賈雨村說的:「這一種拐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無疑,這樣做,可以給拐子帶來更大的收益,他才會這樣做。
  • 紅樓夢:香菱做了薛蟠的房裡人,開臉後為何就變得標緻了?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紅樓夢裡有很多漂亮的女性,香菱就是其中的一個。
  • ​紅樓夢:香菱得了幹血症,顛覆常理,看看薛蟠的秉性就懂了
    香菱是甄士隱的女兒,四歲跟著家人去看花燈被拐子拐走,後來被薛蟠強行從馮淵手裡搶到薛家,就是給薛蟠做小妾。
  • 曹雪芹老先生把香菱排在副冊第一,顯然是精心設計,香菱判詞賞析
    畫和詩乃影射香菱的命運。香菱原名英蓮,所以說「根並荷花一水香」。「一水香」取自舒序本,他本作「一莖香」(卞藏本作「一莖生」)。《石頭記會真》校訂說:「根並荷花一水香,諸本多作一莖香者,平仄失調,知其非是(莖是平聲,在此失律)。況此句恐亦系後文結局,非泛語也。」
  • 紅樓女兒|香菱
    這讓我想起《紅樓夢》中,那個年幼被拐了的,最後悽慘離世的,甄英蓮。     1.身世     她本是甄家的寶貝幼女,而且是甄家老爺老來得子的唯一一個掌上明珠,生的「粉妝玉琢,乖覺可喜」,生活無憂無慮,受盡寵愛。
  • 紅樓夢:香菱得幹血症背後的慘劇,油盡燈枯,薛蟠實在太混蛋
    香菱是甄士隱的女兒,四歲跟著家人去看花燈被拐子拐走,後來被薛蟠強行從馮淵手裡搶到薛家,就是給薛蟠做小妾。從故事發生到薛蟠娶妻夏金桂,從時間跨度上看,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令人感到非常不解的是,香菱竟然從未有過一次身孕,這是極其不正常的。
  • 新版《紅樓夢》即將播出,香菱這顏值完全是全劇最高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柴扉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說到最近要播出的作品,就不得不推薦一下《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這部作品2月14日情人節就要和大家見面了。這部《紅樓夢》還是由幾位小戲骨來出演,不過有些角色換了演員。
  • 《紅樓夢》香菱的悲苦一生——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曾聽過一段評價香菱一生的話:《紅樓夢》中大部分女性的悲劇結局,幾乎都跟她們自身的性格和為人處事有一定關係,唯獨香菱,我們找半點她為何會落得這般結局的自身原因。香菱的一生,完完全全是被命運主宰,自己沒有半點決定權......筆者讀之心酸淚目,香菱的一生,被太多偶然因素主宰,這些因素最終構成了一個近乎悲慘的命運結局。
  • 紅樓夢:那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才是紅樓夢中改變甄英蓮命運的人
    霍啟是甄士隱家的家奴,在元宵佳節的時候,甄士隱安排霍啟帶女兒甄英蓮去外面看花燈。正是這次看花燈,徹底改變了甄英蓮的命運,也改變了甄士隱一家的命運。 霍啟逃走便再也沒有回來,而被他弄丟的甄英蓮卻被拐子拐去,從此與爹娘分開。按照賈雨村的說法,甄英蓮被拐走那年應該是五歲,五歲的孩子已經對家有了記憶,如果不是霍啟的粗心大意,想來甄英蓮也不會被拐走。 這個霍啟,脂硯齋批語特意點明是禍起的根源,也是甄英蓮悲劇命運的開始,當然這個霍啟也是改變甄英蓮和甄家命運的人。
  • 香菱:紅樓第一薄命女
    要說《紅樓夢》裡誰的命最苦,見仁見智。但是香菱命苦,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我現在覺得,香菱的命運,是一種看似偶然的必然。是曹雪芹刻意安排的。我為什麼那麼說呢?讓我們回到香菱的命運史。她是甄士隱的女兒,小時候也是備受父母寵愛的。當甄士隱帶著她去逛街的時候,賴頭和尚就說這個女兒是一個「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什麼是命呢?
  • 香菱為什麼學詩
    在紅樓夢的第一回和第五回通過癩頭跣腳僧預言和寶玉神遊太虛境道出了香菱的身世:癩頭跣腳僧曾對抱著英蓮(即香菱)的甄士隱念了四句言詞: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 便是煙消火滅時。不幸的是,在她五歲那年的元霄佳節,士隱命家人抱去看燈,至半夜時家人霍啟因小解,將英蓮放在一家人家門檻上,待他回來,英蓮不見蹤影。全家人到處尋找,皆無音訊,英蓮早被拐子拐去,另走他鄉。三月十五葫蘆廟著火將甄家燒成一片瓦礫場,這一個又一個的不幸遭遇,給英蓮的命運籠上了悲劇色彩。甄士隱只得將田莊折變,與妻投嶽父家去。
  • 全新小戲骨版《紅樓夢》首播,香菱、晴雯成最大亮點
    兩年多之後,我們再次迎來了由小演員們出演的《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本片畫風唯美,服飾精美,演技在線,短短的75分鐘,卻濃縮了一整部紅樓,晴雯撕扇,香菱學詩,蘆雪庵聯詩,群芳放箏……這些最美的紅樓畫面,都攝取到了,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