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三國,無數能人義士在戰場、外交中大放異彩。其中巴蜀孔明、曹魏郭嘉以及東吳周瑜,皆是令天下謀士膜拜的人物。三國亂世中,也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而其中「既生瑜,何生亮?」便是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故事當中寫道諸葛亮活生生將周瑜氣死,側面突出了諸葛亮的輝煌形象,但是卻把周瑜的形象形容成小肚雞腸之人。讓喜歡「智絕」的人大呼過癮。但這些終歸是故事,歷史上周瑜真的如此小肚雞腸嗎?
在周瑜弱冠之年,就得到了孫策賞識,拜封周瑜為健威中郎將,成為了當時東吳朝堂上的偶像,因為長得俊美是個帥哥,還被稱之為周郎。古人曾言「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發英姿。」當公子年少得志之時。小喬便嫁給了他,他在赤壁之中頭戴綸巾,與旁邊謀士談笑之間,便將曹操大軍燒得灰飛煙滅,一舉定下天下三分的大事。後世蘇東坡寫此詩獻給周郎,難道不是從側面告訴大家,周郎當年意氣風發,何須羨慕諸葛孔明?
《江表傳》中曾記載的周瑜與大將程普的故事也能表現出真實的周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程普是東吳的一位老臣,曾跟隨孫堅戰於沙場,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看見家世顯赫的周瑜年少得志,心裡不爽快,覺得周瑜不過是仗著祖輩的功德並沒有什麼才幹,因此常常為難周瑜,並多次羞辱周瑜。周瑜不但對此並不記恨,反而更加恭敬地對待程普。長時間的相處使得程普覺得自己做的有失穩妥,而周瑜的做法更令他心如沐春風,便對周瑜更加的敬愛,並且對身邊的人說:「與周公瑾共事,就像是品嘗了美味佳釀,讓人如痴如醉,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他的魅力漸漸收服。」 能讓心高氣傲的老臣程普折服讚美,我們就能看出周瑜的氣量胸襟和人格魅力,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去嫉妒諸葛亮?
再看周瑜之死,史書記載是當時周瑜對孫權說老大讓我帶兵去把益州攻打下來吧,孫權同意了,他就快馬加鞭地趕回江陵準備,結果兵馬才到章丘他就病死了。有說是周瑜曾經受過箭傷,舊疾復發;有的說是積勞成疾戎馬太久,總的來說就是和諸葛亮氣他完全沒有關係,三國演義說三氣周瑜的事完全就是子虛烏有。演義中可惜這樣一個官場、情場、戰場,場場得義的周郎竟然被塑造成一個小肚雞腸,氣量狹小的人以至於使得許多隻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周瑜誤解很深。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周瑜氣量大,德行品質好這也不是空穴來風,看三國志中的評價;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有人曾問劉備說周瑜怎麼樣,劉備說周瑜的氣量相當的大;蔣幹曾評獎不但是一位文雅之人,而且還氣量非常大,也就是說啊周瑜這個人不但性格非常的好而且呢這個度量也非常的大,不但當時名人給他的評價就是高雅,氣量大,就連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如果真說他是一個氣量狹小的人,那他真的是太冤枉了。
現在的你了還覺得周瑜的氣量真的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