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震撼人心的戰爭片了,《八佰》自去年經歷了改檔、突然撤檔、技術問題再到今年的疫情影響,一路走來著實不易,好在此時終於能登錄院線了,還被視作了重振影院的一劑強心針,就目前效果來看,它也確實當之無愧。
《八佰》的全國公映雖然定在了8月21號,但截至到20號,票房已經累計突破1.8億,如果沒有疫情影響,這個數字絕對不止,能有這麼高的票房,不是因為別的,好口碑使然。
影片在豆瓣的評價雖略有波動,但也基本穩定在了8分左右。這在國產電影中絕對屬於上等水準,管虎導演十年磨一劍,還在國內首次引進了IMAX攝影機拍攝,光製作成本就花了近5個億,1比1搭建起200畝的上海老建築,甚至還人工開鑿了一條「蘇州河」,就這種做電影的態度,《八佰》要不火,簡直是天理難容啊!
早在去年我就打算去看《八佰》,可沒成想突然就被撤了,後來說是有技術原因,還有說是因為啥「禁忌」?網上又傳的神乎其神的,一度讓我以為它怕是被領導老爺們給拿下了。可當大熒幕上的龍標一出現,可把我嚇一跳,公映許可證的編號居然是2019 800號,正和電影《八佰》重名,這絕不是巧合,而是領導老爺們有意送給《八佰》的禮物,如此看來,網上的一些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講述的是淞滬會戰的最終章--四行倉庫保衛戰。由於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我想大家也應該去了解一下當時的真實歷史。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組織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爭。
淞滬會戰中阻擊日軍的中國軍隊
1937年8月13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大舉侵佔華北,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蔣介石做出戰略部署,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雙方投入兵力近百萬人,戰爭持續了近三個月,中國軍隊雖然裝備不精,又指揮失當但硬是靠著血肉之軀扛了整整三個月,因為戰爭之初,小日本就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可三個月下來楞是被打了臉,這場戰爭也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爭鬥志。
在影片中,日軍亦揚言要「三個小時」攻佔四行倉庫,結果也被一舉粉碎。
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可以說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彼時的中國軍隊已經撤離上海,只留下了88師的一個團的兵力死守在四行倉庫之中。他們身後隔著蘇州河正是英美的租借區,一邊天堂,一邊地獄。
被解救的八百壯士,他們很多還是孩子。
倉庫裡四百多名將士面對日軍的進攻,死守了整整四天四夜,四行倉庫的指揮官,團長謝晉元為震懾日軍,將只有四百多人的部隊宣稱是八百人,這便是「八百壯士」的由來。
影片的具體情節我就不劇透了,這是一部典型的描繪「群像」的電影,《八佰》塑造了每一個真實生動的個體,恐懼、膽怯、勇敢和無畏。
老兵油子羊拐的鐵漢柔情,端午從一個「小孩」蛻變成一名真正的抗戰英雄,小湖北也在短短幾天時間完成了自己的成長...
影片中的人物眾多但都豐富立體,管虎導演多採取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八百壯士和z租界裡的各界人士的眾生相。
倉庫內,除88師524團外,還有許多是抓來的逃兵。事實上,導演也有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戰爭。他們是最真實的普通人,臨時被賦予了保家衛國的重任,他們中有的是逃兵,有的是帳房先生,是農民甚至還有十幾歲的孩子。
沒有了民族大義的光輝,他們也會害怕,想逃。但他們卻被命運驅趕到了這裡,租借不收士兵,無路可走的他們只能強壓著恐懼一起參與到戰鬥之中。
有時候,英雄也許不是因為他就有很高的覺悟,而是時代環境促成的。他們會恐懼,這是本能,但當他們端起槍和軍人一起並肩作戰時,他們也成為英雄了。
與四行倉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隔岸的租借,導演不止一次的利用大全景,旋轉俯拍看兩地的巨大差距。四行倉庫內滿目瘡痍,硝煙瀰漫,廢墟一片。而南岸的租界裡卻是歌舞昇平,到處燈火通明。
南岸就是八百壯士們要守護的國土,如此強烈的反差,導演並非是要諷刺租界的紙醉金迷,而是更突顯戰爭對於城市的破壞。昔日的北岸同樣是這麼繁華,可戰爭卻讓這裡成為了廢墟。
在電影中,八百壯士們的抗爭被賦予了更為宏大的意義,四天的堅守,讓對岸的國人終於明白了必須要奮起反抗,不能做亡國奴,進而是要喚醒全中國人民的抗爭意識。也正是在這樣的感召下,才出現了那一幕幕兩岸共同抗戰的感人瞬間。
青幫幫眾拿命傳送物資,戲班老班主擂鼓為戰士們助威,岸邊民眾拿起指示牌告知倉庫守軍日軍的進攻動向...這些都是在宣告中國軍民團結一心,民族意識正在覺醒,有四萬萬的中國人做支柱,中國必將迎來最後之勝利。
作為一部有血有肉的弘揚愛國主義的電影,《八佰》在一些細節上做的非常感人,我在觀看電影時幾度潸然淚下,當身上綁滿手榴彈的戰士們毅然跳樓與敵人同歸於盡時,他們高聲呼喊著自己的姓名,隨後是一聲爆炸,(此為真實戰爭場景)。
無數的無名英雄們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完成了阻擊日軍的任務,這些再平常不過的名字雖然不會被歷史保留,但我們會永遠記得有「八百壯士」。
還有升軍旗的那場戲中,一位姑娘用身體纏了一面軍旗,偷渡蘇州河送到了倉庫守軍手中(此為真實事件),八百壯士們隨即舉行了升旗儀式。
初曉時分,紅日升起,一面中國軍旗高掛天地之間,八百壯士肅立敬禮,他們眼神堅定,此時無言勝有言,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雜糅了許多超現實主義的元素,在小湖北遠窺南岸的租界時,戲臺上正上演著《長坂坡》的戲份,此時鏡頭一轉,他竟見山坡之上趙子龍騎白馬持長槍,正向百萬敵軍殺去。
這裡的趙子龍隱喻的正是八百壯士,如此大膽的藝術創造,也使得影片平添了幾分浪漫主義氣息。
由此可見,導演在影片創作中並非是一味地還原歷史,其重點表現的是一種全民族的抗戰精神。這種精神,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壯志豪情在「一身是膽」的趙子龍身上,也在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身上。
影片最後,鏡頭從四行倉庫升起後拉,映入眼帘的是如今的國際大都市上海,這裡的意思也很明顯,歷史永遠銘記先烈們的奮鬥,你們的抗爭最終迎來了回報,這盛世如你所願。
蘇州河前百萬兵,八百壯士保國行。這樣的影片,這樣的赤誠之心,《八佰》應該得到大眾的尊敬和認可。
如果你喜歡這部影片,那就去影院看吧,IMAX巨幅畫面,震撼心靈的聲音效果,萬不可貪圖盜版視頻,那是對好電影的侮辱。在中國電影最艱難之際,希望大家都能走進影院去看看。
《八佰》加油,中國電影加油!
策劃:喵小道主創團隊
作者:田震
責任編輯: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