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子女「隱形啃老」,老人無法忍受,含淚將兒子一家趕出家門

2021-01-18 騰訊網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在結婚後獨自生活,覺得和老人在一起不自在,容易受到束縛。而那些願意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子女常常會受到很多誇獎,被眾人表揚孝順。然而卻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無法忍受兒子一家長時間的與自己生活,一怒之下把他們給趕出了家門。

李先生已經是古稀之年,他與老伴兒都是在中學教師的崗位上退休,收入豐厚,而且有著很高的文化素養。老兩口原本打算退休後安享晚年,一起出去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

沒想到這個關於退休後幸福晚年的設想,卻遲遲沒有完成。老兩口有一個獨生子,一路順風順水的成長,找到了較好的工作,也帶了喜歡的姑娘回家想要結婚。

李先生夫妻自然支持兒子的決定,掏出積蓄為小兩口買了一套房子。可是沒想到結婚後不久兒媳婦就懷孕了,小兩口以方便照顧為由搬回了李老先生的家中,一住就是十幾年。老兩口從照顧兒媳婦懷孕開始,又幫兒子帶孫子做家務,等孫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又接送孩子放學。

時光飛逝,一轉眼十幾年就過去了。老兩口的年紀也越來越大,承擔不了這些繁重的家務勞動,一氣之下就把兒子兒媳婦趕出了家中,想要獲得清閒的晚年生活。

李先生兒子兒媳的這種做法其實是現在很常見的隱形啃老。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借著方便照顧的由頭,回到父母家中共同生活。然而在生活中不但不幫父母分擔家務,反而處處依賴父母的照顧,在經濟上也需要父母的補貼,極大的佔據了父母的晚年時間和經濟收入。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喜歡「隱形啃老」?

1、不用操持家務瑣事

與老人生活在一起,年輕人就不用做家務,也不用去操心生活中的一些家庭瑣事。仍然像沒有結婚時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下班就能癱在沙發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完全不需要為日常生活操心。

2、老人會有經濟補貼

與老人生活在一起,在日常的飲食和生活消費上將會得到老人的經濟補貼。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很多時候掙來的工資還不夠自己開銷,常常隨便買買東西就沒有了。所以總是會希望能夠從老人那裡得到一些貼補,侵佔老人的合法利益。

3、不用照顧孩子

還有一些年輕人喜歡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是出於照顧孩子的心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照顧孩子當成了生活的束縛,覺得有了孩子之後人生就變得不自由,所以希望老人能夠幫自己照顧孩子。讓自己還可以像生產之前一樣肆無忌憚地去和朋友聚會,不用操心孩子的飲食起居。

老人應該怎樣避免「隱形啃老」?

1、放手讓孩子獨立

老人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去獨立。即便孩子由於工作繁忙無法照顧孫子,或者暫時在經濟上有些困難。只要沒到實在解決不了的程度,老人都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為孩子付出和奉獻,只有放手讓孩子獨立,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變得更加強大。

2、擁有自己的生活

老年人也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在退休後不要把自己局限於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可以試著和街坊鄰居一起參加一些集體的活動,也可以去報考一下老年大學,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有自己的生活充實了,才不會變得依賴子女,也能夠享受到晚年的快樂。

「隱形啃老」是現在非常常見的社會現象,這種方式不但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相對來說也會讓年輕人失去鬥志,變得不思進取,同樣不利於年輕人的成長。

您在生活中見過這種隱形啃老的現象嗎?您是否反對這種隱形啃老的行為?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忍受不了「隱形啃老」,7旬夫妻將兒子一家趕出門,日子終於清靜
    可實際上這類人被歸為「隱形啃老」,用一種不為人知的方式,剝削著年邁的父母。一、七旬老人退休十餘年,金錢和時間都奉獻給了兒子李阿婆和丈夫已經七十多歲了,在外人看來,她有些不近人情,因為一些家庭瑣事,居然要把兒子一家三口趕出家門,甚至要斷絕來往。其實李阿婆也是有苦說不出,年輕的時候李阿婆和丈夫都是體制內的教師,工作體面還受人尊敬。
  • 60歲大媽坦言:把兒子一家三口趕出家門後,日子過得太舒坦
    要知道以前王大媽以前忙著給兒子兒媳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孩子,連出門買菜都是慌得不行,哪有時間和小姐妹一起跳廣場舞。有次回家正好碰上,就問王阿姨最近怎麼有閒去跳廣場舞。王姨說,我把兒子兒媳還有孫子一家三口趕出家門了後,終於有了清淨日子,現在日子過得太舒坦。王阿姨看我一臉不可思議,畢竟誰聽到把自己兒子趕出家門能一臉淡定呢,娓娓道來了這些年的心酸。
  • 「隱形啃老」累壞老夫妻,海澱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
    帶著一紙勝訴判決,頭髮花白的老張夫婦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出了海澱法院,而他們的兒子小張、兒媳曉希則呆呆望著父母遠去的身影,難以相信父母真的選擇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一家三口趕出了「家門」。14日,海澱法院通報了這起「另類」的家務糾紛。
  • 奶奶抱著孫子從樓上跳下,老人起訴讓兒子一家搬走,莫再隱形啃老
    隱形啃老之前看到另外一則報導,一對老夫妻將自己的兒子兒媳 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帶著孫子搬出去。原來,老兩口為了兒子辛苦奮鬥多年,給其買了一套兩居室房子 ,為其操辦完婚禮後,因為年齡比較大 ,本想清清靜靜地休息一下。沒想到,隨著孫子的出生 ,小兩口帶著孫子搬到老人家一起住。
  • 「新型啃老」來襲,老人周周被「啃」,年輕子女卻還不自知
    父母老了,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帶著孫子回家看望自己,家人熱熱鬧鬧,這自然是一家團團圓圓的幸福時刻。但是如果孩子頻繁回家看望成了老人的一種負擔,孩子還理所當然,那麼這就是一種變相"啃老",不僅啃父母的錢、時間精力,還啃得理所當然。"新型啃老"問世,老人周周被"啃",呼籲子女別回家探望了。
  • 不孝子女又出新「套路」,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蒙在鼓裡還不知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孝順自己,不希望自己養出不孝子女。但不孝子女的新套路很多,這些不孝子女的行為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被蒙在鼓裡卻猶然不知。老人年邁無法幫兒子兒媳帶娃,兒子兒媳不願給老人養老小區的陳大爺和李奶奶已經六十歲了,他們共育有一個兒子,由於兒子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受盡陳大爺與李奶奶的寵愛。
  • 一家三口組團「啃老」,6旬老人無奈落淚:你們以後別來看我了
    因為他們是獨生子女,所以上面不僅有四位老人需要贍養,下面還有一至兩名子女需要撫養,這樣的重擔放在誰身上都是個負擔,可事實都如此嗎?我想答案也不全是。 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年輕的父母在生完寶寶後,以沒經驗、上班忙等藉口,將帶孩子交由老人來照顧,隨後一家三或四口便直接吃、住在老人家裡,雖然名義上是方便照顧老人,但實則是一種「組團式啃老。」
  • 一種新型的不孝正在崛起,奶奶的含淚控訴:「一家三口組團啃老」
    近來有種形式更為「特別」的不孝讓老人們很難招架,也更為傷心。「三口之家組團啃老」,老人無奈落淚,年輕父母卻毫不自知鄰居王奶奶退休多年,自己和老伴的身體不錯,剛辦退休的時候,老兩口想著去旅遊,剛報名完旅行團,兒媳就懷孕了。
  • 什麼樣的老人晚景最悽涼?啃老的兒子炸幹老人身上最後一滴血
    文丨心靈餘白個人認為不是無子女、無老伴,而是有著啃老而不孝順的兒子,老人晚景更妻涼。親眼見證小區內的老年夫妻堅強而心酸的生活。在那重男輕女的年代,老人幾代單傳,四個子女中只有一個兒子,那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兒子的生日精確到某年某月某一天某時,貼在柜子上。爺爺活在世上,半夜要給孫子吃夜宵,而且每頓飯後都帶著孫子遛彎,美其名曰傷食,來客人時,只允許孫子上桌,孫女們只有撿菜底的份。
  • 美國男子啃老不找工作氣得母親要把他趕出家門,他竟將母親殺害
    據《每日郵報》12月16日報導,一名美國男子啃老不找工作,母親對此無可奈何,便威脅要把他趕出家門。然而,那名男子卻一怒之下用菜刀殺害了他的母親。最終,他用廚房裡的菜刀將母親殘忍刺死。當地時間12月16日,納撒尼爾承認自己犯了二級謀殺罪。法官特倫斯·帕金斯審理了此案,並對他作出了50年監禁的判決。
  • 他娶年輕22歲的嬌妻,為了過甜蜜的二人世界,將子女趕出家門
    而那些開放的、管孩子不嚴的家長,就成為了很多孩子眼裡的「別人家的家長」,而從某種意義上看來,我國著名外交官喬冠華就是這樣一位「別人家的家長」,他不僅給了孩子很大的「自由」,甚至為了自己的二人世界,還把孩子趕出了家門……革命志士,大外交官1913年,喬冠華出生於江蘇鹽城的一個富商家庭之中,6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送進了私塾中學習,在初高中的時候還因為成績優異而多次跳級插班,1929
  • 孩子給老人帶,是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年輕人「新型啃老」正流行
    有些老家人既出錢又出力地給兒子、女兒帶孩子,到最後還落不到一句好話。比如這位寶媽說,自從孩子斷奶後,就一直將他放在老家讓婆婆帶,自己去上班。結果4年後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的時候,發現孩子和自己生疏了,每天只知道叫奶奶,看不到奶奶就哭鬧。原本以為過段時間就會好,結果孩子一看鬧沒有用,乾脆來個絕食,什麼東西都不肯吃,沒辦法只能讓他奶奶來帶。
  • 照顧孫子累壞老人,老兩口要求小夫妻搬走,這是不考慮日後養老?
    一對老夫妻,直接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的兒子、兒媳和孫子「趕出家門」。為什麼要用這麼激烈的手段,而且直接撕破臉皮的做法? 「隱形啃老」下的老人,是不是都有同樣的呼聲呢?
  • 「新型不孝」快速蔓延,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年輕子女還沒意識到
    但是有些人卻並不懂得感恩,他們將父母對自己的愛當做理所當然,在自己可以獨立生存以後,他們不願意自食其力,而是依附於父母生活,這種「啃老」的現象如今屢見不鮮,給許多老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啃老的現象還未得到改善,另一種「新型不孝」已經慢慢滋生,有些人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心理上卻並沒有成熟起來,再加上現實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更多地只關注自己的內心,還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生活壓力轉嫁給父母。這種新型不孝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很多年輕子女卻不自知,我們都應該了解一下。「新型不孝」的一種表現是需要父母的接濟。
  • 老人要去養老院,兒子害怕被罵不孝不肯送,老人假摔騙兒子
    ,很多人認為養兒防老就是父母老了,做子女的要在身邊端茶倒水的伺候,老人過世後,讓老人入土為安,這才是盡孝。我將油條遞到姥姥手裡,她卻不吃,兩隻手使勁地在油條上蹭,蹭得兩隻手上全都是油,然後往頭髮上塗抹。聽媽媽說姥姥年輕的時候就愛美,患上了老年痴呆依然不忘美。媽媽是個家庭主婦,每天都要花大部分時間照顧姥姥和姥爺,姥爺癱瘓在床,姥姥腿腳不好,還痴呆了,兩位老人吃飯完全靠喂,還要給他們換尿片,翻身擦洗身體,非常辛苦。
  • 7旬老人與小保姆喜生娃,遭親女兒趕出家門:老年該不該再生娃?
    還有人說,人上了年紀儘量還是不要生孩子了,一是給子女增加負擔,二是自己也沒有精力照顧,徒增煩惱,做人不要太自私。就在前段時間,一則「老來得子」的消息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一退休幹部老葉,如今已經70歲有餘,竟然直接和保姆生下了兒子,對此,兒女們與老葉可謂是鬧得不可開交。
  • 父親出軌後,成年的兒子將母親趕出了家門
    長大後的兒子在高考結束的餐桌上,跟自己的母親斷絕了關係,並把她趕出了家門。丈夫沉默的抵抗,兒子對於父親的偏愛和對於母親的疏離她愛她的丈夫,更愛她的兒子卻在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供到考上大學之後,被自己的兒子趕出家門。
  • 「比起有出息,我更想孩子啃老」,老人的話,說出多少父母的心聲
    說起"啃老",相信很多人都是深惡痛絕,鄙夷這樣的行為,認為年輕人應該依靠自己,不能依賴父母。但是,有一些老人卻不是這麼想的,相比孩子有出息,這些老人更希望孩子啃老,這是因為什麼呢?7旬的劉大爺就有這樣的想法,他的兒女都在外地為自己的生活打拼,一年很少有時間回來看望自己,哪怕是過年回來也是匆匆一面。
  • 她曾幫劉德華還4千萬債務,晚年被子女啃老,如今只靠華仔養老
    年輕的時候,為了撫養孩子,老人花了許多的時間與精力,是非常辛苦的。而到了年老的時候,自然希望孩子能夠照顧生活,這樣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孩子長大後,也會有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多個孩子的家庭,更容易因贍養老人產生矛盾。有時候甚至會發現,親生子女對老人的態度,還不如外人的態度好。
  • 比啃老更傷父母的「新型不孝」,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
    然而天意弄人,生活中有些孩子享受著父母帶來的舒適,卻從不懂得感恩,甚至啃老。啃老是令人不齒的行為,不過,還有一種"新型不孝"正在侵襲現代家庭,比啃老還要傷父母心,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趙阿姨夫婦給兒子買了房,兒子結婚後仍與二老一起生活。兒媳的肚子"爭氣",第一次懷胎便生下一對健康的雙胞胎寶寶。全家人沉浸在喜悅中,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兒子兒媳都有工作,怎麼照顧孩子呢?趙阿姨為了減輕小兩口的負擔,主動提出幫忙帶孫子。就這樣,她每天打理家務、做飯做菜、照顧孩子,忙得跟個小陀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