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啃老」累壞老夫妻,海澱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

2020-12-28 騰訊網

帶著一紙勝訴判決,頭髮花白的老張夫婦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出了海澱法院,而他們的兒子小張、兒媳曉希則呆呆望著父母遠去的身影,難以相信父母真的選擇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一家三口趕出了「家門」。14日,海澱法院通報了這起「另類」的家務糾紛。

「老有所樂」的計劃因兒子擱淺

老張與妻子相識、相戀於大學校園,畢業後兩人進入同一所公立中學工作,老張教英語,妻子教音樂。因妻子心臟不好,老張不願她為生育冒險,兩人結婚之初就約好不要孩子。然而,妻子37歲那年意外有孕。在妻子的一再堅持下,老張夫婦迎來了一個健康的男寶寶,母子均安,寶寶取名張晨。

時間流逝,2004年張晨即將大學畢業,而老張夫婦也即將辦理退休手續。畢業典禮那天,張晨將考上了碩士研究生的女朋友曉希正式介紹給父母,並婉轉地向父母表示想在曉希研究生畢業後與曉希組建小家庭、希望得到父母支持。

老張夫婦考慮到多數年輕人成家後並不願與父母共同居住,又了解到曉希父母在縣城生活、經濟條件一般,二人便打消了在兒子畢業工作後即刻退休養老的念頭,決定在教育培訓機構再幹幾年,幫兒子全款把婚房準備好。

2007年,曉希研究生畢業前夕,老張夫婦拿出大部分積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買了一處精裝修兩居室住房,登記在兒子張晨名下作為小倆口的婚房。看著兒子、兒媳奔向新生活的雀躍身影,老張夫婦不禁相視一笑,按照老張的計劃,他們也將要步入夕陽無限好的退休生活,練琴、習字、養花、會友、攝影、旅行……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老張夫婦準備去雲南旅遊前夕,兒子張晨打來了一連串的求助電話:「爸、媽,曉希懷孕了,她爸媽得給她哥看孩子,過不來。」「爸、媽,曉希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爸、媽,曉希腿抽筋了,怎麼辦?」

面對手足無措的兒子、兒媳,老張夫婦退掉了去往雲南的機票、酒店,開始候鳥一樣地在自己家、兒子家往返。

含飴弄孫卻成為難承之甘

幾個月後,張家第三代,白嫩嫩的小孫子涵涵降生。兒子、兒媳衝著老張夫婦撒嬌道:「爸、媽,家裡是自供暖,更暖和些,而且三居室也住得開。我們回家住好不好?您們還可以指導我們怎麼帶孩子。」沉浸在喜悅中的老張夫婦滿口答應。

就這樣,三代同堂的生活開始了。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老張夫婦只覺得越來越辛苦。

兒媳曉希的產假結束、返回了工作崗位,小兩口完全把涵涵交給老張夫婦照管。最初,張晨、曉希下班後還會逗逗孩子,幫老倆口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做做家務,但時間久了,張晨、曉希下班後就習慣性地在沙發上「放空」,做甩手掌柜。老張夫婦想著孩子們朝九晚五工作辛苦,便也就在不經意間包攬了全部家務,照管起兒子、兒媳、小孫子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

2011年,涵涵上了幼兒園,老張夫婦68歲了,蹦蹦跳跳的涵涵總是叫著「爺爺奶奶,快點兒走」,可老人卻漸漸跟不上涵涵的腳步了。

2014年,涵涵上了小學,頑皮的很。此時,老張夫婦71歲了,體檢的時候,一個被查出心臟病加重需,要接受心臟搭橋手術,一個被查出腰椎、頸椎有問題,已經導致單側手腳麻痺,雙雙被建議住院治療、出院靜養。

在此情況下,老張夫婦便想分開居住,可兒子、兒媳覺得住一起,能「相互照應」,此事便不了了之。

又幾年過去了,兒子、兒媳的工作越來越忙,涵涵也迎來了叛逆期。一天,當涵涵用力推開了奶奶遞過去的牛奶,而兒子、兒媳事後卻責問奶奶為什麼沒有讓涵涵喝了牛奶再去上學的時候,老張夫婦忍受不住了,決定向法院起訴,要求兒子、兒媳帶著孩子搬出家門。

法官說法:體諒老人拒絕「隱形啃老」

庭審中,老張夫婦要求兒子、兒媳一家三口搬走。老張夫婦說,我們已經七十多歲了,真的沒有能力繼續照顧他們一家了,我們倆人還想最後再過幾年清淨日子。

張晨、曉希兩人說,父母年紀大了,不放心他們單獨居住,希望與父母共同居住,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經過法官多次調解,張晨、曉希夫婦倆人仍認為共同居住更為有利,拒絕搬走。老張夫婦則堅持要過「二人世界」。最終,法院判決張晨、曉希帶著涵涵搬出老張夫婦的房子。

法官表示,依據我國物權法,作為房產的所有權人,在成年子女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情況下,父母可以要求子女搬出家門自行居住。

對於子女不事勞作、靠父母供養、依附父母生活的行為,社會上稱之為「啃老」。近年來,「啃老」的情況有所減少,但「隱形啃老」之風越來越明顯。

所謂「隱形啃老」,即成年子女能夠獨立生活,但仍不顧老人意願,堅持要求與老人共同生活,在家務問題及下一代子女的監管方面依附於老年人。

如本案中,張晨、曉希兩人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來源,自有住房,兩人雖稱與老張夫婦共同居住是為相互照顧,但事實上在共同生活期間,小張夫婦並未承擔家庭責任、未能照管老張兩人的生活,而是將家庭生活中的若干問題都甩手給老張夫婦。

法官也呼籲年輕人,要體諒辛苦撫養自己的父母,在具有獨立生活能力之後,應該讓父母頤養天年。同樣,法官也指出,對於「隱形啃老」,父母有權說不。

(文章所涉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忍受不了「隱形啃老」,7旬夫妻將兒子一家趕出門,日子終於清靜
    「啃老族」是遭人唾棄的人群,可是有一類人,他們有正經的工作,還和父母住在一起,美其名曰照顧父母。可實際上這類人被歸為「隱形啃老」,用一種不為人知的方式,剝削著年邁的父母。但是兒子不願意搬出去,每個月有父母退休金補貼孩子,自己根本不用操心,搬出去以後肯定有一個人要辭職在家,那收入就更少了,經濟上肯定沒有現在寬裕。但是李阿婆態度堅決,甚至將孫子的東西都打包好了,強硬的讓一家三口出去。還表示退休金會每個月支援他們一點,只是體力上實在是幫不上忙了。二、子女為什麼會有啃老的心理?1.
  • 最高法院:法院判決夫妻一方承擔責任的,是否可以強制執行夫妻共同財產?配偶方能否要求法院先析產再執行?
    四、張靜遂向烏海中院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要求解除對其名下的房屋查封並不得拍賣,一審被判決駁回。張靜不服向內蒙古高院提起上訴,二審亦被駁回。五、張靜仍不服,以法院應先析產再執行為由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最高法院裁定駁回其再審申請。1.關於執行張靜名下的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
  • 前妻拒不搬離還欠下6000多物業費,法院強制執行騰退
    她現在居住在前夫喻某所有的婚前財產房內,「固守」陣地,拒絕將房子交出去,還把法院在門上張貼的騰退公告撕下來藏在抽屜裡,當做無事發生。兩審終審 女子敗訴後仍不搬離前夫家4月19日上午10時10分,金牛區人民法院執行人員聚集到某小區單元樓下,今天他們將針對一起離婚訴訟引發的騰退房屋案件,進行強制執行。
  • 年輕子女「隱形啃老」,老人無法忍受,含淚將兒子一家趕出家門
    李先生夫妻自然支持兒子的決定,掏出積蓄為小兩口買了一套房子。可是沒想到結婚後不久兒媳婦就懷孕了,小兩口以方便照顧為由搬回了李老先生的家中,一住就是十幾年。
  • 「小北說法」夫妻均不願撫養孩子 法院判決不準離婚
    近日,路北法院審結一起離婚案件。女方第二次起訴男方要求離婚,而男方也同意離婚,但雙方均不願撫養婚生未成年子女,最後法院判決不準離婚。2018年8月女方向路北法院起訴要求與男方離婚,法院判決不準予雙方離婚。現女方再次來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與男告離婚,庭審中男方表示同意離婚。訴訟中,雙方對婚生子張某某撫養問題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均要求對方撫養孩子。女方理由是自己平時較忙沒有過多精力和經濟實力來照顧孩子,而男方主張自己工作經常加班,年邁父母患病無法幫忙照看孩子。
  • 夫妻離婚後,孩子一定判給夫妻中的一方嗎?山東濟南一家法院適用...
    夫妻離婚後,孩子一定判給夫妻中的一方嗎?山東濟南一家法院適用民法典作出判決!夫妻離異後,孩子一定要判給夫妻中的一方嗎?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多會主張孩子歸一方所有,法院也一般會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 夫妻一方將共同財產送給第三者,法院判決:第三者不是返還一半,而是全部返還
    隨後,趙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確認馬某贈與李某466200元的行為無效並要求李某返還466200元及利息。一審法院認為,趙某所主張的該筆轉帳存在於夫妻存續期間,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馬某作為丈夫對其中的一半擁有支配權,但對屬於趙某的一半份額無支配權,其贈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第五十二條規定,有違社會公德,李某應當對該部分的贈與予以返還。
  • 分居四年多,起訴離婚,為什麼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呢?
    剛結婚那會,跟很多新婚夫妻一樣,如漆似膠,天天黏在一起,就像連體人兒一樣的。想想那情景,劉花就心裡發燙。那兩年,陳二也沒出去打工,兩個人白天種了一個大棚,白天幹活,晚上也不閒著。唯一不滿足的,就是劉花一直沒有懷孕。她也尋思過、也跟陳二提起過。但陳二總是不當回事,好像還挺享受這二人世界。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男方婚內轉移夫妻財產,法院判決80%歸女方!
    針對婚內隱瞞、轉移資產的一方,我國法律目前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 夫妻雙方分居都五年了,為什麼還判決不了離婚?
    但陳二不知是在外見多了世面,還是生活壓力所致,過年過節回到家對劉花也不親近了,平時在外也慢慢的少了聯繫。劉花看在眼裡,開始還當是陳二太累了。但時間一長,劉花有些受不了,自己也是個有血有肉的女人,都說小別勝新婚呢,陳二回到家除了出去打牌喝酒,就是倒頭就睡,就連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沒有了。劉花便藉故跟陳二找茬生氣,其實也就是想陳二在乎在乎自己。
  • 夫妻領證一月卻未同房,男方起訴離婚要退還20萬彩禮,法院判決了
    但是這樣的閃婚對於他們來說似乎並不是好事,兩人從認識到領證結婚,只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夫妻雙方了解的並不是很多。在領證之後,夫妻倆並沒有同居,雖然說早就已經計劃要舉辦婚禮儀式,但是卻一直都沒能如期舉行,隨著時間拖得越來越久,男方懷疑女方是在騙婚,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離婚。
  • 根據婚姻法,離婚訴訟中,一般需要起訴幾次,法院才能判決離婚?
    當然目前面臨著民法典的施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等同於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只是民法典增加了一款: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這點以後再說。這樣也就是說,只有符合該條法律規定的,法院才會判決準予離婚。先看一個小案例:陳二與劉花結婚8年,有一子一女,男孩6歲、女孩3歲。
  • 法院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21種情形
    第一種協議離婚模式下,夫妻雙方自行去民政部門申請離婚,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進行適當處理後,民政部門會發給離婚證,男女雙方的婚姻關係即告解除。第二種訴訟離婚模式中,通常是夫妻一方想要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夫妻一方向法院訴請判決夫妻雙方離婚,部分還會同時訴請法院處理子女和財產的問題。
  • 夫妻婚後約定,丈夫1年只準碰她一次,男的起訴到法院,判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發生在10年前的豫東某地。這一對男女都是過來之人,離過婚,想再婚,男的三十四五歲,女的三十二三歲,兩人的目標一致,由媒人穿針引線,成了。這,這,這,男子有點想不到了。女的意思是結婚後一年只準碰她一次,那是讓我熬活寡啊。接著一想,沒事,結完婚就由不得她了,再說,我能熬過去,她能嗎?於是,就跟女的籤訂了這份君子協議。
  • 90後夫妻離婚真相:真正的愛,原來就藏在這件小事裡!
    夫妻一方起訴到法院後,法院並非一定就會判決雙方離婚,法院要考慮雙方的意見以及二人的婚姻基礎、婚後感情狀況、離婚原因、夫妻關係的現狀以及有無和好的可能等多方面考慮。所以,原告起訴後,是否能夠離婚,其決定權在法院,而不在原告,這就是對「離婚自由」的限制。本案中,王花夫婦均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年少相識並組成家庭,共同養育子女三人,攜手相伴40年。
  • 夫妻離異,強勢婆婆阻攔兒媳探視孩子,她在法院哭成了淚人……
    夫妻離異,強勢婆婆阻攔兒媳探視孩子,她在法院哭成了淚人…… 2020-08-28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要離婚,竟遭娘家人威脅反對!法院這樣判
    多年未育 丈夫提出離婚被法院駁回19年前,柳州小夥阿松(化名)和姑娘秀秀(化名)經自由戀愛,成為夫妻。久而久之,夫妻感情日趨惡化。在兩人結婚15周年到來之際,丈夫阿松向法院提出了離婚申請。然而,當時法院認為,雙方無明顯過錯,感情尚未破裂,駁回了阿松的申請,判決不準離婚。妻子患上抑鬱症 丈夫再提離婚隨後兩人分居,婚姻名存實亡。
  • 夫妻約定誰出軌誰賠50萬 丈夫出軌後法院認定賠5萬
    廣州一對夫妻就約定:誰出軌造成離婚,就賠償對方50萬元!結果男方出軌被妻子發現,妻子憤而告上法院起訴離婚,並要求丈夫按照約定賠償50萬元。那麼,「忠誠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呢?近日,白雲法院就審理了一宗相關案件。
  • 夫妻因「酒」鬧離婚 法院判後回訪修「裂痕」
    近日,潘安法院玉山法庭法官來到九和鄉對一起離婚糾紛進行家事回訪,了解法院判決後夫妻雙方感情是否得到改善。原告陳某與被告傅某相識結婚多年,婚後育有一子,雙方感情一直較好,生活幸福。近幾年因被告頻繁喝酒,雙方多次為此發生爭吵,傅某屢次保證不再喝酒但一直沒有做出實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