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印度人在西方的國際大公司中很受歡迎。很多國際大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
據統計,美國500強企業中的外籍CEO有75位,沒有一個是中國人,卻有十幾個印度人。比如說谷歌和微軟的CEO就是印度人。
那麼,為什麼印度人這麼受歡迎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印度的文化和西方有著很大的相似性,甚至於,很多印度人相互交談的時候都使用英語而不是印度本土母語。
而且,越是年輕、越是上層階級,使用英語的人越多。
這是為什麼呢?印度人相互交談,為何多用英語而非母語?
這就要說到印度的來源了。
印度歷史
大家都知道,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古印度文明早就已經消逝。
最古老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滅亡因素尚無定論。
然後,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了新的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此時時間來到了公元前6世紀。直到此時,印度仍然處於戰亂時代。
和中國不一樣,印度沒有等到他們的大統一時代。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徵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此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也佔領了印度。
印度區域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是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到約公元前185年。
此後的貴霜帝國雖是公認的當時世界四大帝國之一。但是貴霜只是佔有了北印度,南印度還是混亂的列國時代。不過,此時的南印度基本都是婆羅門教宗教範圍,也算是一種文化統一吧。
貴霜帝國:始自公元55年,425年亡。127年~180年為其巔峰時期。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綿延至裏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印度次大陸仍舊是分裂狀態。
那麼,印度次大陸的下一次統一是什麼時候呢?
很不幸,印度又一次被侵略了!或者說,自從孔雀王國滅亡之後,印度一直處於侵略中。貴霜帝國其實是由被匈奴趕出大草原的大月氏建立的!
另外,大乘佛教就是在這個時期成型的。
另,不得不吐槽《神話版三國》最新章節,東漢的軍隊跑到大不列顛跟羅馬對戰。
貴霜滅亡之後,印度再一次被入侵。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
公元320年-540年,笈多王朝佔領了北印度。這是被認為是印度人自己的王朝。不過,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外族入侵,文化侵略,和最初的印度河文明大概已經完全沒有關係了吧?
之後,印度又雙叒叕被入侵了!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支持印度教的拉其普特人拉其普特人,突厥人等等。
1526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莫臥兒帝國建立。1526年-1857年。
這就結束了?
不!
此後,近代到了,歐洲列強紛至沓來。葡萄牙、荷蘭、法國、波斯、英國。
最終,英國取得了勝利,東印度公司大家都很熟了。
直到二戰結束後,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才獨立。
宗教
再看看印度宗教。
由於印度多次被入侵,所以印度的宗教也是十分複雜。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有。還有印度次大陸本土產生的印度教。.
除此之外,還有錫克教、耆那教、拜火教、猶太教等等。
2011年的人口統計結果:
印度教79.8%,伊斯蘭教14.23%,基督教2.3%,錫克教1.72%,佛教0.7%,耆那教0.37%,瑣羅亞斯德教(祆教)0.06%(這個是2010年數據),其他0.9%。
不過近年來,印度也有一部分人持有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
為什麼不用母語而用英語?
一、歷史因素
從歷史文化和宗教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印度次大陸的複雜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個縫合怪。
在這麼複雜的文化基礎上,印度的語言也是十分複雜的。
據有關資料統計,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使用本土母語,那麼你就會發現一個尷尬的事情——其他印度人可能聽不懂你的語言!
但與之相反的是,英語卻能通行印度各地。印度各地都有人說英語,雖然熟的人可能不多,但你總能找到會英語的人。
在EF Education First在2016年發布的英孚英語水平指數中,印度在72個國家中排名第22位。印度得分57.30,獲得「中等熟練度」評級。而中國則只有50.94%。
可見,在由於歷史因素,在印度,你要去遠一點的地方,學一門英語是可靠地選擇。
二、現實因素
除了由於歷史造成的英語優越性之外,現實生活中還有更多的因素讓印度人選擇英語而非母語。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不要看莫迪大仙似乎一直呼籲著使用印地語。要看印度發生了什麼。
根據印度憲法,英語是最高法院和印度所有高等法院使用的語言。印度的法律制度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印度議會有權改變這項法律,但尚未做出任何變動。
所以,不管是由於什麼原因,英語還是印度政府人員應該選擇的第一語言!
再看看英語教育資源,也是越來越多。
根據印度政府人力資源開發部國立教育規劃和行政大學地區教育信息系統(DISE)統計,2008-09至2013-14期間,英文中學的入學率增加了50%。印度的英文學校學生人數從2008-09學年的1500多萬增加到2013-14學年的2900萬。
英語的高中教育機構越來越多。
此外,在印度的高等教育中,幾乎所有專業都可以使用英語教學。使用本土母語反而會造成語言不同的情況。
生活中的優越性
首先,在許多行業中,英語知識已經成為必備條件。
其次,人們已經把英語當作一種高級語言,會英語的人是「人上人」。如果您不懂英語,就會被嘲笑,稱為maami或behenji。
最後,英語也是一種更國際化的語言,更加有利於人們未來的發展。
不過,雖然在印度英語很好用,但是由於更多的印度人不懂英語,所以,本土母語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很有用的。
印度文盲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9日發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13-2014》中說,全世界72%的文盲人口集中在10個國家,這些國家的文盲人口達5.57億,其中印度居首位。
雖然印度的識字人口從1991年的48%上升到2006年的63%,但由於人口增長,印度的文盲人口數量沒有減少。2019年印度是識字人口已達到74%。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的報告,全球三分之一(約35.1%)的文盲居住在印度。
歡迎關注易宜壹,與您暢聊大千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