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紙媒將死」的哀嚎中,他們昂然地走到了第十年

2021-01-17 澎湃新聞
一、紙媒的凜冬

 

或許一覺醒來,你曾經熟悉的報刊、雜誌就沒了下期。

曾幾何時,地鐵、公交上隨處可見低頭讀報的人,窸窣的翻頁四處迴響;如今,大家依然低著頭,手指摩挲的不再是柔軟的紙張,而是冰冷的手機屏幕。

當電子書籍與新媒體大行其道,高歌猛進的時候,傳統紙質媒體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嚴冬。

一篇題為「我們一起『殺死』報紙,17家紙媒邁不過新年!」的文章,寫道:自2015年開始,國內紙媒集中選擇在元旦停刊成為一大現象。其中,15年元旦停了4家,16年為10家,17年為6家,18年高達19家。 

近兩年國內的停刊報紙

面臨網際網路的衝擊,全球紙媒都陷入了困境。

英國曾經發行量最大的雜誌《Sky Magazine》宣布停印;創刊於1969年的美國著名政論周刊《國家》(National Journal)停止雜誌業務,專注服務。

甚至連擁有80多年悠久歷史的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Newsweek)也曾一度宣布停止紙質出版,轉向數字服務(紙質版現已再刊)。

美國《新聞周刊》曾經的最後一版

在知乎上搜索「紙媒」,自動匹配的竟是「紙媒已死」的字樣。內容幾乎全是討論紙媒的存亡問題。

    《新聞周刊》前執行總編Stephen G.Smith說:「在網絡傳播新聞的面前,傳統紙質出版物已經徹底敗下陣來。」

紙媒被新媒體的衝擊原因俯拾皆是:

1.紙媒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十分受限。

從出稿到排版和印刷,無論紙媒多麼努力發行,最快也要到第二天才可到達用戶手中;而新媒體的資訊分秒必達,符合了當下社會的快節奏。

2.參與性不強。

無論是稿件的採納還是與作者的互動,相較於紙媒漫長的周期等待,新媒體可以做到實時、快捷。

3.閱讀媒介的不便。

大開本的雜誌和鋪張的報紙顯然不如小巧的手機攜帶便利。

諸多的因素帶來的鏈鎖效應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大量從業人員轉行離開,用戶不再消費買帳,人們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改變徹底顛覆了行業的現狀。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似乎快要把紙媒拍打到沙灘之上。

2020年將至,紙媒的凜冬是否來得更猛烈了?

 

二、逆流而上的人

 

2009年,許知遠、於威等一眾年輕媒體人創辦了《單向街》書系,名字來源於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同名書籍。

他們自願加入這個當時已經見衰的行業,正如本雅明在書中寫道的,他們堅信在當下這個浮躁、繁華的時代,

雜誌文章這樣的形式更能在活生生的社群裡發生影響。

2014年時,書系正式改名為《單讀》。

《單讀》參照國外《格蘭塔》和 《n+1》這樣的MOOK,即將雜誌(Magazine)和書籍(Book)合在一起,成為獨具魅力的「雜誌書」(Mook),擺脫了傳統紙媒受時間的約束,一期一個專題。

每期體裁囊括散文、隨筆、訪談、長篇報導、書評、詩歌與小說,並且尤為願意接納新人,作者皆代表著國內外最獨特的新聲。

在2009年第一期中,它「不合時宜」地提出「最愚蠢的一代?」。那時手機還未完全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智能時代尚未來臨,《單讀》卻以知識分子的敏感,意識到了新的變化對人的生活和思想帶來的影響。

當如今我們因韓國女星頻頻自殺而驚恐發現亞洲文化圈根深蒂固的厭女症時,《單向街》第一任主編郭玉潔早已含淚質問許知遠——「屬於一半人類的問題,你覺得不重要?」她力排眾議,在 2010 出版了第一本以女性和性別研究為主題的《單向街 003》,這期的書名為《複雜 • 性》。

《單讀》創造了一種較小卻精力充沛的知識議論空間,高雅但不張揚,這本雜誌提供了展示各種意見、信念和疑問的平臺,簡而言之,它是一種關於文化生活的公共對話。

在最新一期的專題「新新新青年」中,《單讀》全新設置「新青年」和「公開信」欄目,呈現了這個時代的「新青年」。

這個在網際網路上持續進行了一年多的「新青年」和「公開信」計劃,為這輯雜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們是更年輕、更廣泛、更多樣的作者,也是與雜誌長期保持對話與溝通的讀者。

《單讀》儘可能以充滿新意的方式呈現這些尚未被確認的聲音,它們正有力地表述著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年症候。

不僅如此,《單讀》連續四年開展「我最喜愛的一本書」視頻拍攝計劃,在2019年年末開辦了「

單讀跨年大展

」。

自 2015 年以來,《單讀》持續拍攝作家、導演、演員、音樂人和藝術家,請他們講述自己與一生中摯愛之書的故事,也把都市白領、學生、快遞員、清潔工等普通讀者請到鏡頭面前,探尋他們的精神世界。

《單讀》新新新青年閱讀展 視聽現場
 

凌晨時已經累癱的備展夥伴

《單讀》努力溝通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

讓所有人都參與其中,並找到歸屬。

在紙媒沒落的時代,《單讀》積極尋求改變:小開本易於攜帶的樣式、回歸閱讀本身的書頁設計、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

但最重要的是:

極其廣闊和深邃的內容。

網站、APP、微信公眾號、語音短視頻,網際網路新媒體的浪潮,《單讀》一趟也沒落下,它幾乎可以說是迎著寒冬,發出了一聲振聾發聵的吶喊!

如今《單讀》來到了它的第十年。

 

三、《單讀》十周年

 

如果將十年放進浩瀚宇宙中,不過渺滄海之一粟;但對人而言,十年或許是從少年步入壯年,抑有可能從壯年步入老年。

十年時間,對人的的改變仿若一艘不斷修補的特修斯之船,而《單讀》呢?

2019 年 12 月,《單讀》書系十周年紀念版——《單讀 • 十周年特輯》出版,並首次同時推出上下兩冊,《時間的移民》與《在世界的門外》。

《單讀·十周年特輯》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12月

 

這套紀念版《單讀》,是過去時光的答卷,也是未來歲月的開篇。

許知遠、郭玉潔、肖海生、阿乙、索馬利亞、吳琦 …… 歷任《單讀》編輯和特約編輯,第一次在書中聚首,分別回憶了他們與《單讀》的故事,也講述了他們自己在文學、新聞這些古老的行業和信仰中如何保有自己的內心。

在話題欄目中,它收錄了前五輯售罄絕版的《單向街》(《單讀》的前身)經典文章,一解讀者收藏的遺憾。

它不僅僅是從前文章的彙編

,在本輯中,《單讀》繼續推介新的作者,發表年輕知識分子的新作,汲取時代的滋養,以期帶給讀者全新的體驗。

 

上冊《時間的移民》聚焦「

時代性

」,試圖追問過去和未來:網際網路與新技術是如何影響社會心理,大眾文化如何慢慢吞噬社會,都市與鄉村的關係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下冊《在世界的門外》聚焦「

空間性

」,勾畫紐約、柏林、開羅、威尼斯等城市的文化圖景,通過文學和歷史的方式重新成為世界的陌生人,也重新發現自我。

書內還附帶有一冊《編輯手記》,可以作為筆記本使用——它的封面是《單讀》編輯們多年筆記內容的影印版,另外,《單讀》編輯部多年工作中積累下來的工作方法和準則,也收錄其中,十年的看家本事和寶藏,一點也沒私藏。

右上角的小冊子就是《編輯手記》

在形式上,設計師將《單讀》十年的出版年表製成一張大書封,同時也是一張精美的海報,緊密包(保)裹(護)住兩冊書籍。

封面上特殊的符號,時代、焦慮、先鋒、反叛、逃離、失語、創造、漫遊、青年、未來 …… 這些符號背後的含義,都是十年來《單讀》不斷追問的公共文化議題。

 

十周年之際,《單讀》為所有符號做了系統的整理,並用這些特殊的符號設計了《單讀 • 十周年特輯》的封面,這也許是你看到的第一本全部用符號代替文字的書的封面。

 

 

 

一本特立獨行的書,加上特立獨行的你

,還會再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十年。

 

不管你是《單讀》的老讀者,還是尚未看過《單讀》的新朋友,這套書就是重新的出發,也是最好的開始。

 

(文/趙仁博,審/陳靖驍)

相關焦點

  • 昂然的父親
    五顏六色的報紙映出一個多彩的世界,父親昂然地流連在這個五色的海洋中,一坐就是半天。而我,卻清晰地憶起了黑色來。是的,記憶中,總有些顏色令人難忘。在我孩提時代,父親在紅花崗指揮大合唱時手持黑色的指揮棒,指點之間,從容不迫的神態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 香港紙媒的幾種死法
    不到一周,香港的媒體還沒有將《新報》紙媒哀歌唱完。7月16日,創刊已76年的《成報》突然宣布,之後兩日暫停出版印刷版,並未知何時復刊。一名《成報》記者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其實《成報》內部早已有結業停刊的傳聞,但至今工資發放正常,而且報紙的電子版仍然要出刊,所以並無大的影響,員工們仍需正常上班。
  • 淺談紙媒新聞專題的製作
    在「內容為王」的各種媒體傳播的較力中,製作深刻、嚴肅、實用的新聞專題,傳統紙媒更有優勢。封面報導、封面故事、封面人物等也更多出現在流行期刊中,成為紙媒在新聞報導中深化主題、豐富視角的主流路徑。  新聞專題的出現有其必然性。首先是讀者對紙媒新聞需求的轉變。如果說,過去的讀者只關心「是什麼」「怎麼了」,當今的讀者更希望從媒體上看到一個事件或一個話題方方面面的觀點。讀者需求多元化勢必導致新聞要更多地走向邊緣,新聞的表現形式也勢必要走向繁冗。
  • 紙媒之死 香港媒體戰(上)
    香港紙媒正經歷裁員風波,新技術衝擊,未能及時扭轉方向盤的都觸礁下沉,沒人知道哪天才會停止。本文由端傳媒theinitium.com授權轉載7月16日,一名香港雜誌的編輯在玩智慧型手機,突然看到同事的Facebook聊天組分享了一條消息:《壹周刊》推出自願離職計劃,削減一半人手。
  • 深度:香港紙媒的幾種死法
    《新報》社長顧堯坤對停刊感到惋惜,他感嘆經營報紙在全世界都甚為艱難,香港的年輕人對紙媒更是失去興趣。顧堯坤說,《新報》曾多次改革,希望減低成本,改變長期虧損情況,但成效非常不好,結業決定沉重而困難。「由於廣告收入大跌,去年10月我們裁掉了40名員工,奈何現在香港越來越少人看報紙。」顧堯坤透露,《新報》每年虧損金額以8位數字(千萬港元)計算。
  • 十年等待,最終他們真走到了一起
    ,像陳小春和應採兒,如果不是那一場演唱會,又有多少人不知認識他們,陳小春也一度成為最讓所有人嫉妒的男人。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的共枕眠。真正的愛情走到一起,總會經歷漫長的等待與磨難,這樣的愛情模範代表在娛樂圈也有很多,其中李小冉和徐佳寧就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十年之約,如今他們也終於修成正果,令人羨慕不已。
  • 詩歌:他的小狗總是很應景地哀嚎著
    弟弟很愛小動物心軟綿綿的男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力氣日漸變大了起來我有時玩鬧不過他的時候總是裝的很兇的樣子拿著他的狗他的狗總是很應景地哀嚎著弟弟總是在這個時候我的手稿小的時候,弟弟總是很頑皮,但是他總是很疼愛小貓小狗,他經常會為了小狗或者小貓,和別人起衝突,小的時候我和他共同養過一隻小狗……剛開始我用盡了所有的精神去愛它,可是它死後,我便再也沒有精力去為一個小動物去哭,因為我開始莫名其妙地保護自己
  • 有些紙媒依然讓人愛不釋手,他們承載的不止是情懷
    紙媒已死?身為新媒體的小編卻不這麼認為,每次路過書店總要直奔雜誌櫃檯搜羅一番,每周也定會抱幾本帶進辦公室與小夥伴們共同參閱。
  • 能夠預言NS的紙媒時代,終究一去不復返了
    拿之後真正發行的NS作為對比,可以看到,湯米的預言準確率相當高。預言這種事情,很多人都將其解釋為倖存者偏差。但是,當預言者為遊戲編輯,且出現在彼時的中國大陸電視遊戲第一雜誌上,就令事件帶上了更多傳奇色彩。在綾小路義行的回憶中,有關預言的爆料並不止有NS,還有《電軟》老編輯們對這本雜誌終將停刊的先見之明。環視當今,曾經在中國遊戲圈叱吒風雲的雜誌,大多以停刊慘澹收尾。在眾多遊戲雜誌中,《電軟》的突然停刊,尤為令玩家感到扼腕嘆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哀嚎任務攻略 哀嚎洞穴任務在哪接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哀嚎任務攻略是遊戲副本任務攻略,完成後可領取豐厚獎勵喔,那麼魔獸世界懷舊服哀嚎任務都有那些、WOW懷舊服哀嚎洞穴任務在哪接呢,九遊遊戲網為大家帶來介紹
  • 三人能一起走到第十年嗎?
    八月份,TFBOYS 舉行了他們成立四周年的巡迴演唱會。
  • 死了十年的老男人,破壞我婚姻
    陸銘走後我繼續思考朱明的死和劉自山的事兒,但思來想去,我心裡都沒有一個確切答案。最後我決定去找葛大爺,是他讓我去找劉自山的,可我找了劉自山之後卻莫名其妙的和朱明的死扯上了關係,還悚然發現劉自山居然是個十年前的死人。葛大爺為什麼要騙我呢?他到底和劉自山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會讓我去找一個死於十年前的劉自山?而且最讓我無法理解的就是,我居然真的見到了劉自山……可現在卻人去樓空。
  • 蕭綽:清風明月,唯你一樹昂然
    十六歲入宮時,她不過只是一名小小的貴妃,在後宮佳麗中,如萬朵桃花中的一朵,雖明媚嬌嫩,卻湮於大眾。可她除了美貌,還能與遼景宗談治國之道,談用人之法,語氣溫婉,卻氣勢萬千,仿佛一本怎麼也看不厭的書。景宗心裡,萬朵桃花凋零,唯她愈發鮮亮。她脫穎而出,成為遼國的皇后,用了也不到一年的光景。
  • 《魔獸世界》哀嚎洞穴在哪 哀嚎洞穴位置圖文介紹
    導 讀 要找到哀嚎洞穴,首先我們要到艾澤拉斯的卡利姆多大陸。在卡利姆多的北貧瘠之地,我們就能在地圖上看到哀嚎洞穴的標識。
  • 紙媒逆流而上的秘密——從Monocle雜誌到「最美報紙」
    Monocle的傳奇在於,紙媒日暮之際,仍穩定增長,廣告收入佔到60-70%。2011年推出24小時廣播節目,開始階段月增一百萬聽眾,反過來又為紙媒帶來訂戶。如果說做紙媒是復古,廣播卻是超前,如今更是當紅了。Monocle的廣播電臺就在雜誌大廈裡,50來個廣播編輯記者,成本不高,效果極佳。
  • 《寂靜的春天》與穿山甲的哀嚎
    【1】是誰把生機蓬勃的春天殘忍地扼殺?」從前,在美國中部的一個城鎮裡,一切生物生長與它們的環境都很和諧。城鎮周圍有許多充滿了生機的農村,田野裡長滿穀物,山坡上遍地的果園。春天,繁華像朵朵白雲點綴在綠油油的大地上。秋天,穿過松林的屏風,橡樹、楓樹和白樺樹搖曳閃爍,發出火焰般的暖色。狐狸在山丘中叫著,鹿兒靜靜穿過野原,在秋晨的薄霧中若隱若現。
  • 不止不休曝光海報,海報中映照了影片中那個紙媒為王的特定時代
    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於當地時間9月2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拉開帷幕。由賈樟柯監製,內地青年導演王晶執導的首部影片《不止不休》,作為唯一入選本屆電影節競賽單元的華語片,於9月3日公布國際版海報。
  • 8 位臺灣雜誌人嚴選 2017 年 8 本雜誌的冠軍期號 | 紙媒不死
    Joe Ripp 認為傳統紙本產業要在未來逐漸轉型為內容產業,也就是說在發行量減少的頹勢不會改變甚至更壞的前提之下,紙媒的編輯團隊必須認真的以內容掌握核心讀者將雜誌「精品化」。換句話說,紙媒必須將自身打造成如同 Louis Vuitton、Gucci 這類的精品品牌般,獨特且難以取代,未來紙媒才能有生存空間。
  • 魔獸世界懷舊服哀嚎洞穴部落任務在哪接 哀嚎洞穴部落路線怎麼走
    魔獸世界懷舊服中的任務還是蠻多的,其中哀嚎洞穴部落路線要怎麼走呢?好多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吧!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哀嚎洞穴部落任務攻略吧!NPC談話然後護送他,來到洞中,另一個德魯伊沉睡的地方,在其召喚期間,頂住3波攻擊即可。
  • 郭漫舸:「十年前我就說,他不是在做雜誌!」
    在進取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找到真實的自我,以實現一本刊物的真正價值。1月18日,《頭等艙》雜誌評刊會M5會員俱樂部展開...十年前,我就說他(韓健剛)不是在做雜誌!依靠雜誌FCC這些年聚集了很多優質資源,建議思索更多更好的方式將此圈層更具溫度地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