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ther:「驚心動魄」的表象下,是人性,更是無能的悲哀

2020-12-24 可萌動漫

大家有沒有看過《Another》?無論有沒有看過,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部番吧。

《Another》原作者綾辻行人,是日本一位有名的本格派推理作家,《Another》的故事風格對他而言是別具一格。先後改編成電影和動畫,動畫於2012年播出,由P.A.works改編,在豆瓣擁有7.

8分的成績,相當可觀。

現在簡單看看介紹:

20世紀末,15歲的少年榊原恆一由於父親前往海外公幹的原因,於是來到亡母的家鄉夜見山市,暫住阿姨三神憐子家中等待轉入新的學校。在此期間,他的舊病復發,入院治療,某晚,恆一在空蕩蕩的走廊內邂逅一名穿著水手服、左眼戴著眼罩但陰氣逼人的美少女,這似乎預示著一段不平凡生活的開始。病癒出院,恆一順利轉入夜見山北中學3年3班,同學們熱情親和,可是似乎對他隱藏著什麼秘密,而且他也再次看見醫院的那名眼罩女孩——同班同學見崎鳴。當他嘗試接近見崎時,殊不知自己已經無意間掣動了死亡的閘門……

這種懸疑故事並不需要本格派層層推進的無漏洞邏輯,需要的僅僅只是一前一後的邏輯完整。上面提到的「死亡的閘門」,就是一些不明緣由的連貫性死亡,有一種電影《死神來了》的感覺。

現在我們展開來看看故事的懸疑布置:

劇情開門就見山,展開懸念,並且透露著「恐怖片」的氣息。

以一張老照片,並且用黑白色調奠定了作為開頭,奠定了恐怖的基調。

「Misaki知道嗎?三年三班的Misaki?」

「26年前就有這麼一個學生,從高中一年級開始就各項表現都很優秀,深受老師喜歡,但是到了三年級的時候因為事故死了。」

「但是Misaki的同學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其中有個同學指著Misaki的座位,表示就當他(她)還活著吧,大家就這麼做了,日子安穩的過去,直到畢業。」

「到此為止故事都是好的,但是之後就……」

開頭就是寫完留下了足夠的懸念,很多恐怖片也都是這樣以恐怖的傳說(歷史)故事作為起始而開始的。

現在我們順著傳說繼續推進,在那年的學生畢業之後,每年三年三班都會出現奇奇怪怪的事情(死亡連環),終於到了主角這一年代。這個劇情年代的三年三班同學是這麼做的——選擇了一個人當做不存在。而他們選擇的人就是主角之一的見崎鳴,見崎鳴的羅馬音發音就是「Misaki Mei」,見崎這一姓氏和傳說中的「MIsaki」一致(發音為Misaki的漢字姓氏還挺多的)。這樣的劇情設計下就更加具有懸疑感了。

見崎鳴被當做了不存在,他們想要逃過連鎖死亡的命運,沒人會和見崎鳴打招呼,一切都算是平穩,但是在三年三班安穩的表象面前,其實「連鎖死亡」已經開始。只有見崎鳴預見到死亡的開始,但是三年三班剩餘同學還蒙在鼓裡。

在這樣的緊張的情況下來了一個轉校生——即主角榊原恆一,其他同學希望他無視見崎鳴,但是他沒有這麼做,於是榊原恆一也和見崎鳴一樣被無視了。但是與此同時,圍繞著三年三班肉眼可見的「死亡連環」開始了,第一個中招的就是學習委員櫻木由加利。他在考試之後由於害怕和榊原恆一說話而在跑樓梯的時候滾下樓梯,喉嚨直接被自己傘尖刺穿。

這之後就開始了:

電梯墜落,車禍,不明所以的在學生面前的自殺,摔腦疝遲緩性死亡……

懸疑,我們暫時講到這裡,後續還會涉及到。

現在我們來談談無能的悲哀

見崎鳴

人類在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最無能?

那就是想要求生卻無法的時候,所以,人們才會向天祈禱,所以古時候才會有奇奇怪怪的祭祀行為。而故事當中也一樣,成為三年三班的學生已經註定,但是想要掙脫命運,但是沒有合理科學的方法時候就只能依賴沒有道理的玄學辦法,所以他們才會孤立見崎鳴,因為沒有辦法,這是他們唯一能做的讓內心稍微有那麼一點安穩的辦法。

如果什麼都不做,那就是等死,這是何等的無奈,所以才會有病急亂投醫,不過死亡是一種極端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更多的無能還是體現在無知無財的時候,無財咱們就不說了,簡單來聊聊無知。

如上圖所說,這是一個無知又自大的人情況,這說的是只是極其匱乏的人的情況,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但是還有更多人能夠知道自己的無知,大家捫心自問,有沒有一刻因為自己只是匱乏的而無奈的時候?尤其是一些冷門方面的知識,比方說想評價歷史,卻對歷史知識匱乏;比方說像評電影,但是又沒有電影方面專業知識,此類種種,幸運的是很多都不是生存必要知識。

但是這方面的知識多一點,生活就多快樂一點吧。

故事中,因為無知,才會願意去相信玄學,而這部分的故事也相對比較具有恐怖氣息。

但是後來出現了轉折,見崎鳴和榊原恆一不信邪,他們通過調查發現其中有一年並沒有死亡現象停止,後來他們了解到那一年他們找到了混入了三年三班的那個真正不存在的人。而不存在的人是實際上已經死了,但是在這個班級復活,並且串改了所有人的記憶而且不存在的人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所以在知道這樣的情況後,很多人也願意相信見崎鳴和榊原恆一,他們開始有目的的找尋這一個目標,並且不能讓全班人知道,因為怕引起混亂。他們調查的時候,死亡連鎖並沒有停止。

最後使出的一招就是夏日全班合宿,同時找出「不存在的人」。這之後的故事不再具有恐怖感,但是增加了緊張感。

最後來聊聊人性

人性的本質是什麼?

我覺得是自私,雖然世間犧牲自我的人不少。

合宿的時候爆發了本作最為高潮的故事——「不存在的人」的消息遭到曝光後的連鎖反應。故事中,死亡連鎖還沒停下,即便是逃離這個城市也逃不開的這樣的命運,全班同學處於神情緊繃的狀態,大家都不想死。試想一下,當你在那樣的情況下知道了「只要那個不存在的人死了,就能逃離死亡的命運」這樣的消息你會怎麼想?

那巴不得那個不存在的人立刻死,但是不存在的人是誰?沒關係,sha光所有人。所以大家開始互相猜忌互相攻擊,刀劍相向。這是非常恐怖的,如果說這是一個假消息呢?已經到了不假思索的時候了,結局還是不會改變,所幸,故事最後沒有這樣嘲諷的劇情。

人性大爆發這種故事橋段,總是能夠帶來很多人的思考。為什麼會對朝夕相處的同學刀劍相向呢?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自己才是永恆,別人不過是身外之物。這種宛如「BR法則」展開劇情真的非常殘忍(BR法則來源於電影《大逃殺》)。

不過這是「你死我亡」的極端情況。

總結

《Another》不完美,邏輯性不強,雖然能夠帶給人思考,但是本質上還是娛樂性爽番,這裡強烈安利給大家一看。

三神憐子

最好告訴大家,那個不存在的人就是副班主任三神憐子老師,是榊原恆一的阿姨。幾年前榊原恆一來過夜見市,那個時候來參加的就是阿姨三神憐子的葬禮,回頭看,故事中也有不少線索。

P.S:圖片由於一些不可抗力,不能給大家看太刺激的。

相關焦點

  • 《目擊者》人性的拷問
    個人認為影片還是屬於從側面反饋了人性的弱點,面對犯罪或者事故的時候,只要和自己無關,大部分人都會置身事外,劇情隨著半夜一個女子在一個小區被人砸死展開了這個劇情,半夜兩點,各自安然入睡,一個看似平靜祥和的公寓小區,裡面卻布滿了大家的冷漠,住在裡面的人都聽到了半夜的嘶叫,卻無一人問津,唯一一個親眼目睹了過程準備報警卻被家人的突然起夜嚇尿了,當罪犯看到了他家後,他選擇了保護家人不說出這個事實,但男主卻在驚恐的過每一天
  • 「嘉道中衰」,是嘉慶帝的平庸無能?還是逆流時代的悲哀
    相處情感:「嘉道中衰」,是嘉慶帝的平庸無能?還是逆流時代的悲哀很多人對於嘉慶皇帝的觀感,其實都不怎麼好,都覺得他十分倒黴,身為皇帝,遭遇過多次刺殺,最後還被雷劈死。乾隆禪位給他,但是事實上卻是乾隆一直掌權直至去世,而後大清王朝由盛轉衰。作為皇帝,雖然勤政親為,但是民間依然大小起義不斷。好不容易處死了國之巨貪和珅,結果他在位期間是清朝貪汙腐敗最盛行的時代。
  • 電影《驢得水》:到底是現實的悲哀還是人性的醜陋?
    然而誰能料到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當美好的初衷被人性的暗面牽制到另一個方向,在被撕去了面紗的醜陋現實面前,引發了一場關於夢想,關于堅持,關於人性的自我拷問。正如劇中裴魁山所說:「中國最缺乏教育的也許不是農民」,其中的深意令人感到悲哀。
  • 張燁:表象之下的東西更真實
    對人性,人物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的表達是他感興趣的。「我在幽閉的角落沐浴陽光,又在陽光下被寒冷刺穿;我在寒冷中凝視希望,又在希望中體會悲傷;我在悲傷中看到美麗,又從美麗中窺見不堪。我將這個世界的表象呈現給你,同時把實質也呈現給你」。
  • 《白老虎》獲獎原因分析:人性的悲哀與愛情的力量
    《白老虎》獲獎原因分析:人性的悲哀與愛情的力量李恆昌 趙德發的長篇紀實文學《白老虎》,剛剛獲得「盛世華誕七十載 · 同心共築中國夢」《啄木鳥》雜誌1984——2019年「我最喜愛的精品佳作獎」。這部作品為什麼在讀者投票中名列前茅並最終獲得這一獎項?
  • 《晝顏》中男人的性無能
    ——王爾德終於在高原反應的陪伴下看完了《晝顏》的大結局,很是壓抑。許多人對這樣的結局很不滿意,認為編劇是為了迎合大眾對於家庭倫理的維護才弄出一個「看似一切都沒發生過」的無奈結局。但我卻認為這種結局是最符合人物(尤其是男性)本性設定的。作為男性,我為北野和加藤的主動放棄而感到遺憾和痛心,但換做我,估計也會這麼做。
  • 《理解人性》: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從表象窺到人性本質以理解人生
    這一觀點為人們發展社會情感、識別並調整自己性格和行為中的陷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照,為人們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理解人性》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深刻而細緻地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① 人類與生俱來的自卑阿德勒認為,人有一種深藏於基因中的自卑,即便是嬰兒,他初到這個世界,他便能發現自己是極為軟弱而無能的,他的四周充滿著比他強大的成人,這是自卑感首先的來源。
  • 摺疊2020:疫情下的人性與空間
    但是,回頭看這次疫情,我發現,在面臨災難的時候,職業、收入、經歷、層次好像都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在災難面前表現的,恰恰還是人性。我寫這個稿子的誘因,是曾經引發深層次討論的中篇小說《北京摺疊》。如果說《北京摺疊》是通過科技手段摺疊空間,讓人性在故事中滲透。那這篇《摺疊2020》想寫的,就完全是人性的摺疊-----被疫情限制在不同局限空間中,人性的顯現。
  • 階級社會的縮影《飢餓站臺》,荒誕表象充滿赤裸現實,書寫人性
    電影《飢餓站臺》便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它涉及了很多政治哲理和現實現狀,更是一部反烏託邦電影,是階級社會的縮影。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一下,情節方面到底有哪些特點?愛情、希望、恐懼和信仰構成了人性,它們是人性的標誌和特徵。——羅·白朗寧上層人士可以自由無限享受食物,可以吃的非常飽。
  • A片讓人性無能,韓劇讓人愛無能
    蓋因為自幼出家的人,從未享受過世俗的快感,所以閾值很低,一點就著。能大徹大悟的慧根人士,往往反而是富家子弟,也就不奇怪了    男生如此,女人亦然。過多的韓劇,泛濫的矯情將正常的女生活生生逼成大齡剩女。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愛無能」,歸根到底也是閾值作怪。其實各個時代的男男女女,大抵都是差不多的,不會有一個時代比另一個時代特別優異或劣質的情況出現。
  • 李佳琦道歉背後:我看到了人性悲哀的一幕
    而更為悲哀的是,在李佳琦的微博評論裡,有很多的網友似乎並不在意李佳琦的這種行為,覺得道歉就夠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當然有的人可能想問,他都道歉了,你還想怎麼樣?有些網友們的反應更是令人驚訝的出奇,甚至有些網友還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隨便開了一個玩笑嗎?甚至有不少的網友以緊張來為李佳琦開脫。03李佳琦真的是因為緊張嗎?他直播無數次了,難道是因為遇上楊冪還變得緊張嗎?似乎這樣的解釋並不合理。作為公眾人物。你的就要負得起公眾人物的責任。這句玩笑話的背後,更是流露出了一個人內在的素質。
  • 《替身》Another
    今天突然想起這部番,四處搜了一下,發現全部沒掉了,不僅沒有資源而且B站甚至屏蔽掉了another這個詞,時間啊,嗖的一下就過去了。我那段時間真的看了好多好多動漫,多到我現在自己都數不清了,其中有一部分時間特喜歡這種有點暗黑有點懸疑的番。屍鬼,another,學園默示錄,寒蟬鳴泣之時,魍魎之匣,空之境界,還有一部也是講的是末世但是記不清什麼名字了。
  • Another Day
    而每個人共同歌頌、討論的卻是「It's another day of sun」。反反覆覆。我注意到他們一直在唱another day of sun,而不是someday of sun,我的意思是,重點是another,是一個特指。當時我有種感覺,這就是這部電影給自己的語境,但又不敢相信——他是要講日常生活的某一天?
  • 【學生佳作】古代美女的悲哀
    她們擁有比常人出色百倍的容貌,可是「妖媚偏能惑主」,——她們讓君王、英雄過不了「美人關」。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褒姒一笑;貂蟬挑撥董卓和呂布,弄的兩人自相殘殺;楊玉環讓唐玄宗從一代明君變得昏庸無能。但這真的是她們的錯嗎?不。錯應錯在男子對美女的佔有欲,應錯在「英雄抱得美人歸」的社會訴求,她們被強行拉入了這場剪不斷,理還亂的男女之戰。女子因美貌卻要為男人的錯誤擔當罵名,這就是古代美女的悲哀。
  • 看韓國電影《流感》下的人性百態
    致命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為了救仁海的女兒美日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關於人性的故事。將近兩小時的電影《流感》抓住了觀影者的心,觀影者跟著男女主角好像自己也經歷了一次大災難,感受了一次驚心動魄、死裡逃生。如果我們遭遇災難,我們會怎樣選擇呢?平常的生活下自然無法想像,遇到災難後恐怕災難成了我們人性的照妖鏡。
  • 比性無能更可怕的,是愛無能
    一種叫做「愛無能」的病毒在世間流行,而「愛情偉哥」還沒有發明出來,很多人很久沒有聽過自己的心跳了。七夕鵲橋相會,是因為有牛郎織女天地相隔的愛情;西方有情人節傳統,是因為有瓦倫丁為愛殉難的愛情;《廊橋遺夢》成經典,是因為人到中年竟還能擁有如此熱烈的愛,為愛一見鍾情、堅守和忍受;《鐵達尼號》長懷激情,不僅僅是因為初識時的「你跳,我也跳」和最後一句「你一定要活下來」,更是因為物質和階層的巨大差異沒有扼殺掉愛情,甚至災難都成了考驗和升華愛情的道具;上一代人在瓊瑤封建背景下的愛情故事裡哭過幾場之後
  • 誰,會是下一個《Another》
    其二,也不願被絞入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中外謎題、暗號、自然現象等拼湊起懸疑味故事的編劇們牽著鼻子走,可「永遠別說永遠」;若偶爾在某個契機下入進個精彩的推理故事,仍有甘願緊跟劇情一路到底的痴迷。對於心底儘管不會去主動迎合它的人們而言,它仍能放射出吊足這批人胃口的內力,歸咎於這大概就是推理小說的魅力所在吧。
  • 28分鐘聽完《魔鬼經濟學1》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世界(下)
    (下)到底表象與真實之間的為什麼會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我們繼續今天的討論,主題不變,接著圍繞表象與真實世界的差距這個話題來進行討論。繼人性動機的複雜性和信息的複雜性之後,第三個角度是讓我們認識一下自己的直覺,是有多麼的不靠譜。第一個問題,毒販怎麼會和自己的母親住在一起?答案是如果你的工作只能給你帶來每小時三塊三毛錢的收入,你不和母親住在家裡,你還能住哪裡呢?答案就是因為毒販窮。
  • 《黑暗面》:驚悚的表象褪去,儘是人性的黑暗
    身體上的震撼是驚悚帶來的冷汗,心理上的震撼是因為這是一部講人性的電影,它對於男女的劣根性進行了深入挖掘。本文將從三個主角所代表的三個維度來解讀這部電影背後所呈現的人性黑暗面。考驗是一場遊戲,這個遊戲的最終指向是對人性的考驗。若考驗人性,結果通常很難令人滿意的。東野奎吾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