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大殺器神臂弓自元朝之後便失傳,其結構至今是個謎

2020-12-27 葦說歷史真相

電視劇《精忠嶽飛》中,嶽飛和小梁王比武,一開始比箭,嶽飛見靶子太遠,故意連續拉幾張弓,說這些弓太軟,沒勁。宗澤說:「拿我的神臂弓。」嶽飛接過神臂弓,走馬挽弓,三發九箭,齊中靶心。

在小說《說嶽全傳》中也提到神臂弓,是嶽飛在縣城比武。書中寫道:「嶽大爺的神力,是周先生傳授的「神臂弓」,能開三百餘斤,並能左右射。」

那麼,真實歷史上有沒有神臂弓呢?

宋軍所有的弩中,以床子弩和神臂弓最為出名:床子弩是一種重武器,往往要幾十人拉弓才可拉開,射程幾近千步,檀淵之盟前夕,遼軍名將蕭達覽便是被床子弩箭射中身亡的;神臂弓其實也是一種弩,裝有機關,但可由一人發射,其威力甚至可在二百四十步外貫穿重甲。

宋朝,因北方地區不復掌控,軍隊中的騎兵越來越少,而面對以騎兵戰力著稱的遊牧民族,宋朝漸漸落入下風。《武經總要》中有言:「一騎當步卒八人,八人當一騎」,「十騎亂百人,百騎敗千人」,可見在戰場上,騎兵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為應付這一情況,可以有效克制騎兵的遠射兵器的研製勢在必行,神臂弓,就是宋朝時期,宋軍用以對付外敵的大殺器。

南宋的洪邁在《容齋隨筆》中也提到神臂弓,講了具體的製作材料、尺寸,比說神臂弓能射二百四十步,入榆木半。

笴就是箭杆,入榆木意思是半個箭杆射入榆木,洞穿力驚人。而南宋名將韓世忠對神臂弓進行改進,改名叫克敵弓。洪邁還提到南宋紹興十二年的科舉考試,試題就有一篇叫《克敵弓銘》,看來政府是要讓士子們都認知和了解弓弩,不然考試寫文章都不知道從哪下手。

當然,它雖然名字叫弓,但是形制卻是弩的建造,也就是取了個弓的名字,和弓其實並沒有什麼相關性。當然這也是宋朝軍隊對付北方遊牧騎兵的利器,幫助宋軍取得了很多的勝利。但是遺憾的是,宋朝人們製造神臂弓的技術並沒有流傳下來,到了元朝之後就失傳了,也可能是宋朝不想讓草原民族掌握而導致的,反正就是後人很難知道它是很難建造的。

清朝的大才子紀曉嵐曾經和友人鄒念喬一起嘗試複製神臂弓,但是未能成功。紀曉嵐想過「鉤摹其樣,使西洋人料理之」,但隨後又一想,「西洋人用意至深,如算術借根法,本中法流入西域,故彼國謂之東來法。今從學算,反秘密不肯盡言。此弩既相傳利器,安知不陰圖以去,而以不解謝我乎?」只好作罷。

神臂弓的弩弓,到底是什麼結構?是竹片作胎,拉力一般不超過百磅。神臂弓的弓長才1米,實在太緊湊了。難道是多層桑木疊合,相鄰的兩層間都粘有牛筋?已經不得而知了。

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複製的、參數和性能符合史料記載的神臂弓。

相關焦點

  • 宋朝到底有沒有神臂弓?戰鬥力咋樣?
    神臂弓到底強在哪裡?不妨打一個搏擊的比方:假如有一個搏擊手,有著輕量級拳王鄒市明一樣的敏捷速度,卻更有重量級拳王泰森一般的重拳殺傷。如此格鬥強人,該是怎樣無敵的存在?中世紀東亞戰場上,大宋利器神臂弓,就是這樣無敵的等級!
  • 宋朝有一種弩,威力巨大,射程遠,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了?
    其敵方主將金兀朮中箭受傷,差點命喪當場。 由此可見,床子弩這種大殺器在宋朝時期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可奇怪的是,南宋滅亡之後,射程遠,殺傷力大的床子弩,卻就此銷聲匿跡,沒人用,這是為何?
  • 宋朝神臂弓是種什麼武器?為何朝廷明令禁止私造,戰場不許被繳獲
    弩是有臂的弓,自先秦時期以來就是中國主要的遠程兵器。弩與弓的區別是在弓的後部裝有弩機。一般弩機四周有「郭」,「郭」中有牙,可鉤住弓弦。郭」上有「望山」作為瞄準器,「牙」下有「懸刀」作為扳機。發射時,扳「懸刀」,「牙」縮下,「牙」所鉤住的弦彈出,弦向前運動彈擊箭杆使箭激射而出。
  • 党項人發明的神臂弓有多好?蒙古人直接繼承使用,明代還發現庫存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夏軍隊所配備的兵器,尤其是党項人所發明的特色兵器無疑在戰爭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處僅以神臂弓為例,大量的史料記載,宋朝在南渡以後,曾編撰過一部叫《御前軍器集模》的一書,其中有一篇《造神臂法》是關於神臂弓造方法的專著,可惜此書今已亡佚。宋朝軍隊所布置的陣法之中,就有專門的神臂弓隊。
  • 假如穿越到宋朝邊關,給你4件武器,你會帶上哪件去領兵作戰
    早在東晉時期,便已經有了手刀的雛形,直到宋朝,手刀才開始流行起來。在對抗西夏、契丹的戰爭中,手刀在宋軍手中,立下了極大的功勞,並且它也很長時間活躍於歷史的舞臺上。宋代士兵倘若到了宋朝那戰火紛飛的邊境,有一把手刀貼身攜帶防身,想必也會安心許多。3、神臂弩在古代,弓弩作為最主要的單兵遠程打擊武器,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軍事 | 抵擋遼金元,國祚三百年:宋朝用了哪些大殺器?
    在實戰中,不管是飛刀、鐵劍,還是奇怪的龍鳳環,殺傷力都很渣,不可能成為大殺器。要想知道冷兵器時代的大殺器是什麼,還得看另一本「兵器譜」——北宋前期,曾公亮和丁度用五年時間編撰了一本《武經總要》,其中第十至第十三卷詳盡記錄了當時各種用於實戰的兵器,並配有圖譜。可以說,《武經總要》就是宋朝人的「兵器譜」。《武經總要》中最常用、也最實用的格鬥兵器,是刀與槍。
  • 從二十四史入手,探究秦朝的傳國玉璽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失傳的?
    早在元朝時期,便有人曾試圖弄清傳國玉璽的來歷。根據宋朝人的說法,傳國玉璽在五代的後唐時期就不幸遺失了,所以宋朝人都沒有見過它。元朝至正三十一年,忽必烈駕崩後,皇太孫鐵穆耳繼位,當時有個叫楊桓的御史便持璽以獻,自稱找到了秦朝雕刻的傳國玉璽,為此他還寫了一篇《傳國璽考》,詳細講述這塊玉璽的來歷。
  • 楊家將的後人如今處境尷尬,面臨絕學失傳,以後該如何是好
    可生前雖然成就了功名,但後世子孫卻不見得能再出一個能與其比肩的,有的家族甚至泯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就比如今天小李子要為大家介紹的名將後代,即將面臨絕學失傳的尷尬境地!這個家族就是曾經在南宋馳騁疆場的楊家將,不但楊家男兒個個是戰死沙場,的好漢,家中女眷在戰場上也是一把好手。這也使得他們家族的故事被後世所流傳。
  • 抹茶並非來自日本,宋朝人就開始享受精緻抹茶,是怎麼失傳的?
    點茶法在唐朝也已經出現,但是並不成熟,而宋朝將點茶法發展到了成熟並風靡,宋朝有著發達的文化,最先喜歡末茶的也是文人,是他們改進了煎茶法,宋朝文人把末茶放入茶碗中,再加入少量水調成茶膏,隨後一邊用湯瓶注水,一邊用茶筅快速攪打茶湯,形成細密的泡沫,從形態上來看,跟現在的抹茶飲品也相差不多。
  • 反曲弓、光弓、複合弓、美式獵弓等「各種弓」,你認識哪個?
    此次邀請賽將有來自俄羅斯的36位選手、日本的10位選手,以及來自國內京津冀粵蘇黑吉遼8個省市共計26個俱樂部的180名選手參加比賽。 反曲弓 反曲弓是一種側面看來與普通長弓不同的弓,一把未上弓弦的反曲弓弓臂末端向外彎曲。反曲弓與其他弓的區別在於上弦的反曲弓的弓弦與其弓臂有所接觸。相比同等擁有直臂的弓,反曲弓可儲存更多能量,使得射出的箭有更高的動能。因此,反曲弓可以比普通的弓造得更短,卻可保持其威力。
  • 軍隊的「降龍十八掌」:宋朝用砲擊斃了大汗蒙哥,金兵也會用「震天...
    在實戰中,不管是飛刀、鐵劍,還是奇怪的龍鳳環,殺傷力都不是很高,不可能成為大殺器。要想知道冷兵器時代的大殺器是什麼,還得看另一本「兵器譜」——北宋前期,有兩位牛人曾公亮和丁度,用五年時間編撰了一本《武經總要》,其中第十至第十三卷詳盡記錄了當時各種用於實戰的兵器,並配有圖譜。可以說,《武經總要》就是宋朝人的「兵器譜」。《武經總要》中最常用、也最實用的格鬥兵器,是刀與槍。
  • 古代十二個失傳的黑科技,看懂三個算我輸古代十二個失傳的黑科技,看懂三個算我輸
    《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裡,群行三十裡」,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 小提琴握弓運弓基本功,你真的學會了嗎?
    小提琴握弓分為幾個部分,包括右手手指,手腕,小臂,肘關節,大臂,肩部,還有胸背肌肉群。在練習中,我們經常對幾個部分的協同運作做針對練習;但在演奏中,它們會根據不同的技術需要組成多種運動結構。上半弓分弓主要要依靠小臂進行活動,自然跳弓則是以手腕為主,配合手指來運動。而全弓,則需要手腕、小臂、肘關節和大臂的協同運動。所以右手運動按照不同的部位的配合分為兩種結構運動:肩臂和指腕運動。
  • 滿族薩滿骨刻神偶傳承300餘年 滄桑過後瀕失傳
    「我製作骨刻神偶的材料基本上都是魚骨,而且魚頭部分的骨頭頗多。」江漢力說著,拿出自己用魚骨做成的神偶。這個神偶長約10釐米、寬約5釐米、厚約3釐米,是由魚的腮骨、鼻骨和脊椎骨製成的。  「這個是我用了三天時間做完的,正面看像是一個面具,放倒之後再看就像是一條魚。」江漢力說。
  • 楊家將死後,其後代都去了哪?現今有人會耍楊家槍法,但即將失傳
    楊業死後,他的後代繼承了他的遺願繼續為國效力,不過,自南宋滅亡後,他們就隱居了起來。如今,人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楊家後代的發展,他們是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亡了,接下來讓我告訴大家答案吧!據史記記載,北宋滅亡時,金人雖佔領了宋朝大部分領土,但是,因楊家將聲名遠揚,他們並沒有對其採取任何行動,不僅如此,還允許他們繼續居住在開封。
  • 我國首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國家,為何現在元朝這麼沒有存在感
    但是在這幾個朝代中,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幾乎都沒有元朝的身影出現過。最早是唐朝的影視劇熱播,之後是明清,現在是宋朝,唯獨元朝不被大家了解。而且說起元朝,大家除了知道這是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創建的,其它的也知道得很少。
  • 不同流派「福」文字,出自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和...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世界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有的國家還稱我們為唐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促使了文化的高度發展。唐詩在藝術上的成就,蜚聲中外,至今魅力不減。在書法上,使楷書達到成熟的階段。歐陽詢、柳公權和顏真卿的楷書各自開宗立派,他們在書法藝術上所達到高峰,使後人無法逾越。
  • 一弓一箭的熱血江湖
    忘掉!忘掉!忘掉!趕緊看個正版示範洗洗眼睛,奧運會射箭冠軍張娟娟:👇第二步:勒牛角、鋪牛筋。為了增加弓臂韌度與彈性,須在弓胎外側貼牛角片,裡側鋪牛筋。牛角要選用75釐米以上的。一百支牛角中,只有兩三支適合。最後牛角磨成片,弓胎兩頭各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