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動漫#
提到災難,人心惶惶,隱藏在災難背後的陰暗更是細思極恐。生命的垂死掙扎,人性不堪的一面,社會的黑暗皆暴露於情節之中。
文/安小辰
《首爾站》是災難類題材的動畫電影,由延相昊導演。它同時還是《釜山行》的前傳,《首爾站》憑藉《釜山行》的熱潮受到影迷們廣泛關注,該片講述了災難來臨時,各色人物的反應,是延相昊所有動畫作品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在到來的那一剎那,惶恐、不安、無助、絕望、自私均穿梭在人流中。
日落後的首爾站,突如其來的病毒讓一露宿者頃刻間變成可怕的喪屍,病毒從首爾站開始迅速傳播,喪屍亂咬人,人變喪屍的無限循環,引發整座城市大規模爆發病毒。
01身份當真重要?
青年在街上看到受傷的老人,當轉過身去想要幫助老人時,發現老人是一個乞丐,便揚長而去,不予理睬。
攜帶病毒的老人在首爾站孤零零地遊蕩了一天,人來人往的首爾站卻因為老人顯得又有一絲悽涼,除了與他身份相似的流浪漢以外,沒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只因他是乞丐。
如果不是老人突然變成喪屍,恐怕至死也沒有人願意去關懷他。
看到「乞丐」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就是埋汰、晦氣,不想靠近,但是我們忘記了一點,他與我們同樣是有血有肉的人,只不過身份不一樣罷了。
難道身份的不同就註定任人宰割,聽天由命?假設有人注意到乞丐的異常,及時送他去治療,興許就能夠早些發現這可怕的病毒,之後一連串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乞丐變成喪屍也是對人們戴有色眼鏡的批判。
02好人有好報?
唯一對老人好的流浪漢卻是老人變成喪屍後第一個咬死的人。
女主深陷危機時,向她伸出援手的大叔最後死在軍隊的槍口下。該影片打破傳統的「好人有好報」思維模式,全片籠絡著壓抑,令人透不過氣,引起我們對人生的思考。
小辰想說,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但惡人一定有惡報。影片中的惡人沒有一個落得好下場,死狀慘不忍睹。
03人性的考量何為標準?
女主曾經是紅燈區的頭目錫奎用來賺錢的工具,不甘於現狀,計劃逃跑。
在出逃路上收留了男主——女主的男朋友,二人過著窘迫的生活。男主整日不務正業,無所事事;為了錢,甚至強迫自己的女友去做不正當的工作。病毒爆發後,與女主不幸失聯,他在自稱是女主父親的大叔幫扶下找遍全市,最後才得以團聚。出乎意料的是,身處安全環境卻不安全,大叔和男主展開廝殺,在危急時刻,男主幡然大悟,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種種過錯,為保護女主而喪失性命。
最令人唏噓的是本以為女主「父親」的出現是全影片的一束光,卻沒想到此父親並非真正的父親,而是女主的債主。
這大叔真厲害,在有著傳播如此快的病毒下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錢,看到女主後知道要錢是行不通了,就起了邪念,好在被喪屍感染的女主也被感染,殺死了假父親。
世界最難看懂的便是人性了,讓人捉摸不透,最醜陋的亦是人性。如果人性不醜陋,我們也不會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人情冷暖。——莫言
是啊,人心難測,人性的考量是沒有標尺的。誰能想到在這危難隨時性命不保的時候,有人會因為追債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人?又有誰能想到平常遊手好閒,懦弱膽小的男主會為了女主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人性簡單,一眼能被看透,豈會感受到什麼是人情冷暖?因為人性的複雜,也不枉人世間出走一遭。
04底層階級就得接受不平等對待?
病毒的爆發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開往釜山的列車是全市的希望。
像女主這樣為了生活不得不半夜出去攬活的底層階級是沒有資格登上列車的,等待他們的只有喪屍的攻擊與自己國家軍隊的槍口。在高層階級看來,救助這些連房租都交不起的人是沒有利益可言的,留著他們只會引起病毒的更大規模的爆發,倒不如自生自滅或者徹底消滅。
底層階級的無助、絕望、垂死掙扎,暗諷了陰暗的社會制度,官僚資本主義的麻木不仁,社會階級明顯的差異分化,讓觀看影片的人不禁感嘆,引起深深思考。
同生在一個國家,為什麼偏偏要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弱肉強食,弱者也欺負弱者。
流浪漢通過正常途徑向求助部門發起申請,卻遭到社會的弱者流氓的阻撓;向車站保安及警察局尋求幫助時也遭到冷眼旁觀。
同為弱者本應互相照應,身為強者本應保護弱者,影片截然不同的情節諷刺了強者欺負弱者,弱者也欺負弱者的現實。
小小一部《首爾站》,影射了太多太多人性乃至社會不堪的一面,引發我們對自己內心和人性的思考。
面對疾病和飛來橫禍,都可以通過堅強的意志力安全度過,可是當你面對慘無人道的人心時,無處可逃,哪裡都不是安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