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為 Dior 很高端。」
這是毛毛的第329 次推送
在一個一線城市上班族的日常裡,
朋友圈熱議的內容多了一條與包包新品發布相關的視頻:
一名身穿灰色針織上衣,
搭配簡約包臀裙的女白領來到了某商場的奢侈品店裡,
從恭敬的店員手裡接過一款馬鞍包,
撫摸著簡潔弧形的包身和光滑的皮質,
她開始對著鏡頭奮力演繹馬鞍包別樣的摩登氣息。
這是什麼?
是 Dior迪奧 2018 秋冬成衣系列馬鞍包手袋的新品發布片子之一,
片子官方微博發布時間是 7 月 20 日 18:04,
距離該系列手袋於 7 月 19 日在全球隆重上市的時間,過去了一天。
但是在公眾的關注點裡,
主角卻不是這隻經典復刻的馬鞍包,
而是視頻本身,
並且被網友冠上「Dior 最新土味視頻」的頭銜。
438 萬的視頻播放量、
累積超過兩萬的轉發和評論數、
這支名為《Dior 2018 秋冬成衣系列馬鞍包 X Elle Lee》的廣告引發的不是爭議,
而是讓人驚掉下巴的一面倒的差評。
官方微博宣傳片下 8200 多條評論,
條條淪陷,
有人感嘆從未見過如此意見統一的網友!
創意是 0,
拍攝技術也是 0,
毫無高級感的模特,淘寶爆款式的搭配,
有人以為是微商們在喜提和諧號之後再度喜提 Dior 馬鞍包!
有人更懷疑 Dior 是否想退出中國市場。
更有人質疑這是對中國市場的瞧不起!
「一個在三四線城市的工廠女工,就應該看一支很粗暴的廣告嗎?」
這種質疑並非毫無道理,
畢竟在前幾條馬鞍包的視頻裡,
畫面是這樣子的:
Dior迪奧女裝創意總監瑪麗亞·嘉茜婭·蔻麗(Maria Grazia Chiuri)再現創意風潮興起的一九六八年時代的迷人風尚 ▽
還有這樣子的:
配合馬鞍包的全球首發活動,Dior 特意請了法國攝影師 Fabien Baron 拍了廣告視頻,在精心與工藝結合之間,將經典重現 ▽
對於網友們一邊倒的差評,
Dior 方面至今未作官方回應。
這種翻車場面,
最近一次得回到去年 10 月被吐槽不夠高級的趙麗穎英語發音,
事件結果以 Dior 迪奧香氛在輿論發酵一周左右之後,
刪除相關微博告終。
而這支土味視頻,截止至今日已在官方堅挺地掛了 6 天了。
是想讓大家有買得起的錯覺?
還是製造話題博出位?
6 天過去了,
不知道公關公司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了嗎?
從任命中國當紅流量小花當品牌大使、到和時尚達人頻繁互動,
Dior 高層在全球已經明確了年輕化、流量為王的營銷策略。
曾執掌 Dior 品牌 20 餘年的 Sidney Toledano 曾在採訪中強硬回應趙麗穎擔任品牌大使一事,
不僅表示不認同外界的部分言論,
還透露 Dior 任命新大使後吸引了更多年輕一代消費者,
「雖然 Dior 不是一個青少年品牌,但我們希望年輕人會對 Dior 產生渴望。」
如果只把 Dior 中國在營銷上的屢次翻車歸咎為「年輕化」,
那真不知道品牌對中國年輕人是不是有什麼誤解,兩者真的存在於同一次元上嗎?
如果說這是品牌的真實營銷嘗試或是與消費者生活的貼近,
那毛毛只想說,不好意思,真實不等於粗製濫造。
今年同樣大張旗鼓走真實營銷的 SK-II
在 2018「BareSkinProject 我行我素」的全球品牌活動中,
就攜手全球知名紀實攝影機構瑪格南圖片社,
邀請湯唯、倪妮、春夏、Chloe Moretz、有村架純、松岡茉優參與「素肌挑戰」,
那種鼓勵消費者更加自然、自信的訴求,
那種骨子裡呈現出來的美感,
讓網友心甘情願吃下這波安利。
我們不妨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奢侈品牌的溢價究竟在哪裡?
造型做工等是一個方面,
品牌象徵的價值觀、品味與地位才是關鍵。
畢竟在我們的印象裡,Dior 一直是高級時尚的代名詞之一。
Dior迪奧由法國時裝設計師克麗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於 1946 年創於巴黎的。
1947 年,迪奧先生推出了他的第一個時裝系列,
裙子長及小腿,
急速收起的腰身,凸顯出腰部與胸部曲線的對比,
這種改變當時女裝保守古板的造型幾乎顛覆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一系列甚至被稱為「New Look」,
不僅帶給了女性一種全新的面貌,
也成為了迪奧歷史上永恆的經典。
克裡斯汀·迪奧更被譽為本世紀最出色的設計師之一,
他重建了戰後女性的美感,
樹立了整個 50 年代的高尚優雅品味,
Christian Dior 的名字,
被深深烙印在女性的心中以及20世紀的時尚史上。
△ 1947 年的第一個高級定製系列「Corolle 花冠」,作為引起業界巨大震動的革命性時裝登上 Vogue 雜誌封面。
△ 1955 年經典的「A-Line」時裝,Vogue 點評道「它一定是全巴黎女人最想擁有的廓形!」
△ 1996 年黛安娜王妃身穿 Dior 禮服
△ 上世紀 60~70 年代,英國黛安娜王妃共買下數十隻樣式各異的 Lady Dior 包袋,這款包款也被命名為「黛妃包」。
在 2002 年,
被譽為開闢了自己的 Dior 時代的 John Galliano
將美國歌手 Lauryn Hill 的性感氣質與上世界年代 Glam Rock 風格相互雜糅,
幾度改良之後,最終設計出「Saddle Bag(馬鞍包)」。
△ 沒錯,就是這次「Dior 最新土味視頻」的真正主角
馬鞍包曾經也是一款如 Lady Dior 一般重要的包包,
它在紋樣及面料上不斷作出改進突破,
包面上的設計甚至可以根據各國家各民族的文化氣息而改變,
在全球掀起過一股勢不可擋的風潮。
所以你看啊,
都 2018 年了還拍出那種廣告,
完全是失了智用錯了方式種草,
品牌溢價的營造美好夢想卻被俗氣的物質追求打破。
Dior 自身也不會想到,
這麼一段隨意的廣告卻遭來網友吐槽和眾多負面報導,
其實並不是針對 Dior,
這種連我們業餘觀眾都尷尬癌病犯的水平,
無論放在哪一個高級品牌身上,都是一個炸彈。
如果我喜歡的那款香水某天忽然貼出這樣的廣告,
我立馬就裝作路人,再也不會買了,
畢竟,
在這個買遍全球的時代,可替代的有故事的品牌,真的太多了!
會賣故事的品牌,總容易讓人好感度+1▼
離你最近的品牌美學+故事
每周精選,兩三個好的就夠了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讚嘆生活家原創
轉載請後臺輸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