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敗退臺灣前,派哪位心腹主政臺灣?他是黃埔系二號人物

2020-12-22 歷史小蛀蟲

1948年末,解放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場戰爭已經打了3個年頭,解放軍的力量在不斷強大,而國民黨卻有一種日暮途窮之勢。如今長江防線危在旦夕,蔣介石比誰都清楚,他的前途渺茫,應該早做脫身準備。於是他以退為進,準備暫時隱退,將爛攤子交給代總統李宗仁。還有一點,他準備經營臺灣,以備不時之需。至於主政臺灣的最佳人選,蔣介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心腹親信陳誠。於是陳誠打頭陣,以休養為名,行主政臺灣之實。但後來發生一件事,讓蔣介石對陳誠頗有猜疑。

解放戰爭

蔣介石以黃埔起家,許多黃埔系的將領都會稱他一聲「校長」。在眾多黃埔系將領中,蔣介石最信任的人無疑是陳誠了,他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陳誠,字辭修,1898年出生於浙江麗水青田。1919年,考入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1920年加入國民黨。其實在一開始,陳誠並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黃埔軍校剛成立時,陳誠追隨教練部副主任的鄧演達來到黃埔軍校,任教育副官。在黃埔軍校時,陳誠與蔣介石並無深交。

蔣介石

1925年2月的棉湖之役中,陳誠擔任炮兵第1營第1連連長,陳炯明叛軍攻勢強大,蔣介石親自上陣指揮。陳誠作為連長,也親自操炮,三炮全部命中敵軍陣地。也正是這一戰,陳誠才真正受到蔣介石的青睞。1927年寧漢分流,一直提攜陳誠的鄧演達站在了蔣介石的對立面,而陳誠卻選擇了蔣介石。至此之後, 陳誠和蔣介石的命運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蔣介石第一次下野時,陳誠也受到了牽連,被何應欽免去要職。

陳誠與夫人

後來蔣介石復出,陳誠也鹹魚翻身,升任總司令部警衛司令兼任第1集團軍炮兵司令。朝裡有人好做官,更何況陳誠的靠山是一朝之主。後來陳誠一路高升,最後被授予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軍銜,擔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兼海軍總司令等要職。在眾多黃埔系師生中,何應欽是名義上的二號人物,但他位高權不重。而陳誠不一樣,他歷來擔任國民黨軍中要職,屬於實權人物,是真正意義上的二號人物。

國民黨軍隊

解放戰爭中,陳誠以參謀總長兼東北行轅主任身份丟失東北後,南京、上海一帶的東北籍官員就要求「殺陳誠謝天下」。為了平息眾怒,蔣介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讓陳誠辭去參謀總長的職務去臺灣休養,一方面穩定軍心,另一方面為自己的後路做打算。蔣介石下野之前,發布了一道命令,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讓他總攬臺灣的軍政大權。

蔣介石與蔣經國

1949年1月18日,蔣介石正式下野,回奉化溪口遙控,並下令修建定海機場,準備萬不得已從定海飛往臺灣。陳誠主政臺灣之後,美國並不希望將來臺灣由蔣介石把控,他們希望將臺灣作為自己在東亞的一座「永不沉沒的航母」。於是美國政府利誘陳誠,許以每年2500萬美元的援助,並承諾幫助臺灣發展「自立自給」的經濟,但蔣介石需以政治避難的身份來臺。陳誠眼饞美國的經濟援助,於是他隱晦地接受了美國的條件。

陳誠等高級軍官合影

蔣介石聽聞之後,對陳誠產生了猜疑之心。上海失守後,蔣介石不敢直飛臺灣,而是帶了蔣經國由上海到定海。1949年5月17日,蔣介石曾致電陳誠,說明他要飛臺的意圖,但陳誠24小時內未給答覆,這使得蔣介石的猜疑之心加重。雖然蔣介石知道陳誠不太可能背叛自己,但多事之秋應該多留一個心眼。於是蔣介石從孫立人的勢力範圍登陸臺灣,而未事先告知陳誠。其實以陳誠的心性,不可能背叛蔣介石,他與美國只是虛與委蛇罷了。

參考書籍《解放戰爭》、《蔣介石傳·1950-1975》

相關焦點

  •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在經過三大戰役之後,特別是淮海戰役之後,蔣介石的精銳基本被全殲,因此導致他人生第三次下臺,由李宗仁擔任總統,蔣介石擔任總裁,而此時的蔣介石知道憑一條長江是擋不住中共的,不管怎麼樣他還是想式一式
  • 關麟徵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他定居香港後結局如何?
    黃埔軍校為中國近代革命培養了很多軍事人才,在黃埔軍校中,冒名參加考試者一共有兩人,一人為鄭洞國,另一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關麟徵。關麟徵在入讀黃埔軍校之前名字並不叫關麟徵,他叫關志道。1924年,關志道得到了一個名叫吳麟徵的人的保舉信,因為吳麟徵不想去廣東考試,所以關志道就把名字改成了關麟徵,參加了黃埔軍校的入學考試。關麟徵出生於1905年,是陝西鄠縣人。1924年,關麟徵冒名進入黃埔一期,正式開啟了軍旅生涯。關麟徵情商極高,在黃埔軍校時期已經嶄露頭角。當時作為校長的蔣介石特別喜歡自律的學生,他對學生睡懶覺深惡痛絕。
  • 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這些要員的結局還不錯,有人想要回來看看
    蔣介石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更是一個隱忍的人,豈能容忍何應欽,已經找好了替代者陳誠,由於何應欽在黃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蔣介石,所以蔣介石只能引而不發,等待陳誠的成長。終於在1944年迫使何應欽讓位陳誠。這樣的何應欽到了臺灣豈能好過,好在何應欽非常有自知自明,到了臺灣的何應欽做起了縮頭烏龜,事事不爭,開始熱衷於文體娛樂活動,開始了「三打一跳」的休閒生活。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蔣介石在當時能夠成為民國時期的統帥,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妻子宋美齡。我們仔細想一想蔣介石的經歷,蔣介石一開始就是中國革命黨裡面的一個非常普通的成員,當時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革命黨來阻止袁世凱的時候,蔣介石幫著了孫中山先生建立起了民國政府,但是這個時候的蔣介石也還是一個普通的成員。
  • 「金門王」胡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最終結局如何?
    胡璉出生於1907年,他是陝西華州人,出身貧寒。胡璉雖然出身貧寒,但是家人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省吃儉用供他讀書。1925年,胡璉考入黃埔軍校,進入黃埔第四期,也正是在黃埔軍校中,胡璉認識了人生中的貴人陳誠。胡璉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了北伐戰爭,作戰時有勇有謀,戰績出色,深受陳誠賞識。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蔣介石一直推崇德國軍事思想,他的治軍理念受德國人影響較深。德國納粹有一個情報組織,名叫褐衫軍,而蔣介石也模仿褐衫軍,成立了服務自己的情報組織,名叫藍衣社(也被稱為復興社,屬於力行社的外圍組織)。藍衣社以黃埔學生為主,都是蔣介石的心腹。
  • 蔣介石敗退臺灣,恨透了哪三人?親筆日記曝光,兩個都是外國人
    上世紀前半葉的中國,內憂外患,戰亂頻繁,中國人民一直處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1945年8月15日,在中華兒女的頑強不屈鬥爭之下,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這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然而,趕走了外強之後,中國又開始了內戰。
  • 「抗日英雄」餘程萬,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餘程萬雖然因為常德保衛戰而成為抗日英雄,但是戰後他的結局並不好。因為常德保衛戰失敗,餘程萬被蔣介石判處兩年有期徒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被判兩年有期徒刑的餘程萬的晚年結局。餘程萬出生於1902年,他是廣東臺山人,黃埔一期畢業生。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餘程萬並沒有進入部隊,而是走上了行政崗位。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黃埔軍校創校時,有三位特別優秀的學生被稱為「黃埔三傑」,這其中,蔣先雲25歲戰死沙場,陳賡稱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還剩下一位賀衷寒,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今天就來說說他的經歷。
  • 他是蔣介石得力戰將,曾打敗20萬日軍,退回臺灣為何淪為乞丐?
    不過似乎許多戰將自從和蔣介石一起退回臺灣之後,確實受到了許多令人悲催的待遇,比如白崇禧被毒死,蔣介石的心腹胡宗南鬱鬱而終,還有那個令日軍聞風喪膽的薛嶽更是淪落到付不起房租。咱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國軍將領可以說是蔣介石最為倚重的得力戰將之一,此人曾經率領自己的部下硬生生的打敗了20萬日軍,為此可以說真的是令日本軍界都對他很是忌憚,但是自從退回臺灣之後,此人卻一度淪落為了乞丐,這到底是為何?
  • 國之重寶——蔣介石帶去臺灣的中華道統、教統和學統
    蔣介石覺得道統不可廢,改封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成為中華民國唯一的世襲特任官。1937年,在曲阜入日軍之手前,蔣介石緊急派人將孔德成護送到武漢,隨後遷居重慶。而到1949年遷臺之時,蔣介石自然也帶走了孔德成,在臺北復建孔氏家廟。深受中華遠聖文化薰陶的蔣介石深知孔德成這個「道統象徵」的分量。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命人去大陸接一個漂亮女人,她是誰?
    戴笠死後,悲痛欲絕的蔣介石下令給戴笠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在蔣介石心中,有兩個人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第一個是他的夫人宋美齡,第二個則是戴笠。從北伐戰爭初期,戴笠就開始幫助蔣介石打天下,定天下,管天下,蔣介石能夠統一,戴笠功不可沒,戴笠領導的軍統局,負責監管全國官員,大小軍閥,負責刺殺蔣介石政敵,及抹除一些對蔣介石施政有意見的反對者。
  • 讓蔣介石頭疼的黃埔學生,他是黃埔三傑之一,1955年授銜時為大將
    延安整風時,康生質問陳賡「要不是你救蔣介石,哪用打這麼多仗」陳賡反駁說「那時他死了就成革命烈士了,跟廖仲愷一樣」陳賡大將,是我軍知名的高級將領,在他的身上,發生了許多的傳奇故事,他是黃埔一期生,被譽為黃埔三傑之一,而他,也是讓校長蔣介石頭疼的學生。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據你可能不敢相信
    這場戰爭維持的時間很長,也讓老百姓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後來國民黨失敗,蔣介石敗退臺灣,當時他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據看完,你可能都不敢相信。 日本天皇投降之後,我國贏得抗戰勝利,但是之後蔣介石就發起了國共內戰,而我軍無奈只能被迫與國民黨作戰。經過3年時間的戰爭,國民黨最後被打敗,最後主力軍全被殲滅。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
  • 蔣介石一聲令下陳誠就地上任
    1949年1月18日,蔣介石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任命陳誠兼任臺灣省警備司令。1949年3月,蔣介石以中國國民黨總裁任命陳誠為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連下三道任命,至此臺灣省的黨政軍大權由陳誠牢牢掌握。國民黨人才濟濟,為什麼偏偏選中陳誠?陳誠,字辭修,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曾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臺灣地區"行政院長"等職,有"小委員長"之稱。
  • 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中,想置蔣介石於死地,為什麼蔣後來不處罰他?
    ,反而一度成為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此人就是何應欽。一、何應欽在國民黨中有一定的威望何應欽早年就參加護國軍,這比蔣介石的參加革命還要早,而且他曾經兩度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擔任過貴州講武堂校長,黃埔總教官等職務,在軍中和國民黨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蔣介石動他,引起了的連鎖反應太大。
  • 黃埔三傑是黃埔一期中的哪三個?這三個,都是湖南人
    當然了,他們能被這樣稱呼,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都在同一所學校畢業,但是他們後來的道路不同。1927年,蔣先雲擔任團長一職,最終在戰鬥中付出了生命。蔣介石後來將矛頭對準共產黨,陳賡也離開了他,後來成為了共和國將軍。賀衷寒則是一直跟隨著老蔣,最終去了臺灣。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的勢力範圍逐漸被壓縮,最後只能敗退臺灣,到達臺灣後,陳誠仍然被重用。是國民黨土木系的領軍人物。 第二位 忠將 顧祝同 ,對蔣介石忠心耿耿,是蔣介石的忠實追隨者,跟隨蔣介石敗退臺灣後,仍然為蔣介石效力,不離左右。
  • 蔣介石在臺灣準備閱兵時,突然發現一門大口徑重炮在遠處瞄準自己
    在1988年的一天,一位臺灣國民黨的高官出現在臺中孫立人將軍的家裡,對著眼前駘背鶴髮的老人說:"孫將軍你終於自由了,從今天開始你可以去任何地方,見任何朋友",此時的孫立人感慨萬千,回憶起33年前那閱兵的一幕,蔣介石軟禁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