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段時間,人們把健康和就業掛在嘴邊時,老同學張遠站在我面前依舊是春風得意的樣子。他那歡歡喜喜的樣子,有時候真讓人「嫉妒」,似乎從我認識他的時候起,他就沒遇到過什麼困境和挫折。
他認識的朋友不是企業家就是名流,他的事業越來越大,財富越積越多,什麼市場環境,什麼行業危機,都對他沒什麼影響。
福大命好啊!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羨慕。可是為什麼我們就沒那樣的好運呢?不是事業的困難,就是經濟的危機,要不感情上黃燈閃一閃,讓人不得安寧。
直到一次,我在五臺山上,得到一位高僧的點撥之後,才明白,這一切都與他自身的心態有關。這位高僧已年逾百歲(時年101歲),但仍精神抖擻,口齒清晰。
這位百歲老僧告訴我:「一個人運氣的好壞和心態有直接的關係,好的心態自然帶來好的運氣。真正命好的人,往往不爭、不辯、不聞。」
01不爭,是慈悲
高僧首先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在清朝有一個姓張的大官,有一天收到家人來信,洋洋灑灑說的都是一件事:鄰居家要蓋房,佔了他家三尺牆。兩家為此爭得告上衙門。家人希望他能出面進行幹涉,為自己爭取一方土地。
該大官看後一笑,寫下一首詩寄回去:
千裡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一看明白他的意思,就放棄了告官。鄰居一看也覺得不好意思,讓出了三尺作為友好的見證。
生活中也是這樣,欲為大樹,莫與草爭,與其爭,不如讓自己身在頂峰。爭搶是貪慾也是痴心,與其爭得臉紅耳赤、顏面掃盡,不如默默努力讓時間去證明,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彼此和氣。
有時候想一想,一件事,夫妻兩個人爭,爭贏了,感情就淡了;
跟朋友爭,爭贏了,友情就沒了;
贏了面子,輸了情分,傷了自己。
要知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只需要種好自己的善因,起心動念不損人利己,那些屬於你的好運和福祉遲早都會到來的。
02不辯,是智慧
高僧接著道:「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是無法靠講道理來解決的,顏面也不是靠爭執能挽回的。與其爭辯個子醜寅卯,不如保持平靜和理性。」
有人會說,有人嘲笑你、誹謗你、貶低你,給你無事生非、造謠攻擊,你還能保持冷靜理智嗎?那不成傻子了嗎。
這裡就要給大家說一個故事了:
曾經有一個人見到孔子的弟子,問他:「一年有幾個季節?孔子的弟子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當然是四個季節呀。春夏秋冬。」
這個人回答:「不對,是三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