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追求是什麼?
理想?事業?愛情?
今年26歲的小劉,
生意小有成就,
婚姻美滿,
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可沒想到,
今年三月,
一次偶然發覺的「手麻」竟悄悄發展成了------
脊髓型頸椎病!
這是怎麼回事?
01
26歲的頸椎看起來卻像60歲的!
今年3月的一天,小劉騎摩託車出門,突然覺得右手好像有點麻麻的,握車把時有點使不上勁兒,他也沒放在心上,覺得過會兒就好了。
可沒想到,手麻的感覺好一陣壞一陣,變成了一個長期的困擾。期間,他嘗試了很多緩解方案,做理療、吃中藥,可是情況似乎並沒有緩解。
慢慢地,麻木感從手發展到腿,又從腿一直延續到背部,有時候還覺得從小腿一直到腰部都「冷冷的」。於是,他到當地醫院骨科做了檢查,沒想到自己竟然得了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
術前頸椎MRI
這是小劉核磁共振檢查的結果。第3/4頸椎間盤突出來了一大塊,把脊髓擠壓得非常細窄,幾乎已經侵佔了80%的椎管空間!同時還合併有多個節段頸椎管狹窄。
這種情況必須儘快手術,需要精細操作給神經減壓,讓脊髓免於壓迫,但這種手術操作難度高、風險大,非常考驗手術醫生的經驗和技術。
看到他的檢查結果,醫生也表示很吃驚:「這個脊椎真不像是年輕小夥的,簡直像五六十歲的老人一樣!」
醫生表示,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現這樣的頸椎退變型病變,像這麼年輕的患者的確不多。這種嚴重的椎間盤壓迫脊髓的情況,如果再拖著不治療,後果很嚴重,甚至可能癱瘓。
02
頸椎手術難度高風險大!
聽到這一結論,小劉和妻子都嚇了一跳。這幾年來,小劉身體一直沒什麼問題,工作也並不勞累,也沒有感覺到嚴重的疼痛感,為什麼頸椎就突然「壞掉」,甚至可能導致癱瘓呢?
經過深入問詢,才得知,原來小劉曾在十八歲時起做過三年的搬運工,每天都要搬抬床墊、家具等重物,他猜測是那幾年的高強度工作,讓頸椎留下了隱患。
考慮到小劉很年輕,吳教授在設計手術方案上格外留心,既要為他解除可能癱瘓這一「定時炸彈」,又要儘可能減少對其頸脊髓的損傷、緩解他的症狀。最後決定採用頸椎後路單開門椎管成型術治療。通過這個手術,就像開門一樣,能夠為椎管內的頸脊髓帶來更大更充分的空間,免於神經繼續受壓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手術只用了一個多小時,非常成功!術後小劉手腳發麻的症狀完全緩解了,自己也感覺手上的勁也恢復了,十分開心。術後磁共振複查也看到椎管的容積比術前明顯改善。
術後頸椎MRI
3
出現手麻、腳踩棉花感,千萬別拖著!
頸椎是生命支柱,然而當它發生病變,一開始卻不一定容易察覺。手麻、腳麻這些症狀如果不持續,很多人並不會想到就醫,直到開始出現影響日常生活的症狀,才會引起重視。比如走路像踩棉花一樣、雙手用不上力、甚至無法順利完成拿筷子和扣扣子這樣的動作……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吳教授提醒道,壓迫脊髓的脊髓型頸椎病需要及時確診、手術,如果拖延超過半年以上,可能就有癱瘓的風險了。如今這類脊髓型頸椎病的患者也不再只有中老人,部分年輕人因不良習慣、給頸椎過度施壓,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平時要注意適當運動、儘量避免做易造成頸脊髓高壓的動作,保護好自己的頸椎。
來源: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衛健委
文章轉自:廣東衛生信息
全網3000萬粉絲、醫學科普代表
醫路向前巍子首部作品
十年無數次現場搶救總結的寶貴經驗
本書內容通俗易懂
裡面有文章有圖片還有視頻
更加直觀的讓普通人學習到疾病知識掌握急救技能
讀了就能用,學會能救命
點擊立即購買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