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57歲男子突發肢體障礙
說話含糊確診「小中風」
短暫性腦缺血身體「警報」
及時就醫防範中風
持續低溫中風高發
心腦血管患者注意保暖
12月13日晚上9點,長沙57歲的李先生突然發現右邊手腳發麻,說話含糊,但20多分鐘後症狀緩解,第二天一早,他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小中風」。
近日氣溫持續下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較易發生卒中,需注意保暖加強防範。
醫生立即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經詳細檢查,李先生被診斷為「小中風」,所幸治療及時,未造成嚴重後果,目前病情穩定,正在院進一步觀察中。
專家表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氣溫驟降會增加發病機率,應及時增減衣物,以免受涼誘發舊疾。一旦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請第一時間就醫診斷,以免貽誤病情。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急診科 副主任醫師 王豔:像這種天氣變化的話,人本來就吃的比較多一點、活動少一點,甚至不注意保暖,容易誘發。對於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預防的基礎上,注意天氣變化,保暖。適當多喝水、多鍛鍊,會更加好一些。
小中風不治大中風易至
小中風也叫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英文名稱為TIA,臨床表現——突然間口齒不清、說話模糊、身體局部麻痺、某個肢體無力、失去平衡力、眼睛黑曚等。
這些症狀可維持幾分鐘至數小時,多在1小時內緩解,24小時內完全恢復,不留任何後遺症,但容易反覆發作。
一般來說,小中風一經出現,便預示有發生中風(腦卒中,以下簡稱大中風)的可能。
怎樣判斷是否「小中風」?
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近期頻繁哈欠連綿,並且出現一過性黑曚、視物模糊、肢體麻木、頭暈、言語不利等症狀,需警惕小中風。
01
哈欠連綿:
近年研究發現,當腦缺血、腦乏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內發生,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這都是小中風的重要的報警信號。
02
一過性黑曚:
突然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
03
視物模糊
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視力突然模糊也被看做是較早的中風預報信號。
04
偏側麻癱
突然出現一側肢體無力,就是我們說的偏癱,手裡正拿著的東西掉下來了,如拿不住鑰匙、開不開門鎖等。這已是最輕型的中風,儘管持續時間短暫,仍應把它看做是進展性腦卒中和完全性卒中的先兆。
05
言語不利,吐字不清
一般發生小中風時,會出現突然說話不靈或者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另外口角歪斜等也要注意。
06
頭暈且失去平衡
會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瞬間暈倒,視物旋轉,但會迅速清醒。
小中風不幹預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就如我們對警報信號反應不及時會造成更嚴重後果一樣。小中風患者只要發生過一次,就如同在體內埋下「炸彈」,患者隨時處於復發和大中風的風險中。一旦發生,非常可能會出現更加嚴重的、不可恢復的殘疾甚至是死亡。所以我們必須要足夠重視,千萬不要讓自己暴露在巨大風險中。
第一,立即到醫院詳細檢查,要根據檢查結果,與醫生共同商量治療策略,並堅持好。
第二,控制好血壓血脂,遵照醫囑服用降壓藥物。
第三,調節情緒,充分休息。應激狀態下最易發生腦中風。
編輯、剪輯 | 蝦妹
審核 | 水各 蝦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