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Keep攜手《人間世》團隊推出《無常-四重奏》紀錄片,共分為《春雷》、《夏火》、《秋刀》、《冬輪》四個故事。紀錄片中的四個主人公代表著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個人生階段、講述他們「練日常,戰無常」的故事。
張景雲,9歲,三年級小學生,練習足球3年,每周運動28小時,一開始因為找不對方法,總是跌倒之後再爬起,但是她沒有放棄,她說:關於長大,還有很多問題,但是衝過去總會弄明白的。
呂武,26歲,是一名預備消防士,他還有252天,才能正式參加滅火救援,剛開始每天受打擊,好像做什麼都不對,得拼老命練習,為了哪一天能衝進火場救人,他堅持鍛鍊,每天堅持5000次跳繩,90次槓鈴,5公裡長跑。就像他說的:身體做好了準備,心就不會慌。
趙衛國 56歲,是一名外科醫生,平均每天3場手術,每天都能碰到被病痛折磨的病人,為了能讓雙手更加協調,他每天堅持遊泳,堅持遊泳21年,累計遊泳1753公裡。
徐長榮 74歲,64年參加工作,機修工做了40年,雖然別人勸他年紀大了要享受,但是他卻沒想要歇著,而是堅持戶外運動。
他酷愛騎行,騎行8年,每周堅持騎車3次,每次30公裡,別人說70多歲就是一部老爺車,但是他不這麼認為,他覺得人生就是要奔。
四個主人公看似人生沒有交集,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心中的信念,不停奔跑。
紀錄片採用紀實的形式,將鏡頭對準平凡生活裡的普通人,記錄四個主人公關於運動的故事,短片沒有刻意煽情,卻將情緒傳達得恰到好處,看後讓人直擊心靈。
比如在《秋刀》篇中,讓人感受到人們在面對病痛時那種無助,而手術臺上和趙醫生的遊泳鏡頭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出運動的重要性。
一場疫情,讓人們更加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因此keep將#練日常 戰無常#作為傳播話題,傳達出「運動賦予我們的自由,就是在太多不確定的人世間,多一份確定的把握」的這一主張,引發受眾共鳴。
就像片中神經外科醫生趙衛國、騎行老人徐長榮、足球小將云云、90 後消防員呂武這四位主人公一樣,面對人生的無常,一直篤定堅信著 Keep 可以破。
「Keep 可以破」正是傳遞出運動帶來的自由感,運動給你力量,也給你自由。
可以破,一方面有不破不立的意思,另一方面,也給疫情期間的人們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給予當下的人們更多精神上的鼓勵。
▼
2016年,Keep 推出首支品牌廣告片#自律給我自由#,引發巨大反響。
從「哪有人天生如此,只是我們天天堅持」,到「怕就對了」,「這都算 Keep」,再到這次的「Keep,可以破」,keep一直從精神層面鼓勵用戶運動,用自律讓自己更自由。
在過去的TVC中,keep更多的是在詮釋「自律」的價值,而這次,keep從「自由」解讀品牌精神。運動給我們帶來的自由,就是在不確定的人世間,更多確定的把握。
一直以來,自由都是人們執著不懈的追求,如何闡述「自由」這個抽象的概念呢?
這一次keep按照生命四季的主線,分為《春雷》、《夏火》、《秋刀》、《冬輪》四個分篇主題,在每部紀錄片的開篇,還有一首小詩,每首小詩不僅為主人公故事做了鋪墊,同時也蘊含人生哲理,串聯起生無常四重奏的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對故事內容起了很好的加分作用,每一個紀錄片都對應一首原創音樂,背景音樂根據故事進行剪輯,歌詞與故事內容做到了很好的結合,這個是一般紀錄片中很少見的。
《春雷》唱出了少年時期的青春懵懂
《夏火》唱出了青春的熱情似火
《秋刀》裡悠揚的曲調唱出了奮鬥的激情
《冬輪》唱出了老年人面對歲月的肆意灑脫。
歌詞看似唱的是紀錄片裡的主人公的故事,但其實訴說的是每個人的故事,關於成長、夢想、壓力、對抗年齡的故事。
藉助音樂的力量,一方面能更好地傳達出紀錄片的情緒,為故事渲染氛圍,另一方面也能藉助歌詞喚起廣大受眾的共鳴,因為歌詞裡唱的不止是主人公,還是無數個你我。
在今年這特殊的時期,keep通過精準洞察,用富有溫度的紀錄片傳遞品牌精神的同時,也鼓勵大眾重拾信心,用運動戰無常,同時深度詮釋「自律給我自由」的品牌精神,將專業運動的形象打入用戶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