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盤點,今年的年度爆款劇集花落誰家?影響力廣泛的《三十而已》和《隱秘的角落》被提及最多。它們一個屬於傳統的電視劇大戶——都市情感劇,一個是求新求變的網劇,兩部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三十而已》成為探討熟齡女性話題的代表作,《隱秘的角落》則給正在走向短劇化、精品化的網劇樹立了標杆。
在綜藝方面,節目的收視率與話題度都相較去年有了顯著提升,單是一個《乘風破浪的姐姐》,就勢如破竹。而東施效顰的《追光吧!哥哥》則招來無數「辣眼睛」的反對聲,可見這個年頭「姐學」才是王道,「哥學」只能成為反面教材。
兩廂綜合來看,不難總結出一個規律:不論劇集還是綜藝,只要能夠做好「30+女性」這門學問,成為爆款不是問題。
《三十而已》
打破女性劇套路
現代都市情感劇作為傳統的電視劇大戶,收視率和話題度向來是傲視群雄,今年也不例外。《三十而已》一路高開高走,引發了廣泛討論。《下一站是幸福》將「姐弟戀」演繹得更為極致,《以家人之名》講述重組家庭之間的情愛糾葛,這些劇集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雖然它們播出到後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人設崩塌、口碑崩壞的情況,但是並不能抹殺「實紅」的成績。
打造了女性群像的《三十而已》可以說是一部現代熟齡的大女主劇。靠著顧佳在豪門太太圈一路挺進C位,《三十而已》瞬間打開局面,引爆話題。不過《三十而已》並沒有停留在「爽劇」的層面,而是用心良苦地為觀眾揭示了生活的真相——被視為現代女性典範的顧佳後期遭遇投資被騙、家庭破裂、生意失敗,最終還要為出軌老公收拾爛攤子;王漫妮作為從小城鎮來到大都市打拼的優質白領典型,在真愛浪漫與現實利益、大城市的漂浮與小城鎮的逼仄之間一直擰巴著、較勁著;而接近於大多數普通女性的鐘曉芹,從前期看似是婚姻中的受害者,逐漸變成了觀眾眼中的「媽寶女」。《三十而已》敢於打破女性劇的套路,將完美的女性人設立體化,做到了不討好、不諂媚、不扁平,是一大進步。
《下一站是幸福》和《以家人之名》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們在現代都市情感劇之中演化出了新型的婚戀關係——前者講述了女大男小的「年下戀」,後者聚焦90後「非血緣」家庭關係的可能性。
前些年大叔受寵,這幾年弟弟吃香,《下一站是幸福》迎合了女性經濟地位提升的時代大背景,對戀愛的精神需求更加純粹。該劇一開篇,作為公司行政主管的賀繁星就說,「32歲的女人,還想要談一場純粹的戀愛」。要是放在前幾年,這肯定是剩女催婚劇的節奏,而這次,賀繁星的爸爸給女兒撐腰,「女人結婚太累了,只要你不想結婚,那就不結,既然我生得起,我就養得起」。《下一站是幸福》的這個出發點讓姐弟戀的立意更高。
「不羨鴛鴦不羨仙,實名羨慕李尖尖」,這是《以家人之名》播出後網友給予的熱評。劇中,「三娃兩爸」五口之家的家庭日常非常有愛,譚松韻飾演的樂觀直爽的李尖尖是這個非親家庭的全民團寵。三個兄妹的相伴成長,不僅事關愛情,更傳達出了珍貴的父子情、兄妹情、兄弟情。
《隱秘的角落》
撐起「天花板」
2020年的最大劇集黑馬,當數《隱秘的角落》。這部劇不但形成各類觀眾追捧之勢,品質更是讓人心服口服。就連一向挑剔的章子怡都對這部劇點讚說:「看了這麼多年的英劇美劇,終於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有《隱秘的角落》撐起國產劇的「天花板」,看來「趕英超美」不是夢。
《隱秘的角落》老、中、青、小演員全部演技在線,變成了全員飆戲的演技大賞。在情節、攝影、配樂等方面,也都絕對是電影級的質感。在劇集體量上,《隱秘的角落》只有短短12集,這也正是當下英劇、美劇的主流篇幅。以前觀眾吐槽影視劇「注水」嚴重,而現在觀眾卻抱怨「劇集太短沒看夠」。
看一部劇是不是紅到出圈,梗和流行語是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結婚嗎?帶你爬山那種」「給你點播一首《小白船》」……這些話都一度成為今年的社交語錄。甚至在《隱秘的角落》收官半年之後,熱度仍然不減。在國慶假期期間,《隱秘的角落》取景地之一——廣東湛江的赤坎老街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
網劇精品化、短劇化是今年的顯著特點。今年開年播出的網劇《唐人街探案》給精品短劇開了一個好頭;隨後播出的《我是餘歡水》再進一步;《隱秘的角落》爆紅之後,《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等網絡短劇更是集中爆發,使得2020年成為精品短劇的開元紀年。短視頻培養了觀眾新的觀看習慣,付費點播的模式讓觀眾有了新的消費習慣,這些變化都讓精品短劇在未來大有可為。
《傳聞中的陳芊芊》則成為今年「腦洞網劇」的代表作品。2019年的「腦洞網劇」《慶餘年》,講的是男主角範閒為了寫論文而把現代人思想代入古代制度。《傳聞中的陳芊芊》則更加直接,讓18線女編劇穿越到自己寫的古裝劇劇本裡面,過了一把「劇本人生」的癮。故事發生在一個「女尊男卑」的社會——城中女人當家做主,而男人則不能讀書做官,只能求得找個好人家;如果生了兒子的話,丈夫會被丈母娘罵給自己家裡絕後,甚至還有吃洋蔥生女兒的偏方推銷……這樣腦洞大開的屬性,讓《傳聞中的陳芊芊》一開播就十分「上頭」,成為觀眾交口稱讚的神劇。可惜該劇在開頭腦洞的靈光一現之後,就變成了平庸的小甜劇。與《慶餘年》相比,《傳聞中的陳芊芊》缺乏後續紮實的劇情,使它難以俘獲人心。
今年播出的新版《鹿鼎記》是這部作品的第8個翻拍版本,本有著「名著新解」的野心,卻成了「毀經典」靶心。卡通化的浮誇演繹方式,誕生了一個「猴版」韋小寶,讓張一山通過《餘罪》積累下的好口碑幾乎被全盤推翻。刪減嚴重的劇情讓這部劇更是仿佛開了8倍速,讓人看得沒頭沒腦。
改編自張愛玲原著小說《半生緣》的《情深緣起》,也成為翻拍翻車的典型。劉嘉玲與顧曼璐這個角色是否違和暫且不論,將原本一個揭開傷疤讓讀者看真實人性的悽涼故事,改編成了三對戀人之間的狗血大戲,把「張愛玲」變成了「瓊瑤」,這如何能讓觀眾買帳?
「浪姐」受捧
「光哥」被嘲
如果要給今年的現象級綜藝投票打榜,《乘風破浪的姐姐》無論如何都應該是榜首之位。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播出,「姐學」成為顯學,「姐姐」也變成了一種愛稱和尊稱。受此節目啟發,韓國方面甚至傳出消息,將推出「浪姐」的翻版,把曾經成名但現已被遺忘的女歌手召集起來挑戰舞臺。若果真如此,國產綜藝真的是能出息一回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召集起在各自的領域內曾經達到過塔尖位置的女明星們,讓她們在女團的賽道上重新起跑,觀眾們隔著屏幕看到了女性價值的升華。寧靜的野,萬茜的颯,鄭希怡的酷,張雨綺的直,黃聖依的作,金莎的嗲,李斯丹妮的萌,藍盈瑩的幹練,伊能靜的細膩……不被約束、不接受定義的她們像是一匹匹脫韁的野馬,讓人看到了自由奔騰的快感,這是年齡給她們帶來的勇氣和底氣,是通過人生閱歷所積累下的財富。其實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姐姐們在節目中一路走來所展現出的閃光點,讓人們見證了30+女性金子般的價值,主題曲所唱的「無價之姐」確實當之無愧。
與受到追捧的「浪姐」待遇不同,主打中年男明星組團的《追光吧!哥哥》則招來了無數的口水和板磚。明道、汪東城、印小天、陳志朋、陳曉東、杜淳等21位哥哥同臺競技,展現唱跳功力,明顯是希望複製「浪姐」的節目效果,可惜節目本身就沒有「浪姐」天然的女性向優勢,播出之後,出圈原因則是黑到發紅。被金星吐槽說跳舞像大猩猩的杜淳,有著中年肚的陳志朋,對著地板瘋狂舞蹈的汪東城……「浪姐是人間尤物,光哥是『人間油物』」「請改名叫《去油吧哥哥》」網友們一致認為「光哥」們的油膩糊住了演技,在線請求洗潔精支援。
今年另一檔偶像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也值得一提,為娛樂圈輸送了一大批新生代女性偶像。由此可見,綜藝節目要不然做「姐姐」「妹妹」,要不然做養眼「弟弟」,對於「哥哥」們,還是繞道而行比較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