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2020-12-23 鐵血戰史1927

《二戰初期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本文接這篇文章,繼續講解二戰德軍中後期的步兵師編制

影響二戰德軍中後期編制的原因包括兵源的數量、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戰爭的失利,戰爭的失利主要指前線慘敗導致損兵折將、武器丟失或者損耗嚴重等。德軍是按照波次來組建的步兵師,最開始的步兵師都是戰鬥力最高的,越往後戰鬥力越渣。

從1940年開始,德軍新組建的步兵師下轄的步兵團有了些許微妙的變化,步兵團下面的步炮連(我有時候會叫做迫炮連)原先裝備4門75毫米le. IG.18步兵炮和2門150毫米s.IG.33步兵炮。對於75毫米le. IG.18步兵炮,德軍士兵有著很高的抱怨,1940年法國戰役結束後,步兵團的步炮連就開始抱怨75毫米 le. IG18步兵炮的威力有限以及反坦克能力也不行,為此德軍開始研製威力更大的75毫米IG.42步兵炮,但是一直到1944年初還沒影,蘇德戰爭的時候步兵團就沒少抱怨IG.18步兵炮。步兵炮跟野戰炮最大的區別就是射程短,步兵炮的倍徑要短,相當於短管的榴彈炮,6門步兵炮分屬兩個輕炮排和一個重炮排,40年之後組建的步兵團就取消了2門150mm重步兵炮,甚至有些步兵團乾脆取消了步炮連。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需要的武器暴增,經常會使用繳獲的蘇制武器,德軍只要用著很順手,基本上就會拿來使用,甚至會仿製,比如蘇軍的M1938式120mm迫擊炮就被德軍仿製了,綽號大噴子,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團級火炮用的都是步兵炮,只有蘇聯裝備了120mm的重型迫擊炮。德軍的仿製品叫做Grw42型120mm迫擊炮,也就是1942式,42年仿製的,有很多德軍的步兵團下屬的步炮連被120mm迫擊炮取代,成為重迫擊炮連。

1940年之後德軍開始裝備Pak38型50mm反坦克炮用於替代原先的37mm反坦克炮,當然是有個過程的,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這兩種反坦克炮是並存的。另外還有75mm的Pak40型反坦克炮也開始裝備步兵師的反坦克營。除了這些反坦克火炮,1942年德軍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開始研製,一種是鐵拳一種是戰車噩夢,1943年開始列裝部隊,鐵拳的最高生產記錄是20萬發/月;戰車噩夢是防自美軍的巴祖卡,一開始德軍是把從北非戰場繳獲的美制M9A1巴祖卡火箭筒,將口徑加大至88毫米製成首款RPzB 43,在1942年後期從北非戰場美軍手中繳獲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得到靈感,便利用原有的88毫米RPzBGr4322火箭彈開發了"戰車噩夢"。

除了裝備的變化,這一段時間新組建的德軍步兵排由原先的四個步兵班減少到了三個步兵班;另外,正常來說步兵排的排部還有1門50mm的迫擊炮,但是有的新組建的步兵排就沒有裝備這門迫擊炮;步兵連原先裝備3支反坦克槍,1941年之後組建的步兵師就很少裝備了,但是前線的部隊仍然在使用,1943年下半年基本被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取代。另外43年的時候德軍還開始裝備MP43型衝鋒鎗,這個時候德軍用的是衝鋒鎗的編制,後來由於作戰用途改為突擊步槍。總之中期的這一段時間內德軍的編制處於調整狀態。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能不能打過同時期的日軍甲種師團?
    1941年之後的情況就不用比了,因為41年以後不論是德軍還是日軍的編制都由於戰線吃緊而縮水了。比就比比1941年之前吧。所謂的甲級師團,日軍甲級師團其實指的就是17個常備近衛師團。這些師團在改編制之前還是使用的四單位制,編制比較大,滿員作戰狀態能高達2.5-2.8萬人,幾乎是同時期其他國家步兵師的1.5-2倍兵力。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德軍的成長曆程是十分誇張的,從德國恢復軍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短短幾年間,德國武裝部隊便由一支十萬人的小型陸軍一躍發展成為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而這支部隊,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那麼二戰時期的德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二戰德軍最有效率的部隊編制「戰鬥群」到底是什麼?
    二戰中,德軍最有效率的作戰編制毫無疑問就是戰鬥群(Kampfgruppe)。 戰鬥群和常見的「軍—師—團—營」的正規編制不同,而是在戰鬥中根據作戰任務需要,從各個部隊抽調不同的兵種單位而構成特遣編隊,沒有特定的編制,可以靈活的調用兵力,在局部地區執行極有效率的任務。
  • 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最終只剩下300人突圍
    有理不在聲高  無理怎敢胡言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最終只剩下
  • 能用坐車就儘量不走路,二戰美軍步兵師車輛編制
    昨天狗子寫到了二戰早期德軍的步兵師運力編制,人家畢竟是「神聖騾馬帝國」的底子,一個步兵師裡主要靠這4800匹騾馬來拉炮、拉彈藥、拉補給,而機動車輛算上摩託車和三蹦子僅1500臺。評論區裡有人說想看看美軍二戰時期步兵師的機動車輛編制,所以這期就聊這。確實,美軍在二戰期間步兵師是沒有騾馬的。
  • 二戰時期,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哪個的實力更強?
    提起二戰,就不能不說蘇德戰場。可以說,這個戰場堪稱二戰中陸軍機械化戰役與戰術對抗的巔峰舞臺,更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為嚴重的陸戰戰場。而對於在此交鋒的蘇德兩軍來說,他們引以為傲的「拳頭」力量,毫無疑問當屬雙方的坦克機械化部隊。這其中,尤以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最具代表性。
  • 二戰德軍機槍發展及戰術運用
    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軍不能裝備重機槍,二戰中德軍步兵分隊的機槍主要是MG 34、MG 42和MG 26(t)(即捷克生產的ZB-26)這三種中型機槍,其中,MG 34與MG 42機槍具備了通用機槍的特性,在德軍步兵分隊中使用最為廣泛。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德軍步兵班的編制和武器裝備也在不斷變化。
  • 二戰德軍步兵連實戰時的戰術實施全部圍繞著幾挺MG42機槍展開戰鬥
    說到二戰時期德軍戰鬥力,絕對是當時世界上紀律最嚴謹,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陸軍部隊,從來沒有一支部隊能在戰場上與德軍打成五五開局面。二戰為什麼德軍單兵裝備配套進攻性比較強呢?德軍的單兵裝備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專門為了更加高效的作戰效率而配發的,其身上攜帶的裝備沒有一個多餘的,野戰頭盔二戰時期德軍質量最好,刺刀,衝鋒鎗,防毒面罩,能裝110發子彈衝鋒鎗彈夾帶等。而德軍專屬的牛皮軍靴,在肉搏戰時一腳就可以把敵人踩死。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蘇德戰爭初期,也就是1941年左右,此時的德軍編制還是老式編制,師一級編制規模較大。比如最為普通步兵師還是3營3團制、1.72萬人的老編制,而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是非常可觀的。首先重火力層面,德軍步兵師共有大小口徑火炮302門。
  • 二戰前日軍常設師團:軟硬實力強悍,綜合戰鬥力趕超蘇德
    日軍常設師團編制表 對比美國:二戰開始前的美國陸軍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的30年代中期之前的大四方師,這些師的人數和常設師團相仿,但在火炮和火投射上要強於日軍
  • 二戰德軍最厲害的反坦克武器:並不是88大炮,而是士兵的肉體!
    二戰德軍步兵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是專用的牽引式反坦克加農炮,以及自行突擊炮,其次是士兵的肉體。從二戰時期的配置來看,一個德國步兵師通常會部署一個反坦克炮兵營,由師部直轄的反坦克營,以加強反裝甲力量。1940年5月前叫做「反坦克營」,此後改稱為「坦克殲擊營」。
  •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步兵防禦陣地的火力部署
    導語:本文接上一篇《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野戰防禦戰術的初期發展》德軍步兵防禦陣地的部署要求防禦戰術的部署原則簡而言之就是選擇最有利的陣地部署最佳的防守火力。通常來說防禦陣地都被部署在高地,一是射擊界面比較開闊,二是這些地方比較易守難攻。
  • 二戰日軍步兵大隊和德國步兵營哪個更強?重點要釐清三類大隊編制
    縱觀整個二戰期間的日軍編制,大體可以分為野戰步兵大隊、滿編步兵大隊(含獨立步兵大隊)和簡編步兵大隊三類,其兵力兵器配備數量也是截然不同的。    除去甲級師團以外,其他三單位師團的步兵聯隊定額一般在2600到2800人左右(師團兵力在14000到15000人),所以其「滿編步兵大隊」的編制與獨立步兵大隊類似,下轄四個步兵中隊和一個機槍中隊(好歹是野戰部隊,
  • 二戰西線戰役「許特根森林戰役,德國第89步兵師「的叢林血戰
    到了11月「許特根森林」地區的德軍名義上是2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在固守,但其實只有一個加強師的兵力,表現當時德軍西線兵力的嚴重不足。屬於德國第7集團軍的單位從來沒有富裕過。現在唯一的精銳就是增援趕到的德軍89步兵師,然而德軍的89師編制麾下有第1055擲彈兵團,第1056擲彈兵團,第189炮兵團(第1、2、3炮兵營)該師是德國於1944年2月在挪威組建而成6月參加諾曼第戰役,八月份撤下休整,在該師的第一場戰役諾曼第戰役中表現還可以,被德軍命名為「馬掌之師」以滿編的狀態支援「許特根森林」戰役,該師,師長理察普通的國防軍少將,全師總數12000人,該師擁有,88毫米反坦克炮
  • 第1步兵師和1000萬替補土兵,這就是美國的最強部隊?
    第一批部隊到達法國後,美國第1遠徵師於7月6日改編為美國第1步兵師。該師主要由第1步兵旅、第2步兵旅和第1野戰炮兵旅以及各種支援部隊組成。在艦炮和航空兵火力的支援下,第一步兵師盯著德軍的猛烈火力,堅定的向前推進,經過血戰,天黑時終於殺開一條血路,佔領的灘頭陣地。
  • 帝國裝甲軍的崛起:淺談二戰日軍裝甲部隊的編制發展史
    引言在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編制是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其參照舊德國的編制構建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在火力和人數方面則是參照了一戰時的美國,總體上日軍的編制呈現出了明顯的不同。
  • 二戰德軍步兵師有哪些精銳?德軍一個師為何戰鬥力超蘇軍三個師?
    真正的步兵師可以擔任救火隊員,到處封堵突破口,才是真正的精銳部隊。說實話,德國步兵師當中的精銳部隊,確實不多,畢竟機動力,裝甲突擊力,運輸能力都比較差。這樣的尖刀級步兵師有第1師,資格最老的國防軍部隊,從1939年9月一直打到1945年戰敗投降,這個師打仗非常有韌性,一直都被當中救火隊員使用。第5步兵師,同樣是最老資歷國防軍部隊,獲得勳章僅次於第1師。
  • 作為火焰噴射器的始作俑者,二戰時德軍還有使用嗎?
    在二戰時期、火焰噴射器是參戰國的主要作戰武器之一,在各戰場上都有廣泛使用。 火焰噴射器是人類戰爭中武器發展到「熱火兵器」時代一種極為「變態」武器,在二戰時期得到發揚光大、迄今為止仍然是各國軍隊重要的進攻性武器裝備。
  • 德軍30%,日軍50%都難打垮
    二、編制決定傷亡率極限——以二戰德軍為例既然傷亡率是對軍隊士氣有影響,那30%傷亡率的這個分界線是怎麼算出來的呢?難道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量化嗎?其實這並不是心理學得出的數據,而是跟近代軍隊的編制有關的,是西方各國軍隊的默認規則。要理解傷亡率,首先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一支軍隊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拿槍打仗。
  • 末日德軍裝甲旅(二)洛林坦克戰——第106「統帥堂」裝甲旅
    二戰初期法國淪陷,此時的洛林在德軍手中。✚德軍裝甲旅更像是虎式裝甲營(重裝甲營)的放大版,不過裝備的不是虎式坦克而已1944年7月,德軍利用「統帥堂」裝甲擲彈兵師的殘部組建了第106裝甲旅,這個師是1944年6月從蘇德戰場上撤下來的,這個旅在東部的但澤城附近組建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