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圍城怎麼破

2021-01-08 正義網

  工業化時代,消費品極大豐富,吃穿用玩,上趟超市或網購,都可以搞掂。人們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源源不斷地製造著垃圾。本人居住的小區,每幢樓前都並排擺放著五六個大垃圾桶,一到晚間,幾乎每個垃圾桶都集得滿滿的,有時還溢出邊沿,遺灑在地上。想到小區有幾十幢這樣的居民樓,再聯想到整個城市,每天產生的垃圾規模之大,難以想像。據稱,全國有200多座大中城市都存在垃圾圍城的現象,原因是垃圾處理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

  治理垃圾問題,國際上的普遍經驗是實行垃圾分類,然後針對不同類別的垃圾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包括資源化再利用、焚燒和(無害化)填埋。應該說,無論是垃圾分類還是處理,都不存在技術的障礙,關鍵是成本問題,而成本問題的關鍵又是誰來承擔。垃圾問題實質上是經濟學上所謂的外部性問題,必須將垃圾產生和處理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才能有效解決垃圾問題。在這方面,有關部門在認知、觀念、策略上還存在很大的欠缺。

  在垃圾分類和處理上,日本可謂國際上的模範生。據稱,日本垃圾分類嚴謹細緻,幾近「苛刻」。比如,橫濱市政府的垃圾分類手冊多達27頁,其中包含了500多項條款。日本的街道上幾乎不設垃圾桶,居民須按照規定的日期和時間段在規定地點投放垃圾,由當地政府負責回收。一些行政區會在年底向居民發放「年曆」,通過漫畫形式,指導人們進行垃圾分類,並用不同顏色來標註不同類別垃圾的收集日信息。日本還依垃圾類別實行從量收費。一般情況下,有害垃圾和資源垃圾的收運是免費的,而可燃燒和不可燃燒垃圾則要按垃圾體積付費,市民通過到指定地點購買特製垃圾袋完成付費。亂扔垃圾要受到嚴格的處罰,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日本的垃圾分類及處理卓有成效,既使資源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再利用,也造就了一個乾淨整潔的公共環境。

  在我國,隨著城市垃圾問題日益突出,近幾年也引入了垃圾分類概念並付諸實踐。雖然不能說沒有成效,但與制度的預期效果差之甚遠。首先,分類的標準太粗疏,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幾類。就可回收垃圾而言,其包含的種類有很多,如果不加細分,怎麼回收,誰來分揀?其次,什麼是可回收垃圾,什麼是不可回收垃圾,普通市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如果無人指導,分類就是一句空話。第三,對於不按規定分類、隨手亂扔垃圾的人沒有制裁措施,有多少人願意認認真真去分類?第四,即使有居民確實對垃圾進行了認真分類,但是很多垃圾收運公司為節省成本,最終還是將各類垃圾倒在同一輛垃圾車內,使它們混同在一起,導致分類完全失去了意義。由此,很多人都不願意再去分類了。

  在傳統的自然經濟時代,雖然生產方式、生活形態處於落後狀態,但是生產與消費、人與環境維持著一種自然的平衡,環境具有高度的自淨能力,人類基本不用擔心環境會受到破壞或汙染。然而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日益豐富的工業消費品雖然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的便利化和生活質量,但是工業產品在被消費以後,最終都會以垃圾的形式進入自然環境。而隨著工業化的急速發展和人口規模的擴張,隨之而來的垃圾的生產速度和規模也急速擴張,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治理,必將超越環境承載的極限,演變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將包括垃圾治理在內的環境問題放在與發展問題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進行謀劃和應對,探索出一條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作者系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垃圾圍城怎麼破?為解決難題 這個活動啟動了
    2018-03-02 20: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方臻子「垃圾圍城」,一直是讓城市尷尬又苦惱的現實問題。怎麼破解,是每個市民都不可迴避的時代之責。近日,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要求通過實施城鎮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專項行動、回收利用專項行動、制度創製專項行動、處置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文明風尚專項行動等五大專項行動,到2020年底,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實現零增長;建立匹配完善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實現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
  • 垃圾圍城怎麼解決
    專家學者齊聚鄭州  探討城鎮化遇到的問題  河南商報訊(記者 李恆)垃圾圍城如何解決?城市保潔和垃圾收運遇到哪些難題?環衛管理機構如何統一調配?環衛管理水平如何提高?  本屆論壇以「城鎮化與中小城市市容環衛問題及解決方案」為主題,作為主管部門領導,住建部城建司楊海英處長出席論壇並作主題報告,城鄉市容環衛專委會專家顧問、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徐文龍對我國中小城鎮垃圾管理運營現狀、相關政策以及發展方向加以解讀。  此外,作為東道主,宇通重工同時邀請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趙新民出席。
  • 王久良的《垃圾圍城》
    這就是紀錄片《垃圾圍城》首映當天的情景。2008年,正在拍攝《鬼神信仰》的王久良為了尋找純淨的自然環境,回到老家山東安丘。在那之前,他對老家的印象還停留在高中以前單純的農村。但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蔬菜生產基地已經遍地都是裝過農藥化肥的袋子。回到北京,王久良開始關注北京的垃圾場。
  • 王久良:「垃圾圍城」的發現者
    2008年9月,平遙國際攝影節期間,王久良見到了國內知名策展人鮑昆,把自己有關垃圾題材的詳細拍攝方案和計劃拿來與之交流,並最終獲得了鮑昆的認可和資金支持。  回到北京後,王久良著手關注北京的垃圾場,「最開始想的並不是拍《垃圾圍城》,最想拍的是垃圾背後本質的問題。」不過,隨著進程的深入,他發現這個垃圾場本身是有故事在裡面的。垃圾場在哪?有多大規模?垃圾從哪來?
  • 「垃圾圍城」「垃圾圍村」 垃圾處理「困」在何處?
    作為一個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社會治理支撐力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垃圾處理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依然面臨較多挑戰。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矛盾同時存在,不同性質的問題複合交織,導致媒體報導和公眾認識垃圾處理困境時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頗。客觀認識我國垃圾處理困境,有助於儘快走出困境。
  • 觀察:「垃圾圍城」的破局之路
    觀察:「垃圾圍城」的破局之路 2019-06-26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偷倒垃圾看亟待解決「垃圾圍城」難題
    蘇州7月1日曝出萬餘噸上海垃圾傾倒案尚未了結,江蘇南通江心沙農場也驚現數千噸來路不明的垃圾。據運載垃圾貨船上的船員透露,這些垃圾也是從上海運來。(7月16日人民網-江蘇視窗) 從去年5月,就出現過從上海到江蘇無錫惠山區偷倒垃圾的現象。而在今年7月的一個月之內,又出現了兩起從上海到江蘇偷倒垃圾的現象。
  • 從《垃圾圍城》感受影像的力量
    從2008年至2010年,王久良以自由攝影師的身份走訪了北京周邊四五百座垃圾場,拍攝了一組名為《垃圾圍城》的作品。他因此得獎、出名。這組作品也促使北京市投資100億元對周邊近千座垃圾場進行治理。  2014年12月,王久良攜新作《塑料王國》回歸公眾視野。
  • 廣州基本破解垃圾圍城難題
    「到去年,廣州基本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1月15日上午,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在廣州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上回答南都記者關於垃圾分類的問題時如上回應。現場分享廣州三個先行做法廣州市2019年第三季度起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其中,推進樓道撤桶、實現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模式成為各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之一。
  • 中國多舉措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中國多舉措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在垃圾處理場裡插入管道  上述例子是中國各地尋求破解「垃圾圍城」困局的嘗試之一,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如何處理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已經成為中國各地普遍面臨的難題。  此前出版的《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13)——承載力測度與對策》介紹,「垃圾圍城」將使京津冀地區深陷窘境。以北京為例,2009年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669萬噸,日產生量1.83萬噸,但全市垃圾日處理能力卻只有1.27萬噸。
  • 垃圾圍城成北京「七環」(圖)
    據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盧國強、塗銘、李舒)近日,一個名為「垃圾圍城,北京一個攝影師眼中的映像」的網帖引發大量網民「圍觀」。在一張衛星地圖上,長年拍攝「垃圾圍城」的攝影師王久良用黃色標籤將自己拍攝過的非法垃圾填埋場標註出來:在北京中心城區外,密密麻麻的標籤已形成了一個黃色的「七環」。「我自己在地圖上標註出來的就有四五百處。」王久良對「中國網事」記者說,這些非法垃圾填埋場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心城區外一些區縣的農村地區。
  • 垃圾圍城無解? 專家:明確規定垃圾分類和投放方法
    【原標題:垃圾圍城現象是無解的難題嗎  專家建議,修改法律明確規定城市垃圾分類和投放方法,細化獎懲措施,加大執法力度】  2016年2月6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垃圾綜合治理,轉變觀念,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大力解決垃圾圍城問題,到2020年,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垃圾圍城是老問題了,為什麼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國外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我國應當採取何種具體措施加以解決?
  • 漳州市首部環保主題紀錄片《垃圾圍城》發布
    19日上午,漳州市首部環保主題紀錄片《垃圾圍城》發布。該影片歷時75天拍攝,攝製組輾轉漳州各大小區、夜市甚至焚燒廠,深入第一現場直擊我市垃圾問題,記錄一線環衛工作者的辛苦,同時也把我市解決「垃圾圍城」難題所採取的措施和探索呈現給觀眾。
  • 《垃圾圍城》:對於生存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淺析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在2019年多個地區試行了垃圾分類政策,垃圾分類不僅僅是對於垃圾的一個分類,更是對於中國人民幾十年生活習慣的一個大的轉變。《垃圾圍城》講述的是存在於北京周邊的垃圾填埋場從興起到衰敗的一個過程。甚至在這些垃圾中還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比如:電池、過期藥品等。我們在處理垃圾的同時,垃圾也在報復我們。垃圾分類是解決這一現象的最主要的辦法,將垃圾在製造者手中就開始分類,這樣能節省很多的步驟,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今天就依託影片《垃圾圍城》來看一下我們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垃圾分類到底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觀。
  • 淺析「垃圾圍城」問題的危害、成因及對策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城市垃圾佔地的現狀和危害如何?「垃圾圍城」的成因是什麼?面對垃圾步步緊逼,有哪些有效的措施?在固廢處理方面,人們有著太多的問題。中國環保在線現就我國城市垃圾佔地問題的危害、成因和對策等進行解讀。
  • 垃圾圍城,分類真的有用嗎?
    站在垃圾分類桶前,DT君的卡姿蘭大眼睛裡充滿疑惑。最近幾周,魔都群眾不談股票和房價,一門心思牽掛著豬:豬能吃的叫溼垃圾,豬都不吃的叫幹垃圾,豬吃了會死的叫有害垃圾,可以賣出去換豬的叫可回收垃圾……一波激情學習之後,大考即將來臨。7月1日起,上海將正式開始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推行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還會對垃圾分類不到位、拒不改正的單位和個人開出罰單。
  • 外賣垃圾圍城的鍋該讓平臺背嗎?
    但科技發展的目的是要讓生活更美好,而三大外賣平臺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時,卻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汙染問題,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糟糕,一些上班族集中的地區正面臨著外賣垃圾圍城的困境。統計數據顯示,三大外賣平臺15天訂單量所產生的塑料垃圾就能覆蓋整個西湖,全國每天產生的外賣垃圾規模達到350噸之重,相當於一個中大型廚餘垃圾處理廠的日處理量。
  • 破解「垃圾圍城」補齊處理短板
    會上,中山市城管和執法局副局長陳飛國介紹了城管部門加強環境衛生保潔、破解「垃圾圍城」、推進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情況。65處、共260噸垃圾。另一方面,市城管部門也加大執法整治力度,上半年集中開展了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開展違法傾倒生活垃圾專項整治,查處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垃圾行為,共清理違法傾倒垃圾184處,立案38宗;加強遺撒汙染問題多發路段和重點工地的管控,共巡查走訪工地4041個,立案查處72宗;開展戶外廣告設施專項整治行動,累計拆除廣告牌1855塊,拆除面積約2.8萬平方米;加大對影響市容環境的馬路市場、佔道經營
  • 學者記者與環保行者相聚北大 關注垃圾圍城
    6月5日下午,「2015地球·公民·傳媒環保日聚焦——垃圾的圍城與突圍」活動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拉開帷幕。「我國『垃圾圍城』的形勢日趨嚴峻,全國約2/3的城市處於垃圾包圍之中,其中1/4已無填埋堆放場地。」「這座垃圾圍城,是我們親手搭建起來的。我們主動地生產,卻被動地承受。」……  6月5日,時值第44個世界環境日,「2015地球·公民·傳媒環保日聚焦——垃圾的圍城與突圍」活動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拉開帷幕。
  • 解決「垃圾圍城」的「組合拳」
    文/黃伊彤 黃文雄原載於《現代物業·設施管理》2019年5期記憶中,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已經開展了十多年,分類措施和推廣方法眾多,政府公職人員不斷到社區宣傳教育、推廣示範。可是,不但看不到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垃圾量反而不斷增加,已到了「垃圾圍城」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