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將領李成梁,戰功顯赫,卻養虎為患,死後成千古罪人

2021-03-05 明史學會

戚繼光是明朝中後期的名將,他掃平倭寇、抗擊蒙古,朝廷對他十分倚重。然而在當時,有一位將領與戚繼光齊名,但他的戰功、名望甚至超過戚繼光!史書上稱讚此人,「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不過,這位比戚繼光還厲害的名將,卻成為明朝滅亡的罪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此人就是明朝名將李成梁 ! 在明朝中後期,南有戚繼光,北有李成梁,兩人如同雙子星一樣,守護著大明王朝。不過,在當時李成梁的威名遠在戚繼光之上。據史料記載,李成梁是鐵嶺人,不過他的祖上李英「自朝鮮內附,授世鐵嶺衛指揮僉事,遂家焉」。李成梁年輕時「英毅驍健,有大將才」,不過卻因家貧,不能襲職。

李成梁在還是少年的時候就去從軍了,因為也沒啥背景,只能靠自己打拼了。所以他從軍後,都是拿命拼的,所以據說,他全身上下都是傷疤,沒一處是好的。這李成梁拼命到四十歲,終於熬出頭,成了遼東總兵。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詭異而影響深遠的事情。

萬曆二年,李成梁帶著部隊去攻打一個叫王杲的人,王杲是建州女真的都指揮使,相當於酋長。為什麼要打他呢?這個王杲有點失控,有點暴走的意思,竟然殺害明朝的大臣。這是顯然是對大明的挑釁,李成梁自然不能聽之任之了,於是就率大軍來攻打王杲。

在這場戰爭中,李成梁俘虜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王杲是親家,兩族是聯盟的。俘虜了努爾哈赤之後,李成梁一看,這小夥長得很機靈,挺不錯的,於就把他留了下來,當個小隨從。

李成梁這個無心之舉,卻改變了努爾哈赤的命運。努爾哈赤在李成梁身邊學到了不少李成梁的兵法及謀術,如拉攏一派,打壓一派,這個努爾哈赤在後面,把這招運用的是爐火純青。而且李成梁家還有很多的兵書跟野路子書,如《演義》。這本書是努爾哈赤常翻看的一本書,努爾哈赤把中國傳統鬧革命搞割據的那一套也學會了。

客觀的說李成粱確實能打仗,史書上說他的赫赫武功「二百年未有」,他的遼東騎兵是大明王朝後期最強悍的騎兵部隊,有人稱其為「中國歷史上十大騎兵」之一,與漢代霍去病、戰國李牧等麾下的鐵騎齊名。在當明朝其他的邊地將領普遍採用防禦式的作戰方法時,李成粱則主動出擊,率領騎兵軍團在遼東平原上與遊牧民族硬碰硬的較量,屢戰屢勝,幾乎年年都能打出個大捷來。

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正月,一個名叫速把亥的蒙古部落酋長率軍大舉入犯,李成梁聞報之後,晝伏夜行,飛兵出塞,長途奔襲兩百裡,出其不意地直搗敵營,連續殺死對方五位首領級人物,陣斬並傷敵數以萬計,李成梁大獲全勝。當年年底,速把亥會合其他部落,集結三萬多兵力,聲勢浩大地前來報春天的一箭之仇。李成梁竟然摸透對方心理,一點不變地又來了一次晝伏夜行、長途奔襲兩百裡。那蒙古酋長事先準備得頗為充分,卻怎麼也沒想到李成梁會把一模一樣的故事再演一遍。結果,大營被李成梁奇襲踏破,傷損比前一次還要嚴重。一年之內,兩次飛兵出塞二百裡,並大獲全勝,這在當年是了不起的大功,為帝國有史以來所絕無僅有。為此,皇帝專門登上皇極殿舉行大典,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這還不算完。

四年以後,速把亥再一次捲土重來。這位酋長屢屢敗在李成梁的奇襲之下,他感覺很是不爽。於是,發誓要和李成梁決一勝負。這一次,據說他是動員了所有兵馬和子弟精銳,準備一舉拿下李成梁。李成梁則改變戰術,將速把亥地兵馬引入設在義州即今日遼寧省義縣境內的埋伏圈裡。結果,開戰不久,此人便被李成梁的部下一箭射死。酋長的弟弟抱著哥哥的屍體痛哭而去,從此勢力大衰。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成粱的騎兵部隊和騎兵戰法,是中國近代化騎兵作戰理念的先驅。他的騎兵普遍裝備著三連發火槍與五連發火槍,火器射殺與騎兵衝鋒相結合的作戰方式構成了他近乎完美的進攻體系。而由百戰精銳死士組成的李府家兵騎兵隊,則是這支虎師中精銳裡的精銳,「萬曆三大徵」中的援朝之戰中,正是這支王牌軍以三千之眾力戰倭寇數萬大軍,打得的豐臣秀吉膽戰心驚。

不過在這一次又一次赫赫武功中,李成梁也把養寇自重的功夫玩到了極致,在其鎮守遼西的時候。他對付女真族的策略是:一方面以夷制夷,拉一個打一個;一方面從不乾淨殺絕,留敵以後路,在立下戰功的同時,總是保證自己還能有下一次仗打。結果,關外烽火不斷,他的戰功一再累積,爵位竟升至最高,成了朝廷不可或缺的棟梁,沒有人不敬他三分。

對比與李成梁同時代的名將戚繼光,我們不難發現,戚繼光傾向於一次性解決問題,靠穩固邊疆的防禦與對敵人毀滅性的打擊,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當戚繼光在肅清東南沿海倭患之後被調到北方戍邊,扼制來自蒙古的威脅。他採取一勞永逸的策略,力求進行毀滅性肅清,使敵軍不敢再犯。防守的時候,則大修長城,研究開發各種兵器與軍事戰術,以求長期鞏固防線。經過幾次毀滅性打擊,使得蒙古部族就徹底放棄了與大明為敵,蒙古邊境竟十六年不見烽煙。這對一個帝國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個人卻未必。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因為邊境安定而失去價值的戚繼光很快遭到了罷黜,而同為張居正親信的李成梁卻因為遼東大地不息的戰火而繼續得到重用。對於戚繼光鬱鬱而終的下場,李成粱終生富貴的結局告訴了所有明朝武將最好的謀身之道,於是在明朝末年的大動蕩中,身負守土之責的明朝方面大將們把養寇玩寇的招數玩到了極致,最終玩出了崇禎皇帝煤山上吊的悲慘結局。

李成粱最要命的是為明朝扶持了一個最大的敵人努爾哈赤。在平滅女真的戰鬥中,李成粱以一貫的玩寇手段寬容了作亂被俘的努爾哈赤,後者和他的建州女真部落在李成粱的養寇策略下一天天長大,最終成為了一隻兇悍的猛虎,吞噬掉了大明朝的萬裡江山。

有證據顯示,努爾哈赤的祖父,與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梁,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在一些史籍中,分別有努爾哈赤曾經做過李成梁的書童、侍衛、侍衛長,甚至被李成梁收養為義子的說法。成年後的努爾哈赤還將自己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嫁到李成梁家,成為李成梁二兒子——後來大明遼東總兵李如柏的如夫人。

在努爾哈赤起兵前後。李成梁曾經多次出兵徵剿當地蒙古部落和其他女真部族,那些勢力強大、有能力和努爾哈赤相抗衡的女真部落,曾經或多或少地遭受過李成梁的軍事打擊。對於李成梁來說,我們無法知道他是否有這種主觀意識,但在客觀上,李成梁運用大明帝國國家機器的力量,幫助努爾哈赤發展起來了個人勢力。大明隆慶元年到萬曆十九年,李成梁鎮守遼東凡二十二年。在此期間,努爾哈赤對其他女真部族進行了頻繁的徵討攻伐,所有這些軍事行動,都沒有得到帝國的重視。在李成梁的庇護和默許下,努爾哈赤漸成氣候。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在大學士沈一貫的建議下,李成梁老樹開花,以七十五歲高齡,再次出任遼東總兵一職,在遼東又鎮守了八年。當他第二次出任遼東總指揮官時,為了徹底破壞掉明帝國與其他少數民族的聯合可能,他實行暴力徵伐。先是對泰寧部速把亥,然後是葉赫女真的清嘉奴、揚嘉奴。而這一時期,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蠶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斷壯大起來。

李成梁像是為了進一步給努爾哈赤掃清道路一樣,先是建議朝廷封努爾哈赤官職,讓努爾哈赤在眾少數民族中有了帝國冠名的威望。然後是自己冒功斂財。李成梁當時已近八十,為了彌補四十歲前的窮困歲月,瘋狂地在遼東斂財。錢財從哪裡來?當然是遼東人民那裡來,他用盡最後的生命把遼東人民逼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逼得百姓把大明帝國罵了一百輩祖宗。百姓們無法生存下去只有逃跑,膽子大一點的就鬧事。在薩爾滸之戰前,努爾哈赤的情報大部分都來自漢人,原因已不用明說。他甚至連士兵都不放過,經過他幾年的折騰,遼東的士兵,甚至連馬匹都軟了。士兵們哪裡還有心情打仗,天天在祈禱自己能有吃的,能不被盤剝。這還不算什麼。萬曆三十四年底。當時,年逾八十即將退休的李成梁,突然上書皇帝,請求萬曆皇帝批准,準備主動放棄寬甸六堡及其周邊的八百裡國土。這件事情,對大明帝國和努爾哈赤雙方都產生了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以至於不論當時還是後世,都有人將此舉看成是李成梁和萬曆皇帝二人的「亡明之舉」。

這六座堡壘分別是:孤山堡、寬甸、長奠、雙堆兒、長嶺、於散,位於今天的遼寧省寬甸、鳳城、本溪境內。這些堡壘,向南為遼東衛所的前沿要塞,向西則可屏蔽遼瀋腹心地帶,向東與朝鮮遙遙相望,向北成為抗禦蒙古騎兵的第一線。具有極高地戰略價值。本來,這六座堡壘早就已經存在,後來,由於維護不善,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堡壘要塞地作用。三十多年前,李成梁極力主張修復整治這些堡壘,得到張居正地支持。於是,在作了一些規劃和調整後。重新整治好了這些國防線上的要塞,環衛土地八百多裡。隨後,設糧倉、建學校、開關市,致使各地無地農民紛紛前來定居,最後竟多達六萬多戶,在捍衛祖國邊疆上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也是李成梁當年地諸多功績之一。

但正值努爾哈赤漸成氣候,對大明帝國構成巨大威脅之際,李成梁卻主張放棄這些軍事要塞。理由是這些要塞孤懸難守,得不償失。此議一出。立即受到一些有識之士的反對。邊疆土地,尺寸是寶,哪裡可以說不要就不要了?偏偏萬曆皇帝幾乎是無條件地欣賞和信任李成梁,竟然問也不問就稀裡糊塗地批准了這個計劃。致使努爾哈赤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了八百裡土地,並自動消除了前進道路上的巨大障礙與威脅。

當時,在這些堡壘的環衛下。有六萬多戶人家——差不多有二十多萬人口安居樂業於此。遷徙令一發,這些人民立即變成了流離失所的無家可歸者。史書記載說。李成梁出動大軍,強迫這些居民撤退到遼東腹心地區。時值冬季,被搗毀了房屋地百姓於東北的冰天雪地中被強制遷離。據說,許多青壯年不堪忍受,憤而投奔了努爾哈赤,為他增加了許多寶貴的人力資源。

從萬曆十一年起兵,三十三年裡,努爾哈赤幾乎不受打擾地做完了他想做的一切。李成梁死後僅僅一年,大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國,自稱天命汗。三年後,從容拿下撫順,正式拉開挑戰大明帝國的大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相關焦點

  • 李成梁武功蓋世,卻又為大明養虎為患
    李成梁武功之盛,為明朝邊帥200年來之前所未有。戚繼光是跟他同一時期的名將,戚繼光鎮守東南打倭寇,李成梁鎮守東北防韃靼、女真,都為鞏固明朝邊防立下大功。李成梁生於嘉靖年間,是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他出生在一個軍人之家,憑著祖上的軍功,他可以承襲一個鐵嶺衛指揮僉事的爵位,前提是他必須到京城兵部報備確認。但李成梁長大後家中窮得叮噹響,拿不出去京城的盤纏,所以爵位遲遲沒有承襲。
  • 李成梁:縱橫遼邊四十年,堪稱大明砥柱臣
    遼東邊事急劇惡化,女真政權後金宣告「七大恨」,正式發出針對大明朝的討伐檄文,不知此時的萬曆皇帝會不會想起李成梁為他鎮守遼邊近四十年的快樂時光。「那時候朕的江山可是穩若磐石啊…」神宗喃喃自語道。時間回溯五十二年,年已四十歲的李成梁剛剛加入明軍,正是「年富力強春尚好」的年華。隨後幾年,因屢立戰功,到了1573年(萬曆元年),李成梁已累升至遼東總兵。當時東北邊禍最盛的還非女真,主要是來自蒙古部族的襲擾。
  • 明朝優秀將領,一開始活在父親光環下不被看好,後來卻一鳴驚人
    然而,有些人命中注定會成就一番偉業,儘管不被人看好,儘管可能遭人非議,他仍會破除萬難,完成自己使命,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大明悍將李如松的故事。驕橫跋扈,不可一世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李成梁鎮守遼東期間,組建了實力強悍的遼東鐵騎,邊界的外族勢力被打得服服帖帖,根本不敢造次。
  • 導致明朝滅亡成為千古罪人
    說起明朝時期的抗倭名將,我們都能想要戚繼光,可是在當時還有這和戚繼光同名的著名將領,與戚繼光並稱「南戚北李」,不管是官職地位都比戚繼光高上不少。他就是遼東總部,寧遠伯李成梁。之後在各個部族入侵的時候都被李成梁帶領的遼東鐵騎大敗,李成梁更是乘勝追擊打過遼河,深入敵軍內部,打得敵人都倉皇逃出塞外。而李成梁因功封寧遠伯,加太子太保,一時間威震天下,名頭跟在東南剿倭的戚繼光之上。到了萬曆年間,與明朝為敵的王臬雖然已經被殺,但是他的兒子阿臺依舊聚眾反抗明朝。
  • 《養虎為患》,aka,審判卡蘿·巴斯金
    美國人抗疫禁足期間,捧紅了Netflix一部「新劇」《養虎為患》。這部「劇」,其實是7集的「紀錄片」。主角是一個名叫喬·野生(Joe Exotic,字幕這麼翻譯的,其實叫喬·奇葩好像更合適)的50多歲男人。喬如今正在美國坐大牢,22年的刑期,他目前只服了一年半。含著鐵窗淚的喬,還沒機會看到《養虎為患》。
  • 《養虎為患》為什麼會火爆全球?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新冠疫情加劇,逼得觀眾不得不窩在家裡看電視解悶,那麼《養虎為患》還會不會成為現象級爆款?我猜大概率會的。於是也不難怪開花、萊託、史泰龍家族甚至背後的卡迪·B、騷姆、卡戴珊、崔娃、艾倫……都在「蹭《養虎為患》的熱度」。根據非官方的數據統計,《養虎為患》爆紅全球後僅在前10天就吸引了3430萬美國觀眾觀看這部紀錄片。
  • 屠龍者困境:善戰無功,還是養寇自重?
    古人把這個模式總結成一個成語,那就是:養寇自重。把這四個字運用到化境的,是明朝遼東大帥李成梁。李成梁的祖先原是朝鮮人,內附後被封為鐵嶺衛指揮僉事,明朝時候武官是世襲制,但到了李成梁這一代,家道中落,竟然連去北京承襲官職的路費都湊不齊。所以他到四十歲,還是一個「諸生」,也就是普通勞動人民。
  • 《養虎為患》最好片名翻譯應該是『狐假虎威』
    養虎為患這個成語,是承接的用語,百度詞條說,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查找相關資料,發現是張良、陳平勸導劉邦繼續打擊楚霸王項羽,即不要「養虎自遺患」。這個隱含的意思是斬草務盡的意思,否則『春風吹又生』。很明顯,這個電影並不是在說這樣的一個事情。誰把誰『斬草』?誰又是誰的『虎』呢?但是如果要粗俗直接的引申,可以說是他『養虎』的行為造成了他的『患』,這個倒可以硬拗一下。
  • 《養虎為患》,2020年最瘋狂的紀錄片
    爛番茄上《養虎為患》獲得了86%的喜愛度,一經上線便掀起了全民狂歡,甚至超越了《怪奇物語》系列一舉成為了Netflix的流量王。然而在輿論狂歡之外,《養虎為患》「紀錄片」的屬性更應該被討論。綜合各種角度來看,《養虎為患》中除了安著炫酷假腿的動物園經理以及斷手小夥兒等寥寥幾人,幾乎就是全員惡人。
  • 紀錄片《養虎為患》:理想與幻想、醜聞與揭發、正義與兩難
    《養虎為患》,因為我們不知不覺在心底深處,對於喬·野生真情道出偏見怨恨的勇氣,以及親身實踐毫無成功把握的理想(例如參選總統與州長),感到萬分折服。《養虎為患》的故事能夠如此精彩,不僅來自Goode 劇組的影像記錄能力,更為實際的是:Goode 與Chaiklin 懂得如何拿捏動物交易使用的語言與姿態,旁敲側擊大貓交易者的心防,讓他們願意出現在鏡頭前並且侃侃而談。
  • 《養虎為患》養大貓的沒有一個好東西
    記者:你說你發布會收視率堪比奈飛的《養虎為患,美國開始流行飼養象徵權力、財富的猛獸:1990年拳王泰森遛虎:《養虎為患》開篇直指人性的黑暗:那些養大貓的人都會暗箭傷人,都是混蛋。喬是個極富爭議和話題性的人物:鄉村歌手,帶槍的那種,徹頭徹尾的瘋子、同性戀、吸毒、魔術師……1999年,喬在俄克拉荷馬建了一個動物園,經過16年的發展,養了277隻老虎,前來捧場的不乏大鯊魚奧尼爾這樣的名流。2013年,動物園的一名女馴獸員被老虎扯斷了一隻胳膊。
  • 如何評價紀錄片《養虎為患》(Tiger King)?
    「還沒看《養虎為患》?那你簡直是浪費生命。因為這會是你看過的最棒的片子!」究竟是怎樣的一部系列紀錄片能讓崔娃發出如此的感嘆呢?他甚至將片中的虎王喬野生與唬王川普進行了比較分析。甚至《養虎為患》導演料到了這部紀錄片能成爆款,這算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嗎?還是他真的有這個自信呢?
  • 《養虎為患》,抓馬人間
    私人養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腦中勾勒出一場養虎之人與他心愛之虎相愛相殺的戲碼。看完一集後,我收回了先前的預判,重新猜測這是一部動物保護協會為動物的自由和幸福而與私人動物園鬥爭的勵志抗爭史。然而,我又天真了。自由美利堅的故事總是出其不意。
  • 歡迎收看美國人與動物奇葩狗血故事——《養虎為患》
    含著鐵窗淚的喬,還沒機會看到《養虎為患》。但他知道《養虎為患》火得堪比當初Netflix《怪奇物語》第一、二季播出盛況。《養虎為患》有著優秀調查新聞電視節目所擁有的一切:大量的一手採訪、跟拍,以及通俗易懂敘事結構以及爆點連連的內容。但要全盤接受《養虎為患》提供的「事實」,有難度。反正我看完後至少兩個問題無法找到任何答案。
  • Netflix紀錄片《養虎為患》,不是你想像的動物世界
    最近,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養虎為患》在3月20日上線後,10天內就吸引了3430萬觀眾觀看,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Netflix的王牌原創劇《怪奇物語》第二季的播放量。開播首日,《養虎為患》就拿下了當天網飛劇集熱度的日榜冠軍,而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也穩居前十。
  • 網飛新劇《養虎為患》:超越《黑錢聖地》成為最受歡迎電視劇
    Joe Exotic ("野生喬」)和他的愛虎Netflix新劇《養虎為患》(tiger King)講述了老虎的故事,融入了時代精神,裡面有一群現實生活中奇異的人物和驚險的情節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亞馬遜的IMDb上,對於《養虎為患》的評價是截然相反的。目前該劇在5300名用戶中的平均評分為8.1分(滿分10分),這意味著它甚至無法進入該網站250部電視劇的前幾名。
  • 《養虎為患》
    《養虎為患》這部紀錄片總體來看是圍繞著「喬·野生」與動物之間的聯繫展開的,也是這些動物緊緊捆綁著他的人生。不可否認,他是與眾不同的。在我看來,他沒有失敗,因為他的人生不會因為22年的牢獄之災就被擊垮,也許「Tiger King」永遠不會認輸。至於對錯,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但法律就在那裡,即便是「Tiger King」也無法凌駕於法律之上。
  • Netflix紀錄片"養虎為患"比電影精彩
    《養虎為患》說的就是這些事。  人們常說老虎生性兇猛,但人心才擁有最狠的獸性。這個妹子07年的時候「退教」了   《養虎為患》就是圍繞這三位惡人,記錄他們如何通過養老虎謀私利的故事。  《養虎為患》雖說是紀錄片,但完全可以當商界題材的美劇來看。且人設和角色背景,簡直比你看過的所有美劇,還要抓馬。
  • 《養虎為患》,2020年最瘋狂的紀錄片,簡直震碎三觀
    爛番茄上《養虎為患》獲得了86%的喜愛度,一經上線便掀起了全民狂歡,甚至超越了《怪奇物語》系列一舉成為了Netflix的流量王。然而在輿論狂歡之外,《養虎為患》「紀錄片」的屬性更應該被討論。綜合各種角度來看,《養虎為患》中除了安著炫酷假腿的動物園經理以及斷手小夥兒等寥寥幾人,幾乎就是全員惡人。
  • 槍枝、性愛、動物,《養虎為患》的導演料到了這部紀錄片能成爆款
    「還沒看《養虎為患》?!那你簡直是浪費生命。因為這會是你看過的最棒的片子!」究竟是怎樣的一部系列紀錄片能讓崔娃發出如此的感嘆呢?他甚至將片中的虎王喬野生與唬王川普進行了比較分析。《養虎為患》可謂一夜刷爆社交網路。據凹凸鏡一位編輯回憶,有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的ins和fb上被各種#tigerking 的表情包刷屏。